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

2022-01-15 22:13王攀峰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解決問題能力主動學習初中物理

王攀峰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改變學科課程教學實施過于強調學生接受學習、被動學習、死記硬背、機械式訓練的不良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思維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然而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注重教師的知識講授,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機會較少,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本文主要探討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

關鍵詞:主動學習;樂于探究;解決問題能力;初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國民教育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培養也出現了新的教育模式。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人們逐漸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基礎。物理學科屬于自然科學,應當將培養知識創新型人才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育理念,學生才是主體,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熱情,培養其“自主建構學習”能力。

一、鼓勵自主學習

毋庸諱言,雖然絕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渴望獲得更好的成長,希望擁有更為強大的能力,能夠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不想總是進行被動的學習,但同樣有很多學生是有心理或習慣上的障礙的。他們在過去的學習生涯中,已經養成了被動的習慣,心理上依靠教師,一旦來自于外界的教師支持稍有減弱,有的學生就會感到不安,根本不會去認真考慮是否足以獨立完成學習,也不能將自身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所以,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這方面的問題,要讓學生鼓起勇氣和信心去進行自主學習,對自主學習抱有強力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的時候,這部分知識并不難理解,只要學生能夠進行認真思考,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如果學生的自主學習出現問題,很可能就是出在心理和習慣上。為此,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比如用水和金屬鐵來舉例,讓學生說出這兩種物質發生某些具體的物態變化時,屬于哪種變化。學生發現自己其實能夠做出快速準確的回答,自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就會大為增強。

二、通過辯論會推動學生自主思考

教師通過開展辯論會能夠為學生創造出暢所欲言的機會,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開拓眼界、創新認識。在進行教學時,初中物理教師可以抓住教材內容中具有探討價值的知識點,并結合這些知識點明確辯論主題,幫助學生選擇辯論隊伍,然后利用一定的課堂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物理辯論會,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自主闡述自己的論據,以此來推動學生自主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有利于創新物理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思辨意識。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力》的相關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會,提出"兩個物體間有力,一定需要接觸嗎"的辯論主題,使一組學生作為正方,秉持"兩個物體間有力,不一定需要接觸"的觀點,使另外一組學生作為反方,秉持"兩個物體間有力,一定需要接觸"的觀點。在進行辯論時,學生就能夠自主運用"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等知識論述自己的觀點,強化對"物體對物體"深層含義的理解,進而掌握"只要有力,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等隱藏規律。

三、放手讓學生探索,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教師可以設置恰當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多種自主學習活動建構新的認知。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老師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學生能獨立探究得到的結論,就應該放手讓學生探究;通過小組討論能夠解決的問題,就讓學生小組交流合作進行求證。當全體學生遇到難以自主跨越的障礙時,教師才通過引導.和講解幫助學生解決。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是不斷從錯誤中反思并有所收獲的過程。課堂有限的時間里,老師要做到少講、精講,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從不斷“犯錯”中深刻領悟知識。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需要和其他同學合作學習,物理實驗也需要其他同學的配合參與,所以物理課堂上學生需要--定的學習自由度。這就必然要求老師課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同時也要求任課教師具有較強的課堂掌控管理能力,以便應付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

四、培養觀察的習慣

學生一般對實驗觀察、圖形觀察有興趣,但他們思維比較被動,目的不夠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有的放矢,找準目標進行觀察。筆者通常采用學生邊觀察,教師邊提問邊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同時創設生活情境,把學生帶到較熟悉的環境中觀察。如在教學第十六章“電流做功的快慢”前,筆者請學生回家觀察家里電燈有無明暗變化,燈泡的電阻絲有無改變,理由是什么?電能表閃爍為何有時快有時慢?上課時提問學生,引導他們觀察分析得到的結論,逐步導出電壓、電流、電功率的額定值、實際值。這樣學生體會了觀察帶來的收獲與興奮,會自覺養成觀察習慣,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因此加強。教學實踐證明,正確的學法指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學有所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五、結合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應用實驗完善知識點的理論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實驗方式詮釋理論知識內容,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知識點探索能力,此外實驗過程會集中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注意力,讓知識點的詮釋更加全面,通過實驗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斷強化能動性和參與思維。例如,在有關《串聯和并聯》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完成理論知識講解之后,可以通過實驗方式讓學生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不同特點,以及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不同應用領域,以實驗為基礎增強學生的綜合物理學習水平,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和基礎實驗操作,增強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動性學習思維,保證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參與,通過實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完成物理知識的自主學習和探索,使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全面發展。

六、結語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老師應在探究自主教學的基礎上,靈活處理教學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自主探究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真正會學習。

參考文獻

[1]瞿平.加強實驗教學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教學儀器與實驗,2020(05).

[2]江林,王林.生態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科學論壇,2019(32):18-19.

[3]李家程.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9(02):81-82.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能力主動學習初中物理
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轉換數量關系角色,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
數字電路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及調研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個人理財》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路徑研究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