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情》的敘事主題及人物譜系建構探析

2021-11-30 09:17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山海村民

(1.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 400715;2.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7)

自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1]開始,到2020年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以來,在黨中央和政府以及基層群眾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如期完成。在此背景下,文藝創作者們與時俱進,創作出了一大批以脫貧攻堅行動中的模范代表人物、具體脫貧案例及事跡為主要題材的影視作品。其中,2021年開年在五大衛視首播、三大流媒體平臺同步播出的《山海情》,便可被視為是一部“標志性”扶貧題材電視連續劇代表作。

劇集以展開脫貧攻堅行動的真實空間——西海固作為故事支點,通過藝術化的構思和表達,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涌泉村等多個貧困村的村民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和福建省的對口幫扶下,分批次到銀川附近的平原開荒拓土,探索脫貧致富路徑,最終將黃土戈壁改造成塞上江南,獲得美好生活的故事。該劇一經上映便取得廣泛關注,隨著劇情的深入,口碑更是不斷飆升,成為2021年初最受好評的作品之一。收視、口碑雙豐收的背后,作品在題材選擇上契合老百姓當下所關注的扶貧問題,體現出干部和人民群眾在脫貧攻堅戰中艱苦奮斗的精神面貌是關鍵因素,而生動多元且精準到位的敘事策略和傳播策略也是其中的一大亮點,為“后扶貧時代”扶貧題材電視劇的制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思考。

一、多元化的敘事主題呈現

如何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傳播中國扶貧精神,是扶貧題材電視劇創作的重要目標,而“敘事主題的選取和提煉,則是能否講好一個故事的首要前提?!盵2]“作為影像敘事的最高層次,‘主題’不僅規束了視聽符號的征用方式,也規訓著影像敘事的方式和邊界。與符號的直接刺激和故事的在場感染不同,主題的影響常常是浸潤式的,也是最深刻和持久的?!盵3]其不僅是敘事的價值目標,也是影視文本生產的最高維度和最終落點?!渡胶G椤吩跀⑹轮黝}的選取與表達上,將宏觀與微觀有機結合,既關注個體的力量又觀照大時代的變遷,大體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一)個體艱苦奮斗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貧困人口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要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人口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和引導他們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盵4]因此,扶貧工作中每個個體的堅守與創新為鄉村建設帶來的縱橫共振效應,都是脫貧攻堅戰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元素。

《山海情》將敘事視角置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講述各村、各家、各戶的村民用自己雙手實現脫貧致富的小故事,展現了村民在精神層面由“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換過程,藝術化地表達出激發個體的脫貧內生動力和艱苦奮斗精神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這一重要敘事主題。比如,馬得寶在福建凌一農教授的技術支持下在村中第一個蓋棚種植雙孢菇,不僅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還完成了其自我價值的實現;李水花憑著一股子韌勁,白手起家,從種菇到開超市,扭轉因貧窮和意外造成的悲劇命運;赴福建打工的海吉縣女工們在起步晚的情況下加倍努力學習,順利通過工廠裝配的“測速考核”后留在崗位并獲得福建領導的尊重等。這種用細膩的影像語言對鮮活的個體故事進行最大程度真實還原的敘事方式,以平民意識和平視的姿態反映出“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鼓勵著鄉村人民在脫貧攻堅戰已經勝利,絕對貧困已然消除的今天,仍要積極投身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去,艱苦奮斗,以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廣闊的未來發展空間,向觀眾“傳遞出了新的時代精神和時代品格,體現著新時代中國農民脫貧致富、全面奔小康的新愿景”[5]。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生態文明與鄉村振興是‘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的關系”[6],因此,生態扶貧是未來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閩寧鎮脫貧的故事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在《山海情》質樸、寫實的影像處理中實現了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巧妙融合。

