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編輯加工技術的發展

2022-01-31 09:47張蓓蓓
時代人物 2021年35期
關鍵詞:科技期刊加工文獻

張蓓蓓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分公司 河北石家莊 050023)

編輯是一個古老的職業,編輯加工技術的每次進步都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統觀世界強國,沒有一個不是科技領先大國,科技已經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和大國的標志,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先把我國建設成為科技強國。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科技期刊的發展,對于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維護國家科技信息安全,提高科研人員在國際同行中的學術影響力,提升科技文化國際交流的話語權以及推動中國科技出版產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萍计诳庉媽ν苿涌萍计诳l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科技期刊的加工編輯,每天都可以看到各個科學領域最新的成果、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如何使自己在科技強國的背景下保持一種與時俱進的良好狀態,成為推動科技期刊進步的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掌握最先進的編輯加工技術,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編輯加工技術與科技發展的關系

文字切切實實地記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文字的載體隨著科技的發展也發生著變化,在紙張發明以前,中國人用甲骨、青銅、竹板、縑帛記錄,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點。文字刻甲骨或者青銅上,篆刻費時費力;刻在竹板上,可制成簡書,但依然厚重,書寫有限;當絲織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之后,便出現了將文字書寫在縑帛上的帛書,縑帛質地輕柔易于書寫,便于攜帶,但是價格昂貴;繼續促使人們去尋找更廉價的替代物,于是紙張便被發明,紙書攜帶方便,易于保存,字跡清晰,更重要的是記錄文獻的容量大,便于流通,提高了文獻的轉播效率。紙張的發明繁榮了東漢、魏晉、南北朝的書籍出版歷史,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古代的編輯加工。編輯工作始于何時,學者們對此尚有不同的意見,但對于“最早的編輯工作主要是??薄边@個觀點已經廣泛接受。晉以前文獻抄于簡牘、布帛之上,但抄寫中會不時出現錯誤,因此古人非常重視校對??鬃诱怼对娊洝窌r就曾仔細校對。古人校書的方法,有一人校,也有二人對校?!耙蝗俗x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冤家相對,為讎(音“仇”)?!毙r,一旦發現錯誤,便用刮刀將簡牘上的字刮掉,再重新填寫。試想一下,最初的編校人員捧著厚厚的簡書或者珍貴的帛書,有時還需要兩個人一起校對,遇到天氣不好或者夜晚的時候就要在昏暗的油燈前對書稿進行閱讀校對,用刀來消除改正,比較耗時耗力,效率極低。

近代的編輯加工。古代的編輯活動的發展很長一段時間緩慢,這與當時封閉的文化環境和傳統的文人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系。隨著科技的發展,紙張出現以后的編輯校對工作就更廣泛,編校分離是在引進鉛活字排版和機器印刷技術之后,鉛排工藝可以使校、排相間進行,即使出現了錯誤或遺落也可以及時改正。20世紀初期,西方的先進文化的影響,改變了古代出版活動的格局,尤其是現代印刷技術的引進,出現了近代意義的出版機構,還產生了新式傳媒報刊。因為報刊的周期性和傳播特點,需要設計專門的機構,此時的編輯活動也逐漸走向專業化、職業化。例如,商業印書局最開始只是印書,為了擴大生產把印刷轉為出版,但是卻發生了圖書滯銷的情況,此時才意識到擁有專業的編譯人員是多么重要。此時的編輯工作收到的都是作者郵寄過來的手稿,編輯在進行文字加工的時候都是在紙稿上進行,不同作者的書寫風格不同,字跡清晰工整的還好,遇上字跡潦草的,編輯加工起來會耗費很多時間與精力,另外由于通信技術的不發達,與作者之間交流靠的是書信,這也會影響作者與編輯及時的溝通。

現代的編輯加工。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計算機激光照排膠印,電子出版物也隨之出版,同時對編輯加工、校對等工作提出了現代化的要求。計算機已經相當普及,各實驗室科研人員利用計算機記錄并處理實驗數據、撰寫學術論文,此時的編輯部需要配備計算機,安裝文字編輯軟件、排版軟件(如北大方正等),經過一定的培訓,就可以對文稿進行編輯加工排版等工作。通過網絡E-mail或QQ與作者進行交流,方便快捷。

進入互聯網高速發展時期,信息的傳播速度達到前所未有的迅速。數字加工隨之被提出,數字加工也稱之為數據加工,將傳統的紙質載體轉換為數字化產品,即主要針對報紙、書刊、雜志、圖冊、表單、公文等形式的紙介數據,通過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加工成PDF、html、txt、doc、xls等多種可編輯的電子文件格式。將保存在計算機內的文件進行條碼識別實現海量存儲,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可任意檢索、核對和網上查詢、調閱、打印,實現資源共享。此時,又對編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編輯需要掌握數字加工的一些基本技能。

