?

革命老區新豐縣紅色文化建設的探索

2021-11-23 09:14中共新豐縣委黨校傅里淮
辦公室業務 2021年23期
關鍵詞:新豐紅色旅游老區

文/中共新豐縣委黨校 傅里淮

一、新豐縣“老區精神”的豐富內涵

新豐縣是革命老區縣。1994年8月,經省民政廳批準,確認馬頭、大席、石角、黃磜、回龍、小正、遙田7個鎮為革命老區鎮。

新豐縣是典型的山區縣,地處珠三角邊緣,地勢起伏大,交通不便;但區位位置又十分重要,北連韶關,南連廣州,東片陸路通江西、水路通東莞,是新豐江的源頭??谷諔馉幒徒夥艖馉幤陂g,新豐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依托特殊的地理環境開展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孕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老區精神”,至今仍是基層黨建活動傳承紅色基因,汲取成功經驗的寶貴來源。新豐縣“老區精神”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長期革命斗爭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筆者認為其內涵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一)信念堅定、愛黨愛國。新豐老區人民一心向黨,具備濃厚的群眾基礎,每個鎮(街)均有紅色資源。長期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為新豐縣留下了寶貴的紅色資源,據2020年新豐縣革命遺址普查統計,我縣現有革命遺址180個,其中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遺址有56個,重要歷史事件發生地和人物活動紀念地70個,革命領導人故居舊居10個,烈士墓8個,紀念設施20個,其他遺址16個。

老區行政村86個,老區村莊(自然村)385個,其中抗戰時期的老區村莊30個,解放戰爭時期的游擊活動老區村莊355個。老區人口10.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6.5%。

(二)對黨忠誠、百折不撓。新豐是紅軍早期重要領導人李任予的家鄉,李任予1903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歷任中共閩西特委委員、軍委主席,紅四軍縱隊政治部主任、縱隊黨代表、軍政治部主任,紅二十一軍政治部主任、政委、軍長,新十二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北平市委組織部部長、代理書記,中共河北省保屬特委書記等職。在1929年12月的古田會議上,紅四軍政治部主任李任予當選為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委員,排名在毛澤東、朱德、陳毅之后,成為當時紅四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9年7月27日,紅四軍政治部主任李任予創辦紅四軍軍報《浪花》報,后經專家考證,該報為我軍最早的軍報之一;1932年領導震驚中華的高蠡暴動(后成為著名長篇革命小說《紅旗譜》的故事背景),由于叛徒出賣被捕,受盡折磨,百折不撓,始終沒有背叛黨和人民,后英勇就義。

(三)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在黨的領導下,新豐人民為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自1939年10月中共新豐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至1949年6月30日新豐縣解放期間,我縣共有270多名英雄烈士犧牲;1949年南下大軍路過新豐時,全縣人民群眾共捐獻了大米80多萬斤,水牛35頭,生豬202頭,雞627只,禽蛋7200只,黃豆600多斤,花生5000多斤,粉絲1900多斤的迎軍慰勞品,大軍所到之處,均得到人民的熱烈慰問及擁護。此外,縣委還派出一個基干民兵營和8000多民工,為大軍作向導和挑運物資,一直到廣州沙河,至廣州解放。

(四)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新豐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演繹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革命斗爭畫卷:成立“抗先隊”、建立黨組織、舉辦抗戰學校,運用傳統的民間藝術舞紙馬宣傳抗日,組織群眾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抗日高潮;建立抗日游擊隊,智取銀珠巖軍械庫、鴨卵塘抗擊日本侵略軍、岑窖反“圍剿”、曲塘坳攔截敵軍車、八里排、貓籠坳、木棉樹伏擊戰,雞嫲潭、燕子巖突圍等戰斗的勝利;掀起“大搞”威震八縣邊區。從1939至1949年的10年間,新豐黨組織從無到有,由弱至強,不斷壯大發展,地方革命武裝終于在1949年6月13日一舉解放新豐縣城。新豐人民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故事還得到了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葉劍英的高度贊揚。

(五)主動作為、敢于擔當。新豐人民革命武裝主動獲取情報、積極作為,先后開展戰斗130多次,取得了殲敵2140多人、繳獲槍械2800多件、子彈10萬顆、手榴彈110箱的驕人戰績;還有先后擒獲5個國民黨偽縣長的紅色革命傳奇故事;以及解放新豐、連平兩座縣城和新豐全境的光輝歷史,為南下大軍順利過境、加快解放廣州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新豐縣紅色文化建設的主要成效與不足

