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水平開發區建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以安徽省蕪湖市三山經濟開發區為例

2022-01-31 09:47肖慶玲
時代人物 2021年35期
關鍵詞:三山開區開發區

肖慶玲

(中共蕪湖市委黨校/蕪湖行政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0)

三山經開區發展現狀

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三山經開區)他的前身是安徽蕪湖綠色食品經濟開發區,2006年4月被批準設立為省級開發區。2009年7月,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經省政府批準正式掛牌。三山經開區先后被批準為“蕪湖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范園區”、現代農業機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省級物流示范園區??傄巹澝娣e319.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7.5平方公里。2020年7月6日,三山區和弋江區合并成立弋江區,2020年9月原三山區管轄范圍全部委托至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管轄。

近年來三山經開區堅持聚力發展,綜合實力有了新躍升。2020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5.8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0.6億元,年均增長8.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7.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7.8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5.3億元。五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累計11.58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完成累計62.11億美元。三山經開區入選省級園區循環發展試點名單,被評為省制造業發展增速10快區。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東部先進開發區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山經開區高水平建設面臨的挑戰

基礎設施和基本功能不完善。三山經開區是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由以農民、農業和農村為主的傳統社會形態轉化而來。經濟總量小,僅占全市的4.3%。產業結構不夠優,三次產業結構為3∶67∶30,三產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三山經開區發展受歷史演變和諸多條件限制,產業、城鎮和生態的布局分散,缺乏關聯融合,不能“群星拱月”,致使農業農村邊緣化,先進制造、新型材料等產業沒有形成優勢明顯的主導產業群,服務業比重低,小、弱、散的局面未改變,城鎮和園區平臺建設相對滯后,城市中心不突出,生態價值未彰顯,生產、生活和生態不協調,影響產業和人口聚集。城市功能不完善,教育及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健全,嚴重制約了人口的集聚。

營商環境欠佳,高質量創新人才缺乏。一是營商環境欠佳,有的企業反映“臉好看、門好進、事難辦”,互相推諉扯皮情況還不同程度存在,遇到問題繞著走、躲著走,下級部門請示工作沒有答復、沒有音訊、裝聾作啞的領導干部還大有人在,辦事效率低下,項目審批難、落地難、推進慢。二是高質量人才缺乏,區內大型骨干企業以管理類人才為主,技術類人才聚集在研發總部,此外,區內相關科技類中小型企業不多,搭載高層次人才的平臺載體不大。2010年以來,全區共引進各類人才1萬余人,其中,高層次人才57人,占比不足1%。相關企業招引研發類人才積極性不夠高,根據一份隨機抽取的44家工業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全區研發人員總數2541人,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總數1035人,占比僅40.73%。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企業還未成長為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已招引的高層次人才團隊企業,有的產出還不能達到預期。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短缺,創新型企業家缺乏,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專業技術人才需求緊迫。同時,區內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與主城區及兄弟市縣區相比,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區內餐飲行業、娛樂行業、公共交通等發展相對滯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兜底作用,影響了人才去留。

體制機制等有待完善。一是擔當意識弱化。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迎難而上的干勁和主動擔當作為的勇氣,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難點任務落實上敷衍塞責、推諉扯皮、消極等靠,該表態的不表態、該擔責的不擔責、該拍板的不拍板,以“慎重處理”之名,行庸政懶政之實。二是爭先意識退化。一些干部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安于現狀、墨守成規,缺乏鉆勁和闖勁,對分管負責工作研究不深、不實,破解難題的新思路、新舉措不多,成績平平、乏善可陳。

建設資金不足。受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疊加影響以及增值稅留底退庫政策影響,全區財政收入下降趨勢明顯,給區級財政可用財力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上解壓力較大,支出增長較快,剛性支出任務繁重,財政收支矛盾加劇。同時受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疫情影響、外貿形勢不穩定等不利因素影響,未來收入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傮w來看,全區財政收入水平不高,除全力支持落實“六?!比蝿胀?,同時要兌現大量政策獎補資金,收支缺口較大,地方財力緊張,在全市各區縣排名中位次較后。另外,政府投資基金運作不規范,基金運作效率低。

