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績效的影響研究

2022-01-09 15:14馬一昕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2年2期
關鍵詞:金融科技商業銀行

馬一昕

摘要:商業銀行不僅是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力量。金融科技的興起,各種高新科技成果的日漸成熟和發展,不僅對傳統銀行業的業務進行了補充和調整,也在不斷彌補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業務上的短板。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認為,傳統商業銀行勢必要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經歷一次大變革。

關鍵詞:金融科技;商業銀行;銀行績效

一、引言

近些年來,在技術創新的推動下,我國乃至全球的金融行業均在如火如荼地發展金融科技,希望能夠通過科技創新達到為金融服務賦能的效果,但自從金融科技興起,銀行業的地位產生了動搖,金融科技加速了銀行業的金融脫媒,各種高新科技的日漸成熟和發展,更加突顯了傳統商業銀行的業務短板。同樣,金融科技的興起也會對商業銀行造成競爭,不利于商業銀行創造效益,給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又能帶動商業銀行的發展,商業銀行為了拓寬其發展空間,提高其服務效率,會吸取先進經驗,學習高新科技用于自身,優化服務和產品,加快業務轉型,加速科技化趨勢,避免成本高、信息不對稱等因素。

二、金融科技現狀分析

金融科技已經經歷了廣泛的市場需求醞釀和先進的科技領先,它改變人們的金融生活至少在三個方面:一是大數據信貸,利用數據分析提高征信效率;二是財富管理,大數據提供了智能用戶配置文件,精確的產品組合以及動態跟蹤;三是金融資產交易,即建立金融資產交易制度。

三、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影響的理論分析

(一)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業務層面的影響分析

在業務層面,按一般商業銀行劃分: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占比最大,同時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金融科技影響。

1.對商業銀行資產端的影響

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主要包括貸款業務、融資業務、中間業務和現金資產業務。其中貸款業務相對重要,是商業銀行經營資產、提高經濟指標的主要方式之一,為其資本運營帶來收益。

在金融科技出現之前,商業銀行的門檻雖然很高,但由于國家對資金價格和利率的限制,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仍穩居首位。金融科技通過互聯網融資信息平臺和其他融資業務,與商業銀行一部分的融資業務形成競爭,刺激了商業銀行采取創新制度,這無疑是積極的、正面的。

從表1的數據來看,所有銀行在每個時點上都錄得了貸款規模的持續增加,無一例外。從 2017-2020年的年度增長幅度來看,5家銀行合計的2019年增長率為12.52%,2020年增長率為10.78%,從增幅情況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未受到金融科技的影響。

2.對商業銀行負債端的影響

商業銀行經營的基礎是自有資本,在資金來源方面,除部分資金外,其余資金均以負債形式支付,但這類負債通常有成本,而且隨著金融科技的進步,成本不斷上升。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商業銀行的存款被轉移。存款利息是商業銀行的主要融資成本,存款利率過高會導致融資成本增加,進而降低商業銀行的利潤。

小額信貸雖然沒有受到商業銀行的重視,但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存貸款利率差距逐漸縮小,高收益的小額信貸也成為了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利潤來源。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因為其信息公開,交易透明這些優勢推廣網上交易平臺,開發了眾多收益率遠遠高于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的理財產品,吸引了大量客戶,使得這部分業務也逐步成為金融科技的陣地,這些理財產品搶走了商業銀行原有的大部分存款,大大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增加了商業銀行的成本負債,對商業銀行績效來說,影響也是負面的。

從表2可以看出,無論是大型國有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近年來存款增長呈下降趨勢,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存款增長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這就要求商業銀行靈活地使用負債,金融科技使商業銀行在考慮利潤的同時,能夠更有效地使用負債,在某種程度上,金融科技推動了銀行分配負債的能力,使其更加多樣化和匹配。

3.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

目前,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中間業務是商業銀行業的一個重要利潤來源,銀行為不同客戶群體提供各種收費金融服務,以獲得更好的利潤收入。金融科技在中間業務的滲透,擠壓了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其中第三方支付占絕大多數,本部分主要介紹第三方支付對中間業務的影響。

傳統的支付方式是商業銀行使用 POS 機進行交易。POS機可以為商業銀行帶來0.34%-1.12%的不同手續費。再看第三方交易,傭金是交易金額的0.3%-0.5%,發行銀行占70% ,所以發行銀行得到的交易金額是傭金的0.2%-0.4% ,對比發現發行銀行手續費收入下降了約50%-70%。

然而,從發展模式的角度來看,金融科技的出現似乎并不同于網上盛行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受到巨大沖擊的言論。這是因為經過研究和分析,發現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有其自身的存貨客戶需求,這是一種客觀趨勢,而金融科技的中間業務模式是由其自身的互聯網特點形成的,它的出現只能說是加速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轉型和創新過程,兩者的核心價值觀并沒有太多的沖突和矛盾。

4.對商業銀行盈利增長的影響

金融科技的內在特征及其發展帶來的新優勢會對商業銀行的利潤產生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商業銀行負債來源的轉移;(2)貸款方面的影響或轉移問題,由于金融科技借助大數據的貸款模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以往商業銀行大規模高按揭貸款模式的不足;(3)支付結算領域已大致數碼化,金融科技亦確實創造了新的市場空間。因此,金融科技的出現在客觀上減緩了商業銀行利潤的增長。

(二)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績效影響的整體分析

截至2020年,現階段商業銀行的轉型幾乎都是根據市場行情及時調整,而基于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銀行也必須根據外部環境進行動態變化。因此,這種轉變是一個多重結果,金融科技的影響只是其中比較明顯和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從總體上看,商業銀行的變革有利于客戶,甚至有利于行業,有利于提高世界各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過去商業銀行以大中型企業為服務重點。他們以低成本獲取資金,然后以高利率貸款給客戶。在環境和金融科技的影響下,許多銀行已重新調整其客戶結構,以提供各種靈活的選擇。

金融科技仍處于波動期,但商業銀行相對穩定。如果商業銀行推出自己的在線平臺,將給客戶帶來新的、高效的使用體驗。

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利用金融科技大數據的優勢,掌握大量客戶的交易信息、消費模式、交易趨勢和方向;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提供根深蒂固的信任,金融科技提供有效的服務。

四、結語

金融科技的興起促進了中國金融技術的進步。面對金融科技對其造成的巨大沖擊,商業銀行轉變以往的應對方式,從被動接受轉為積極擁抱,除此之外,由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具有外部性,能夠激勵商業銀行的技術創新,因此商業銀行積極與金融科技企業尋求合作,根據技術溢出理論,金融科技將通過示范、競爭、人員流動、聯系等效應對商業進行技術溢出,商業銀行對技術溢出的吸收將有效提升其績效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艷平.科技金融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M].商業經濟研究,2021(05):179-181.

[2]劉孟飛.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基于對中國上市銀行的實證研究[M].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74(02):119-134.

猜你喜歡
金融科技商業銀行
2020中國商業銀行競爭里評價獲獎名單
2019年農商行競爭力評價報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結果
數字智能時代的供應鏈金融
金融科技發展對保險行業的影響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國內首家“金融科技”學院
2016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陪名表
寧夏平羅縣城鄉居民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