全劇一開篇就通過“吊莊”困難戶的語言描述呈現出一個條件糟糕、對村民毫無吸引力的“吊莊”移民區——“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因為生態環境惡劣,幾戶原本同意參與“吊莊”的涌泉村村民紛紛變卦,從移民區返回村中,村民們的抵觸情緒的細致刻畫加上質樸、克制的鏡頭語言所營造出的蒼涼的空間意蘊,生動地從側面映射出當時移民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狀況。這種人與自然對立、矛盾的狀態,為后期書寫北疆荒漠變“塞上江南”的“綠色”傳奇奠定了基礎。隨著劇情的推進,在政策和干部的引導下,村民們陸續開始進行吊莊移民,移民區的生態環境隨著人的到來開始有所改善,樹木立地生根、農作物拔地而起。曾經黃沙漫天、一片荒蕪的戈壁因人的開發而煥發生機,同樣地,自然也將好收成、好環境回饋給了村民。劇集中所呈現出的“建設但不過度開采”的生態實踐立體地描繪出人與自然休戚與共、和諧共生的關系圖景。結尾部分,劇集將時間設置在了馬得福等人早已遷出家鄉,在城市成家立業的2016年,他們以尋找從城市回鄉“尋根”的孩子們為契機,再次一同踏上了回鄉的路途,歸途中平整的高速公路、綠樹成蔭的土地風貌,與1991年的荒蕪形成了自然而然的對比效果。在全劇最后的航拍鏡頭里,當得福他們與下一代們一起,再次站在兒時嬉鬧的那塊空地時,茫茫戈壁早已變為青山綠水,“山川換顏,水土重生”,塞上處處是江南的愿望正在實現。整體而言,《山海情》中用藝術化、戲劇化的手法所描繪的生態建設實踐,不僅建構了脫貧攻堅戰中具有的生態意識和生態理想,也為今天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樹起了一道十分值得學習的標桿。

(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作為準確反映政府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理念和具體政策的扶貧題材電視劇,《山海情》的第三個敘事主題,是讓觀眾了解到扶貧政策的合理性、優越性以及這一時代任務的必要性。

首先,劇集聚焦真實的鄉村生活,通過展現堅守鄉村的西海固人民如何在貧瘠的戈壁中實現脫貧致富,如運用福建專家先進的菌草種植技術蓋棚種菇、利用適宜的自然地理條件種植枸杞、葡萄并完成省外輸送等,表達出在政府扶貧政策的支撐下,堅守絕不會是不懂前進的故步自封,而是可以成為一種推動扶貧產業向富民鄉村產業升級轉變的嶄新力量。同時,劇集也著眼村民外出的務工狀況,展現對口幫扶政策下村民們如何通過勞務輸出的方式找尋價值、獲得財富,如海吉女工赴莆田打工賺錢等,這種“走出去”收獲新希望的敘事安排,既還原了客觀事實,在符合社會價值觀的前提下完成了事件闡釋,又藝術化地傳遞和宣揚了扶貧過程中緊跟政策走的重要性。此外,在敘事過程中,劇集也從未刻意美化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吊莊,到種菇、賣菇再到整體遷村,都秉持著將政策在具體實施中遇到的困難真實呈現的敘事方式,以此客觀地反映農村社會的發展規律,并通過對這些困難的解決來生動地說明國家扶貧政策的先進性和優越性,切實地“反映了‘真扶貧、扶真貧’理念在中國鄉土社會的生動實踐,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在新時代鄉村社會的成功實踐”[7]。

二、立體化的人物譜系建構

在新時代多元化的接受語境中,從人物建構方面出發,受眾期待的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宏大敘事下所塑造出的機械化個體,每個角色具體的“身份化”表征變得尤為重要起來?!啊矸荨鳛橐环N社會符號,其內涵包括階層、群體、職業、民族以及教育背景等內容,成為群體或個體區分與歸類的重要指標之一?!盵8]若身份表征一旦缺失,便會出現因主要角色的人物設定過于“完美”或者“單一”所導致的受眾審美疲勞甚至對抗式解碼。因此,為了消解這一問題,《山海情》在角色塑造上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劇集從平民化敘事視角出發,以脫貧過程中存在的個體形象對角色進行“身份化”表征,用不同“身份”象征身處不同社會分工的群體,用個體的悲歡離合頻繁地將個人在歷史橫斷中不斷定位,在個體敘事中消融宏大主題,把時代圖譜與個人命運結合,顯著地強化了敘事的親近感與貼近性。

整體而言,《山海情》中建構的人物群像可以被劃分入“引路人”和“追隨者”兩大譜系之中,這種“身份化”的人物設定,使角色形象更加樸實,構建了扶貧過程中各個奮斗者們的逐夢群像,彰顯出鮮明的時代力量。同時,每個人物也作為主要元素充分介入敘事走向,完成了對西海固地區人民艱苦奮斗精神的詮釋和扶貧工作開展不易的傳達。

