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以平涼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21-12-08 10:18牛文瑞趙劍鳴
甘肅農業 2021年5期
關鍵詞:產教職業院校學院

牛文瑞,趙劍鳴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平涼 744000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國家戰略,報告提出的鄉村發展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币?,激起了人們對進一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的高度關注。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新時代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振興的有效路徑,也是加強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和全民終身學習教育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目標和市場需求,圍繞“一帶一路”和甘肅扶貧開發、富民興隴戰略,設計專業框架,打造專業集群,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合格的高水平職業技術人才。近年來,學院引導職業教育資源向產業和人口集聚區集中,面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戰場,積極服務本地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學院涉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主動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理念與技術,引導學生走進鄉村田園,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增加鄉村建設模塊,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一、專業教學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理念,培養學生鄉村振興的使命擔當

201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的目標,建設美麗鄉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正式提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工作日程。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把美麗鄉村建設提升到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的高度加以規劃推行。2020年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各省市出臺了落實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意見,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模式,進一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平涼職業技術學院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響應國家政策,在涉農專業教學中,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相關內容,既是課程思政的要求,又能培養學生投身鄉村振興的使命擔當?;诋a教融合模式,在具體教學中,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宣傳國家政策,引導學生投身美麗鄉村建設。

(一)解讀美麗鄉村建設政策,引導學生認識美麗鄉村建設的重大意義

美麗鄉村建設是我國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一個農村建設階段,其核心意義在于打破城鄉二元對立體制和機制,建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黨的十九大中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美麗鄉村建設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最佳載體,鄉村是中國建設的基本單元,也是人與自然連接的最前沿,建設好美麗鄉村對于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幫助涉農專業學生充分認識美麗鄉村建設的重大意義,平涼職業技術學院找到相關政策資料進行研讀,經分析整理,打印成冊分發給學生。專業課教師按照教學進度定期輔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認識美麗鄉村建設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學習美麗鄉村建設內容,培養學生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發展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蔽鍌€要求。美麗鄉村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踐,了解國內外美麗鄉村建設經驗,研討國家發布的美麗鄉村建設模式,是培養學生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基礎能力的主要做法。

建設美麗鄉村是所有國家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必經階段,發達國家的轉型過程,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拓展學習思路,掌握先進技術,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為此,平涼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專業教師申報了《鄉村振興背景下隴東黃土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研究》課題,集中精力研究國內外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分析總結各地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課題組成員針對北美、西歐、日韓等國鄉村建設的經驗和教訓,結合本地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撰寫形成的課題總結材料,在課外與學生分享交流,針對國內評選出的美麗鄉村典型案例,按照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環境整治、休閑旅游、高效農業、農業研學等類型模式,分類給學生作專題講座,讓涉農專業學生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方法有較為清晰的認識,進而形成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能力。

二、產教融合走進鄉村田園,夯實職業人才鄉村振興實踐技能

產教融合是職業院校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的辦學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是當前職業院校的主要發展之路。平涼職業技術學院在辦學實踐中積極嘗試這一模式,鼓勵各教學單位大膽實踐,廣泛開展。平涼市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美麗鄉村建設是當前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新美麗鄉村建設,建成了一批鑲嵌在山梁上、延伸在山路上、以文化傳承留住鄉愁、靠產業發展支撐新農村的美麗鄉村。平涼職業技術學院涉農專業緊抓機遇,積極踐行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組織學生走進鄉村田園,鍛造學生投身鄉村振興的職業技能。

(一)走進當地美麗鄉村,深入學習鄉村建設經驗

學院涉農專業結合課程實踐,每學期都要組織學生赴周邊的美麗鄉村觀摩調研。2019年平涼職業技術學院在涇川縣玉都鎮康家村,師生一起結合地域特色感受了環境整治、休閑旅游型的美麗鄉村??导掖褰ㄓ须]東民俗特色小康住宅224戶,村民從溝底、山塬邊搬到了塬面上,村里建有村級服務中心、鄉村舞臺和農耕文化館、有機蘋果采摘園,發展起了休閑養生鄉村旅游和生態農業建設,村容整潔,產業興旺,環境優美,鄉風文明,師生們深受啟發,收獲頗豐。

