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族新文化運動及其影響*

2021-12-03 05:38蘭天祥
關鍵詞:新文化運動回族文化

蘭天祥

(惠州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1)

回族新文化運動研究始于1937年,顧頡剛在天津、上?!洞蠊珗蟆钒l表《回教的文化運動》,首次提出“回教文化運動”??箲饡r期,此問題的研究旨在通過對回族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的探究,號召回漢團結、抵御外辱、共赴國難。此后很長一段時期,研究停滯。目前,回族新文化運動研究成果主要為論文,其中較有影響的學者有羅萬壽、答振益、楊桂萍、白貴、哈正利等人。他們有的在敘述回族新文化運動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闡發其意義,有的則對具體內容如回族報刊與回族新文化運動互動關系、回族新文化運動與回族教育等進行論述,有的則對回族新文化運動成因展開不同角度的分析。這些論文對本文的研究具有借鑒意義和一定的啟發性。

20世紀初,回族自發開啟了一場以宗教改革、民族振興為口號和宗旨,以興辦教育、創辦報刊、改良宗教、組織社團為主要內容,力圖振興國家、民族、宗教,謀發展、求進步的文化自覺運動。本文擬從歷史背景、主要內容、特點及其影響等方面予以論述。

一、近代回族新文化運動發生的歷史背景

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被刈逍挛幕\動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有哪些?“文化水準低落”“在被統治的地位”“為人附庸,而被剝削”[1](P1033),這是回族社會文化、政治、經濟上的現狀。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一是滿人“力謀漢化”政治統治的結果,一是“回教文化來源中止”[1](P1034)的影響。在滿人二百多年民族壓迫政策下,“回民為保存本身的生命起見,由自立求進的狀態,變成消極自守、不干外事的狀態,放棄社會上的一切權利,專求宗教本身的推延”[1](P1034)。因為清政府閉關自守,“影響到整個回族的進展,使中國回教文化方面發現空前的惰態”[1](P1034)。這一切都隨著甲午戰敗、庚子巨創轉化為“救亡圖存”的強烈呼喊,轉變為“同國如同舟”“不有國,斯無家”[2](P28、48)的國家意識,轉化為“紛起圖強”“拯救此積弱已深之中國回民”[1](P948)的自強精神,轉化為“人何以興,非教育不興;家何以興,國何以興,非教育不興”[2](P48)倡導下的教育實踐?;刈逯R分子打破固步自封的狀態,積極從事思想宣傳、教育實踐、宗教改良,力圖“促進回漢的團結,培植回民國家意識,提高回民文化,發揮回族固有的精神”[1](P1035),更有走出國門往外界尋求自強救世辦法者。根植于自我意識覺醒而起的回族新文化運動,其發展還受著中國近代社會環境和20世紀國際伊斯蘭復興運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國內教育思想的影響。鴉片戰爭后,中國人開始不斷向西方社會學習,從“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到具體實踐的洋務運動,從戊戌變法到“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科學救國”等思潮的萌發,中國人的行動和思想從未停歇。19世紀60年代,鄭觀應、王韜等提出興學堂、開報館,認為學校是“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本”,30年間洋務派創建新式學堂24所,選派188名學生赴歐美留學[3](P162-163)。甲午戰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維新派提出設議院、廢科舉、興學堂、開民智、育人才主張,認為“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4],這些舉措產生了廣泛影響,此后創辦的主要報刊達30多家[3](P270),學堂總數達4 222所[3](P316)?!案釉賱?,而教育之聲遍朝野”[2](P46), “唱興教育之聲,如風起水涌”[2](P26),而“吾國興教育之聲洋溢于耳”[2](P65)?;刈逯R分子認為興教育在“助長國家精神”“集成國家活動”中有“先務”“首功”[2](P27)之用,高呼“有教育者昌,無教育者亡;舊教育者死,新教育者生”[2](P3)。辛丑和約后,在“國民憤戰敗之辱,紛起圖強”[1](P948)的影響下,童琮在鎮江“奮然率先,為里之同教興辦小學”[2](P65),王浩然“崛然而起,以為拯救此積弱已深之中國回民”[1](P948),在北平創回教師范學堂。此后,各地回民“莫不聞風興起”[1](P948),“富者捐其資,貧者盡其力,智者出其謀,才者竭其思,強有力者則倡導而督率之,……聚子弟而教育之”[2](P47),“流風所被,全國各地凡有回民之地,幾乎莫不有回教小學之設”[1](P948),“十余年中自北京推行到各省,總數不下六七百處”[1](P913)。在回族知識分子的努力下,回族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二)辛亥革命的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打開了20世紀中國社會進步的閘門,帶給中國人空前的革命勇氣和改造中國社會偉大而堅定的決心。民國成立后,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孫中山宣布“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特別是孫中山在中國回教俱進會歡迎大會上發言指出:“回族在中國歷代受壓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強?!刈逑蛞杂赂叶慌聽奚谑?,茍能喚起回民之覺悟,將使革命前途得一絕大之保障?!盵5](P283)孫中山先生對回族在革命中發揮作用的高度評價,對回族社會地位的提高產生了積極影響,進一步激發了其愛國意識和民主意識。辛亥革命前后教育文化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主要體現在:一是新式學堂教育蓬勃發展。1909年學堂總數猛增為52 346所,學生達156.027萬人。[3](P316)民國間回族清真小學曾一度達600多所。二是留學人數日益增多。歐美的強勢和日本的崛起,激發了國人走出去學習的強烈愿望?!爸袊詣撚诟勇撥娭?,青年志士,負笈擔簦于文明早進之邦,以求所謂普通、專門學者,將以萬計?!盵2](P55)尤其是赴日留學,1906年達到最高峰一萬二三千人[6](P197),“吾教人雖落落,亦達數十”。[2](P55)從1907年在日本成立的“留東清真教育會會員錄”可知,在日本的回族學生至少有36人,且其學習科目廣泛,涉及理科、工科、政法、軍事、師范、外語、醫藥、體育等。三是輿論傳播更趨普及和活躍。從1906年《正宗愛國報》創辦至新中國成立,回族報刊總計達280多種,平均每年有6種之多。[7](P48)在偉大而堅決的革命勇氣下,受新式學堂教育和眼界開闊留學生的影響,疊加以闡發教義、提倡新式教育、關注社會問題、報道時事、交流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回族報刊,促進了回族思想的進步,推動了其文化運動。

