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蘇室陪同模式在小兒全麻蘇醒中的應用進展

2021-12-10 12:30羅丹楊蘇霞劉秋興盧梅花
麻醉安全與質控 2021年6期
關鍵詞:躁動蘇醒小兒

羅丹, 楊蘇霞, 劉秋興, 盧梅花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手術室, 廣西 南寧 530199)

全身麻醉為小兒手術最常采用的麻醉方式之一。 鑒于小兒身心發育不完全, 且對陌生環境與手術、麻醉的恐懼, 其麻醉過程中所經受的生理、心理應激顯著高于成人[1]。 對于麻醉復蘇過程小兒患者因神經系統發育的不完善加之手術、麻醉等的刺激, 存在一定對躁動現象[2]。 麻醉及手術時間持續越長對患兒身心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大[3]。 近年對于接受全身麻醉的患兒在復蘇期間實施的護理干預雖有較多研究, 但大量研究指出, 通過家長陪伴模式能有效的減輕患兒生理、心理應激, 為此本文將復蘇室陪同模式在小兒全麻蘇醒中的應用進行綜述。

1 父母陪伴對全身麻醉蘇醒期患兒生理功能的影響

接受全身麻醉的患兒, 其在麻醉蘇醒過程中可能出現意識模糊、嗜睡、定向能力異常, 躁動不安等, 導致意外傷害發生, 不利于順利麻醉恢復[4]。 小兒患者其生理、心理機能發育的不成熟性, 患兒心理活動受到活動情境影響較大, 手術環境所產生的恐懼、與父母分離等多因素刺激, 其更易出現循環、呼吸及心理功能的障礙。 小兒患者對父母的依賴感比較強, 其父母角色是醫護人員無法替代的。 麻醉蘇醒室采取父母陪伴模式則可有效的增強手術結束后復蘇時患兒的安全感, 對降低患兒心理不良影響有積極意義。 麻醉復蘇室的父母陪伴麻醉蘇醒模式, 可有效的維持患兒血壓、脈搏、呼吸平穩, 減少麻醉復蘇階段的躁動發生率[5]。 同時患兒的麻醉蘇醒時間與意識清醒時間, 拔除氣管導管時間均顯著縮短[6], 促進患兒更為平穩的度過麻醉蘇醒期[7]。 因此, 小兒患者麻醉恢復室的父母陪伴模式能更好的滿足接受全身麻醉患兒的生理、心理需求, 促使患兒維持循環、呼吸功能穩定, 縮短麻醉蘇醒時間, 更利于患兒全身麻醉蘇醒期指標的早期恢復[8]。

2 父母陪伴對全身麻醉蘇醒期患兒心理的影響

小兒患者處于發育階段, 其神經系統尚未成熟, 對外界的任何不良刺激均可產生較大的心理、生理負面反應[9], 尤其是在陌生環境下進行檢查、注射等。 研究提示接受全身麻醉的患兒其全麻恢復期躁動評分隨著焦慮評分的升高正相關性變化[10]。 而麻醉后患兒與父母的分離, 則導致情緒的焦慮、冷漠、排斥陌生環境等消極心理進一步加重, 進而引起患兒的躁動不安。 手術與麻醉作為一種十分強烈的應激原, 對患兒可導致“白大褂”效應, 引起其顯著的恐懼、躁動、焦慮等負性情緒。 另有研究在排除疼痛刺激后, 發現麻醉恢復室的環境以對患者麻醉期的躁動有一定影響[11]。 同時醫療行為以及患兒的心理如焦慮、恐懼等均無法通過藥物控制, 從而加大護理難度, 導致患兒麻醉復蘇時間的延長[12]。 此時患兒父母如對患兒進行陪伴則能有效的減少焦慮、恐懼心理, 緩解患兒不安情緒, 進而對提高護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 對麻醉蘇醒質量提高有重要價值[13]。 在小兒麻醉復蘇階段, 如有父母進行陪伴, 則多數可保持平靜情緒, 甚至能配合回答醫務人員提出的各類問題, 并按規定完成指令動作, 這樣更利于對患者病情的評估, 降低蘇醒躁動發生率, 確?;純浩椒€度過麻醉蘇醒期[14]。