2020年平涼職業技術學院結合當地政府在產業發展中提出的“山區群眾種好玉米養好牛,川區群眾栽好蘋果種好菜”發展思路,針對產業支撐和高效農業型的美麗鄉村開展調研,先后去了崆峒區峽門鄉和崇信縣黃花鄉,峽門鄉把原來在大山里的村民搬到了山塬上,修建起了水、電、路、網絡通的新農村,配套建設了養殖小區,把傳統養牛升級成科學養牛,把小戶養殖變成了規模經營;崇信縣黃花鄉建成了萬畝蘋果種植基地,通過土地連片開發和集中流轉,偏遠山村的貧瘠土地升值了,種養殖大戶靠規模發展帶動起了當地支柱產業。師生通過與農戶交談,采訪鄉村干部,分析產業形勢,思考鄉村未來,深刻領悟到產業發展才是美麗鄉村的根本支撐。

(二)撰寫產教融合調研報告,交流美麗鄉村建設學習心得

學生每次從美麗鄉村實訓歸來,都要認真總結學習所得,精心撰寫實訓報告,專業教師組織學生召開經驗交流會,現場點評。經過以上產教融合模式的培養,師生較為系統地掌握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方法和實現路徑,信心更加充足,對促進鄉村振興的專業技術更加渴求,教學活動也變得更加積極有效。

三、人才培養方案增加鄉村建設模塊,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系部建設的綱領文件,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都要依照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平涼職業技術學院涉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增加鄉村建設模塊,從根本上保障了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進行。

(一)增設《美麗鄉村建設》課程,提高師生鄉村建設能力

學院涉農專業為持續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深化產教融合工作,近年來在園藝、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了《美麗鄉村建設》專業拓展課程。

《美麗鄉村建設》課程采用校內編印教材,以參加過相關課題研究的教師主持編寫。內容包括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文件、國內外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美麗鄉村建設的模式與類型、美麗鄉村的規劃、農文旅融合的美麗鄉村展望等。經過教材編寫,結合產教融合教學實踐,師生關于美麗鄉村建設的職業能力得到提高,教學質量有了保障。

(二)搭建產教融合平臺,凸現涉農專業辦學特色

學院涉農專業通過開設《美麗鄉村建設》專業拓展課程,堅持產教融合模式,積極與政府部門聯絡,使教學過程融入到地方美麗鄉村建設之中,不僅保證了《美麗鄉村建設》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也為其他專業課程教學搭建了產教融合的平臺,找到了校政企合作發展的切入點,打通了職業院校走向農村的通道。涉農專業的《果樹生產技術》《蔬菜生產技術》《牛生產》《豬生產》《羊生產》等課程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均有實踐機會,師生的專業技能都有用武之地,長此以往,學院產教融合協同發展的目標將得到實現,職業教育事業也將扎扎實實向前邁進一大步。

同時,專業拓展課程增加《美麗鄉村建設》也是教學改革的嘗試,從當前來看,完全符合職業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有利于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今后伴隨產教融合工作流程的日臻完善,教育教學經驗的日益積累,學院涉農專業的辦學特色也將日趨凸現。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產教融合培養模式也剛剛起步,伴隨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未來的建設工作會迎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作為職業院校,堅持產教融合模式,大膽探索,勇于實踐,積極破解遇到的各種難題,為社會培養輸送更多美麗鄉村建設的高水平職業人才,將是我們不懈的努力方向和歷史使命。

猜你喜歡
產教職業院校學院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產教融合的服裝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基于產教融合的 OBE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健康中國背景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海盜學院(12)
海盜學院(7)
西行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