(三)新文化運動的影響。20世紀早期以“德先生”“賽先生”為口號,以“四個提倡,四個反對”①為基本內容的新文化運動,抨擊了封建文化,打擊了封建主義,啟發和推動了知識青年的覺醒?;刈逯R分子投身新文化運動,通過《新青年》《每周評論》《新潮》等報刊傳播的新知識新文化新文明,倡導的新制度新理念新教育,開始追求新知,探索強國救民的新道路?;刈鍏⑴c者們寄希望于新文化運動思想解放的作用,改變“對于本教的情形向不求人知道”[1](P912)的狀況。面對“回教文化來源中止”狀況,一批回族有志青年遠赴日本、埃及、歐美求學。在新文化運動批判儒家文化、提倡西化之時,回族新文化運動參與者們更關注從中國固有文化尋找出路。丁正熙《用中國固有的文化作中國回教運動》一文在精要分析中國文化“道”“中”特點基礎上,指出“回教教義,根本與中國固有的文化多相符合”[1](P974),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深盼對于回教文化事業多加援助可也。凡我努力回教運動之同志,望以中國固有的文化發揚回教教義,以融會民族之團結,謀中國之復興”[1](P975)。

(四)國外阿拉伯世界的影響?!缎脸髼l約》簽訂后,清朝統治者意識到新式教育的重要性,先后在全國范圍內設學堂辦教育、廢科舉興新校、圖自強開民智?;刈逑冗M分子“亦感于回教文化的不振,而思有以挽救”,同時覺得要想對于這個社會有點貢獻,也必須從振興本身的文化做起。[1](P1769)回族新文化運動前,就有人指出回族振興應從其文化入手?!拔峤躺⒕痈魇?,形式若無團體,而精神之結合,則甚鞏固,非得之于宗教,曷克臻此?”[2](P68)回族散居各地卻能夠凝聚,其根源就在于宗教提供的精神力量,是共同的宗教信仰把他們牢牢地聚合、團結、鞏固在了一起。20世紀初,回族要求改變滿清統治下社會地位日漸式微的愿望更加強烈。如何改?從哪里開始改?“必先自近東吸收新的阿拉伯文化,于是公推家世一十九代連任教長的王浩然(寬)阿衡,赴近東考察?!盵1](P1769)從宗教中尋求改革,在文化源頭上起步,這是回族先進分子的共識。游歷阿拉伯世界歸來的王阿衡,一方面艷羨于阿拉伯世界接受西方科學教育思想,倡導自由平等觀念,力主宗教改革,創辦報刊以宣傳和弘揚科學精神、傳播西方文化知識,籌設學校以發展教育,以文化自救至自強自立的伊斯蘭復興運動;另一方面,他銳意興學,力圖發揚回教文化,研究中國固有學術。同時,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復興、民族獨立浪潮也沖擊和影響了回族有志之士,刺激他們積極投身于回族新文化運動。從1921年王靜齋留學埃及到1934年海維諒輾轉抵愛資哈爾大學,十余年間來此留學的回族人有20名,王靜齋、馬堅、納忠、海維諒是其佼佼者。

