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與鄉村振興融合研究

2022-02-04 10:15歹凡
今古文創 2022年5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融合

【摘要】 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是吉首市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非遺項目,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不僅是苗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苗族地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鄉村振興作為當下時代的主旋律,是黨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于湘西地區保護和延續“四月八”節日的價值帶來了新思路和新發展,也是湘西地區進行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選擇。本文對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與鄉村振興的融合進行研究,通過挖掘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的綜合價值,探討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與鄉村振興融合的途徑與方法,以及兩者在融合發展中所需要注意和解決的主要困境。

【關鍵詞】 湘西苗族“四月八”;鄉村振興;融合

【中圖分類號】G2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5-0068-03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首大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1SKWT04)。

湘西苗族的“四月八”節日是依托于湘西苗族地區一定的文化空間的文化產物。文化空間也便是文化場所,可分為狹義的文化空間和廣義的文化空間。狹義的文化空間大致是指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的某個場所,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的特征,而廣義的文化空間是指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繼續傳承的一種生存空間,既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實生存環境,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的文化背景,其中涉及參與非遺活動的人群。類似于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活動起源于祭祀儀式,但是舉行節慶活動時都會依托特定的場所,而舉辦活動的場所便是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賦予“四月八”節日特殊的文化指定,并將其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加以運用。

一、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的文化空間與當代發展

傳統的民俗節日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空間,民俗節日的文化空間也是人們在時空中構造出來的。民俗節日作為時間與空間下的一種集體行為方式,通常體現為節日慶祝時的民俗活動,且具有互動性、公共性、群體性的特點?!八脑掳恕惫澣帐窍嫖髅缱宓貐^一年中最為盛大的民俗節日,不僅豐富著民眾的生活,在促進社會交往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它滿足了苗族人民對文化生活的各種需求,成為生活交往中最真誠的表達方式。

節日文化空間中的集體歡騰連接了節俗傳統的歷史、現在與未來,也將參與其中的個人和傳統連接起來。紀念儀式的展演可以塑造社群的集體記憶,促使社群形成集體認同。具有周期性質的節慶儀式活動亦是一個地區特定的紀念儀式,一次次的民俗節慶活動維系了地方的文化認同,塑造著當地民眾的集體記憶,凝聚了地方群眾的集體情感。因此,通過弘揚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發揮文化空間的集體記憶,從而推動地方傳統文化的發展與保護。

民族傳統節日在文化展演的過程中將歌舞、民族服飾、傳統的手工技藝融入節慶活動中,從而通過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文化遺產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展現民族風貌,并且隨著文旅融合的發展,民族傳統節日也不斷注入現代化的元素與旅游元素。為了適應當今時代的變化,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也在不斷調整,在湘西,每到“四月八”這一天,人們穿戴新衣服,披戴銀飾,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一年一度的活動節慶儀式,舞獅子、吹嗩吶、上刀梯、下火海、打苗鼓、賽歌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今天的“四月八”節日,又增加了旅游觀光、學術文化研討等新的內容,不斷豐富的活動內容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者、游客,從而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加強了民族的團結,凝聚著集體情感,成為苗族人民的集體盛會。

二、鄉村振興與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及互動

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為指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圍繞新時代“三農”問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步伐,加快推進我國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重大舉措。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實施,推動了民族傳統文化創新性的發展,為鄉村文明建設指明了道路。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工作,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創新舉措。努力挖掘鄉村深藏的歷史文化積淀,尤其是維持社會發展,維系民族情感的傳統民俗文化,是實施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舉措,鄉村文化振興是新時代具有實踐意義的一個話題。

費孝通先生曾說,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文化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堅實根基,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滋養,不管時代怎樣發展,社會如何進步,鄉村傳統文化都不容忽視。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里孕育著優秀的思想道德規范。面對城鎮化的影響、經濟市場的沖擊,由于鄉村治理開發過程中的一些錯誤管理模式,導致鄉村傳統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保護優秀的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與各項產業融合發展。

合理的利用鄉村民俗節日文化亦是一種保護,要推動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不能將其束之高閣。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適應經濟市場條件下的一項舉措,更能推動新時代鄉村文化的振興繁榮。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立足傳統文化特色,以此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推動鄉村傳統文化的市場化。對于久居鬧市的城市市民而言,鄉村的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村民俗表演等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以此抓住機會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吸引城市居民體驗鄉村生活、感受鄉村文化、引導其積極合理消費。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文化產業市場的需求,通過組織村民開展民俗表演等,展現鄉土文化魅力,發展特色工藝品,打造文化魅力鄉村,推動鄉村文化、經濟振興。

