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生活中幼兒動手能力培養策略

2021-12-08 03:28陳莉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關鍵詞:動手勞動動作

陳莉

(平潭蘆洋鄉中心幼兒園,福建 平潭 350400)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創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動手能力能夠推助幼兒的身心發育,尤其是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注重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基于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取教育策略,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直面現狀,認識幼兒動手能力缺失的嚴峻性

現階段,許多家長和教師忽視勞動教育,對子女溺愛和嬌慣,不重視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父母愛子心切,認為孩子年幼、不懂事,往往過度關心和照顧幼兒,忽視幼兒自理能力的需求;加上家庭設備自動化和家務勞動社會化趨向,削減了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導致有的幼兒連簡單的生活活動都難以自理,更不用說掌握勞動的基本技能。幼兒本能的勞動需求被抑制,長此以往,造成任性、懶惰、獨立性差而依賴性強等不良現象,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1]

幼兒園曾經對77 名學前兒童的自理勞動能力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自理勞動能力比較好的幼兒中,自己主動做的占少數,被動的占多數,大部分是在家長的督促下進行一些自理勞動;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能做的勞動項目則更少,每天大多只能進行2-3項自理勞動,其余幾乎全由家長包辦??梢?,目前幼兒的動手能力普遍較弱,加強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轉變觀念,明確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重要性

要培養未來的高素質人才,身體力行的勞動素質是必不可缺的。只有會動手、愛勞動,才會創造,才能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動手能促進幼兒腦部的發展。手的動作能使大腦皮層得到積極的刺激,調動各種感官綜合外部信息;作為人體“命令部”的大腦又指揮、協調著手的動作,使其更加靈活和自如。手是幼兒認識事物的重要工具,兒童在擺弄實物、使用工具的過程中,逐漸認識物體的形狀、功用和特點,初步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經驗,為思維的產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思維又反過來調控手的動作發展。

首先,掌握基本的動作技能,是幼兒脫離對成人依賴的重要條件,能幫助幼兒形成獨立的個性,積極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索,從而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在同伴交往中,動作技能發育遲緩、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難以融入同齡幼兒的活動中;而動手能力發展較好的幼兒,則能在活動中充分操作、探索、交流,贏得同伴的喜愛。由此可見,動手能力的發展也影響著幼兒的情感、個性發展。其次,動手能力是培養幼兒勤勞品質和獨立個性的重要條件。教師應引導幼兒參加身體力行的班級集體勞動、幼兒園和社會的公益勞動,從小事中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養成自己動手的勞動習慣,使幼兒終身受益。從小學會動手,熱愛勞動,是勤勞民族的特征,也是國家富強的希望。

三、家園共育,提高幼兒動手能力訓練的豐富性

(一)抓住黃金時期,遵循幼兒動作發展特點

基于幼兒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幼兒手部動作的發展主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幼兒掌握操作物體最典型的方式,即拇指和其余四指對立的抓握動作和“五指分工”抓握。第二階段,幼兒發展眼手協調能力,進而延伸出各種把玩物品的方式。第三階段,幼兒學會按用具的特點使用簡單的工具,如用勺吃飯、用筆畫畫等。到了6 歲,幼兒手的動作技能進一步發展,如學會系鞋帶、扣紐扣、梳頭發等更精細的動作。因兒童發展具有整體性,故兒童手部動作發展與大腦、神經系統的發展密不可分,且在早期階段被作為心理發展的外部表現。故教師和家長應認識到幼兒身心發展如果不成熟,將導致其手部動作無法協調、靈活,需要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逐步提高動手能力。

好動、愛動手是兒童的天性。陳鶴琴主張,“用手用腦,讓兒童去發現自己的世界”。然而,有些成人卻逆兒童好動之特點,怕他們弄臟弄亂房間、弄壞物品,怕麻煩,怕孩子累壞了,指責孩子“幫倒忙”,壓制、阻止兒童動手,一切事情由成人包辦代替。這違背了兒童動作發展的特點,剝奪了兒童鍛煉手的動作及發展獨立性、自主性的機會。