二、近代回族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受國內國際因素影響的回族新文化運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興辦教育

“無教育之國,人民游惰,盜賊充斥,上不知教,下不知學,故朝有鬻官賣爵之風,野有拒戶櫝金之習,十室之邑非無二三稽古讀書,無如智慮不出乎鐘釜?”[2](P16)沒有教育,社會動蕩,人民無知?!拔釃鴶的陙?,唱興教育之聲,如風起水涌。獨吾教中人視之,如秦人于越人肥瘠,漠然無所動于中”[2](P26),無動于衷、冷漠是回族對教育的態度。即使在“庚子再創,而教育之聲遍朝野”[2](P46)之時,回族中仍有很多人認為應該“委其責與政府”?;刈鍍戎恢薪浱媒逃?,而不知有國民教育,把經堂教育看作是回族教育的根本,認為不行“認主、禮拜、持齋散天課、朝天房”中之一者,就不能算是回回。教中個別阿訇對國民教育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說什么他自己就沒有接受過國民教育,現在不也是有吃有喝,而且好吃好喝,還說什么只要把經念好就行了之類的話?!对氯A》在一段時期內對全國各地穆斯林狀況做過介紹,每每談及當地的教育狀況多半是“交通梗阻,風氣閉塞”“教育落后”之語,穆斯林民眾識漢語漢字者寥寥無幾。

回族教育何去何從?知識界、宗教界人士為此奔走呼號、積極行動。從童琮到王寬、馬鄰翼、馬松亭、唐柯三、穆華亭、哈德成、達浦生等等,在他們的倡導下,回族聚居地基本上都修建了新式普通學校。民國間回族清真小學一度達600多所。此外,回族還發展職業教育。北京、上海、濟南、萬縣、平涼等地開辦了伊斯蘭師范學校,1933年陳經畬在漢口創辦了商業職業學校,中國回教救國協會、回族創辦的工廠等還組織技能培訓。

盡管回族教育在近代有了巨大改觀,但無論鄉村還是城市,回族的整體經濟能力有限,無力過多地承擔教育費用。這是困擾其教育發展的最主要原因。面對這種情形,回族各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資助學?!稖嬷莼刈濉酚涊d民國時期吳毓麟從1912年起捐款創辦兩所義務學校,直到1935年家境衰落時才停止;湖南馬鄰翼“倡設貧民免費學校百余所”;陜西馮瑞生等籌建“義學”,帶頭捐款,號召群眾集資辦學,向政府爭取經費,使回族子弟得以免費入學;甘肅馬輔臣捐資在臨夏修建學校,馬桓武和他人分別在張家川捐地、捐屋、捐資金建校;新疆白玉琳、馬綏之等人捐資助學,就連制作桌凳的木匠馬長清師傅也捐出了一半工錢;寧夏李鳳藻、何義江等捐資助學;在福州,為了鼓勵和幫助回族貧困學生曾設立了獎助學金,累計領取補助費的大學生有五名,高中十五名,初中四十名,高小四十五名,初小一百三十五名[8]。

