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才振興推動組織振興 以基層黨建促進鄉村振興
——基于重慶市城口縣咸宜鎮的調研

2022-01-31 09:47
時代人物 2021年35期
關鍵詞:村級集體經濟黨組織

張 璇

(中共城口縣委黨校 重慶 405900)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于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三農”工作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未來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戰略和“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舉措。重慶市把咸宜鎮確定為市級鄉村振興建設示范鄉鎮,該鎮人才工作和組織振興搞得如何呢?

咸宜鎮情調查

咸宜鎮位于城口縣南部,南與開州區滿月鎮交界,西與雞鳴鄉相連,北與蓼子鄉毗鄰,距縣城84公里,因生活老少咸宜而得名。

人才發展現狀。據調查,咸宜鎮現有12018人,其中,有262名基層黨員,80余名醫療、教育等專業技術人才,51名鎮內致富帶頭人,101戶種養殖大戶,170余名農村實用技術人才,114名鄉土藝術傳承人,20余名在外經商辦企業的成功人士,在讀大學生238名,在讀研究生9名,現役軍人23名,退役軍人150名,有勞動力4772人,外出務工人數3200余人。

咸宜民俗文化豐富多彩,錢棍舞、獅子舞、彩船舞、山歌、花鼓等民間藝術,老臘肉制作工藝、茶葉制作工藝、漆藝、手工制鼓等工藝因鄉土藝術傳承人得以保留傳承。全鎮青壯年以外出務工為主,留在當地的主要是老人、婦女和兒童,整體人才結構有待優化,外來人才不足,缺乏高級人才,鄉村人才振興的基礎較為薄弱。

組織建設現狀。咸宜鎮各村、社區黨組織發揮了核心領導作用。今年換屆之后,黨組織書記中5人大專學歷,占62.5%,“70后”“80后”成為主體,49歲以下的占75%?!皟晌卑嘧诱w能力素質有大幅度提升,從全鎮村(社區)“四職干部”的整體結構來看,村干部隊伍的整體學歷水平有所提升,平均年齡39.5歲,年齡結構更趨年輕化,性別比例均衡,全面實現了村(社區)黨組織成員年齡、學歷“一降一升”目標。黨組織“頭雁”作用充分發揮,全村整體發展思路清晰,村民滿意度較高,干事創業勁頭足,黨組織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輕強。

咸宜鎮人才發展和組織建設面臨的問題

人力資源流失嚴重,鄉村振興缺乏各類人才

人才“空心化”程度較高,盡管各村勞動力占所在村戶籍總人數的比例達到了50%左右,然而青壯年勞動力流失相對嚴重,大學生不愿返鄉創業,農村產業發展中的“領頭雁”數量較少且作用發揮不夠明顯。如:中六村全村勞動力人口877人,常年外出務工510余人,占比達到58.2%;青龍村全村現有勞動力739人,常年外出務工人數有536人,占比高達72.5%。

人才帶動作用偏弱?,F有人才整體素質不高,在鄉村振興中起著關鍵作用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鄉土藝術傳承人、致富帶頭人以及教育醫療人才總共不足500人,其中研究生高學歷人才僅有9人,全鎮現有人才能夠發揮的帶動作用有限。本土人才缺乏合作共贏的平臺,各村(社區)人才分散,多為單打獨斗,未得到強有力的組織,產業大戶輻射帶動作用不強,對好的經驗和技術有所保留,難以形成人才聚集效應。

人才培育機制有待完善,鄉村兩級沒有認識到人才對于鄉村振興的關鍵性作用。人才在區域內聯動不夠,全縣骨干技術人才都集中在縣級部門,鄉村本土人才主要是進城務工、進城居住等方式向城區流動,整體聯動方式單一,缺乏城鄉統籌發展。人才發展需求與鄉村振興全局工作銜接不夠,各村(社區)沒有根據本地實際找準自身需求,缺少客觀全面分析,人才引進方向不明確。

