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竹產業發展探源:暢通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路徑

2021-12-16 13:18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李宏偉教授
中國林業產業 2021年9期
關鍵詞:眉山竹編竹林

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 李宏偉教授

眉山充分發揮竹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通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將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多年的持續努力之后,今天的眉山竹產業份外亮眼:在竹資源培育方面,全市竹林面積達到110余萬畝,營造出300余公里貫通性竹林生態景觀帶;在竹加工產業方面,培育了環龍新材料、云華竹旅、竹元科技、豐華紙業、中箸筷業等一批龍頭企;在竹生態旅游方面,2020年全市竹旅游接待游客500余萬人次,實現竹旅游收入20億元。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座談會上強調,要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提出“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眉山竹產業的這份成績單,是其充分發揮竹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通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將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一、依托竹資源優勢,探索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1.政府主導,發揮積極作用

在探索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中,眉山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高度重視竹產業發展,在政策、資金給予高度扶持。

以眉山市青神縣于2011年成立的竹編產業園為例,該園區的定位為聚力打造綠色生態產業、富民惠農產業,經過十多年的建設運營,園區已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市場優勢:(1)竹產業政策環境好。園區于2011年成立黨工委、管委會,為市委、市政府副縣級派出機構,核定編制19個,內設黨群工作部、產業發展部、綜合服務部、營銷合作部、規劃建設部,制定內部管理制度26個,統籌推進竹編產業園區發展。2014年成立青神國際竹藝城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園區建設投融資和經營管理工作;(2)服務體系完善。園區有物流貿易企業31戶,金融服務點10個,派出所、司法所等法律服務機構3個,竹編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1個,竹編產業技術研發中心1個,網絡銷售全覆蓋;(3)服務優質高效。堅持每年舉辦竹制品企業培訓班3期,聘請國內15名專家組成顧問團,指導園區產業發展。組織企業到福建、浙江等竹產業發達地區學習考察20余次,每年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西博會、農博會等專業性會展活動。建立黨建服務、企業服務聯系等制度,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在竹編產業園區的發展過程中,政府保障有力,發展動能足:(1)組織保障到位。園區的成立和發展,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高度重視、傾情關懷和悉心指導。市、縣兩級分別成立主要領導掛帥的竹編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將竹編產業發展納入年度目標考核;(2)政策扶持到位。省、市、縣分別出臺《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竹產業轉型發展的意見》《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竹編產業發展的意見》《中共青神縣委青神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竹編產業發展的決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助推竹產業發展;(3)資金保障到位。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2000萬元、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1000萬元,專項用于扶持園區建設和竹編產業發展;(4)用地保障到位。將園區納入城市發展規劃,落實建設用地規劃指標,優先保障園區用地需求。

2.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消費觀念正在全社會形成,竹筍及其加工產品、竹飲、竹菌等竹源食品的市場需求呈現持續增長趨勢,環保、耐用、輕巧的竹質日用品、工藝品、竹炭等產品需求量大幅增長。伴隨森林體驗、森林康養等新業態的興起,竹文旅康養產業將成為林業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隨著現代先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竹纖維作為新型紡織材料已日趨成熟,竹纏繞管道、“竹鋼”標準高鐵車廂等高端竹纖維復合材料將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家具等領域;通過引進國際新型生物制漿工藝、無氯化環保生產工藝,竹漿造紙產業將邁上新臺階,竹原漿生活用紙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在探索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中,眉山市廣泛吸引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將竹產業覆蓋面全面盤活,形成完備的體系。眉山市擁有完善的加工體系,初步形成竹漿造紙、竹編工藝、竹人造板、竹家具、竹筍加工、竹活性炭等竹產品加工體系,其中本色竹漿紙產能達20萬噸,占全省20%。竹人造板3萬立方米,竹家具(含工藝品)制品80萬件套,竹筍加工5萬噸。全市竹加工企業和經營戶達200余家,培育了環龍新材料、云華竹旅、竹元科技、豐華紙業、中箸筷業等一批龍頭企業,其中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設立青神竹編產業園區,成功創建“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

