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校局協同育警的創新路徑

2022-01-11 03:53陳積敏
森林公安 2021年6期
關鍵詞:公安院校教官產教

鄒 鳴 陳積敏

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強調,應用型本科院校與地方產業融合發展?!督逃筷P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指出,要圍繞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2019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公安工作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公安教育要貼近實戰,注重實戰、實用、實效。因此,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要緊緊圍繞“教、學、練、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實戰、實用、實效”為導向,探究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校局協同育警路徑創新,進一步深化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校局協同育警機制,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工作、紀律嚴明”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的新時代公安警務人才奠定基礎。

一、校局協同育警的研究背景

基于公安行業和公安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公安院校的辦學屬性,大部分公安院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立足公安工作的實戰性,堅持實戰需求導向,深化校局協同,促進公安院校精準定位、特色發展,強化新時代實戰型公安警務人才培養。在教育學理論框架下,公安院校校局協同育警屬于產教融合的范疇。

國外學者在產教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教融合的內涵和特征、影響因素、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等方面。認為產教融合的內涵應從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職業學校的辦學體制和教學模式的“宏觀—中觀—微觀”層次上進行把握產教融合受學校自身、企業和政府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優勢專業,創辦與專業相應的產業,并依托校辦產業,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實驗基地與實習崗位。

國內學者在產教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教融合的相關內涵、實現路徑、模式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等方面。有學者認為“產教”有兩層含義,分別為產業(行業企業)與教育(主要是學校教育),生產與教學;有學者對公安院校校局合作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提出校局合作是基于警學結合、雙向參與、互惠共贏為基本內涵;有學者提出深度推進產教融合,可從樹立產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共建產教融合的合作平臺、創新產教融合的長效機制和打造適應產教融合的師資隊伍等方面著手;有學者在知識生產方式視角下,提出以獲得“應用價值”的知識產品為目標、知識生產主體共同參與知識生產全過程的產品型合作模式是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的內在要求;有學者基于協同創新理念提出公安院校校局合作機制構建的設想。

國內外對于產教融合的研究都經歷了一個從厘清概念內涵的理論層面到在理論指導下具體探討如何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的過程,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校局合作亦是如此。因此,新時代背景下深化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校局合作協同育警路徑的創新和優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二、校局協同育警的基本框架

在產教融合發展理論指導下,聚焦人才供需適應論,以公安實戰和公安隊伍建設需求為導向,通過校局間全面協作,形成“一專業一警種”“一院(系)一局”縱橫交叉、對口協作格局,建立校局間綜合共建模式,構建人才培養方案共訂、人才培養過程共育、人才目標考核共施、實驗實訓環境共享、師資與教官隊伍共建、科研攻關等方面共同合作的“六同”育警共同體,促進公安理論與公安實戰的深度融合,在專業人才培養、科研項目攻關、公安民警培訓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三、校局協同育警的創新路徑

在校局協同育警基本框架確立后,探索實施“六同”育警路徑,詳見圖1。

圖1 校局協同育警基本邏輯框架

(一)“同商”人才培養規格

堅持實戰需求和問題導向,協同開展人才需求規格和適應度調研,向基層公安實戰部門開展連續性、跟蹤性和實地體驗式調研,了解基層公安實戰部門對人才培養能力的實際需求,做到靶向定位、精準施策。圍繞新時代公安工作的使命,明確不同專業的知識、能力和素養需求。重點調研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人民警察的政治立場、職業道德和價值觀等要素,構建與基層公安機關協同育人的大思政課堂平臺。

(二)“同訂”人才培養方案

基于能力需求調研基礎上,描繪各專業能力圖譜,科學構建專業人才培養的通識知識、基本技能和核心能力?;谀芰D譜,科學設置通識課程、公安基礎課程、公安業務課程等理論和實踐課程模塊,構建科學合理、實戰實用的課程體系。與基層公安實戰部門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研制公安類課程教學大綱,將實戰化自然融入課程體系中,提高課程的前沿性、實戰性和高階性。

(三)“同育”人才培養過程

與基層公安實戰部門形成融合機制,促進實戰教官進教材進課堂進項目。與實戰教官共上一堂課或實行同課異構;與實戰教官共討一案例,將理論與實戰相融合;與實戰教官共研教研教改課題,將研究成果進教學課堂;與實戰教官同育學生,共同指導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發揮好專業教師主引導,實戰教官主助力的課程育人功能,將與實戰教官合作嵌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四)“同施”教學過程考核

強化教學過程考核,形成全周期、全鏈條的教學過程考核生態鏈。實時追蹤實戰部門的新技戰法,更新和完善教學考核要素、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贠BE的理念,引入PBL教學方法,與實戰教官共同研制實戰情景任務型案例,強化考核標準和方法,做到可操作、可實施、可衡量、可追蹤、可評價。

(五)“同享”實戰教學環境

為了確保教學場景和實驗實訓環境的真實性和實戰化,與基層公安機關共建共享實驗室、實訓實習基地。深入了解共建單位的業務流程和工作狀態,將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部分課程內容與基層公安機關的實戰化(日常)業務相結合,開展真實化、實戰化教學,即解決基層公安機關警力緊張的難題,又能提高課程教學效果,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水平。

(六)“同建”教學師資隊伍

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方式,與基層公安機關達成人才共用共培的機制,通過駐校教官、特聘教師等方式讓基層優秀實戰教官走上講臺講授知識和技能。專業教師深入基層公安機關開展業務實踐,通過掛實職等方式開展考核,切實提升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最終達成雙向交流渠道暢通,共建教學師資隊伍機制完善的運行機制。

四、結語

以實戰需求為導向開展協同育警,將重構人才培養方案和體系,夯實課程體系建設,打造以“實戰”為導向的系列“金課”,倒逼實踐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切實讓學生忙起來。建立有效的師資交流和培養機制,讓教師能融入實戰部門,實戰部門教官能深入到課堂教學,切實有效提高教師的公安業務能力,讓教師業務能力強起來。

下一步需要緊密結合教育信息技術,搭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的動態監測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系統平臺,基于共建共享、一體融合的思路,以“實戰、實用、實效”為導向,以一流警務人才培養為目標,進一步對應用型本科公安院校校局協同育警效果進行反饋,形成“評價——反饋——改進”的閉環。

猜你喜歡
公安院校教官產教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高職教育“四實一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產教融合的 OBE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動物入學也軍訓
互聯網時代公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
教官之吼
公安院校計算機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衛與控制課程模塊化教學探索與實踐
尷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