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神竹產業穩步疾行

2021-12-16 13:18聶夢兮
中國林業產業 2021年9期
關鍵詞:竹編竹林發展

文 聶夢兮

綠色發展是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青神縣依托竹資源優勢,多措并舉,充分發揮“中國竹編藝術之鄉”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

2019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時指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為此,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深入貫徹堅持“做大竹林基地、做強竹編園區、做深竹旅融合、做優竹藝平臺”,充分發揮“中國竹編藝術之鄉”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

竹為基:筑綠色發展之本

制定“年萬畝栽竹”計劃,財政每年安排栽竹專項資金500萬元,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按500元/畝的標準對新栽或改良老竹林,連片5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專合組織給予補助,打造工業原料竹林基地、食用經濟竹林基地、旅游生態竹林基地。近3年財政投入1000萬元,提供及時有效的資金支持,完善竹林基地生產道路、灌溉水渠、蓄水池等基礎設施,支持基地建設竹木生長、采伐等智能監測系統,打造現代化竹林基地。

組建研究中心提升質量。青神縣打造了全國竹子研究中心,加以配套100畝竹種科研示范基地,打造竹產業院士、博士工作站,建設環龍竹材利用省級工程實驗室,引進林學教授等高端人才,建設竹種母本園、示范園、選種園“三園”,收集栽種國內外竹類320余種,培育出粉單竹、斑布1號等優良竹品種。實施竹林低產改造和豐產培育行動,制定用材竹、景觀竹等優質竹木推廣方案。

竹為題:發展富民強縣之業

基礎先行培育產業。編制青神竹編產業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旅游等單項規劃5個。每年安排財政資金3000萬元支持園區建設,并優先解決園區用地指標,支持環龍新材料、狀元竹藝等重點竹產業企業擴產提質。目前,園區已集聚竹產業及相關企業130戶,形成竹產品加工、基地培育、教育培訓、網絡營銷、倉儲物流、文化交流會展等完整的竹產業體系。

校地合作推進創新。實施竹產業創新研發計劃,制定竹制品核心技術需求清單和科技成果轉化清單,引進成都藝術職業大學,共建青神竹編藝術研發中心。舉辦政產學研對接會,促成環龍新材料等企業與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聯盟。每年安排研發補助資金1000萬元,支持實施竹生物質精煉、竹編機械自動化裝備等科技攻關項目20余個,開發本色竹漿紙、竹包裝等新產品10余類。

支持龍頭創建品牌。實施“竹+品牌”發展戰略,支持云華竹旅等重點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制定品牌培育發展規劃。對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發揮海外眉山商會、駐外經合局作用,促成環龍新材料、竹福竹藝等重點竹產業企業與美國夢工廠、愛馬仕等國際知名品牌合作。

竹為景:打造宜居宜游之家

突出竹生態建設旅游景區。將竹旅游納入全縣全域旅游規劃,依托尖山竹海、中巖寺等景區,編制竹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5個。引進華頤文旅等文旅企業,加快建設竹林院子、竹藝水鄉、竹主題度假酒店等旅游基礎設施,支持景區爭創國家級、省級竹類森林康養基地。實施竹林風景線建設工程,沿眉青快速通道、岷東大道等干道,打造竹林景觀帶,栽植10米以上的生態景觀竹,打造竹里桃花等主題景觀點,把竹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結合起來。

融入竹元素發展城市觀光。豐富的自然景觀讓青神縣成了旅游觀光的好去處。通過竹城景觀提升行動,以及中國竹藝城、國際竹藝博物館等竹元素城市景區項目建設,打造成熟的海棠竹溪、竹林濕地公園等主題公園,竹林大道、翠竹廊道等,老城區舊貌換新顏,一座山水生態城市顯露雛形。國際竹藝城景區獲評眉山市第一批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線上線下同時進行,與攜程、途牛等旅游網站合作,推出竹文化之旅城市觀光線路以吸引游客。

打造竹特色提升鄉村旅游。實施林家樂提檔升級行動,安排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引導業主按照星級標準提升硬件設施。鼓勵工商資本投資發展竹林鄉村旅游業,打造一批“竹+民俗文化”“竹+紅色文化”特色竹林人家,推出“東坡竹宴”等特色餐飲,形成賞竹藝、品竹宴、住竹樓、觀竹景的鄉村旅游新業態。

國際交流,生態景區,竹編品牌以及科技園區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產業正成為青神縣產業經濟的活力源,為青神的產業轉型、品牌提檔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竹為媒:聯通文明對話之路

