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概念為本”的高中歷史教學探討

2021-12-02 01:10任紅宇
關鍵詞:歷史教學高中應用

任紅宇

摘要:開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其實就是為了通過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讓學生感悟到歷史的魅力與智慧,從而為學生的人生和發展提供更加優異的服務。這種以“概念為本”的歷史課堂教學,更加注重歷史概念在歷史知識和歷史智慧之間所發揮的價值意義和中介作用,通過“形成概念——運用概念”的教學環節,并且在專題體例的依托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就針對“概念為本”這一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和探討,以此來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概念為本;高中;歷史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8-031

“概念為本”的教學設計模式主要就是指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圍繞著概念這一核心元素,歸納或總結出具有概念性的理解,掌握具有概念性特點的技能,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案拍顬楸尽钡恼n程教學理念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不僅可以有效突顯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極大地落實了新課改下對歷史教學的要求,還能夠突出教學內容的專題意識,同時也是新教材編寫體例的重要體現,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注重采用“概念為本”的設計理念展開教學活動,為提高學生自身發展水平提供一個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一、基于“概念為本”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

從一定角度上來看,智慧其實就是一種組織得很好的知識框架體系,高中歷史知識復雜繽紛,如果教師在展開教學時,只是停留在對歷史史實這一層面的講解上,根本沒辦法讓學生真正感悟到歷史知識中蘊含的智慧。在歷史學科中,所謂的歷史概念其實指的就是人們在歷史事物表象的基礎上,經過思維的活動進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種概念,主要是對歷史事件以及歷史現象內在的本質特征的重要表現。由此可見,學生對歷史概念的學習是一個由基礎上升到規律的中間過渡環節,這不僅是學生感悟并形成歷史智慧的關鍵性因素,同時也是新課改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實現其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概念從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指學習并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性特征”;美國學者布魯納也強調了形成基本概念的重要意義,他認為:“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基本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智慧潛力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知識概念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基于新課改不斷深入的教育背景下,這就要求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必修課程還是選修課程,都應該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他們需要掌握的核心和重點概念的關注度,再加上與初中歷史教材相比,高中歷史明顯在基礎知識方面有所減少和簡化,增加了歷史概念和歷史理論分析方面的教育教學,尤其是加大了史實的背景、原因、影響等知識的教學力度,提倡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去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因此,注重概念的有效教學對提高學生創造性和獨立思維能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1]。

二、基于“概念為本”高中歷史教學的具體應用

1.確定“概念”教學理論,讓課程內容結構化

以“概念為本”的教育理念有其一定的復雜性和極強普適性,強調的是將概念高度形式化,在這一理念當中,“大概念”不只是一個詞匯,更是一種超出普通概念原有內涵且極富思考價值的重要載體[2]。其中,與歷史學科內容中的普通概念相比,不同的是高中歷史的五大概念主要來源是歷史學的認識論、歷史教育的價值論等,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思想、教育意義都是一種可遷移的思想性和價值性的概念,它可以將整個高中階段的歷史課程貫穿起來,并從整體上將歷史課程中的各部分內容結構化。

在《中外歷史綱要》上冊中,主要是以通史敘事為知識框架,將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呈現出來,雖然內容較多,但是線索相對來說比較清晰,“概念為本”的高中歷史教學能夠將教學內容或教學目標以結構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供學生學習。例如,將本學期學生的主要學習目標結構化,即:學生需要掌握與唯物史觀相關的歷史知識,感受其科學性;正確認知和理解時代的發展,掌握如何運用歷史材料去證明歷史事件或者歷史現象,并給出合理化解釋,從而提升他們的史料實證歷史素養;引導學生正確認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提升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等[3]。但是,學生學習、掌握并能夠靈活運用歷史“大概念”技能的形成過程是長期且又漫長的,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認真學習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并仔細鉆研教材,梳理清楚其編寫思路,從而歷史書中對碎片化的知識點有一個系統性的把握,并將各知識點的邏輯關系梳理清楚,開展結構化教學。

2.整合“主題”單元框架,讓教學內容集約化

從一定角度上來看,學科的概念教學也是教師展開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而教材作為學生獲取知識最為基本的學習資源,使得學生對概念的學習和理解有一定的依據和載體,就連其中所包含的目錄、單元標題等都能夠不同程度地幫助我們去理解概念[4]。因此,如果說以“概念為本”的高中歷史概念教學為學生歷史思維和價值觀念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元認知,那么課本中的“單元標題”則系統性地概括了各單元中學生所需要學習的歷史知識,例如《中外歷史綱要》上冊中加上一節活動課,總共有30課,而每個單元中的標題就是各單元的“主題”,但是還需要我們可以不斷進行整合,形成“大主題”,構建一個新的單元框架,讓教學內容更加集約化。

