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在職業院校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

2021-11-26 23:02毛雅娟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1年14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文

毛雅娟

摘 要:學校教育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為了打造更加積極、健康、良好的校園環境,提高職業院校教師和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因此,在職業院校弘揚傳統文化,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是極其必要的,本文主要闡述了現階段職業院校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重要性,針對目前的教學現狀,提出有效融合路徑。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語文 融入路徑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41

學校教育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職業院校除了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之外,還兼有向學生弘揚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但由于職業院校的學生構成較為復雜,部分學生缺乏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在學校中弘揚傳統文化確實有一定阻礙。

如何有效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筆者認為,通過語文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學生文化自信,這也是當今時代,對于職業院校語文教育的必然需求。

一、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漢語是中國人進行交流和思維的語言工具,這一特點也表明漢語是文化的重要載體,這是其他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具備的特點。在職業院校,想讓學生學習、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最佳辦法就是通過語文教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價值理念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的發展。如果教師能夠重視在日常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地引導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傳統文化,那么這些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下,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會被激發。另外,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也能夠豐富教材內容,在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最后,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程中,也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構建符合時代需要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也充分體現了語文這門學科的價值。例如在語文教學內容中滲透《論語》《孟子》等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會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樹立起正確的道德標準。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規劃人生道路,對于今后的挑戰毫不膽怯。

二、目前職業院校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就當前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習情況來看,他們的語文基礎不牢固,閱讀量也較少,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偏低。此外,當前階段職業院校語文課本的傳統文化內容較少,難以有效地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只能帶領學生刻板地學習課本上的內容。雖然有些教師較為重視傳統文化與語文教育的融合,但由于現有教材資料的不足,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也產生了影響。

其次,在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較為不足。教學考核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成績上,并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優劣的唯一標準。而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提升卻很少涉及。

第三,在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自身的素質也存在局限性。教學理念陳舊,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無法有效地利用課堂。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師應當明白,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水平對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這一過程有著直接影響。語文教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會更深層次地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語文,不斷地提升教學質量,并且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將傳統文化和語文教學進行融合。

目前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現狀為學生的學習環境較枯燥,傳統文化內容涉及淺顯,無法與實際教學進行相融合,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學的發展。

三、職業院校語文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

1.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想要將優秀傳統文化有效地融入職業院校語文教學中,就要整合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有傳統文化氛圍的學習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課前在網絡上收集到的相關素材,如音樂、圖片、視頻等,營造一種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文化背景或者學習情境,讓學生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去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當然,僅僅在課堂上了解傳統文化是遠遠不夠的。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互聯網技術非常普遍,手機、電腦都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因此,語文教學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相關APP、微信或者微博來更加深入地了解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讓學生隨時隨地地接觸到傳統文化,還能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共同學習《勸學》之前,就可以通過課前下達預習任務,讓學生自己根據注釋嘗試去閱讀,了解大意,試著在微信群里討論相關話題,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文意的理解。學生在閱讀這些古代經典書籍的過程中,能夠從中體會到古代文人的精神,感受其與常人的不同之處,除此之外,在課后延伸環節,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論語》這本書,更全面、細致地認識和了解我國傳統經典著作中所蘊含的文化思想及人生哲理,這樣就能潛移默化地將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強化,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2.教學模式多樣化,語文教師要整合教材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業院校語文課堂的模式應該是多樣化的,教師要注意發現傳統文化與語文課程內容的交叉點,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課程交融的目標,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直觀化、生活化、可視化。因此,教師需要充分鉆研教材,將教材中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充分挖掘并利用起來,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其理想信念、愛國情懷和職業素養等。

例如,在教學《跨越百年的魅力》時,可以由居里夫人探索科學,執著追求,不畏艱難的精神,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國家各個領域的科學家,進而以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不怕困難、樹立遠大目標。再比如余光中的《春天 遂想起》一詩處處洋溢著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和祖國的熱愛,而這些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是值得青少年傳承和弘揚的。

3.開展多種實踐活動

在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理論課相對來說是較為枯燥的,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背景之下,教師想要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開展理論課程,就要摒棄陳舊古板的教學方法,通過開展多種實踐活動的模式來提高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可以開展經典作品誦讀比賽。

例如,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教師可以借鑒這檔節目的內容和形式,在班級里進行詩詞接龍。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學生對詩詞的探索熱情,并且這份對詩詞的熱愛也極有可能會伴隨著學生的一生。還可以在班級中不定期的搞一些讀書分享會,讓每位同學都有機會將自己讀到的經典作品分享給大家,這樣不僅加深了同學們對經典作品的印象,還可以通過討論,發言,對作品產生更深入的理解,并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編演情景劇,讓學生任意選擇一部經典書籍,自由分工,扮演其中的人物,在扮演人物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反復閱讀書籍來揣摩人物的心理和動作,這個過程既滿足了學生的表演欲望,又讓學生理解了書籍中人物的形象,可謂是一舉兩得。而這個過程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索。像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這種傳統節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包粽子、做月餅等活動,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學生能夠更加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

4.提高職業院校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

想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僅要依靠傳統的理論課堂實現,對于語文課程的考核方式也不應該只以試卷考察的形式進行,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掌握情況,可適當在全校舉行優秀傳統文化大賽,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可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激勵學生。同時,也應當注重職業院校的教師的文化素質,倡導教師不斷學習傳統文化。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業院校語文教學中并非簡單之事,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察和探索,并要進行實踐論證,對所存在的問題不斷更正,才能確保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平《高等職業教育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現實意義分析》,《中國報業》2016年第24期。

[2] 高京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探索》,《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第35期。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初中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