現階段的編輯加工技術

2013年7月我正式進入加工編輯這個行列,負責相關領域科技文章的文字編輯加工。雖然我只工作了7年,但這段時期卻是出版行業轉型的重要時期,現在提倡無紙化,實現數字出版,數字出版的前提條件是數字加工。我接觸的編輯加工是在word上進行文字處理,屬于數字加工的一部分,相對于傳統的紙質載體,word中自帶的一些功能(如查找替換、拼寫與語法功能、宏包運用)使文字處理的速度大大提高。利用word進行文字加工的同時也掌握了word排版的一些技巧,雖然不是專業的排版人員,但是遇到一些小問題的時候可以自行處理,省去與排版人員交流的時間,節約時間。

除了word排版還有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排版方式是Latex,利用這種格式,即使使用者沒有排版和程序設計的知識也可以充分發揮由Latex所提供的強大功能,能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生成很多具有書籍質量的印刷品。對于生成復雜表格和數學公式,這一點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它非常適用于生成高印刷質量的科技和數學類文檔。熟練掌握word之后,又學習Latex加工排版的技術。

現有的紙版或pdf 電子版文章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碎片化閱讀,為了順應數字出版的趨勢,滿足讀者數字閱讀的更高要求,結構化XML文件正成為科技期刊出版的潮流。XML(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可將文章分成若干個標記段落,每個段落還可以再分為幾個子模塊,信息細化,可以提取更有效的信息,推送給讀者,第一時間引起讀者的關注。利用XML文件可以生成多種格式文件(如ePub、HTML、PDF等),真正做到一次生成多次發布,交互式索引、關聯閱讀和興趣檢索得以實現[1]。

加工編輯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對Word文檔實現了XML結構化標記,借助基于VBA語言編寫的程序,進行全文標記,由于作者提供的稿件未經過編輯加工,程序識別可能會出現錯誤,加工編輯對程序運行后的稿件進行校對修改。在全文標記的基礎上,還對文檔內在邏輯的連續性和一致性進行了自動校對,相比傳統出版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減少了編校錯誤。

為了更快捷準確地校對稿件,我們還學習宏的錄制與編寫,根據不同學科的稿件特點以及涉及詞匯,構建對應學科的數據庫(易錯地名、期刊名稱縮寫、敏感詞、常用術語等),運行宏的時候可以把稿件中的這幾項容易產生錯誤的方面同時進行校正。這樣只需要一個宏包就可以對正文進行前期的簡單加工。

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具有索引作用同時可以擴展閱讀,編輯要保證參考文獻的正確性,還要符合國家的標準,逐條修改文獻格式、核對文獻出處、核對文獻信息,編輯工作復雜又繁瑣,純手工加工參考文獻非常耗時,而且出錯率也很高。于是基于CrossRef數據庫的參考文獻自動加工被設計出來,它是利用https協議自動獲取參考文獻的doi信息,并進一步利用獲取的DOI信息從CrossRef、PubMed和ADS數據庫挖掘出文獻的元數據信息,并按照期刊的具體格式要求完成文獻的加工和XML信息標引[2]。加工編輯只需要運行一下程序,就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完成近百條文獻的加工,文獻加工之后會嚴格按照標簽分類,作者、題目、期刊名稱、年份、卷號、頁碼,如果出現與原文不符合的地方,文稿會在相應的位置高亮,提醒加工編輯去核實,是作者提供文獻的錯誤還是拆分后的信息錯誤。大大縮短了處理文獻的時間,同時也提高了文獻的正確性。

此外,除了基于word本身的一些功能整理的軟件,還有一些具有普適性的軟件供加工編輯選擇,以輔助編輯加工工作,比如方正審校、善鋒軟件、Grammarly等,這些軟件都可以嵌入word中,對稿件中的語言問題、語法問題、文獻核對工作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大大提高編輯的加工效率和準確率。

在科技強國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加工編輯要具備強烈的政治意識、較強的語言文字功底、良好的職業品德、扎實的專業基礎、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這些都是內在的,怎樣使它們更好地呈現出來,需要借助編輯加工技術,所以還必須掌握最先進的編輯加工技術。新技術的提出需要我們去勇于嘗試,付諸實踐,在運用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停滯不前,我們要運用智慧努力去解決出現的問題,克服現有的困難,推動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只有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前進才能提高我們的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務讀者,促進科技的傳播。

注釋

[1]侯修洲,黃延紅.基于VBA的Word文檔XML結構化標記方法[J].編輯學報,2017.29(5):471-474

[2]侯修洲,黃延紅.基于CrossRef數據庫的參考文獻自動加工及XML標引方法[J].編輯學報,2017.29(1):70-72

猜你喜歡
科技期刊加工文獻
《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雜志訂閱單
認識“超加工食品”
第五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在長沙舉辦
自由曲面加工中數控加工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應用》獲評“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雷達學報》入選“第5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論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復合型編輯人才的培養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