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學史明理 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 學史力行”的核心要義

2022-01-31 09:47宋靜蕓
時代人物 2021年35期
關鍵詞:崇德學史黨史

宋靜蕓

(廈門市集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福建廈門 361021)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歷史傳承與學習,正是這一優良傳統使得我們雖然不斷地歷經王朝更替,但文明發展卻從未中斷過,不斷走向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歷史學習問題,曾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歷史學習的重要性。他強調“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盵1]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歷史,尤其是學習黨史,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學、學什么、怎樣學”等重大問題。今年春季,在建黨百年來臨之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戰略決策,強調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他再次強調“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盵2]這些重要論述都為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學史需明淵源、深鉆研

“學史明理”中的“明理”指的是通過學習教育,牢固樹立唯物史觀,強化理論思維和歷史思維,深刻認識和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在學習黨史過程中不僅需要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還要認真梳理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從縱向的歷史發展脈絡中研究深層次問題;深刻領悟“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等歷史必然選擇,汲取真理力量。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做到學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明理主要指要用“大歷史觀”來理解和把握黨的百年歷史。正如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要了解一個限定的歷史時期,必須跳出它的局限,把它與其他歷史時期相比較”。一方面,學黨史需明淵源,要不斷運用理論與歷史思維,深刻領悟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豐富發展者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系列重大理論成果的偉大歷程;另一方面,學黨史要深鉆研,從黨的非凡歷程中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在新時代征程中,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績,進一步堅定努力方向。

學史需增自信、傳精神

“學史增信”中的“增信”是指通過學習教育增強歷史自覺,不斷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汲取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百年黨史完整再現百年發展歷程中我們黨通過不斷總結摸索,最終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鑄造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將馬克思主義的命運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最后獨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方面。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傲私鈿v史才能看得遠,永葆初心才能走得遠?!盵3]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努力、頑強拼搏,涌現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以及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為我們黨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厥装倌旯廨x歷程,我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歷史成就,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行動指南,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實踐之“的”,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團結帶領人民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筑起一座又一座偉大豐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學史需樹新風、揚美德

“學史崇德”中的“崇德”指的是通過學習教育,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錘煉崇高的品德與美德。具體來講,學史崇德就是要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為民造福的公德、嚴于律己的私德。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9月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指出:“我們緬懷這段歷史,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盵4]一大批優秀共產黨人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獻身,這種前仆后繼的精神鑄就了共產黨人高貴的人格品德與光榮的傳統,鑄造了榜樣的力量。作為黨員干部,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和提升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才能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于學習歷史、總結歷史,善于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汲取治國理政方略和思想智慧的政黨。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歷史,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繼續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自覺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學史需融生活、見實效

“學史力行”中的“力行”是指通過學習教育增強行動自覺,具體而言是指通過學習教育加強黨性錘煉,砥礪政治品格,不斷改造世界,自覺做到知行合一,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質勝于華,行勝于言,黨史學習不僅在于知,更在于行。黨員干部要從百年黨史中總結經驗、汲取營養,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實干的動力,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斷增強業務工作水平,將行動融入到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群眾辦實事中,積極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

第一,要在牢記初心使命上融生活、見實效。學習黨史,自覺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滋養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質,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腳踏實地、步履堅定地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第二,要在主動擔當作為上融生活、見實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硬仗中,有近4000萬名黨員、干部第一時間扎根一線,從事疫情防控工作,涌現出北大“90后”青年黨員等先進標簽形象。風云變幻的全球疫情給廣大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課、社會課,廣大黨員沖在一線,經受住了考驗,與我們國家和民族一同成長進步;在新時代社會建設過程中,在脫貧攻堅實踐中,主動擔當的黨員身影比比皆是,以團隊帶頭人張連鋼的名字命名“連鋼創新團隊”、全國脫貧攻堅楷?!皬埞鹈贰钡?,廣大黨員、干部吃苦耐勞、不怕犧牲,將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融入生活。

第三,要在弘揚艱苦奮斗等光榮傳統上融生活、見實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毙聲r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仍然面臨巨大風險挑戰,黨員干部要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繼續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在新征程中留下艱苦奮斗的足跡。必須堅持以儉修身、以儉興業,要時刻警醒自己,培育積極健康的生活情趣,堅決抵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總之,輝煌歷史照亮未來,復興宏圖催人奮進。[5]“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一面鏡子,透過歷史可以深邃眼光、明辨是非;歷史是一位老師,通過對話,可以汲取智慧、洞見未來。歷史讓我們掌握強黨之道、強國之道、復興之道。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深刻影響著其未來走向,同時歷史遺產也是支撐一個民族繼續前行的底氣所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我黨一直以來都善于向歷史學習,善于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將歷史財富轉化為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爸袊伯a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中國奇跡’,仔細分析中國發展之所以能取得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關鍵是改革開放釋放了市場的力量和資本的力量”[6]。黨史學習教育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通過學習黨史堅定信仰、明確方向、鼓舞斗志、增強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在“兩個大局”境遇下,深入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要立足新起點、新征程,把握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肩負的歷史使命、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要認真回顧走過的路,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繼續走好前行的路,不斷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局面,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

猜你喜歡
崇德學史黨史
撿玉米
第一次學黨史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③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④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①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學史明理 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 學史力行
——普洱學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上的今天
崇德鎮“蒲公英農民詩社”詩教工作紀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