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述新課改背景下面向素質教育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

2022-01-15 22:13吳繼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素質教育新課改小學語文

吳繼紅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持續進步,加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備受關注,現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诖?,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視角出發,對新課改背景下有效落實素質教育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給予廣大教育同仁一定的借鑒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最近幾年,不同教學階段都實施了教學改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引來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一直受到了持續不斷的強調,成為現階段教育理念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尋找有效途徑突破傳統授課模式,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教學方法的創新中,以實際教學情況為基礎,制定有助于學生素質提升的教學方式。

一、創新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塑造教育對象過硬的綜合素質為主要目的一種教育模式。與其他類型的教育相比,素質教育在教育內容上側重于教育對象綜合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質以及個性化方面的培養。以人為本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將其轉移到小學語文課堂中,實際上就是正確認識學生個性化差異,促使學生保持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態度進行學習,為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改善打下堅實基礎,這些都與新課改的具體要求不謀而合。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正值學習和吸收知識的重要時期,同樣也是激發學生潛能的關鍵時期。將素質教育有效落實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能為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機會,還能更好地推動學生健康發展,這也是新課改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因此,必須要加快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以小學生特點和需求為基礎,適當調整教學模式,助推學生全方位自由發展。

二、面向素質教育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改進措施

(一)挖掘教材資源,注重滲透道德觀念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目的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還需要讓學生接觸并了解更多積極健康的道德觀念,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完備的人格。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很多傳統文化和偉人,這些素材都可以用來讓學生體會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和精神。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其中主要包括樂于助人、尊老愛幼、知恩圖報以及誠實守信等,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大力發揚優秀品德,在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優秀品德的同時,還能規范學生行為。

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教師可以利用雷鋒叔叔值得大家學習和被稱贊的事情,如雷鋒叔叔幫助老年人、將迷失方向的孩子送回家等事跡,將樂于助人、奉獻愛心、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德有效滲透進來,積極鼓勵學生學習雷鋒精神,進一步理解雷鋒精神的內涵。這樣一來,不僅拉近了學生和課文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大愛的胸懷,以及樂于助人的優良品德。

(二)嘗試從美學角度開展教學活動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學重心放到了課文知識講解上,授課方法和角度大同小異。倘若教學模式一直是單調乏味的,就會逐漸消磨掉學生學習興趣,尤其是小學生具有特殊性,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如果教學方法固定不變,課堂效率和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實際上,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大部分來自于生活,而世間萬物都與美息息相關。對美的探討決不能止步于美術課堂中,詩詞歌賦中同樣蘊含著深刻的美。因此,教師在詩詞教學中,可以以美學視角為出發點,在帶領學生正確理解詩詞內容和情感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廬山風景的圖片,接著讓學生觀察與欣賞課文插圖,并引發學生思考:“同學們,你們認為廬山是怎樣的形象呢?”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講解完古詩內容后,由于小學生通常喜歡繪畫,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繪畫的方式呈現出自己對廬山形象的理解,不僅能增強學生對古詩描繪景象的感知,還能調動學生繪畫積極性,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三)鼓勵學生積極合作

任何活動的有序開展都離不開合作這一方式,這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實踐方式。與其他學科一樣,小學語文教學也離不開實踐與探索,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有效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激發學生靈感的重要路徑。在分組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學習情況,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保證每個小組都包含不同學習能力和基礎的學生,同時小組與小組之間整體水平相當。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布置各種探究性問題,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這樣一來,不僅能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還能有效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思維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小組合作任務,要求學生結合文章內容,找出文中介紹的幾種“天然的指南針”,并總結人們如何借此來準確辨別方向的。在探索答案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文章進行細細品讀,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生字詞的印象,同時閱讀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相互配合尋找“天然指南針”,并相互訴說辨別方向的辦法,這樣能夠有效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全體學生的合作意識。此外,通過了解大自然,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課后作業布置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或者查閱相關資料,尋找文章中沒有介紹的“天然指南針”,并在下節課與大家分享,由此可以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提高學生辨別方向的能力。

結束語:綜合而言,對于小學生來說,其綜合素質和學習水平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和促進的關系,只有在教學活動中有效落實素質教育,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改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良好道德觀念的有效滲透,嘗試從美學角度入手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小學合作學習,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教學效果和質量能夠越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柏丹萍.邂逅繪本 愛上閱讀——淺談繪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21(26):50-51.

[2]楊依.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18):75-76.

[3]劉露婭.朱熹《小學》中道德教育理論對當代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啟示[J].求學,2021(23):1-2.

猜你喜歡
素質教育新課改小學語文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