學前階段是幼兒動作技能習得的黃金時期。學前期的幼兒身體柔韌性強,具有學習動作技能的良好生理基礎;幼兒好奇、愛模仿的心理特性,也促使他們樂此不疲地重復同一動作,積極在試錯的經驗中成長。故教育者若能在學前期用豐富的活動,鼓勵幼兒進行動作訓練,幼兒便能自然地掌握基本的動作技能。以手部動作技能為例,可以學習穿衣、飲食、盥洗方面的技能,嘗試接球、扔球、用剪刀、捏橡皮泥、摘菜、用筆畫畫等。幼兒園教師和幼兒家長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遵循幼兒動作發展特點,抓住動手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積極主動地采取適宜的方式,開展多種活動,促進幼兒動手能力的提高。

(二)發揮家園教育合力,多種形式培養習慣

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僅是幼兒園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3-6歲是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幼兒良好品德與行為的黃金時期,小時候養成“勤動手,愛動腦”的好習慣,將使幼兒受益終身。引導幼兒“我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既能培養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又能增強自信心,獲得克服困難的情感體驗。讓幼兒動起來,積極參加各項動手操作活動,充分調動全身感官,加強大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的鍛煉,既增進幼兒的體能,又促進其健康地生長發育。幼兒園應抓住每一個時機,以多種形式開展活動,讓幼兒得到鍛煉。

1.染之以情,創設環境

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師幼共同創設的環境,要遵循“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有目的地設計引發幼兒動手、參與實踐活動的動態環境??梢愿鶕變旱哪挲g特點,開設動手操作性強的各種活動區,[2]如勞動區、美工區、體育區、種植角、木工坊、生活坊等。例如,生活坊可以根據需要擺放不同的家具,形成不同區間,如水吧、點心間、烹飪示范間、幼兒工作臺、洗菜池等,讓幼兒根據本次的活動主題,選擇不同的工作。如烹飪活動“韭菜炒雞蛋”,幼兒可以選擇打雞蛋、摘韭菜、洗韭菜、切韭菜等工作,在不同的區間分擔不同的工作。同時,幼兒也能看到同伴的勞動,體驗合作完成勞動成果的過程。要將教育內容物化到活動區和各種活動材料中,幼兒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皠邮值沫h境”為幼兒提供動手和表現的機會與條件,幼兒在自由選擇、大膽操作、不斷探索中,提高鍛煉動手能力的積極性、主動性。

2.導之以行,訓練技能

吃飯、穿衣、握筆,使用剪刀、鏟子、掃帚等工具,是幼兒日常生活學習、勞動所必需的技能,但是掌握技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學習、發展。幼兒期是學習這些技能的敏感期,應有計劃地設置一些訓練項目。

(1)自理勞動。培養幼兒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勞動教育的開端與基礎??膳c家長配合,訓練幼兒自己穿脫衣褲、鞋襪,自己整理床鋪、疊被子,自己整理書包、背書包,自己擺放桌椅、擦桌椅,自己拿碗、筷、湯匙,自己洗手、洗臉等。通過培養自我服務能力和生活衛生習慣,發展幼兒雙手的技能。

(2)集體勞動。在中大班,讓幼兒輪流當值日生,負責維持本班與全園的衛生、紀律;輪流管理飼養角、種植角;和教師一起布置整理區角、修補圖書,整理玩具和體育用品等。幼兒通過集體勞動,互相學習,既訓練雙手的技能,又培養了為班級做事、為他人服務的意識,良好品德就在這日復一日、日積月累的勞動中形成了。

(3)家務勞動。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故家務勞動應成為幼兒練習動作技能的重要活動。教師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指導的作用,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我用勤勞的雙手愛媽媽”、重陽節“我為爺爺奶奶包餃子”等活動。利用入園時間或談話課,讓幼兒向同伴和教師分享活動收獲,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在勞動教育中,應注意安全性、量力而行與個別差異,首要遵循幼兒的生理特點,保證安全衛生。[3]

(4)學習活動。結合各領域活動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美育活動,包括繪畫、手工、唱歌、舞蹈、音樂、游戲和器樂練習等。這些動作練習,對發展手部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起到重要作用。神經生理學家研究發現,為開發有潛力的大腦“右半球”,應注意幼兒左手動作的訓練。若幼兒能從小靈活運用左右手,大腦支配手動作的中樞神經能更加平衡地發展。為此,可設計一些幼兒雙手都能活動的訓練項目,如雙手輪流拍皮球、雙手甩繩子、雙手夾珠子、玩手指操等,還可練習用左手拿湯匙、拿剪刀、投沙包等,提高幼兒雙手協調活動的技能。[4]

