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基本問題探討
——以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為例

2022-01-31 09:47
時代人物 2021年35期
關鍵詞:黨史思政筆者

劉 敏

(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 四川成都 610213)

2021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思政課中加強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各地高校要將在思政課中加強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作為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表現,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在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盵1]在“四史”教育中黨史教育是重點居于統領地位,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如何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中?只有解決這一基本問題才能培養真正的聽黨話、跟黨走的新時代大學生。

黨史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的必要性

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期間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才有了今日之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盵2]青年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黨史、知黨史、了解黨的百年歷程對于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仰尤為重要。

黨史教育有利于學生了解黨的奮斗歷史。目前進入大學的新生已經是“00”后,他們獨立、個性,興趣廣泛且擁有迅速學習新知識的便利手段,但同時他們對黨的歷史不夠了解。在21新生開學的第一堂課筆者做了一項問卷調查“中國共產黨 成立于哪一年”出人意料的是有9.8%的同學答錯。百年黨史經歷過風風雨雨,只有通過黨史教育,了解黨的奮斗歷程,新時代大學生才能擔負起歷史重任。

黨史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繼承黨的優良傳統?!?0”后新生出生在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新時代社會迅猛發展,物質資料較數十年前有了質的飛越,相當數量的大學生在充裕的物質生活面前缺少了奮斗精神。根據問卷調查筆者所教授的專業學生每月生活費基本1500元以上,在他們身上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通過黨史學習,新時代大學生重溫黨的歷史,從而繼承黨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黨史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伴隨著西方文化的輸入,西方各種社會思潮涌入中國,不可避免的對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造成了劇烈沖擊,而青年時期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加強對青年學生的黨史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三觀”,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堅定政治信仰。

高職院校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面臨的難題

學生對黨史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0”后高職院校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積極性不夠、學習意愿較低的情況,受社會某些不良思想的影響還有較強的功利主義思想,認為黨史教育并不能使自身受益,因而對黨史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在大學生同上思政大課的活動中筆者所授的專業即存在著玩手機的情況。

黨史教育的活動不夠豐富、內容較為單一。出于學生安全問題考量,加上配套資金不夠,當前黨史教育的方式較為常見的仍然是傳統的講授方式,這樣的教與學的方式不符合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特征,既不能使青年學生真正的愛上黨史學習也違背了黨史教育的初衷。黨史教育應該是鮮活的,應充分的挖掘、利用當地的革命遺址、紀念館為學生的黨史教育上好生動的實踐課。

黨史專業思政課教師匱乏。開展好黨史教育,擁有一支專業技術強、水平過硬的專業隊伍是前提,但是就目前高職院校的黨史教育師資隊伍總體而言,中共黨史專業的思政教師所占的比例較低,缺乏專業人才與學術底蘊的支撐,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我校的思政課教師中,黨史專業的僅占5%,總體基礎較為薄弱,需要思政課教師深入學習,達到黨史專業教師水準。

黨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方式

在學生主動學習意愿不夠的情況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應根據黨史教育重點,新時代大學生特點,巧妙的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中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開展專題式教學。專題式教學的優點在于能夠幫助學生就某一個問題從宏觀上厘清黨史發展的若干脈絡。思政課教師可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黨史教學專題,從不同的角度展現黨的奮斗歷程、歷史成就、歷史經驗、理論創新、精神譜系等。在20級的毛概課第三章《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的教學中,筆者即融入了抗美援朝精神專題教學,在專題教學中注重史論結合、同時穿插部分影視片段,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抬頭率高、全程認真聽課起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