(一)引路人

引路人是扶貧題材影視劇的牽引元素,其通常受過一定的基礎教育,具有不俗的開拓意識,并在整個劇集的表現空間中發揮著帶動大多數人艱苦奮斗的引導作用。引路人形象塑造的成功與否,不僅是檢驗電視劇本身品質優劣的重要指標,更關乎著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導向是否在文藝作品中得到了到位且有效的傳達?!渡胶G椤分械囊啡诵蜗蠓譃閮煞N。

1.基層干部?!半S著黨和政府對農村扶貧工作的重視,以及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一批以扶貧攻堅為己任、以不懈奮斗為追求的扶貧干部出現在扶貧題材電視劇中?!盵9]《山海情》中,以馬得福、陳金山、張樹成等為代表的各級基層扶貧干部身上所體現出的品格,正是對當下基層干部整體風貌的極佳詮釋,創作者圍繞馬得福為中心構建出的多層次基層扶貧干部譜系,亦是對全國致力于脫貧攻堅事業的基層干部生態的濃縮性呈現。

以男主角馬得福的人物形象建構為例,他正是憑借其符號意義與鮮明的個性特征,成為故事譜寫的靈魂。從解決村中通電、田中引水問題,到處理工人討薪紛爭、涌泉村整體搬遷難題,馬得福面對扶貧問題總是一馬當先的處事方式,在工作上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帶領村民和干部艱苦奮斗的舉動,都直觀地展現出扶貧一線基層官員的奮斗品格。而在對個體身份的定位上,馬得福雖然完全稱得上是優秀的扶貧“父母官”,但創作者卻并未將其打造成“臉譜化”的英模,而是在日?;纳畋尘昂蛢r值格局中完成了他的人物呈現。他會在麻縣長和高秘書的“糖衣炮彈”中產生猶豫,也會因涌泉村村民固執不肯遷村而情急之下罵出被父親痛斥的“刁民”二字。這種不刻意拔高而是以接地氣的“凡人”形象塑造新時代先進模范的方式,不僅有效地降低了劇集的宣傳意味,更實現了敘事上的懸念設置,具有深刻的引領意義。

2.知識分子。閩寧村小學校長白崇禮和福建菌草專家凌一農是《山海情》中主要塑造的兩個知識分子形象,他們身上凝練著的共同特征可以被視為是投身于脫貧攻堅事業中的廣大知識分子的縮影。二人較之于在西海固土生土長的村民而言,均是以“外來者”的身份參與敘事,且都試圖用自己的知識文化對當地的知識貧困或經濟貧困做出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二人雖同為“外來”,但由于所處的政策環境不同,他們的動因亦存在著明顯區別。白崇禮的“外來”更多是出于其私人情感所賦予的力量,因此,他的“留守”總歸是一種“私人化”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事件;而凌一農的“外來”則是福建對寧夏定點幫扶機制實施后產生的行為,是在政策支持的基礎上完成的,他與科研團隊對閩寧村的發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在劇集的表達中,隨著政策的進一步落地實施,凌一農的這種“前所未有”將成為常態,后期廈門大學畢業的支教老師郭閩航的出現,便可被看作是一種與凌一農人物的互文性安排。

(二)追隨者

毫無疑問,在脫貧攻堅征程中,除了少數具有卓越引領能力的引路人外,那些扎根于貧困地區,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追隨者們,才是這場偉大歷史實踐的主人和主體,他們的形象呈現具有獨特的認識價值、時代價值和審美價值。

