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2021-12-23 00:47王鵬
現代科教論叢 2021年24期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初中語文教學

王鵬

摘要:新課程標準力求創新傳統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為目標,追求知識、能力、情感的綜合提升,強調突顯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更為符合實際教學要求和人才培養要求。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必須全面理解新課程標準,應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內在需求,打造新課程背景下的高效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探析

引言

新課程改革指出,初中是學生進行語文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內,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也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讓學生能夠融入生活中來。通常而言,生活是語文的萬花筒,語文在生活中得以實現,因此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感知到社會上的實際情感。在這種引導教育下,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也融入自身的情感,引發自身對社會的共鳴。情感教育也是語文學科實現課程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情感教育在課程中占據最重要的地位,不僅能夠讓學生主動地融入語文學習,也能夠在學習中反饋到自身的生活,思索在生活中的體會,并將這些情感融入學習中,構建一個雙向立體的青年學生形象。

一、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教學困境

(一)教學目標設定模糊

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設定相對模糊,他們往往會選擇“理解”“提高”等較為寬泛的詞語來界定知識掌握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更多停留在對靜態行為的描述層面,這種模糊的設定容易導致教學評價難以科學開展,什么樣的結果就達到了“理解”的程度,什么樣的水平可稱之為“提高”,無法對教學結果進行準確衡量,教師難以實施高效教學,學生也難以確定學習方向,其指導作用自然受到局限。

(二)缺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仍舊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教師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所忽視,這與新課改的要求不相符,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倘若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削弱,不僅會影響學習質量和效率,也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應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學科綜合性比較強,知識點相對來講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較好地記憶和掌握,更加需要讓其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自由探索,進一步掌握重難點知識。然而實際狀況是,教師總是過多占用課堂時間,滔滔不絕地講解知識點,甚至會將知識一股腦兒地灌輸給學生,使喪失原有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利于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二、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措施

(一)教師要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融入情感交流來活躍語文課堂氛圍

現代教育指出教師除了要革新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之外,也要在內容上下足功夫,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超脫形式并且發展內容,提高課堂授課的質量,讓學生能夠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內獲得高效的發展。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將教學手段更新與教學內容的提升結合到一起,以內容為實際依托來讓學生獲得發展。在這種做法下,能夠促使學科教學順利地進展,推進課程內容的展開,更好地調動起課堂教學的環節,讓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次序,能夠在教師的把握下,一步一步地來展開具體的教學內容,促使學校教育更加合理有序,學生學習也更為緊湊有邏輯。從內容上來看,教學不僅是要和課程大綱要求一致,也要和教師所進行的主題相吻合,以話題為依托,以情感為線索來展開內容的設置,讓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有邏輯有層次,能夠在課堂授課中引導學生明白課堂學習的實際主題,掌握理論學習的主旨。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從內容下功夫也是極為必要的,而如何在理論上進行挖掘,就需要教師先選定一個話題,以話題為點來充分挖掘教學的基礎信息,并且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讓話題學習更加豐富,能夠開拓學生的思路,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話可說,有話可寫,讓語文授課更加的豐富,而不是傳統的、死板的,讓學生感到無聊。只有在這種積極的轉變下,教師才能夠讓課堂呈現的內容豐富生動起來,讓課堂變活,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習思考的主角。

(二)優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靈活性

設定合理目標、優化教學方法是新課程背景下實施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首先,根據“三位一體”綜合目標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貼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避免出現模糊、夸大的現象,全面重視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培養,為教學評價的實施提供科學標準。其次,合理運用多媒體、微課、電子白板等現代化技術手段,以教學目標為指向,在課件設計上力求創新,發揮現代化技術手段的優勢,豐富語文課程內容,擴大語文知識所產生的積極效應,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靈活的教學過程中高效學習。例如,教學《黃河頌》時,教學目標設定如下:知識與技能: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結合具體語境體會語言運用的好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初心,努力進取,理解黃河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在課文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全程推進,融合音樂、朗讀等方式輔助課文講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立體化課堂空間,教學的靈活性充分體現。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并不高,部分教師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以,為了讓教育活動順利展開,教師應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公平公正對待學生,與之進行情感交流,這是促進情感教育活動順利展開的關鍵,同時也要因材施教,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也能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朝著更好的方向健康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曉君.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234.

[2]曾宏英.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應考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150.

[3]吳潤.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華夏教師,2019(06):39.

猜你喜歡
新課改背景初中語文教學
新課改指導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法的運用策略之我見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見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