(一)主要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先后出臺了《廣東省貫徹落實<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實施意見》《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行動實施方案》《廣東省紅色旅游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1)》《廣東省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行動方案》《廣東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等系列重要文件,傳承弘揚老區精神,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在上級政策、資金的扶持下,新豐縣的紅色文化建設有了顯著成效。比如豐城街道李任予故居(出生地)的搶救性修繕;初步打造了馬頭鎮軍屯村、大陂村、板嶺下村、張田坑村、科羅村、層坑村、石角村,沙田鎮天中村、下埔村,遙田鎮江下村、聯豐村、狗子腦村,梅坑鎮小正村、清水村、新正村,黃磜鎮黃沙坑村、高群村、下黃村、營盤村,回龍鎮合子村等紅色革命文化精品村,其中遙田鎮江下村結合“北一支”成立大會舊址紅色資源,在香樟公園建成“幸福江下”黨員現場教育基地;馬頭鎮板嶺下村結合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該村的“智取銀珠巖戰斗”“仰湖塘突圍戰”等紅色資源,建成“仰紅堂”教育基地。

(二)不足之處。當前,我縣紅色文化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整體知名度和影響力較弱,紅色旅游景點缺乏,發展規模和水平不高,紅色資源優勢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開發利用。一是目前納入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紅色資源不多,許多革命遺址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二是對全縣的紅色資源缺乏研究、挖掘、整理、提煉、整合,沒有充分發揮革命遺址的歷史價值和黨建價值,造成部分老區村莊“有紅色故事卻沒有開發,開發了的又沒有紅色故事”的不合理現象;三是對散布于全縣各地的紅色資源缺乏整體的評估與規劃,這些紅色資源散落如珠,沒有很好地將它們有機串聯起來,打造成紅色旅游線路景點;四是老區紅色文化建設資金仍然不足,革命舊址遺址眾多,日常修繕維護及管護支出較大,部分舊址已經倒塌,僅剩墻基,資金不足也制約了歷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傳;五是部分年輕新任基層干部對本鎮村的革命歷史不了解、不清楚,造成紅色基因傳承青黃不接。

三、對新豐縣紅色文化建設的五點建議

(一)開展弘揚老區精神為主題的地方黨史學習教育。我縣紅色資源十分豐富,開展紅色教育的條件得天獨厚。建議多部門協調聯動搭建紅色文化建設的載體平臺,可以由縣委組織部、宣傳部、黨校、縣史志、檔案室、文廣旅體局、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密切配合,依托革命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展廳、黨史教育基地等,結合當前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研究和升華,優化教學設計,研發精品力作,打造一批黨員干部喜聞樂見的本地區“經典紅課”,將“老區精神”融入基層干部的血脈之中,增強新豐的紅色底蘊,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助推鄉村振興。

(二)加大資金投入,分類分期建設。組成專門小組或成立專門機構,將全縣的紅色遺址等文化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編制財政預算,確保老區紅色文化建設和管理資金到位,按照分類分期的原則,建立保護管理制度。同時按照相關要求,將紅色遺址、優秀文化資源列入保護范圍,強化管理、落實措施,明確紅色遺址等優秀文化資源的管理保護責任主體,杜絕各種人為破壞現象的發生。

(三)全力塑造新豐紅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以紅軍早期領導人李任予同志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革命老區文化”,打造新豐紅色文化品牌。2011年新豐縣非常重視李任予烈士的歷史文化挖掘和宣傳,投入幾百萬元對南門塘廣場進行了改造,并改名為任予文化廣場。2015年,將原新豐縣后山公園改名為任予公園,著力打造新豐紅色文化旅游亮點,邀請省專業設計公司對公園重新進行了規劃。未來可進一步將任予公園建設成縣級紅色主題公園,建設一個集李任予紀念館、縣革命紀念館、縣初心館、縣紅色主題公園于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中小學生紅色研學基地。

(四)繼續打造紅色旅游路線、景區、景點。紅色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在國家旅游經濟發展綱要里面明確指出,紅色旅游和紅色旅游資源具有學習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的內涵。因此我們要立足新豐地方特色,盤點全縣的革命文化遺址,尤其要突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遺址的規劃建設,以紅色旅游資源為核心,因地制宜、高標準建設一批紅色旅游景區景點,精心打造紅色旅游體驗路線。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的規劃建設,充分挖掘革命老區村的紅色元素,制定縣級的紅色文化資源旅游發展規劃,建設一批環境優美、具有紅色旅游及客家特色的美麗鄉村,形成“紅色+鄉村”旅游產品。

(五)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挖掘紅色資源,彰顯紅色歷史文化的新時代魅力。一是要以展覽、教育為主要內容,注重保證紅色紀念性建筑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鼓勵利用紅色建筑本體進行原貌展示和復原展示,內部空間可以進行功能置換、空間整合、實景還原等;二是要利用好革命文化資源中的居民建筑。優先延續居住功能,其次用作民俗、村史館、專題展館、公共文化服務、非遺展示傳習、私人博物館、藝術家工作室等場所。

猜你喜歡
新豐紅色旅游老區
Red tourism sees boom 紅色旅游正“青春”
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
新豐茶峒村開展主題活動傳承紅色基因
2019年度廣東省老區宣傳工作 先進集體名單
延安,老區的希望
奮力打贏老區脫貧摘帽攻堅戰
年輕人漸成紅色旅游主力人群
革命老區展新姿
信陽紅色旅游帶動6.5萬人就業
“完形填空”原創練習兩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