1.敢于奮斗的“新村民”。敢于奮斗的“新村民”指年紀較輕,受過一定教育,愿意嘗試新鮮事物,有較強勞動能力和奮斗意識的村民,他們是引路人先進思想的追隨者和扶貧政策積極的踐行者?!渡胶G椤分械摹靶麓迕瘛币活愂请m一直扎根于故鄉,但卻能緊跟政策,用雙手艱苦奮斗出新生活的村民。以李水花為例,婚姻的無法選擇和丈夫的意外致殘,讓她的人生仿佛注定成為悲劇,但吊莊移民后,在政策的扶持下,水花建棚種菇、開小賣鋪,不僅完成了對其自身命運的扭轉,更讓家人都獲得了幸福生活。另一類“新村民”則是以白麥苗、馬得寶為代表的經歷過從“出走”到“回歸”過程的村民。白麥苗因與愛人得寶的不告而別和父親的誤會賭氣而選擇赴閩務工,卻又因割舍不下他們和自己從小生長的土地,決定放棄福建的發展機會回到家鄉,并在家鄉做出了一番事業。劇中,麥苗每個看似在其情感驅動下發生的選擇,實則都是以政策的落地實施為背景依托。創作者巧妙地運用其人物性格和經歷的具體事件為引,順理成章地將這個“小人物”糅合進脫貧攻堅的“大視野”之中,“既形象地宣傳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又將‘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引向農村內生性力量的生成和顯現,對于鄉村年輕人的就業選擇、新農村的建設均具有重要的引領意義和示范價值?!盵10]

2.被說服的“老村民”。被說服的“老村民”指年紀較大,在村中具有一定話語權或地位,接受了年輕一代所傳播的先進思想后,呼吁全村人一道踐行政策的村民,他們是扶貧工作在鄉村空間中能順利開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渡胶G椤分旭R得福的父親馬喊水和涌泉村曾經的村支書李運勝是這一人物譜系中的典型形象。從動員第一批村民開始吊莊移民,到推動涌泉村整村搬遷,二人都是事件最終得以完成的“殺手锏”。在張主任解釋清踐行吊莊政策的益處后,面對七家吊莊戶“反悔回村”的行為,李運勝在村民大會的一片爭論中宣布自家主動帶頭吊莊,在他的帶動下,涌泉村的吊莊指標順利完成。馬喊水更是從始至終支持兒子的工作,雖然內心中對于涌泉村有著濃郁的不舍情感,但是為了踐行政府的整體遷村政策,他仍會四處奔走,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扮演著“銜接者”的角色。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題材上,《山海情》無疑是一部帶有豐富主旋律色彩的電視劇作品,其中所構建的主要人物亦是以正面形象為主,但是,作為一部扎根于現實創作的類型劇,《山海情》中也從未避忌對于落后人物的真實刻畫,如熱衷于搞“形式主義”麻縣長和高秘書,不講道理、只顧自己的村民李大有等。他們的存在,讓劇集在敘事方面的飽滿程度愈發凸顯,真實性顯著增強。

三、結語

總之,“一部成功的電視劇作品,好的劇本是基礎,演員的精湛表演與導演的成熟把握亦很重要,但最關鍵之處,則在于其最終通過電視熒屏進行的影像呈現以及觀眾通過觀看行為完成對電視劇的意義解讀、審美接受與價值認同?!盵11]從整體來看,內容上,《山海情》不僅有對現實問題的反映與思考,也有對農村生活的期許和展望;既藝術化地傳達了主流價值觀,也實現了對農村的人文關懷,可謂是一部既能緊扣時代主題、把握受眾需求,又實現了對此類型劇集敘事策略有益探索的成功劇集。傳播上,審視其傳播策略,基本可以概括為藝術與商業的巧妙結合、新舊媒體的有機聯動,以及以小見大的“接地氣”表達方式。劇集用電視劇的影像文本完成了對時代精神的互文對應關系,通過運用恰當的傳播策略令其所要表達的內容能夠被受眾所接受,并由此取得了不俗的傳播效果。

如今,在消除了絕對貧困的“后扶貧時代”,相對貧困情況的妥善改變將成為我國美麗鄉村建設事業的一大重點,類似《山海情》這樣以典型脫貧案例為主要題材進行創作的影視劇亦將會成為電視劇市場最具潛力、平臺最為青睞的創作選擇之一。因此,對于創作者而言,更加應該深耕現實主義題材,從脫貧攻堅戰的真實案例中汲取營養,遵循藝術創作規律,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積極開拓創作視野,創作出既令觀眾喜聞樂見,又能給予其情感共鳴和精神指引的優秀作品。

猜你喜歡
山海村民
有了“紅色代辦員” 村民辦事不出村
絲路?山海
西瓜種植讓村民過上“甜蜜”日子
科學種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走進蘇村,共賞蘇村民歌
《山海澗》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觀山海
山海間,享受純粹的駕駛樂趣 保時捷Taycan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