例如,在整合教學“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部分歷史知識時,教材中主要有這兩個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很顯然,教材將兩者之間的整體性分裂開來進行教學,因此,整合“主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仔細研讀《中外歷史綱要》上冊這兩個單元后,我們會發現教材中更多地體現了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主線和時段特征相融合的編寫思路,教材中專門強調了因西方列強的侵略而導致的中華民族生存危機的歷史發展主線,并且更是將近代中國急速推進的時段發展特征明顯地展現了出來,所以,我們可以將這兩個單元整合成為一大主題,將這兩個單元中零散的歷史事件進行整理和總結。例如:我們可以將“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家出路的探索”視為本次單元整合教學的主題,這既能夠讓不同時段的歷史事件有機地聚集到一起,同時還能讓學生們更為真切地感受到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史勢”。[5]

3.設定“思辨”歷史議題,讓課堂教學情境化

在高中歷史學科中采用以“概念為本”的理念展開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有效指導理念,是能夠真正體現學生在面對復雜并且具有不確定性的情境所表現出來的關鍵能力,而這種具有可遷移性特點的元認知,只有當學生處在真實的問題解決的情境中才能夠形成。

例如上述所提到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國家出路探索”主題中,課本上所呈現的歷史事件都是抽象靜態的,例如:兩次的鴉片戰爭;辛亥革命等,但是從“概念為本”這一視角出發,就需要我們能夠意識到這些內容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史事,其中所蘊藏的內涵和教育意義就可以被我們轉化成為課堂教學中需要討論的主題,例如: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理由;人們探索國家出路的方法;近代中國的發展方向等,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對課堂主題的深入學習和思考。通過為學生創設一個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為什么和怎么樣的角度出發(即前兩個議題內容),理解近代中國的變化和應對,又能夠從民族存亡的角度出發(即最后一個議題內容),使其愛國情懷得到有效培養,這既升華了歷史主題教學的內涵,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接下來的歷史知識打下基礎。

三、基于“概念為本”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反思

1.概念為本,并不是“概念唯一”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概念為本”這一設計理念展開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絕對不是單純地講述歷史概念、背誦歷史概念、運用歷史概念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教師將歷史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相對比較系統化的知識體系,以便更好地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對史實的情感態度。

2.西學為用,并不是“拿來主義”

從“概念為本”這一課堂教學設計理念來看,其最主要的內容就是為了解決“做”的問題,通過問題來達到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教學目的,仍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西方教學模式、教育理念以及課堂組織的形式,都是與中國的課堂教學大相徑庭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借鑒這一理念展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時,如果想要更好地讓它立足于歷史課堂陣地,還需要教師能夠吐故納新,要學會發揚和摒棄。

3.循序漸進,切不可“急躁冒進”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這種以“概念為本”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設計的模式,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對教師的理論水平、歷史素養、教學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新要求,對此,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在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要能夠以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等為依據,針對課堂教學的主題(或者是課題),確定一個較為合適的核心概念來展開課堂的教學活動。

4.創新教學,不違背“考試創優”

采用“概念為本”這一課程設計理念來組織和開展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可以讓教師通過借助歷史概念,將相關的歷史理論知識和歷史思維能力有效地聯系起來,能夠切實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歷史學科素養,而這也與新課程標準下的高考命題導向的要求是十分契合的,可以說是一定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

結語

綜上所述,以往很多教師將更多的思考方向放在了教材內容的系統性上,很少考慮從歷史學科的“大概念”方面展開教學活動,而這種以“概念為本”的教學理念,將靜態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動態的議題式教學,引發學生思考,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奇孟,王繼平.基于“概念為本”的高中歷史教學探討[J].中學歷史教學,2021(2):69-71.

[2]李文巍.康奈爾筆記法促進高中歷史核心概念教學研究——以“百家爭鳴”的教學解讀為例[J].中學課程資源,2021,17(1):31-35.

[3]傅潔.構建完整概念 培養核心素養——淺談高中歷史復習中完整歷史概念的構建[J].考試周刊,2020(81):137-138.

[4]黃天慶.議題探討:融合“大概念”與“大主題”的高中歷史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2020(26):70-73.

[5]胡曉琴.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核心概念聯想教學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26):36-37.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安徽 合肥 230009)

猜你喜歡
歷史教學高中應用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