開展實踐式教學。高職院校學生文化基礎較差,理論功底薄弱,傳統的講授式的教學方式不易引起共鳴達不到育人的目的。只有采取靈活多變的實踐教學方式,如在課內開展演講、辯論、表演等活動,課外采取實地考察、社會調研如參觀歷史紀念館、革命遺址等活動,才能營造黨史教育氛圍,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在21級筆者所授的文創及廣告專業中進行了圍繞黨史主題的微電影創作比賽?;顒右潦紝W生即開始認真的創作,包括人員分工、劇本打磨、拍攝等,在創作過程中學生就劇本創作、拍攝問題和筆者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溝通。從學生的事后反饋,他們認為拍微電影是很好的黨史教育方式,讓他們更加的了解了黨史、糾正了自己的不良學習習慣,堅定了自己對黨的信仰從而堅定了走社會主義道路。

開展研討式教學。首先由教師設計黨史討論題目,把任務布置下去由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搜集資料,再在課堂分組討論和匯報,最后教師點評總結,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困惑。研討式教學的優勢在于促進學生思考問題、加深學習印象。在20級文創專業中就改革開放的內容給學生布置了討論題,“從改革開放看中國發展”。任務布置下去以后,學生花兩天的時間準備,課堂上學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改革開放使中國得到了跨越式發展,由弱國變強國,今天他們能夠坐在教室里也是得益于改革開放。但也有極少數學生認為改革開放雖然使中國得到了長足式的發展,但改革開放帶來了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潮,同時改革開放還加劇了環境的惡化。討論以后由筆者進行總結,最終引導學生認識到了改革開放的必要性、正確性。

利用好微信公眾號。碎片化學習是當今普遍的快速學習方式,微信公眾號為碎片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筆者所在的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思政部創建了微信公眾號——文產思政支部云。微信公眾號里有“尋找21顆初心”的專題學習內容用于介紹黨員的先進事跡。筆者的思政課設有“新聞分享10分鐘”欄目,用于學生分享國際、國內時事。微信公眾號內容更新時即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并鼓勵學生在公眾號留言。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反饋,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參與留言的學生數量較大很好的起到了黨史學習的效果。

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要求

黨史教育的效果如何,最終取決于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知識是否過硬,教授方法是否得當,是否有真情實感,這需要思政課教師認識到黨史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學習,具備相關的技能。

思政課教師須有專業的知識儲備。黨史融入思政課教學,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思政課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有深入的了解?!叭绻颊n教師不積極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知識素養,不自覺接觸各種文化知識,不積極主動實現知識更新、拓展知識結構、拓寬視野與眼界,那就不可能克服本領恐慌,而克服本領恐慌沒有捷徑可走,只能通過加強學習”。[3]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需通過研讀原始資料、檔案、報刊等豐富自己的黨史知識,才有底氣給學生傳授黨史知識。

思政課教師須熟練現代化教育手段。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即決定了傳統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故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利用好學習通、職教云等。筆者在教學中經常使用學習通進行搶答、討論等活動,和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學生的活躍度更高,在網上學生表現得更活躍。教師也需要利用好線上線下學習資源,既讓學生利用好線下學習資源也要利用線上學習資源,使線上學習資源成為線下資源的有益的補充。

思政課教師要真懂、真信,講出真情實感?!八枷胝卫碚撜n教師不僅要以自己的學識魅力,同時還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養成,自律守正,從而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盵4]這就需要思政課老師講出感情,只有做到講出感情“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5]只有講到學生的心里,才能激發出他們的愛國熱情。如筆者在講到在中印邊境沖突中犧牲的陳祥榕、肖思遠等4名烈士的時候,尤其是當給學生讀到“00后”烈士陳祥榕“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時候”數度哽咽、泣不成聲,學生們也深受觸動。老師的真情實感最終體現在學生思想的轉變上有學生告訴筆者,是筆者堅定了他對音樂的夢想追求;有同學說以后想回農村當村官帶領當地脫貧致富;有同學說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新時代在高職院校思政課中融入黨史教育,對思政課教師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要求思政課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手段與方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轉變學生學習態度,從而化被動為自覺,使青年學生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同時,在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的過程中,思政課教師自身也得到鍛煉,具備了更專業的黨史知識儲備,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黨史思政筆者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