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的研究

2021-12-02 09:18谷愛珍
商品與質量 2021年44期
關鍵詞:農產品生產質量

谷愛珍

江蘇省建湖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 江蘇鹽城 224700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食品安全問題容易引發人們對現階段食品安全的擔憂,不能保證購買的食品是否合格,安全是否有保障。通過建立完整、科學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以透明的形式呈現出農產品加工過程,確保所有商品都能追溯,讓消費者消費滿意、吃得放心[1]。

1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原理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高速發展,農產品追溯系統將趨于農業產業化、生產標準化方向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主要原理就是利用農產品全供應鏈中各環節和質量安全相關信息的采集,通過標識載的信息轉換,進行信息的連接與傳遞,利用標識載體,采用自動識別技術,如RFID、條碼,實現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過程的回溯及溯源。信息技術中的電子商務作為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關鍵,運用先進的生產管理理念和模式,構建生產企業與農產品供應鏈節點間的協同關系,有效解決供應鏈內信息流的不通暢和不穩定問題[2]。

2 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的關鍵技術

2.1 環境因素檢測技術

環境因素關乎著農產品質量安全。不但會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還會影響農產品、食品的加工、運輸和存儲等流程。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的建立與完善,有必要對環境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在農產品加工階段,可利用溫度計或溫度計對溫度、濕度和氣壓等環境因素進行測量[3]。

2.2 地理空間科學與技術

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可提高農產品溯源查的準確性。

全球定位系統:可精準定位,融合于地理信息系統,有助于農田或畜牧場環境信息的查找工作,確保其精準性、時效性。另外,可及時監測并掌握重點地區的環境質量。

地理信息系統:對有關地理信息數據進行收集、整理、管理、處理、存儲以及分析,具有較強的信息分析與管理能力。

2.3 農產品的標識技術

條碼、射頻卡等形式是目前較常用的標識系統。具體分析如下:

條碼:條碼形式主要有一維碼和二維碼兩種。一維碼主要通過數字、字母,對產品信息進行編碼。近些年,隨著二維碼技術的發展,二維碼受到了社會的重視,擴大了編碼范圍,相比于一維碼技術,二維碼更先進,可以彌補一維碼存在的不足。此技術是在當今基于信息技術,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符號自動識別技術。集編碼、數據采集、自動識別和存儲信息等功能于一體,有效解決物流過程中大量數據的采集和自動錄入問題。適用于需求量大,數據無需更改的場合。如,商品包裝,但條形碼容易磨損,數據量較小,僅能對一種或一類商品有效。

射頻卡:它能保證所有產品具有唯一的標識,并能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管,有利于對生產全過程的控制。

2.4 質量安全監測技術

能否精準的查詢出農產品問題的發生位置,是衡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是否合格的主要憑據,而能否及時召回也是眾多消費群體關注的問題。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可通過相關程序或應用程序展開農產品質量、質保期和安全狀態的檢測工作。旨檢測農產品質量安全,測量檢驗產品的規格、密度和硬度等屬性。

2.5 基因分析技術

在基因追蹤系統中,農產品的基因檢測主要是基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PCR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技術,即體外核酸擴增技術。其基本原理類似于DNA的天然復制,具有產率高、重復性好、靈敏度高和速度快等優點[4]。

2.6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也稱為電子標簽,屬于一種通信技術,可利用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讀寫有關數據。其中識別系統和特定目標之間不需要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射頻卡具有讀寫、攜帶大量數據等功能,不易損壞。

2.7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主要指利用人類的行為、生理特征等對個人身份進行鑒別。其主要生物特征識別方法包含人臉識別、聲音識別、虹膜識別和指紋識別等等。

2.8 數據傳輸技

2.8.1 藍牙技術

藍牙技術是一種開放的全球無線數據和語音通信規范,基于低成本的短程無線連接,建立了一種適合于固定和移動通信環境的專用短程無線技術。其基本內容是建立一個通用的無線空中接口13及其控制軟件的開放標準,使通信與計算機進一步結合,使不同廠家生產的便攜式設備在短距離內無需電線電纜即可實現互用、互操作[5]。

2.8.2 紅外技術

紅外技術屬于一種電磁波,可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太遠,要瞄準方向,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說,不能穿墻而過,控制信息傳遞的進度幾乎是不可能的。

3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設計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是一種質量信息記錄和傳遞的體系,其有效記錄生產企業在農產品生產加工中,同產品質量具有密切關聯的信息數據,包含產品質量檢測、生產流程和環境等。它可以科學地建立農產品檢測、農產品編碼、流通環節和農產品生產檔案數據庫。以網絡技術為支撐,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3.1 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臺

建立科學、合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管理平臺,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建設的基礎。針對該平臺的建立,應考慮以下系統的建設:

(1)政府信息管理系統。由市級和縣級平臺共同組建綜合管理平臺,根據職能的不同,對可追溯系統進行有效管理。

(2)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在企業中創建企業系統平臺,便于企業產品信息的錄入,可提高企業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水平。

