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糧食生產功能區的劃定及利用

2021-12-08 10:18李建平
甘肅農業 2021年5期
關鍵詞:安定區功能區糧食

李建平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甘肅 定西 743000

安定區被甘肅省確定為全省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三個試點縣(區)之一,分解安定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任務3.67萬hm2,其中小麥0.87萬hm2、玉米2.8萬hm2。工作開展以來,安定區把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作為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改革、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工作來抓,動員全區上下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穩步推進,綜合主要農作物優勢區域布局和耕地面積、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等因素,安定區劃定工作涉及19個鄉(鎮)289個村14個小麥和18個玉米功能區。

一、扎實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確保糧食面積穩定

(一)提高站位,確保三個落實

安定區將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

1.落實領導責任。安定區成立了由區政府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農業、畜牧、國土等8個職能部門為成員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明確職責、分工負責、協調推進。各鄉(鎮)迅速落實劃定工作的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促進度。

2.落實專職人員。鄉村明確人員,收集、調查相關基礎數據資料,把任務細化分解到村。

3.落實工作經費。區政府多方整合籌措資金,保證了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有錢干事,有序推進。

(二)精準設計,夯實三個基礎

1.方案基礎。在充分摸底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安定區政府專題討論通過了劃定實施方案,提出了任務目標、關鍵節點、時間步驟、保障措施等要求,形成了安定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布局“一張圖”,確保劃足數量、劃優質量。

2.技術基礎。依據有關規范規程和標準,結合安定區的特點,完成了《安定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項目技術設計書》,細化了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底圖制作、量算核查、技術標準、劃定流程、數據質檢、成果規范和檢查驗收等工作,同時邀請農業農村部發展計劃司、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項目管理站、定西市農業農村局、上海飛未信息公司等單位的領導和行業專家對技術設計書通過了評審論證,為安定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奠定了技術基礎。

3.群眾基礎。充分利用工作簡報、各種新聞媒體等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持續性的宣傳,全區分級分層舉辦培訓班20期,培訓業務技術骨干、鄉村組干部、群眾代表等3 0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0萬多份,提高了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為劃定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三)規范程序,建立三項制度

1.落實招投標制度。安定區對作業單位進行公開招標,由技術實力雄厚、農村經驗豐富的技術單位中標,奠定了科學劃定的基礎。

2.落實成果應用制度。充分利用安定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農村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等數據資料,相互支撐、相互印證,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3.落實督查報告制度。把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做為檢驗鄉鎮和部門貫徹落實安定區委、區政府深化農村改革決策的重要內容,列入全年督查工作事項,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推進落實。對中標技術單位建立周上報和通報制度,定期報告進展情況、分析存在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確保安定區劃定工作起步早、行動快、工作實、效果好。

(四)扎實推進,落實三個同步

1.同安排。安定區把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與農村重點工作、中心任務同安排、同部署。將安定區55萬畝的劃定任務,精準落實到19個鄉鎮289個村的14個小麥和18個玉米功能區。

2.同檢查。安定區委、區政府督查室在督查每一項農村工作時,都把劃定工作列入議程,綜合協調、監督檢查、有序推進劃定工作任務落實。

3.同考核。將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進展情況及成效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建立相關責任追究制度,形成了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政策導向和制度約束,杜絕了遲報、虛報、漏報、錯報或者不報等問題發生。

二、積極探索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后續工作,確保劃定工作出成果、顯實效

安定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取得了預期成效,同時,要做好成果的利用,為了更好地為下一步建、管、護打好基礎,做好以下三項措施。

(一)研究細化定向性扶持政策

現在除了扎扎實實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以外,還需要不斷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的定向扶持政策,讓地方政府重農抓糧有動力,農民種糧務農得實惠。

(二)加強政策宣傳和技術培訓

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政策性和技術性都很強,很多的基層單位都是通過招標聘請第三方技術作業單位來完成整個的劃定任務,作業單位在完成劃定任務之后,移交檔案和數據,逐級上報后工作就正式完成,基層農業人員缺少這方面的技術人才,導致劃定的成果不能很好地運用到實踐當中,適當開展一些關于技術和政策方面的培訓和線上教學,有助于工作更好的落實。

(三)強化農田建設和動態監測

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就是要將最稀缺、最寶貴、最優質的土地資源保護起來,確保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一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將糧食生產功能區內的土地全部建成“集中連片、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二是動態監測,充分利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定期、定點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區域進行監測,為實現強農惠農政策精準定位、精準施策、精準評價提供技術支撐,積極探索糧食生產功能區建、管、護長效機制,實現糧食生產功能區信息化和精準化管理,更好地服務于“三農”。

猜你喜歡
安定區功能區糧食
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那些教我們珍惜糧食的金玉良言
2019年:產業功能區建設聚焦六大工作
陜西省未來五年將建糧食生產功能區2700萬畝
陜西省未來五年將建糧食生產功能區2700萬畝
定西市安定區耕地主要養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區馬鈴薯新品種引進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