3 父母陪伴能協助護士管理患兒疼痛

針對600例患兒復蘇情況進行分析, 發現疼痛導致蘇醒期躁動占比接近50%[15]。 故有效地完善患兒圍術期鎮痛管理, 對降低患兒肉體痛苦與心理精神創傷有重要意義, 同時還對降低麻醉復蘇階段的躁動有重要作用。 因患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 故針對小兒患者在進行疼痛評估過程中難度增加, 此時實施父母陪伴模式則可通過患兒父母對患兒的身體愛撫、語言等可以更好地區分患兒疼痛和不安, 更有效的評定其疼痛程度, 以便醫務人員更好的進行處理[16]。 而且通過父母參與的患兒術后麻醉復蘇觀察, 以父母角度出發, 更好的理解患兒疼痛情況, 及時反應, 更利于對疼痛的管理質量的提高[17]。 有研究指出, 麻醉復蘇室采取父母陪伴模式, 對減輕患兒疼痛, 減少鎮痛藥物應用, 促進患兒平穩、安全麻醉復蘇有重要意義[18-19]。

4 父母陪伴對患兒父母自身的影響

以往研究證實, 小兒患者在麻醉復蘇期間采取父母陪伴模式管理, 可更好的減輕患兒家屬的焦慮, 被認為是患兒麻醉后恢復室護理服務的延伸表現。 其在緩解患兒家屬焦慮, 增進護患關系, 減少醫療糾紛等方面均有積極作用[20]。 故采取小兒患者在麻醉復蘇期間父母陪伴模式, 讓患兒家屬積極參與到患兒的麻醉蘇醒過程意義重大[21]。 然而部分患兒父母對于部分醫療操作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 反而增加患兒家屬的焦慮甚至影響患兒順利麻醉復蘇。 實施小兒患者在麻醉復蘇期間采取父母陪伴模式也需要需因人而異, 綜合考慮患兒父母文化程度與受教育水平[22], 在取得患兒父母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的基礎上, 開展父母陪伴模式[23-24]。

5 結語

手術室環境具有其自身特殊性, 絕大多數人對手術與麻醉均具有極大神秘感[25]。 小兒患者進入醫院尤其是手術室治療, 其陌生環境加之所患疾病, 進一步導致患兒內心脆弱, 加劇其恐懼與不安心理, 表現為焦慮、緊張等。 采取麻醉復蘇室父母陪伴模式, 將處于陌生環境的患兒提供依靠與安慰, 當患兒聽到熟悉人員聲音, 從而更好的獲得患兒信賴, 減輕其焦躁、不安, 對促進患兒麻醉后恢復, 減少躁動有一定價值[26]。

充分發揮家庭機制, 對提高護理質量, 確保麻醉患兒恢復期安全、平穩十分重要, 隨著患者對醫療服務質量需求的不斷提高, 在麻醉復蘇階段實施的父母陪伴模式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議題[27]。 積極鼓勵患兒父母參與到患兒的麻醉復蘇過程被廣泛提倡, 其對促進患兒生理、心理功能恢復, 協助護理人員對患兒術后疼痛進行更好的管理, 減少或減輕麻醉復蘇階段的發生躁動幾率, 提高麻醉蘇醒質量均有積極作用[28]。 故在麻醉復蘇室進行患兒父母陪伴模式, 對提升麻醉護士整體復蘇管理水平, 滿足患兒及其家屬對復雜且特殊的醫療需求,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促進醫患和諧是一種可行方式。

猜你喜歡
躁動蘇醒小兒
植物人也能蘇醒
許巍 從躁動中沉潛
小兒涵之三事
綠野仙蹤
道路躁動
小兒難養
會搬家的蘇醒樹
向春困Say No,春季“蘇醒”小技巧
安徽農化:在變革與躁動中堅守前行
躁動季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