二、以竹產業為抓手,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各環節

1.前端:整合資源,培育百萬畝竹基地

(1)實施“萬畝栽竹”行動,市縣按照每畝1000元標準進行補助,采取“新建+改造+保護”舉措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每年新建現代竹林基地1萬畝以上。結合全市竹產業發展供需關系,廣泛推廣栽種雷竹、慈竹、綿竹、粉單竹、斑布1號等筍材兩用高產竹,建成筍材兩用高產竹5萬畝、竹原料基地60萬畝,強化對瓦屋山大熊貓國家公園竹資源保護,全市竹林面積達到110余萬畝。

(2)開展竹林資源培育工程。實施低產低效竹林復壯改造,竹林改造享受森林撫育政策。重點推廣慈竹、粉單竹、楠竹等鄉土優良竹種。預計到2022年,全市每年栽竹綠化1萬畝。充分發揮竹林的生態保護作用,加大竹資源保護力度,加強竹林火災和病蟲害綜合防治,落實生態竹林享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國家造林補貼和退耕還林等補助政策。

(3)開展竹林基地建設工程。建設一批“三品一標”竹筍基地、竹下生態種養基地,新建或改造竹林基地對外連接道路和竹林生產道,科學布設竹產品初加工點。規劃建設一批“萬畝林億元錢”竹林示范基地,爭創一批省級現代竹產業示范基地。

(4)開展竹林景觀打造工程。結合“河長制”水系治理和生態環境治理,大力開展山地、水系、道路、公園、小區、單位、庭院等栽竹綠化。在江河、湖庫、公路等沿岸沿線建設一批翠竹長廊和竹林大道,在城市郊區建設一批竹類公園。重點推進青神特色竹景觀帶建設,加快實施青神岷江流域(竹)生態屏障、青神竹林院子、青神竹藝水鄉等一批竹景觀建設項目,營造多類型、多用途竹林景觀資源。

(5)開展竹旅融合提升工程。將竹類公園、竹林濕地、鄉村竹林等都納入市全域旅游規劃。加快推進青神國際竹藝城景區提檔升級,以洪雅瓦屋山國家大熊貓公園、青神竹藝城熊貓館為重點,打造大熊貓食竹景觀為特色的原生態竹旅游示范區。加強竹文化旅游宣傳營銷,包裝推出一批竹體驗、竹研學、竹美食、竹景觀、竹民宿、竹科普等旅游推介項目。規劃認定一批省、市級竹林小鎮、竹林人家。

2.中端:提質增效,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1)提升竹精深加工能力,建設竹產業園區。編制青神竹編產業園區規劃,獲得省政府批復;規劃建設“斑布”竹紙產業園和“竹鋼”國際生態產業園,完成投入近40億元,集聚上下游竹企業100余家,園區年產值達到25億元,帶動就業2萬人。青神竹編產業園成功創建為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全國版權示范園區、全國竹制品貿易進出口基地。斑布竹紙產業園項目占地1500畝,總投資35億元,竹漿紙年產能40萬噸,將成為全國最大竹本色纖維材料生產基地和全國環保管理標準最高的造紙企業;“竹鋼”產業園圍繞建設“八線一院一中心”,總投資5億元,著力打造國家重組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基地。市縣優先保障園區及竹企業土地、水、電、氣等要素供應指標,并著力解決項目環評等難點問題。

(2)建設千里竹長廊。按照“成規?!薄斑B成線”“突出美”“有意蘊”的總體思路,市級投入1.5億元,在岷江等江河沿岸、劍南大道等入眉要道、大峨眉旅游環線等旅游干線規劃建設23條“翠竹長廊”,目前已建成蘇堤公園翠竹長廊、竹里芙蓉等項目,營造了300余公里貫通性竹林生態景觀帶。

(3)建設萬畝竹林公園。傳承東坡文化中“取竹舍肉”的人文意蘊,注重在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中融入竹元素、突出竹主題、彰顯竹文化,建成東坡竹園、竹林濕地、濱江公園、竹里桃花等竹林公園8個、面積6000余畝,極大提升了眉山城市生態品質和人居環境。

3.后端:對接市場,建設竹產業經濟強市

(1)打造龍頭企業。支持以竹林定向培育、竹下生態種養、竹產品初加工或專業化生產、竹產品營銷為特色的企業發展,引進壯大以竹產品精深加工、竹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的龍頭加工企業或旅游開發企業,成功打造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家,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2家。大力培育“竹+”品牌,市級對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品、省著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竹品牌,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竹企業與美國夢工廠、愛馬仕等國際知名品牌合作,共同推出“斑布?功夫熊貓”“竹+X(皮、玉、瓷、珠寶等)”系列品牌產品36種,其中“青神竹編”列入中國品牌價值榜,其產品多次被作為“國禮”贈送外國領導人。目前,青神竹編已開發出了3000多種實用竹產品,實現了更多工藝品向商品轉變。