(5)興趣活動。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活動過程中易受外界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動手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發幼兒在實際參與過程中的專注力和積極性??蛇M行趣味化創設,使幼兒的動手興趣自然生成,實現對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例如,家長正圍坐一團剝豆莢。剛開始,幼兒只是圍觀,并沒有動手參與的想法。這時,媽媽說:“我們比賽剝豆莢吧!看誰在三分鐘內剝豆莢的數量最多,就可以獲得我晚餐準備的神秘美食!”幼兒聽到提議時躍躍欲試,并在后續的活動中集中注意力,最終獲得勝利,無形中練習了手部的精細動作。

3.持之以恒,養成習慣

幼兒的動手練習應貫穿于一日生活中,注重實踐,養成習慣??砷_展以下幾項活動:

(1)游戲活動。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他們的學習。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扮演各種職業的勞動者,如教師、醫生、廚師、理發師、售票員等,用游戲的力量克服動手的惰性。如小班的“燒菜”游戲中,桌子上堆著亂七八糟的玩具,教師以游戲的口吻說:“你們看,爐子邊上的娃娃要燙傷了,爐邊的衣服、被子也要燒著了,好危險??!”話音剛落,幼兒們議論紛紛。教師進一步啟發:“你們家的衣服、被子放在什么地方?應該怎么放?”此后,玩娃娃家游戲的幼兒都知道要先整理好環境再玩,在玩完之后會把玩具收拾好放回原處。幼兒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各種角色良好的勞動品質,同時不斷鞏固手部動作技能,養成勤勞、愛動手的習慣。

(2)搭建活動。幼兒園的建構材料以低結構材料為主。幼兒用輪胎、竹梯子、炭燒禾塊等材料進行大型建構,動手體驗得到不斷優化。在搭建活動過程中,教師發現,有的幼兒始終無法集中注意力,還沒有搭建完整就放棄了。這時,教師引導:“大家搭建的房子都好漂亮??!搭建后,我們要不要放在一起,變成商業街道?你的房子主要負責販賣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讓幼兒在明確想法后,重新將專注力放在搭建上,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注意力更加穩定和持久。

(3)介紹職業活動。職業介紹活動是幼兒園中經典的家園合作式勞動教育。如幼兒園在勞動節邀請家長帶著錘子、電動螺絲刀、電鉆、打磨器等五金工具,走進幼兒園介紹自己從事的職業。廢舊輪胎、PVC 管、水桶、木塊等材料,經過家長的一系列加工,變成幼兒愛不釋手的寶貝。家長展示才能與幼兒觀看的過程中,幼兒了解自己的父母是如此能干。家長為幼兒樹立勞動模范榜樣,讓幼兒從父母身上學習勤動手、愛勞動的品質。

(4)家園同樂活動。疫情期間,為了與家長進行更及時、直觀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可利用微信平臺建立以“小手本領大”為主題的討論區,實地錄制幼兒生活自理、家務勞動和為集體服務的公益勞動的實際操作視頻。既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讓家長、幼兒之間互相學習,推動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如根據幼兒近期自理能力的學習內容,引導家長關注孩子在家的表現。教師可拍攝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穿衣服的視頻,發在微信群里:“衣服擺好放面前,兩只小手左右伸,撐起衣服向后甩,衣服穿好了!”家長看到這段視頻后,知道教師是如何教孩子這項生活技能的,可模仿視頻,在家里給孩子創造機會練習鞏固,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家長也可錄制視頻,展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并在群里分享教育心得。

通過一日生活豐富的內容與持續的練習,幼兒的動作更加靈活,也意識到自己的小手真能干,感受做事的樂趣??此坪唵蔚膭邮只顒?,帶給幼兒的是獨立、自信、責任意識,這是伴隨他們一生的寶貴財富。

猜你喜歡
動手勞動動作
我也來動手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動手吧,把水“洗”干凈!
動手畫一畫
動作描寫要具體
熱愛勞動
動手演示找錯因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