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夏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淺析

2021-12-08 10:18劉志祖陳立明
甘肅農業 2021年5期
關鍵詞:臨夏州甘味龍頭企業

劉志祖,陳立明

甘肅省臨夏州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甘肅 臨夏 731100

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現狀

(一)強化政策扶持,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

脫貧攻堅以來,全省各級政府都制定出臺了關于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有效推動全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價值、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等各環節提供了政策保障,有力促進了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基礎。

(二)堅持政策標準,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臨夏州根據省上對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認定標準,及時將發展勢頭強勁、帶貧益貧作用發揮良好的本地農業產業化企業向省上推薦申報為省級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參照省上對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認定標準,因地制宜制定《臨夏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管理扶持暫行辦法》,明確指出部分龍頭企業雖然目前的規模不是很大,但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所開發和生產的產品屬高新技術產品、能有力促進和帶動新產品的形成,主營產品優勢明顯,出口創匯潛力大,進口替代能力強,能形成帶動面較大的特色產業企業,也可申報重點龍頭企業。

(三)積極引進和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臨夏州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培工程、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工程,完善了利益聯結和帶貧益貧機制,已引進了前進牧業、廈門綠百合、伊東羊業、夏潤農業等一批有實力的農業龍頭企業,成立了臨夏州凱潤農業投資公司、永靖縣黃河農谷等國有農業投資公司,各縣都已成立了國有農業扶貧開發公司,有力促進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健康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在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中的帶動作用日趨明顯。

二、采取有力措施,擴大重點龍頭企業帶動效應

(一)創新發展模式,帶動產業發展

脫貧攻堅以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帶動貧困群眾發展和助力精準扶貧方面,涌現和創建了甘肅康美現代農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六位一體”的“康美模式”,國有農業扶貧開發公司甘肅劉家峽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助力產業扶貧模式等新模式新做法。臨夏市富臨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臨夏縣永恒農貿市場、臨夏縣土橋鎮瑞通農貿市場、和政縣天合商貿城等專業市場規模較大、設施較好、管理規范、輻射面廣,在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貧困人口、合作社規范建設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增加農民收入

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前提下,臨夏州把調整農業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抓手,對傳統種植結構、傳統生產方式、傳統經營模式以及小農意識來一次徹底的革命,根據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優化資源配置,選擇最具優勢的產業重點扶持,著力打造食用菌、中藥材、高原夏菜、百合、經濟林果等產業帶,讓農民群眾徹底改變祖祖輩輩種“草包莊稼”的現狀,實現脫貧致富;引導優勢特色農產品向優勢區域匯集,按照“三帶三基地”建設布局,初步形成了沿太子山一帶的肉牛產業帶,沿洮河、黃河一線的肉羊產業帶,蘭郎公路一線的奶牛產業帶,特別是牛羊產業已經成為臨夏州產業發展要素最全、產業鏈條最長、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最好的產業。

(三)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大力實施品牌營銷戰略

臨夏州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目前已形成了草食畜牧業、馬鈴薯、油菜、中藥材、啤特果、百合等特色優勢產業,且優勢產業基地規模正在逐步發展壯大。臨夏州沒有重工業和高污染企業,生態環境良好,“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進程不斷加快,認證數量位居全省前列?!疤m州百合”已列為“甘味”“獨一份”特色農產品,“東鄉貢羊”“和政啤特果”已列為“甘味”“好中優”特色農產品,永靖縣正在創建國家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臨夏市、臨夏縣被列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四)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實現農產品錯峰銷售

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是適應農業產業化要求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以“市場主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財政獎補”為原則,組織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加大資金投入,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為一體的田頭市場和鄉村初級市場,形成產地與終端有效對接的市場網絡體系。

(五)加大農產品產銷對接力度

加快構建從產地到終端的市場網絡體系,加快線上農產品電商銷售,積極組織州內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參加參展國內各類農業展會,充分利用東西部產業扶貧協作這個平臺開展農產品消費扶貧,組織農產品企業參加農產品展銷推介會,將臨夏州優質、綠色農產品銷售到東部沿海地區,著力解決臨夏無污染、綠色有機優質農產品賣不了好價錢的困惑,提高農產品銷售收入。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方式與廈門市相關企業簽訂產銷對接合作協議,簽署了《廈門市農業局·臨夏州農業農村局東西部扶貧協作農業產業合作框架協議》,就廈門臨夏兩地企業合作、農產品產銷對接、建立互訪機制和推進機制等事項進行了協商,積極推介了一批東西扶貧協作農業產業合作重點項目。

三、繼續推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強化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充分發揮省列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的導向作用,依托“三區三州”等政策疊加優勢,積極爭取省州制定落實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措施,繼續支持重點龍頭企業開展精深加工和高端產品研發項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銀企合作,努力銜接爭取各類銀行和金融機構對有發展潛力、信譽好的龍頭加工企業的支持力度,盡量拓寬農業龍頭企業的投融資渠道,采取降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門檻、發放貼息貸款、適當延長還款時間等方式鼓勵越來越多的外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戶臨夏,做大做強本地企業,推動全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健康發展。

(二)突出特色,抓好特色產業基地建設

緊緊圍繞牛、羊、蔬菜、馬鈴薯、中藥材、特色林果、油菜、百合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建立產業定向、產品定型的特色農業優質產品生產基地,引導農業向優質化、規?;同F代化方向發展,同時,配套加快馬鈴薯貯藏窖和果蔬保鮮庫建設步伐,充分利用省級專項補助資金,按標準建成一座,補助一座的方式落實獎補資金,進一步提高農產品保鮮期、冷藏期和初加工水平,盡量減少產后損失,進而提升農產品產值和增加農民收入。

(三)強化利益聯結,做強做大特色農產品

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培工程、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工程,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農業產業企業利益分配機制和帶貧益貧機制。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工作;以全州八大特色產業為依托,力爭每個縣市建成一個省級農業產業經濟園區;著重培育市場能力強、技術水平高、帶動意愿足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把千家萬戶的“小產業”和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聯結到一起,實現穩定增收。

(四)積極參加展會,提升本地農產品知名度

積極組織州內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參加參展國內各類農業展會,特別是依托中國農產品交易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大型農業展會平臺,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努力開拓擴大國內市場,進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

(五)實施品牌戰略,打造“甘味”農產品

以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為支點,繼續加大對“康樂牛肉,永靖西紅柿、草莓”等品牌的打造,在“蘭州百合”“和政啤特果”被列入“甘味”農產品名錄的基礎上,繼續打造一批臨夏的“甘味”特色農產品,把臨夏優質“甘味”農產品推向北上廣等大城市的高端市場。

猜你喜歡
臨夏州甘味龍頭企業
“我和甘味的故事”有獎征文活動
呂梁兩企業入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百強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甘味”農產品 公益廣告
臨夏州走訪紀實
三個“百億”產業撐起脫貧夢
甘肅省青少年中長跑、競走冠軍賽在臨夏州成功舉辦
興寧19家企業獲評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臨夏州馬鈴薯栽培生產技術
廣東“5+1”全鏈條給農業龍頭企業“點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