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MRI研究進展

2021-11-29 14:14官曉暉馬隆佰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12期
關鍵詞:關節盤張口下頜

官曉暉,馬隆佰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放射科 廣西 南寧 530023)

MRI可以清晰地顯示人體顳下頜關節區域的解剖結構清晰,展示關節突出和形態變化,例如關節滲出和咀嚼肌變化等等,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常用診斷方法,可以提升診斷的準確程度[1-3]。但是,部分研究人員認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產生的原因較為復雜,缺乏單一的圖像特征指標來進行預測,以推斷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患者出現疼痛,這說明在MRI影像診斷中關節可能出現關節盤移位程度,但卻不是引發疼痛后必定會出現的影像特征?,F階段,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診斷需要結合患者的疾病史、體格檢查結果以及影像檢驗結果來綜合評定,MRI在影像檢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清晰地顯示患者顳下頜關節的組成情況[4-5]。

1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及其臨床表現特點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涉及咀嚼肌或顳下頜關節,臨床表現為下頜運動異常、疼痛、咀嚼等問題。目前診斷顳下頜關節紊亂病主要依據病史、體格檢查和影像學表現來看。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常表現為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病、關節炎及周圍軟組織損傷。MRI檢查軟組織分辨率高,具有多參數、多序列和任意角度成像的優勢。

2 MRI診斷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具體方法

體位選擇仰臥位,頭部先行進入,在患者兩外耳道連線中間做定位,掃描張口位和閉口位并獲取圖像,共兩組。在閉口位告知患者需要將后牙咬緊,選擇張口位要患者手持開口器張口約在3.5 cm以上。但是在診斷中要告知患者不可忍痛進行張口,需要保持舒適的狀態進行檢查。此外,還要告知患者佩戴耳塞,以免在檢測中耳膜損傷。診斷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時,先讓患者進行閉口位檢查,后進行張口位檢查。在進行張口位檢查前,要退出檢查床,護理人員告知患者保證頭部固定,不可隨意擺動,并且手握住開口器,將開口器在舒適程度情況下調增至最大張口度[6-7]。首先,需要提供在不同序列、位置和層面下的影像資料。其次,在圖像質量上以關節盤作為主軸進行放大,做圓形剪裁。再次,在影像選取上,選擇關節盤移位最大層面或者是確認病變的層面進行打印。最后,以黑色為主背景,并且保證清晰度,明確患者的門診號、年齡、性別。

3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MRI成像特點

疾病常見的診斷方式為X線、關節造影、CT和MRI等。X線平片對軟組織的評價效率低下,不能完全避免組織重疊的干擾。CT比X線平片更精確,但是顯示關節盤等軟組織的變化并不是很有效,而且輻射劑量較大。關節造影可以直接觀察顳下頜關節組織的形態學,但是屬于侵襲性檢查[8]。雖然超聲檢查無輻射,但其準確性差。MRI能清晰顯示顳下頜關節組織的解剖結構,已成為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國外學者發現,利用超短時間回波技術對顳下頜關節進行評價,可以闡述關節盤的高分辨率內部結構,對其參數進行量化,從而有利于關節盤和纖維軟骨的顯示,提高MRI對顳下頜關節盤的診斷準確性。

MRI成像診斷的優點為無放射性傷害,可以清晰地顯示檢測者的顳下頜關節區域的關節形態、位置、關節液、骨髓和骨結構變化。MRI檢查是近年來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是一種新型的醫學化學成像方法,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準確的解剖學信息,具有對軟組織在任何位置進行成像的優點,MRI檢查的分辨率高,能準確反映組織的損傷情況。MRI檢查可以準確顯示顳下頜關節損傷的部位和范圍及顳下頜關節附屬結構的損傷程度,對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MRI檢查可以在不使用電離輻射和造影劑的情況下獲得更高分辨率的圖像,它可以從患者體內的分子中反映出病變器官或病灶。MRI檢查具有多平面成像的優點,它是一種生物磁旋轉成像技術,利用磁共振原理,通過發射電磁波來檢測和繪制出檢測者內容的特定圖像結構,準確度較高。MRI診斷可以更好地顯示顳下頜關節損傷的患者,可以更好地展示患者身體軟組織情況,磁強強度較高,光線磁共振圖像質量較為清晰,且準確率較高。