(二)創辦報刊

報刊是近代逐漸走進大眾視野的一種信息傳播媒介。它以方便攜帶、方便閱讀的形式,迅速改變了人們接受信息和新知的方式,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沖破了思想的牢籠,打開了新思維的閘門,促進了新思想、新理念之傳播,有助于形成新認識、新文化。保廷梁認為:“感人之道,莫善于報章。報章者,傳達意識之媒介,改良風教之標準,指示行為之師傅,激發志趣之箴銘,醫治病根之藥石也。愚者讀之,可使進于明;柔者讀之,可使進于強;陳者讀之,可使即乎新。嗚呼!區區一紙,其作為如是之宏,其功用如是之大,其收效,其結果,勝于千百師保,十萬甲兵遠矣?!盵2](P22)在這里,保廷梁用語精辟且深刻,將報紙在宗教改良、文化傳播中的作用說得十分透徹明了。正因為如此,他極力建議需組織報紙宣傳宗教改良事宜。其實,早在保廷梁之前,回族先進知識分子就已經付諸實際行動。

1906年,丁寶臣在北京創辦《正宗愛國報》;1907年,丁竹園在天津創辦《竹園白話報》;1909-1911年,劉孟揚在天津先后創辦《民興報》《白話晚報》《白話晨報》;1907-1911年,張子歧在營口創辦《醒時匯報》,在沈陽創辦《醒時白話報》(后改名《醒時報》);1908年,童琮創辦留東清真教育會會刊《醒回篇》。從民初到20世紀20年代末,回族創辦的報刊有30多種,主要集中在天津、北平、上海、昆明等地;20世紀30至40年代中期,回族共創辦90余種報刊,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市。[9]白貴、金強在《回族新文化運動與回族報刊之互動關系》一文中從時間跨度和地域空間兩個維度出發,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論述了回族報刊從中心城市向全國各地分散的事實。

眾多回族刊物為傳播宗教知識、倡導新式教育、團結回族民眾、增強國家認同意識起到了推動作用,促進其文化運動發展。

(三)改良宗教

伊斯蘭教從進入中國后,就不斷變革以適應中國社會。清末民國,由于統治者政治上的壓迫和回族的消極應對,伊斯蘭教陷入沉寂,經堂教育也陷入困境,回族已漸漸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為此,回族先進分子積極倡導宗教改革。

如何改良宗教?保廷梁在《宗教改良論》一文中提出,“不能食古不化,徒負改良之虛名”,而是要“去偽存真,救宗教之弊也;明義顯公,釋宗教之疑也;重業尚質,固宗教之本也;推陳即新,大宗教之用也;因時權變,廣宗教之學也”[2](P20)。簡言之,就是要救弊、釋疑、固本、大用、廣學。怎么做才能改良宗教呢?保廷梁進一步指出:“宗教改良之要件有三:曰改良宗教調查之機關,曰組織清真月報,曰立宗教學會?!盵2](P21)新文化運動中,回族改良宗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適應社會發展,闡釋古經訓典。這時期,哈德成、鐵錚、李廷相、姬覺彌、王靜齋、虎嵩山、馬堅、楊敬修(仲明)等諸多學者及宗教人士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先后開始翻譯、注解《古蘭經》。各地諸多報刊如《清真學理譯著》《清真旬刊》《明德月刊》《月華》等圍繞“闡釋伊斯蘭教教義、弘揚伊斯蘭教文化”主旨,開辟“教義研究”“古蘭譯解”“古蘭詮注”“圣訓選釋”等專欄,進行宗教、哲學、文化、學術等方面的討論。此外,他們還對當時社會流行的達爾文進化論、黑格爾辯證哲學、科學民主思想進行了詮釋和弘揚。這些新闡釋、新見解、新知識和新思想,既豐富充實了中國伊斯蘭宗教思想,又弘揚了伊斯蘭文化。

二是注重宗教教育,變革宣教方式。清末民初,經堂教育因缺乏時代精神,教學方式保守,教學內容落后呆板,脫離社會實際,已不能適應社會需要?;刈逡蟾镄陆浱媒逃?倡導新式宗教教育。1905年,王寬阿衡在北京創辦回教師范學堂;1925年,馬松亭在濟南創辦成達師范學校;1928年,哈德成在上海創辦伊斯蘭回文師范學堂;1928年,周級三在萬縣創辦伊斯蘭師范學校;1934年,馬少云在寧夏創辦第一中阿學校。這些學?!笆菫榧冋孛窠逃O施,且大多數為師范性質”,主要以阿文及伊斯蘭教知識及漢語、中國文化、史地、算術等為教學內容,其目的是“造就適合新社會環境的新阿訇,俾領導已入社會之成熟青年,造就有充分宗教知識之新師資,分發各小學服務,庶使未成熟之新青年,受到充分之道德訓練,將來不致墮落”[1](P950)。