三山經開區高水平建設的對策建議

強化規劃引領,推動全域提升。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發展方向。結合三山經濟開發區既作為經濟主戰場,又有社會事業,一二三產融合的特點,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現代農機三大主導產業集聚發展,打造新興產業集群,引導服務業提質增效;圍繞以龍湖為心、打造蕪湖市區西南綠色發展極的“一心四極”空間格局,構建水清岸綠風光秀美的“長江畔三山綠色生態空間”;突出建設“人民城市”,短期內,通過規劃建設高水平、優質的教育、文化、醫療項目及配套設施,打通民生堵點,提升城市功能;遠期通過強化社會治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等,實施精細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探索產城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經驗,建設宜居宜業的中心城區。二是優化空間布局,促進組團聯動。編制三山片區(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總用地面積,明確定位,劃定四至范圍為:北至五華山路,南至長江南路,西至峨橋路,東至資福河路。加強區內組團與市區、原三山區地域與原大橋開發區地域之間的聯系,現已將三環路→珩瑯山路→長江南路快速化,使三山組團與市政務新區之間形成“一高一快”的交通格局;利用峨山路以北的長江南路綠波措施,增強與中心城區的通行效率。

跑出服務“加速度”,精心筑巢引鳳來。一是健全工作機制,把握企業需求。建立企業服務中心,出臺《企業服務中心工作職責》《企業服務中心工作制度》,明確辦理時限,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企業時間成本。建立企業走訪制度,跟蹤項目開工前期、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及時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建立投資服務中心聯席會商制度,各職能部門互通有無,合力高效解決企業發展難題。二是推進流程再造,優化辦事體驗。在企業服務中心擺放涉企獎補受理清單折頁,明確辦理事項所需材料清單及受理、審核時限,一次性告知企業,努力實現“集成服務、一次受理、一次辦結”。三是嚴格人員管理,提升服務能力。企業服務中心窗口人員設置 AB 崗,固定工作人員,杜絕因人離崗而造成的工作脫節。加強對窗口人員業務培訓,通過組織集中培訓、派員跟班學習等方式,提升窗口工作人員政策理解度、業務熟悉度,讓服務有力度、有精度、有溫度。四是圍繞三山經開區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面向全球特別是長三角地區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出臺區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發展專項政策,重點引進項目水平高、轉化速度快、產業帶動大的團隊,爭取更多優秀團隊納入省、市政府重點扶持范疇,不斷優化科技人才發展環境,繼續做好團隊人才健康保險等服務工作以及高層次人才團隊監管和扶持工作。制定激勵企業創新主體的創新積極性的優惠政策。加大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力度,激發企業創新熱情,加大研發投入,多出科技成果快出科技成果。嚴格及時落實省、市科技創新支持政策,使研發性企業創新性企業持續得到支持,促進區內企業的創新發展。實施“紫云英人才計劃”,將人才招引、培養、服務、激勵、保障整合成系統性的政策,構建具有三山特色和區域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堅持改革導向,突破體制機制瓶頸。要全面對標“長三角地區”開發區運管分離的先進經驗,在重監管、強服務、提效能上先行先試。加大機構改革力度,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消化冗余人員、優化機構設置,真正形成“大部制、小政府”格局。認真落實績效工資制,支持開發區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實行彈性工資制,對通過市場化選聘的招商人員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引進專業機構,培養專業人才,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在專業化上下功夫;引進市場化機制,開展市場化競爭,推行市場化評價,在市場化上求突破。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競爭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干事創業的活力。堅持人才配置的市場導向、人才引進的高端導向、人才培養的專業導向、人才服務的精準導向,大力引進人才,探索實施特崗特薪、特職特聘。選調一批懂經濟會經營的優秀干部,到開發區主戰場錘煉,讓開發區成為干部成長進步的“練兵場”。

創新投融資模式。發揮國企作用,盤活政府存量閑置資產,整合國企資本參與組建、承建融資平臺,對于具備收益的基礎設施,可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來籌集新項目資金。爭取政策性金融機構為城市建設項目提供長周期、低成本資金。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充分利用國家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政策。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城市建設,通過債權、股權、基金等多種形式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快政府投資基金發展,規范政府投資基金運作,提高基金運作效率,充分運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促進“雙招雙引”,支持產業培育和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三山開區開發區
寧鄉經開區“萬名工人學黨史”
松木島化工產業開發區
松木島化工產業開發區
吹響“沖鋒號” 按下“快進鍵”——寧鄉經開區深入開展“大干一百天,實現雙過半”大競賽活動
京津攜手推出國家級經開區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三山虎山血戰輝映青史
發展前景廣闊的淮安高新技術開發區
鎮三山
遼太祖卓龍眉宮“取三山之勢”之三山考略
情愛感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