打造“五大中心”辦好“會”和“節”。加快建設國際竹文化體驗中心、國際竹產業培訓中心、全國竹產業交易中心、全國竹產品加工中心、全國竹產業研究中心,完善竹交易博覽、竹編展示、竹文化體驗等功能。全國竹產業交易中心入駐國內外竹產業企業77家8萬余件產品。按國際化高標準舉辦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和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

借力國際組織宣傳推介。借助國際竹藤組織搭建“青神竹編”全球宣傳平臺,已與哥斯達黎加等4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深度參與了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并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建國際竹藤組織園,精選2800余件青神竹產品參展,青神竹桶成為世園會開幕式中外領導人植樹環節專用桶。

建設國際基地傳承文化。依托國際竹藤組織、國際竹藤中心青神培訓基地實施“青神竹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行動,編印竹絲制作、平面竹編等竹編教材20余套。實施竹編“千人培訓”計劃,培育國家、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和竹編高級工藝美術師124人,儲備后備人才1500人,培訓產業技術工人1萬多人次,榮獲“竹編藝術傳承國際范例獎”。支持云華竹旅等竹產業龍頭企業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竹藝文化發展聯盟,開展國際培訓10余期,培訓巴西、厄瓜多爾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竹產業從業者6000余人,被授予“國際竹手工藝培訓基地”。

竹生態經濟蓬勃發展

目前全縣竹林面積已達19.8萬畝,建成竹林廊道4條、竹林小鎮2個、竹主題公園3個。不僅如此,青城縣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截至2019年6月,青城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60天,較同期提升25%,青城縣境內岷江流域水質穩定到Ⅲ類,竹真正成了青城縣綠色生態屏障。

產業鏈不斷延伸,青神竹產品從單一品種到平面竹編、瓷胎竹編、立體竹編、竹家具、竹漿紙等20余個種類2000余種產品的完整產業體系,被評為“國際竹編之都”。品牌建設實現重大突破,“青神竹編”連續兩年位列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百強榜。竹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建成國際竹藝城4A級旅游景區,2018年全縣竹旅游接待游客100余萬人次。

開放發展提升青神國際影響。以會節搭建起開放發展的橋梁,青城縣成功舉辦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2018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并先后組織重點竹企業參加第123屆、124屆、125屆廣交會、西博會等國際國內營銷會展,青神竹編先后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第23屆意大利米蘭國際手工藝博覽會,共計簽約項目62個,金額165.61億元,接待客商26.7萬人次。強強聯合不斷提升國際能見度,與安吉等竹產業發達地區搭建了互惠共贏發展平臺,大力發展“互聯網+”模式,青神竹產品遠銷歐、美、澳以及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竹產業發展未來之路

綠色發展是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當今,全球森林資源匱乏,以竹代木是未來竹產業發展方向。一是政策引領。在深入研究竹產業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資金撬動作用,引導產業發展;二是招強引優。針對竹子砍伐環節遺留的廢棄物等問題,招引一批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優質新能源企業入駐園區,提高資源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三是轉型升級。原來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在生態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的新形勢下,要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

創新發展是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保障。面臨資源不足、客商較少等問題,唯有堅持創新發展才能為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永續動力。一是學習創新。積極向日本、韓國以及國內浙江等竹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學習,引進國際化的設計團隊和專業人才,研發培育一批引領市場的國際高端拳頭產品,站穩竹產業的潮頭。二是技藝創新。依托青神竹編非遺技藝,大力發展技術創新,豐富產品種類,在創新型竹制品市場中做到有話語權。三是市場創新。在市場信息化時代,推進“互聯網+”模式,與客戶構建互聯互通關系,積極探索國際市場。

開放發展是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的永續動力。開放發展是世界進步的永恒主題,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開放合作,青神竹產業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一是會節經濟。樹立以會節謀發展,以會節促經濟的產業發展新理念,每年組織重點竹企業參加以廣交會等為代表的國際國內營銷會展,大力發展會節經濟。二是抱團發展。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竹產業已經取得很大的發展,具有很好的市場基礎。青神竹產業堅持抱團發展、錯位發展,找到自己的優勢、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產業,打造青神特色“金字招牌”。三是平臺模式。政府牽頭,企業自主,與國際國內竹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搭建了互惠共贏發展平臺,探索跨境電商發展模式,做到線上建市場、線下建商場,讓青神竹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猜你喜歡
竹編竹林發展
穿花系列竹編花器
竹編在室內隔斷中的應用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竹編藝人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為什么大熊貓生活在竹林里
1500m2竹編人文藝術,隱于自然的輕靈簡雅!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竹林野炊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