(四)組織社團

社會團體,是指由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組建的以文化、學術或公益性為主的互益性非政府組織。童琮認為社團組織具有團結民眾、聚集力量的作用,“團之為言,特聚焉而已,群焉而已”[2](P60)。從成立公司發展實業到開辦學校培養人才,再到抵御外侮赴難救國,社會團體起到了組織推動作用,用童琮的話說就是“以團之力而奏團之功”[2](P61),發揮了社會團體并肩作戰精神、團結一心共商大業共辦大事的凝聚作用。童琮組建了回族“留東清真教育會”,創辦會刊《醒回篇》,喚起回族的愛國意識。

回族新文化運動40多年間,組建回族社團超過100多個。這些社團主要集中在政治、宗教、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等各方面,它們中既有影響全國的大社團,也有只在地方活躍的小社團;既有綜合性社團,也有單一宗旨的社團。如:1907年,童琮等留日學生提倡教育普及、宗教改良并創辦的“留東清真教育會”;1909年,上海穆斯林知名人士蔣星階等發起創建的上海清真董事會;1911年5月,上?;刈逡跃S護地方治安為名組建的上海清真商團;1913年,馬麟等人在蘭州成立的蘭州回教勸學所;1917年,張德明等人成立的“清真學社”;1922年,馬麒倡議成立的“寧?;亟探逃龠M會”;1923年,劉屹夫、李廷弼、王夢揚等成立的回族青年團體“穆友社”;1925年,哈德成等人在上海成立的“中國回教學會”;1928年,馬天英等人成立的北平回民公會;1929,北平回民學生聯合發起組織的“伊斯蘭學友會”(后改組為“中國回族青年會”); 1934年,馬君圖在山西太原創建的伊斯蘭布道會;1934年,魯忠翔等人發起在上海成立的中國回教文化協會。在100多個回族社團中,影響最大的要數中國回教俱進會和中國回教救國協會兩個全國性社團,他們在全國各地都廣泛設有分會或支部。

三、回族新文化運動的特點與影響

(一)回族新文化運動的特點

浸染新文化運動之風、歷經40年的回族新文化運動,呈現出新特點。其一是持續時間更長。從1907年,王寬阿衡創辦回教師范學堂、清真小學堂算起,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間超過40年。其二是組織者、宣傳者、領導者及倡導者身份多樣。他們當中既有回族新知識分子(如馬鄰翼、白壽彝、馬堅等),又有宗教界人士(如王寬、王靜齋等)和政界人士(如白崇禧、唐柯三等),還有很多青年學生也積極參與其中(如童琮、趙振奇等)。他們當中有的接受傳統教育,有的接受過西方文化教育。其三是內容更豐富?;刈逍挛幕\動既涉及文化教育(創辦新式學校)、新聞傳播(創辦報刊),又涉及宗教改良(創辦回教師范學堂),還涉及“愛國愛教”思想的宣教??梢哉f,回族新文化運動是在豐富多彩的內容下,始終堅持“愛國愛教”原則的思想重塑運動。其四是方式更柔和。與新文化運動“非此即彼”簡單粗暴對待傳統文化方式不同的是,回族始終堅持在認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做有益的吸收和改進,融合彼此。

(二)回族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背景下,新式學校的創建促進了回族教育近代化,宗教教育的改良加速培養了新教職人員,報刊的創辦傳播和弘揚了回族文化,社團的組建促進了回族社會組織的近代化。在這個過程中,回族思想認識和民族意識不斷提高、升華,形成了“愛國愛教”、愛國優先的民族和國家認同。