(3)終端查詢信息系統。面向消費群體,可利用該系統實現產品信息的查詢,如電話、網絡等查詢方式。

總而言之,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可提供質量安全追溯查詢、系統管理功能、追溯碼生成打印和追溯數據錄入維護等模塊。另外,也涵蓋了呼叫中心接口和短信平臺接口等內容。通過開發統一的二維碼,詳細顯示農產品生產、品種等信息,確保農產品身份可追溯[6]。

3.2 系統需求分析

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有助于政府監管部門、生產企業和消費群體隨時查詢市場中的農產品信息。農產品質量信息追溯,可通過條碼標簽,收集、處理農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數據、檢測數據等。遵照軟件工程理念,科學、合理的設計條碼標簽,從而提高農產品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階段的標識程度,有效銜接各環節,并在J2EE編程技術和Oracle數據庫的支持下,建立可追溯系統。

3.3 系統架構設計

農產品條碼標簽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的重要標志,實現農產品各環節數據信息的采集、上傳,包含生產、加工和銷售階段,它不僅便于消費者查詢農產品信息,還有助于監管部門對農產品質量進行嚴格的監管。通過農產品條碼標簽,可查詢農產品各環節的質量信息,一旦出現農產品質量問題,可根據此信息來查找溯源。除此以外,合理收集農產品生產流通質量安全數據,方便消費群體使用觸摸屏或網站進行產品追溯。農產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僅可以提供產品信息,還可以提供農產品供應商、標簽和可追溯性信息,并進行監測和管理,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確保農產品信息的查詢和追溯[7]。

3.4 系統軟件設計

一般情況下,通過Oracle數據庫構建農產品生產履歷數據庫,利用對有關數據的分析,建立農產品認證表、企業產品信息表和追溯記錄表等數據庫表,詳細的記錄農產品的各種信息,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等信息的統一管理。作為農產品追溯系統的關鍵,基礎數據庫的設計必須保證安全性、一致性、可擴展性和完整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軟件的開發,可運用J2EE技術,采用MVC模式,基于JAVA技術,創建J2EE技術。另外,為增強Web項目中的變化,提高農產品專業化效果,可采用Struts技術框架,在數據持久層中引入數據訪問對象技術。對于系統軟件的整體功能設計,可以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和面向構件的層次化設計方法。

4 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對策

4.1 加大對可追溯農產品例行監測與監督抽查

將國家標準限量類危害物中對人類健康影響較大的項目進行例行監測,如重金屬、農藥殘留、抗生素殘留、農產品添加劑、工業污染物和生物毒素等,產品、區域重點可以有所不同,進而有效保障可追溯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對追溯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抽查。監督企業可追溯系統運行程序,及時向公眾通報違反農產品質量標準及可追溯標準的企業及產品,提供證實企業追溯系統及追溯過程滿足技術標準的證明文件,幫助企業建立可追溯系統的市場信任度。

4.2 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責任劃分

我國應明確食品鏈中各項主體的任務:農資生產者、農民和食品經營者擁有對農產品安全最基本的責任。政府應當理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建立相對集中、統一的專業化監管體制并執行。消費者必須認識到他們對食品的妥善保管、處理與烹煮也負有責任。應完善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通過法律、政策的強制、引導、激勵等,實現可追溯責任劃分的制度保障[8]。

4.3 完善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平臺建設及相關知識宣傳培訓

創建提供農產品條形碼信息的質量安全信息錄入與查詢系統,建立農產品從農田到市場質量安全信息快速、高效追溯體系,并結合電子商務平臺,形成互聯互通、產銷一體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

建立起一整套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預警系統,意在通過對農產品安全隱患的監測、追蹤、量化分析、信息通報預報等,對潛在的安全問題及時發出警報,從而達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應利用當前全社會都比較關注農產品安全的契機,加強可追溯相關知識的宣傳,建立實施可追溯的社會基礎[9]。

4.4 規范農產品生產記錄檔案制度

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檔案,以檔案形式記載食品的生產環境、生產規模、生產過程中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等情況,是實現食品質量可溯源的依據之一,也是培育現代農民的一條重要措施。生產檔案應符合GAP、HACCP等質量管理要求,記錄農業生產環境質量狀況、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農產品生產規模、播種收獲等基本情況。

5 結語

總之,食品安全問題尤為重要,有關部門必須加以重視。近年來,對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確保我國人民健康飲食,順應新時代發展趨勢,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勢在必行。加強可追溯系統管理,有利于消費者更好地了解產品質量,同時便于監管部門行使監管職能,從而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隱患的發生,全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猜你喜歡
農產品生產質量
物聯網管大棚 防寒生產兩不誤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讓安全生產執法真正發揮震懾作用
阿寬的生產小組
二年級下冊期末質量檢測(一)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注意注意!吸管來襲
農產品爭奇斗艷
睡個好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