鄉村振興工作體系亟待規范

脫貧攻堅的指揮體系是一套成功有效的制度,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應當借鑒使用。目前,縣鄉換屆期間鄉村振興指揮體系未充分發揮作用。參與鄉村振興的鄉村兩級干部對最新的法律法規和上級文件要求研究不深入,對于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缺乏系統性思考。鄉村振興的駐鄉駐村工作隊、結對幫扶集團還沒有將資金項目及工作重心從脫貧攻堅銜接到鄉村振興上來,鄉村振興工作體系還沒有全面發力。

村級黨組織偏弱,建設不力

村支部班子能力水平需提高,村級黨組織書記工作思路、眼界格局沒有打開,部分村干部本地鄉村振興發展思路不清晰,發展信心不足,對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缺乏系統性思考,在破解區域產業同質化、建設用地條件受限等方面信心不足、辦法不多。黨員作用發揮不充分,農村黨員年齡結構老化,新發展年輕黨員多數在外務工,流動黨員服務鄉村發展作用有限,少數黨員帶頭示范意識不強,與村民聯系不緊密。村級干部隊伍的來源達不到對村級干部的能力要求,當前村干部崗位待遇過低,無法滿足生活需要,村級后備力量薄弱,村黨組織書記難選的問題長期存在。黨組織對年輕人吸引力偏弱,調研發現部分優秀年輕致富帶頭人錯誤地認為加入黨組織后要經常參加一些務虛的學習和無用的會議,將耽誤其事業發展,進而不愿意入黨。

村級黨組織的組織力偏弱,村級黨組織剛剛換屆完,部分支部正處于工作磨合期,服務群眾、聯系群眾成效還不顯著,如明月村在強力推進“八亂”整治過程中政策宣傳解釋不夠,村民對彩鋼棚拆除有怨言。

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力量薄弱

各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受限,各村受自然保護區生態紅線管控,村(社區)干部認為產業發展受阻,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多數采用投資企業固定分紅的方式獲得收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造血”功能不夠強,因地制宜謀發展的信心不足、辦法不多。各村集體經濟經營性資產整體活性較低,現有的村集體組織經營發展能力不足,在鄉村治理中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鄉村本土企業活力不足,農業產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鏈條較短,農牧產品銷售范圍有限,市場始終是主要制約因素,產業附加價值低,無法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不足以激發鄉村活力。新型市場主體、致富帶頭人整體發展實力不強,示范帶動利益關聯群眾能力較弱。

鄉村社會組織尚待起步

黨組織帶領下的社會組織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沒有發揮好社會組織調動群眾參與、激發社會活力作用,各村現有的社會組織只有農村用水者協會,其他的文體團隊、農產業行業協會都只具備社會組織的雛形,整體比較松散,不能較好地團結和凝聚群眾。鄉村兩級在扶持和鼓勵社會組織方面并不積極,依托村級班子成員建立的社會組織會增加管理負擔,而沒有村級班子參與的社會組織又難以有限監管,如明月、李坪村村民希望能成立中藥材功能型黨支部或協會,便于日常病蟲害管理、銷售信息情況交流,一直未在如何規范管理的問題上形成共識。

推進人才振興和組織振興的建議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五大振興既要有點上的聚焦攻堅,也要有面上的統籌推進,筆者建議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立足全局,在有序推進人才工作和組織建設工作,助推鄉村振興。

要樹立人才工作理念,招財引智,促進人才干事創業

鄉村兩級黨組織負責人要轉變用人觀念,推動鄉村振興這個系統工程,光靠幾名干部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樹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善于借助外力,廣開進賢之路,最大限度盤活人力資源,為我所用。要緊盯緊缺型人才,著力培育農業科技人才、農業生產經營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造就一批扎根農村的“土專家”和農業職業經理人等,為鄉村振興奠定人才基礎。要處理好本土人才和引進人才的關系,吸引各方人士投身鄉村振興,凝聚共識。

要善于用本地人才,探索組建農村實用人才服務隊,組團式服務,滿足鄉村振興發展需要,對鄉鎮來講,對于技術要求不高的項目或事務,可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統領,鄉村人才參與組團,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優先的使用本地鄉村人才,讓本地鄉村人才“在家”上班、“在家”賺錢,提高本地鄉村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還要著力培育鄉村實用人才。著力培育農業科技人才、農業生產經營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造就一批扎根農村的“土專家”和農業職業經理人,特別是非遺文化傳承人才,面臨失傳的技術藝術人才、工匠人才等。