1.民族意識上,增強了回族的國家認同意識

近代以來,回族積極投身社會革命,全身心投入抗戰建國偉業都根源于其國家認同意識的形成。

隨著社會巨變和回族新文化運動,其國家意識逐步強化?;刈鍒笕硕≈駡@在《正宗愛國報》上發表《愛國質言》,“我們的祖宗埋在中國,我們本身在中國,吃的中國土產,喝的中國水泉,骨肉手足親戚朋友,全在中國,不愛中國,何能說得!”生于斯,長于斯,更應熱愛這片土地!《醒回篇》號召回族人要擔負起中國國民的責任,“人非國家不存立……忠于國,所以為國民之義務”[2](P47),“欲喚起回教同人,當知回教與中國之關系,發奮興起,實力擔負中國國民之責任”[2](P43)。1907年,王寬阿衡謹記教皇“要多多提倡教胞讀書,才是愛教愛國”訓詞并著手實施,創辦回文師范學堂和清真學堂,培養愛國愛教的宗教、社會人才。保廷梁說:“蓋同國如同舟也”,“種族雖殊,以同國之故,則一國之盛衰強弱,莫不直接同受其影響”[2](P28),號召大家愛中國,因為大家都是同一條船的人,沒有哪個民族或個人能在國家面臨危難時而獨善其身。趙鐘奇則認為,“中國今日之形勢,四面皆敵,非協力同心,化除種族之界,化除宗教之界,化除疆域之界,合四百兆人之腦髓而為一大知識,合四百兆人之資產而為一大經濟,合四百兆人之體力而為一大陸軍,則分崩離析,在在有瓜剖豆分之患?!盵2](P49)只有民族團結、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強敵,只有消除種族、宗教、疆域界限,全國各地區各民眾上下一心,才能避免分崩離析、瓜分豆剖之患。

抗日戰爭的爆發,使中華民族凝聚力空前提高。對回族而言,其愛國意識也空前高漲,他們和全國各民族人民一道同仇敵愾,奮勇殺敵,維護民族權益,捍衛國家利益?;⑨陨秸J為“愛國屬于信仰,穆斯林應熱愛祖國,皮之不存,毛將附焉,沒有國家哪有宗教?!薄对氯A》第10卷第一期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回教民眾身在中國,中國即為我之國家,國亡家破,宗教安能完整?!薄皭蹏鴲劢?,保國保教”已成為回族的普遍認識?!皭蹏笔穷^等重要的事,是國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全民團結、反對侵略、一致對外,不僅僅是漢民族的事情,也是回族的事。

2.文化教育上,開啟了民族教育近代化的歷程

興建新式學校、創辦報刊、成立新式社團、建設圖書館及電影院(閱報處)等,構成了近代回族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

回族新式教育,始于1904年前后童琮在江蘇創辦的“穆原學堂”,后來他又發起成立了第一個回族教育團體——“東亞穆民教育總會”。此后,回族新式教育陸續在全國各回族主要聚居區陸續開展,新式學堂普遍建立。其中,對回族新式教育推廣影響最大的要數王寬阿衡了?!昂茙煶τ嘣?,提倡教育,宣傳教旨,心智精神安靜;振興工藝,改良風俗,國家社會富強?!盵1](P615)1907年,他在北京先后創辦了回文師范學校和清真第一兩等學堂,改革經堂教育培養造就宗教人才,開展新式教育,普及文化知識,提高民族教育水平。此后10余年間,全國各地開辦的回族小學堂達六七百所。這些學校制訂有學生名冊表、課表和課程進度表,開設國文、外語、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經濟、法制、手工、音樂、體操等課程。正如李松茂在《伊斯蘭教和回民教育》一文中所說,“其組織,其課程,其中一切的一切,均遵部章程,與一般中學無異”。顧頡剛盛贊,“這是近代中國回教徒第一次自覺發動的文化運動”?;刈逍率綄W堂的開辦,教育培養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識與思維的新式人才,奠定了回族社會發展的基石。

回族新式教育發展的同時,其各級各類學校也組織選派青年才俊赴日本、埃及等國留學,他們中的佼佼者如王靜齋、馬堅等,回國后積極從事文化教育等工作,宣傳傳播回族文化。此外,回族知識分子還積極創辦報刊,宣傳宗教教義、教內事務、文化教育,擴大了回族社會與外界的聯系、加強了回族的團結、增進了回族與其他民族的了解。

3.社會組織上,開啟了回族社團近代化的歷程

回族社團的組建,一改過去以清真寺和教坊為中心加強團結的方式,轉移了回族關注的熱點,促進了族群成長及社會發展,特別是促進了回族及其社會組織的近代化。這里主要以廣東部分回族慈善團體為例,分析近代化的主要表現。

一是宗旨明確。廣東回教崇善會曾多次在《天方學理月刊》上強調,它是“為扶助會員裕后,輔助教育,振興實業而設”[10];廣東喪濟會的宗旨就是治喪互助;而廣東回教慎終會則在簡章第一條就明確提到“本會以愛群裕后為宗旨”。[11](P378)