(2)推動竹產業融合發展。第一,將竹林景觀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依托竹生長快、遮陰好、形態美、意蘊濃、用途廣、價值高等特性,在鄉村風貌改造和城鎮建設中,積極融入竹元素,建成瑞峰鎮、槽漁灘鎮、“中國竹編第一村”蘭溝村等多個竹林村鎮,打造云華竹旅、漢陽憶村、竹林院子、清香閣等竹林人家,植竹與造景并舉,添綠與增收并重,形成庭前院后錯落有致竹姿搖曳的美麗鄉村風貌。目前,全市已建成竹林小鎮、竹林人家、森林小鎮、森林鄉村152個,其中,國家級30個,省級11個;第二,將竹編技藝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與國際竹藤中心合作,設立青神竹產業博士工作站,共同開展竹產業創新研發和品牌培育。持續實施竹編“千人培訓”,舉辦全國竹產業扶貧培訓班20多期,為20多個省市培訓5000余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累計培訓約3000人,幫助人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第三,將竹文化與生態旅游相結合。對標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開發國際竹藝城、瓦屋山等竹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16個,加快建設竹林景觀、大熊貓陳列館、竹主題度假酒店、游步道等旅游基礎設施,推出竹林觀光、竹林康養、竹文化及美食品鑒等生態旅游產品10余種。2020年,全市竹旅游接待游客500余萬人次,實現竹旅游收入20億元。

(3)突出的竹業品牌。眉山擁有“竹編、竹紙、竹鋼、竹桶”四大品牌?!懊忌街窬帯币呀浶纬善矫嬷窬?、立體竹編、瓷胎竹編等25類、3000多種產品體系,產品走進廣交會、進博會、西博會等重大展會20余次,交易額突破3億元;“眉山竹紙”正在建設全國一流的,百萬噸竹材循環利用產業園,“斑布”生活用紙領跑市場,占全國本色紙份額的五分之一;“眉山竹鋼”先后承建北京文創產業園“北京坊”、世園會“百果園”、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館”等多個國內重大項目,在環保建筑領域被廣泛應用;“眉山竹桶”精彩亮相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中外領導人手持“眉山造”竹桶,共培“友誼綠洲”,受到全球關注。

(4)鼓勵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鋼,倡導綠色消費,在全市規劃設計、建筑裝飾、公共設施等領域大力推廣使用竹制品,推動竹制品進機關、進單位、進學校、進社區、進項目。持續辦好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打造成為國家級品牌展會。堅持組團參加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等國際國內品牌展會,不斷拓展竹產品市場空間。

(5)竹文創培育行動。強化竹編文化宣傳、保護與傳承,培養一批非遺傳承人和工匠大師,發展竹編文化產業。建立一批青少年竹生態教育基地和竹類研究教學科普基地。建設一批鄉村竹文化主題公園,進一步提升青神國際竹藝城及竹編博物館功能,打造竹編大師工作室和竹藝傳習所,爭創國家級、省級竹文創基地。開展竹文化主題影視、演藝、攝影、繪畫、書法等活動,積極開發竹文創產品。

(6)竹開放升級行動。加快建設青神竹產業“五大中心”,即:國際竹產業培訓中心、國際竹文化體驗中心、全國竹產業交易中心,全國竹產品加工中心、全國竹產業研究中心,占領竹產業對外開放高地。依托國際竹藤組織青神培訓基地,持續舉辦國際、國內竹編技能培訓及交流活動。強化與國際竹藤組織合作,辦好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竹藤館活動,高水平展示眉山竹產業發展及對外開放水平。

猜你喜歡
眉山竹編竹林
穿花系列竹編花器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
竹編在室內隔斷中的應用
竹編藝人
為什么大熊貓生活在竹林里
蘇軾眉山足跡
1500m2竹編人文藝術,隱于自然的輕靈簡雅!
涂白
書寫眉山的幾種方式(組章選三)
竹林野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