完善推動鄉村振興的組織制度

完善指揮長工作機制,市管干部蹲點幫扶,建立“指揮長包干、行業部門掛片、幫扶單位定點”的產業幫扶體系,構建“一個優勢產業+一個主管部門+一個幫扶單位+一個科技團隊+一個產業協會”的“五個一”的工作機制,系統謀劃推進鄉村振興。建立幫帶聯絡機制,鄉鎮領導班子帶頭聯系產業大戶、致富帶頭人,積極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強政治引領。組織黨員、產業大戶和致富能人與群眾結成幫帶對子,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致富能人創業致富帶富作用。選派機關優秀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帶出一個好班子,打造一支好隊伍,理出一條好思路。改進績效考核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大主導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等重點任務考核比重,激勵基層干部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勇擔當、善作為。

加強基層黨組織能力建設,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

強化陣地建設,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注重建設質量和管理使用,推進村級組織場所和服務設施升級,確保為群眾提供多元化服務。加強對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鄉村技術員等人員的培養和管理,確保精力投入到農業農村發展上來。

提升黨組織生活質量,豐富組織生活形式,增強趣味性和知識性,樹立黨組織會議在村級事務中的主要決策地位,定期開展活動,精簡會議,杜絕形式主義,突出組織生活的實效。強化對村“兩委”負責人培訓,加強后備村干部儲備和培養,做好青年黨員培養和黨員教育工作,建立村級后備人才庫,確保鄉村振興事業后繼有人。

堅持典型示范引領,傾力打造李坪村黨建特色示范點,輻射帶動全鎮黨建品牌提升塑造。加強政治引領,注重把村內的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黨員中的致富能人培養成村社干部,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推行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探索“村黨支部+功能型黨支部”發展模式,結合本地實際、圍繞“五大振興”,成立產業發展、鄉村旅游、人才培育等功能性黨支部,實現信息互通、資源互享、人才互幫、產業互融,指導產業更好發展、吸引人才不斷聚集,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

深化完善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加快推進農村集體資產量化確權改革,穩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重點成立股份經濟聯合社,幫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取得合法“身份證”。結合實際找準發展方向,不搞一刀切,充分激發村集體“人”“地”“錢”的潛能,建立“市場主體+村集體(聯合社)+農戶(貧困戶)”的項目實施機制,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示范引領作用,總結推廣產業帶動、資源開發、租賃經營、服務創收、項目拉動等農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模式。要明確和保障農民集體股權權益,加大對集體經濟資產運營的透明度,加強對集體經濟組織的運行過程監督,從根本上保障農民的知情權,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推進社會組織發展

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導向,積極培育發展為民服務、公益慈善、鄰里互助、文體娛樂和農村生產技術服務等活動的農村社會組織,重點培育為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失業人員、農民工、困難家庭、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有不良行為青少年、在村矯正人員等特定群體服務的農村社會組織。對符合條件的農村社會組織簡化登記程序、提高審核效率。建立社工組織專項孵化基地,繼續實施“三區社工人才支持計劃”,積極引進域外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組織,抓好本地社工團隊培育孵化,發現挖掘一批本土社會工作者。推動基層政府將城鄉社會服務事項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逐步擴大購買范圍和規模,支持農村社會組織承接相關服務項目。鼓勵引導村集體經濟資產等社會資金支持農村社會組織發展,推動政府資金、社會資金等資金資源向農村社會組織和服務項目傾斜,建立多元化、制度化的農村社會組織發展資金保障機制。

猜你喜歡
村級集體經濟黨組織
村級義務消防隊值得一試
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公司治理研究
村集體經濟是如何“無中生有”的?——楊陵區農村集體經濟的成長之道
村黨組織委員會候選人預備人選的推薦與確定
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教材
壯大集體經濟的武夷山市實踐
伊川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探索
誰為村級產業“接生”?
破解空殼村,黨建如何引領——以漢濱區壯大集體經濟為例
能尋下好產業,看得見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級社”破解“空殼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