二是組織規范。民國很多回族社會團體從創辦之初,就制定了章程。以慎終會為例,其章程限定了會員數量、年齡范圍,明確了會員的權利和義務,指明了會務公開要求,申明會中財政數目由委員會管理執行,列明委員會由“監察委員四名,財政委員四名,核數委員四名,會議委員二名,文牘委員二名,庶務委員一名”共17人組成,詳盡明確了各委員之職責,強調各委員系名譽職位,除大會公議每月給予庶務委員車費二元以外,其余各委員均沒有薪水,對公幫外超五元以上的支出款項必須要經過委員會決議[11](P379-380)。這時期回族慈善團體責權明晰,分工明確,程序規整,管理完善。用規范完善的制度代替宗教情結和個人情感,促進了慈善組織協調、有序發展,增強了慈善團體的凝聚力,推動了各個階層的回族民眾為其社會發展而各盡其職,各顯其能。

三是會員制管理。民國回族慈善團體多采取會員制,“凡屬回教不分男女,年齡在十歲以上均得入會為會員”“凡入會者納交開辦費五毫,基本金一元,由會填給入會證書收執為據”,會員“享同一之權利,盡同一之義務”。[11](P378)隨著會員的增多,慎終會因人數超過原定500人的限額,后又開辦了慎終會第二組?;亟坛缟茣霸~(五百人)”“征求足額,然后籌備成立”[12],取足500人后方籌建。

4.宗教認識上,開創了伊斯蘭教發展的新局面

從明代胡登洲開辦經堂教育始創伊斯蘭教傳播新方式,到王岱輿、劉智“以儒詮經”文化運動將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再到近代回族新文化運動中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與強化,伊斯蘭教在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在回族新文化運動過程中及其影響下,回族認識到不僅應信仰和堅守伊斯蘭教,還應創辦師范學校培養宗教人才,加強對外宣傳工作,強化回族對國家與宗教關系孰輕孰重、誰先誰后的新認識。

宗教發展需要眾多傳播者和繼承者,明清時期的經堂教育已不能適應此需求,也培養和造就不出適應社會要求的新宗教人才。于是,以王寬等為首的阿衡們在接受新式教育觀念的基礎上,組建回文師范學校,開創了以學校教育培養宗教師傅的新模式。伴隨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發生,回族知識分子的國家觀念、民族意識、自我意識萌發并趨于強烈,逐漸從自我的民族意識發展為國家與民族意識共存、國家意志至上,最終形成了“愛國愛教”的統一認識。這可以說是伊斯蘭教發展新局面最深刻和最具有意義的變化。

因著時代的呼喚,受20世紀初國內國際形勢影響而起的回族新文化運動,在宗教人士和新知識分子的倡導、宣傳、參與下,通過興辦教育、創辦報刊、改良宗教、組織社團等一系列具體的實踐活動,謀求回族文化教育、社會組織、宗教等諸多方面的發展與進步,力圖振興國家、民族、宗教。伴隨運動的發生發展,其宗教意識、宗教的及世俗的教育普遍進步和提高,特別是回族報刊對其教育、風俗事務、生活習俗、文化活動、伊斯蘭教義等的宣傳介紹和宗教改革取得的成效,進一步激發和強化了回族的國民、國家意識,在尋求發展中開啟了與主流社會的話語互動,在你來我往中交流對話。漢族學者顧頡剛、陳垣等關于回族相關問題的論述、漢族學者創辦的報刊中專門開辟回族專欄對回族相關事務的介紹,以及回族學者受其啟發和影響而圍繞回族文化運動、回族與回教等問題而與之展開的討論,都是交流互動的最佳體現。在現代化趨勢下,通過了解回族新文化運動的種種表現,都可以窺斑見豹地加深對其近代社會轉型的認知。同時,也啟示今天的我們,對于少數民族,欲要加以充分地了解和深刻地認識,愈加應從了解和深刻領會其本源文化入手。唯其如此,方能尋得解決問題的途徑。

注釋

① 即“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猜你喜歡
新文化運動回族文化
新文科建設: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新文化運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下篇走向覺醒的文化與精神
基于歷史判斷三個層次的批判性思維教學——以《新文化運動》一課為例
誰遠誰近?
體相和個性:以五四為標識的新文化運動再認識
《回族文學》2015年總目錄
《回族文學》2011年總目錄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