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育理念下關于理想課堂構建的幾點思考

2021-11-26 10:56毛鳳霞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1年14期
關鍵詞:理想課堂小學語文

毛鳳霞

摘 要: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在新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小學語文教育不斷向著理想化發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本文詳細講述了關于在新教育理念下如何構建理想課堂,以及構建理想課堂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新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 理想課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24

教育之路是漫長的,改革必須貫穿始終。在新教育理念提出后,課堂的構建尤為重要,打造生機勃勃,活力滿滿的理想課堂,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依據新教育理念,教師與學生是構成課堂的主要人物,師生需要齊心協力才能實現構建理想課堂的愿望。

一、新教育理念的內涵

新教育理念是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有以下幾點。

以人為中心的人文精神。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受用者,教師教學應該把握學生的心理進行授課,以學生為中心,將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作為教學重點。人文精神指的是發揮人的個性,在道德范圍內表現出人的教養以及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它建立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倡導人們解放自己的個性。

學以致用,教師設計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遷移到生活中是教師教學的成功,也實現了課堂上從“教”到“學”的轉變。

注意觀察學生的動態。小學生的情緒多變,身為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在學生內心不愿意參加課堂活動時,教師要主動約談學生,了解情況,學生在課上要保持著飽滿的情緒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讓課堂理想化。

特色育人,促進學生發展個性化。每個學生的性格都不同,想要充分了解學生們的性格,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要是“師生關系”還要成為“朋友關系”,才能從多方面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方便教師開展個性化教育。此外,開展特色教育,需要在孩子的啟蒙階段進行,為學生播種希望的種子,一改以往的傳統觀念,將新理念引入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教育中融入人類崇高精神。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現代教育逐漸向著發揚人類的崇高精神發展。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所有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許多偉大人物的崇高精神值得學生去借鑒學習,與崇高的精神對話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我們的教育已經轉向人的教育,人類的發展不可缺少文化,文化的傳承靠著新生代的學生們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與崇高的精神對接,能夠將文明傳承下去。

二、構建小學語文理想化課堂的方法

1.組織深層次閱讀,實現從“教”到“學”的轉變

“教育即生長”,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而生長是生命的內在屬性,當生命降臨,就已經保證了這一點。陽春三月,你來到原野,看到草長鶯飛,百花齊放,萬木崢嶸的景象——他們被大自然的節律喚醒了。身為教師的我們看到“幼苗”生長,不禁想讓他們加速生長,但是我們不能去做無用功,給“幼苗”灌輸過多無用的肥料,去拔高他們,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幼苗”走向枯萎。我們只需保障幼苗生命所必需的健康無害的土壤、溫暖的陽光和充足的水分就足以養活“幼苗”,給“幼苗”提供以后成長的路上能夠用到的東西,才能保證他們健康成長。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將課本內容帶給學生,讓他們應用課本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成為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當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的態度,習慣于尋找教材與生活的相關聯處和內在的關系時,他們就會對課本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

“以人為本”這一核心理念是教學時要秉承的,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時,對選材方面要仔細斟酌,要判斷給學生閱讀的內容是否適用于學生進行深層次分析,是否適用于全體學生。在原始的傳統課堂上教師只是教學生理解文章,課堂的大部分話語都由教師訴說,學生的參與感不強。而新的教育理念主張課堂要實現從“教”到“學”的轉變,改變教師“一唱到底”的課堂現狀,讓學生主動學習文章并深入分析文章,實現從“教”到“學”的轉變。

2.訪古尋今,鑒賞名家名作

隨著當代社會經濟文化及思想觀念的發展,當代的人文主義精神逐漸朝著自由發展,在教育中主要體現為人們以生命為本、以價值的自我實現為本、以自身發展為本這三點,教師在教學時要做到讓孩子們對人文精神有所了解。對于高年段的小學生來講,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對較長較復雜的文章作出自己的分析。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的全部北榮都是四大名著的片段,例如《草船借箭》一課中詳細記敘了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周瑜大將軍借到了箭,也為自己解了困境。教師總結出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的人物性格,和學生共同解讀名著,在名著中品悟人生道理。

3.挑戰自我,組織學生進行有趣的實踐活動

成長往往意味著不斷地接受挑戰,學生在做練習題時往往愿意選擇自己擅長的類型題練習,從中找到做對題的成就感,可是這種“一路順風”的練習并不利于學生的進步與成長。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出自己那片“舒適區”,勇敢地面對自己的薄弱點,敢于挑戰自我。在挑戰中得到鍛煉,沒有什么做不好,只有開始做了才有完成的可能,人生的每次挑戰成功,都會帶來攀上高峰一般的心理體驗,這樣的成功可以激勵學生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成績。

教師多組織學生進行有趣的實踐活動可以給學生一個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的平臺,同時還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古詩是古人留下的寶貴文化,在語文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小學生理解古詩里的語言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古詩飛花令”等活動,調動學生參與活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情緒也會高漲,讓學生積累古詩,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還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加強了對古詩的感悟。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語文的學習已經不只是講述課本中的知識了,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緊緊貼合時代,讓學生了解黨史故事,了解老一輩人建黨的艱辛。教師要引導學生向老一輩革命家們學習,學習他們不畏艱難的革命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在小學時就應該萌生愛國的情懷,熱愛家鄉,努力學習,爭做時代好少年。

4.加強互動,通過小游戲的設置構建理想課堂

筆者認為,強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互動,將有助于高效課堂氛圍和理想課堂的構建。

具體說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觀察學生的聽課反應,并與學生們進行趣味性互動,但是這種互動不能僅僅只局限于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的模式[4],而是需要對其形式進行一定程度的豐富和發展,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沉浸在高效、專注的學習氛圍中,并最終實現課堂教學實效的提升和理想化語文課堂的構建目標。比如,在講述習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時,教師可以在本課的導入環節設置“猜一猜”的小游戲,用簡短的句子描述一項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讓學生猜一猜這項來自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什么。利用游戲互動的方式導入教學,有助于首先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營造趣味且專注的課堂氛圍,在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學習專注度的基礎上整體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推動和諧師生關系與理想課堂的構建。

5.注重創新,通過劇場演繹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為滿足現階段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順應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和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在講授《牛郎織女(一)》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收集一些中國民間故事。接著,教師可以將收集到同一則民間故事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并且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改編自己所收集的民間故事,使其融入更多的現代社會生活元素。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改編的故事排練成一部小短劇,并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展示。通過這種有趣的方式,學生能夠踴躍地投入到每一個環節的學習實踐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因此得到了廣泛的調動。與此同時,他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也隨之得到了相當大程度的提升。不僅如此,在收集、改編、演繹民間故事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夠借助文本展開想象, 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去演繹文本、呈現故事,其想象力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激發,而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提升。

總而言之,教師注重創新思想引領,著力通過劇場演繹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學生因此廣泛而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這就是理想課堂的狀態[5]。

教師通過對新教育理念的理解,清楚地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應當遵循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步入語文知識的高地,并用特色的課堂教學來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主張學生動用他們的慧眼去發現語文的樂趣,構建屬于自己的“理想化”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 竇樹德《新教育理念下的建構主義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

[2] 陳娟娟《構建理想的小學語文課堂》,《小學教學參考》2010年第12期。

[3] 馬曉琊《談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吉林教育》2012年第6Z期。

猜你喜歡
理想課堂小學語文
構建理想課堂 彰顯白板魅力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理想課堂淺見
和諧課堂和理想課堂標準的研究
理想課堂:化學教師專業發展從實然到應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