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應用分析

2021-12-18 20:09周玉銘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47期
關鍵詞:課后作業教學生活化小學數學

周玉銘

摘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學科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在繼續研究如何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應充分認識自己的職責。雖然我國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還不夠。目前,我國小學以生活為中心的數學教學方法明顯不足,因此所有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集中探究和研究,以實現有效的生活指導。下面,我們將討論如何根據實際情況來優化五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題目設置生活化;課后作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7-389

引言

小學五年級正處于智力發展最重要的階段,也是培養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對學生的教育不再只是教數數,而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會他們學習生活所需的數學技能。學生在這個時候教數學變得越來越困難,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抽象的數學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力,教師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知識來提高學生的理解力。

一、 數學生活化的含義

數學源于生活,數學同時適用于生活。由此可見,數學對于生活的意義有兩個方面,即,與小學數學有關的數學題,應該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學題,也可以稱為特定的數學術語。與抽象數學、微積分和高級函數不同,具體數學是指更加生動、易于理解的數學模型。例如:去菜市場買蔬菜。菠菜10元一公斤,買2公斤要多少錢?這是具體的數學。這些數學知識和含義來自日常生活,并且很容易理解。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讓小學數學成為日常生活的標準已經提出了很長時間,但效果并不大。主要原因是無法實踐日常生活。目前,小學課本中也有所謂“生活化”的例子,但這些形式大多是“花瓶式”生活化,表面設計有栩栩如生的主題和內容形式,但實際上它的含義仍然是抽象的。在回答此類問題時,學生停留在回答抽象問題的階段,沒有將它們與生活現實聯系起來。這種生活方式只治標不治本,當然起不到促進學習的作用。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應用分析

3.1注重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學五年級是學生智力形成時期十分重要的階段,在對于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了解,還應該對于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培養,培養學生具備相關的專業化的科學化的思考能力,形成一種科學思維邏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教師需要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教學思路,使得在對于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保證課堂的生動性,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使得原本抽象化的知識點變得更加的直觀,更加的易于理解。舉個例子,在對于學生的算術能力進行判斷的時候,具體一點來說,在小數的乘法的計算的過程中,簡單的數字之間的乘法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舉例,結合生活當中的實際。比如說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置一個相關的情景題,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思考,計算如何算出答案,如何進行算式的運算。這樣也會促進學生對于類型題得了解,對于抽象化的知識點在生活的過程當中實際的應用。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形成較為活躍的思考,形成科學化的思維方式。

3.2創設情境課堂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力量,可以使學生在充滿激情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情境課堂是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對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數學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方法,影響了五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阻礙了五年級小學生的學習進程。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課堂,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力。

比如:在教“長方體、正方體”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五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找到長方體或正方體來玩和學。學生可以找凳子腿當長方體說:“我是長方體,由六個面組成,每個面的面積相同,相對的一個面可以是正方形”;五年級的學生可以把橡膠看成一個立方體,然后說:“我是一個立方體,它由六個完全相等的面組成,每個邊的長度相等?!?。小學生在將長方體、正方體的概念解釋為長方體或正方體時,應以凳子腿和手中的橡皮為解釋對象。教師在“長方體、正方體”教學中創設情境課堂,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3.3融入生活,解決學習困難

數學是一門極其嚴謹的課程,數學界沒有模棱兩可的理論知識。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往往因為數學知識難而出現學習困難,阻礙了數學學習的進程。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事情整合起來,教給五年級的小學生,讓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比如:在教“觀察對象”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用生活中的水杯、鉛筆盒、桌椅來教五年級的學生。也就是說,老師可以用圓杯子來教五年級的學生。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水杯,可以得出“從正面和側面看水杯是長方形,從頂部和底部看水杯是圓形”的結論,進而得出“從不同角度看事物可以得到不同的圖形”的一般性結論。教師將生物融入“觀察對象”的教學中,可以使學生通過直接觀察理解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更容易解決數學困難。

結語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和深化,人們越來越重視知識的實用性。因此,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種創新方法。在小學五年級以生活為中心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觀察和學習數學。提高小學5 年級學生在日常課堂上的知識對日常生活中可以靈活運用的數學技能進行評分. 數學教師在生活背景下,探索生活教學資源,實現課堂教學與生活知識的有機結合,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和實現學生的學習動機。達成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使學生皆可學有所獲,有效增進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關侶萍.生活數學 活力課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9):82.

[2]陳秋蘭.情境創設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8):51-51.

[3]王娟.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0(4):95-95.

[4]田秋香.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 新課程(上), 2020(1):209-209.

[5]楊素, 王淑清.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 學周刊, 2020(5):42-43.

[6]季勇國.李麗麗.劉佳佳.石麗麗.王佳怡.李小英.融入生活 動手探究——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7):126-127.

猜你喜歡
課后作業教學生活化小學數學
精心營造學習氛圍 成就語文高效課堂
淺析新課標下學好數學的方法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探究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