MRI成像診斷的缺點為價格比CT和X線更高。如果檢測者體內中含有人工瓣膜、金屬牙齒、心臟起搏器等金屬物品,會影響檢查結果。且肥胖癥患者以及患有密閉空間恐懼癥的患者不適宜此項檢查。

4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MRI圖像特征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MRI成像特征可歸納為6個方面(關節盤位置、關節盤形態、髁突運動、骨髓信號、關節滲出和骨關節炎)。其中關節盤移位是顳下頜關節內部紊亂最常見的表現,主要是前移位,其次為前內側和前外側移位,單純水平移位和后移位少見。Rao VM[9]等提出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MRI分期:(1)張口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2)張口位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3)慢性關節盤前移位合并關節盤穿孔或關節盤后附著斷裂以及關節退變。其中關節盤前移位又分為正常,輕度前移位,重度前移位;(4)關節盤髁突關系正常:關節盤后緣位于髁突頂部或髁突頂部后方;(5)關節盤輕度前移位:關節盤后緣位于髁突頂部前方,過髁突頂部的水平線以上;(6)關節盤重度前移位:關節盤后緣位于髁突頂部前方,過髁突頂部的水平線以下。

MRI掃描的定位線應垂直或平行于髁突的水平軸。垂直或斜向矢狀位MRI與髁狀突長軸垂直,能較好地描述正常椎間盤及其位移。在矢狀面磁共振圖像上,正常關節盤呈雙凹結構,T1WI和T2WI均呈低信號,少數病例T2WI上中間呈高信號,透明質酸主要分布在后中介帶下方和后方,通過滲透作用吸收和保留水分,以抵抗壓力。透明質酸決定了水的含量,從而影響了椎間盤的MRI信號特征,T1WI序列的信號強度高于質子密度和肌肉信號強度。

關節盤在運動中具有穩定的效果,它介于關節窩、關節結節和踝骨之間,是一種纖維軟骨。顳下頜關節盤移位的情況下,會引發顳下頜關節疼痛,出現下頜位置改變,咬合肌肉群出現變化,以此引發口頜系統功能紊亂,影響患者的口腔功能。但是,隨著關節盤移位疾病的研究深入發現,疾病致病因素較為復雜,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參考臨床診斷結果。MRI可以對關節盤的形態進行清晰地展示,多數研究人員發現,通過診斷關節盤是否出現移位,以此可以進一步地預測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疾病發展情況。

髁突作為人體下頜骨重要的生長中心,利用MRI診斷可以清晰地顯示骨髓以及皮質骨發生情況,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患者在MRI影像檢查中髁突會出現退行性的變化,如糜爛、缺血性壞死、軟骨下囊腫等等。

如果顳下頜關節中出現過量的關節內滑液就會成為關節積液,在MRI影像檢測中T2加權可以來識別關節積液的具體情況,利用高信號來進行顯示。然而,現階段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和MRI關節積液的聯系存在爭議。

5 討論

綜上所述,MRI具有軟組織顯像和非侵襲性的檢測優點,可以提高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診斷準確率,可顯示組織病理改變的情況,如關節盤的退行性改變、關節積液及炎性滲出等,多平面掃描對關節的綜合觀察,可以顯示髁突、關節盤和關節結節的三維空間關系,關節盤的前后外附著,能夠清晰反映顳下頜關節區多方面內容,并且對人體無放射性損害,可以用于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癥狀預測,值得在臨床研究中進行使用和研究。

猜你喜歡
關節盤張口下頜
顳下頜關節盤前移位病因研究進展
MDT診療模式在顳下頜關節盤不可復性盤前移位中的治療效果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關節盤與髁突改變的MRI表現及相關性研究現狀
集束化護理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張口受限的影響
顳頜關節內紊亂的MR 表現
仰天大笑
三種不同上部結構應用于下頜種植覆蓋義齒的臨床療效比較
CBCT對下頜磨牙根分叉病變的評價
磨骨術在下頜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應用分析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