民俗節日文化是由民眾集體創造并傳承保護至今凝聚著民族精神與情感的根基性文化,從廣大民眾耳熟能詳、各具特色的民俗節日文化進行創新性的轉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容易讓廣大老百姓體會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獲得滿滿的幸福感;從老百姓普遍關注、習以為常的民俗節日文化入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容易使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

三、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所面臨的問題

(一)文化傳承人才缺失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活態性的特征,在非遺保護工作中傳承人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便是對非遺的保護。加強對非遺傳承群體的保護有利于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力,調動非遺傳承人的積極性,有利于推動非遺永續發展。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面臨著傳承人才缺失的問題,很多年輕人為了生計外出打工融入大城市之后更是很少講苗語,而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節日中所使用的重要工具或節日的傳承人才流失另一重要原因便是傳承人才的回報太少,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繼承傳承文化,導致舉辦節日活動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的影響。由于新農村建設導致很多傳統村落以及村落組織結構正在悄悄發生改變,從而不可避免的導致“四月八”節日的舉辦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節慶活動中,傳統的儀式逐漸被遺忘。近年來,各地紛紛開辦了各類非遺傳承人培訓班,并且加大了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但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非遺的保護理念還需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

(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各地與文化相關的產業遍地開花,因此面對經濟全球化即使是發展文化也需要向產業化靠攏,所以近年來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各行各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相繼發展,各地推出文旅融合的相關政策、開辦文化創意園、文化景觀等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了當地經濟的迅速發展。但是類似于“四月八”這種民俗節日在與鄉村振興融合的過程中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八脑掳恕惫澣赵谂c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情況下由于各種原因很難像其他相關產業一樣產生規模性的經濟效益,因此難以維持自身的長足發展,于是便越來越不被人們重視。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民族傳統節日正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

(三)保護方式的片面化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創造并傳承至今的社會生活的產物。但今天對于傳統節日的保護也存在保護方式片面化的問題,例如僅僅對節日展演的保護,通過立法來保護傳統節日。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活態性的特征,民俗節日作為一個民族地區非常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具有活態性的特征。類似于苗族的“四月八”節日,節日本身起源于傳統的祭祀活動,在舉辦節日展演的過程中舉行祭祀儀式其包含有節日的文化內涵、民族圖騰崇拜、民風民俗、民族傳統服飾等,這些同樣展現著一個民族的歷史,所以對于節日的保護要進行全方位的、活態性的保護,而不僅僅只是局限于對節日本身的保護,這種保護只是片面的。

四、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主要途徑

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的文化價值與鄉村振興戰略在內容上息息相關,符合新時代的新農村發展內涵。但就“四月八”節日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來看,要使“四月八”節日更好地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就要不斷挖掘和創新。

(一)推動“四月八”節日與旅游融合發展

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路徑選擇,可以通過挖掘“四月八”節日本身所蘊含的文化資源以及價值。從當前“四月八”節日的開展情況來看,大多數都是在村寨舉行節日儀式,因此,可以根據“四月八”節日所蘊含的文化資源,挖掘節日民俗自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以及文化資源價值,在節日儀式內容上推陳出新,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茖W合理安排,努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湘西地區的交通、旅游線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體系,讓游客在體驗“四月八”節慶活動的同時能欣賞到湘西秀麗的自然風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前景預示著發展文化產業也要推動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的生產性保護要推動其與其他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打造“文化+”的產業業態,持續深入的推進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推動文化傳承基地建設,打造文化旅游研學服務。

(二)培育“四月八”節日的文化傳承人才,加強文化隊伍建設

培育節日文化傳承人才對于非遺的活態傳承具有積極的意義,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出現了傳承人文化地域缺失的問題,年青一代迫于生計背井離鄉,導致傳承主體逐漸缺失,所以要抓好年青一代傳承人的培養,使得傳統民俗文化得以永續發展。積極吸引青年群體,讓他們真正參與到“四月八”節日的傳承與創新當中來,青年群體的加入不僅能為“四月八”節日注入新鮮的血液,又能更好的傳承“四月八”這一民族傳統節日,推動節日永續發展,增加當地經濟收入。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旺發展在于積極引導青少年的參與,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大、中、小學的課程教學內容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讓青少年了解并熟知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開展非遺傳承人培訓班,舉辦非遺講習所等活動,可以使他們更好地了解并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提高傳承人群的經濟收入,鼓勵傳承人群積極創業,為傳承人群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吸引更多的人群傳承傳統文化,壯大傳承人群隊伍。

(三)創新大眾媒介在“四月八”節日發展傳播過程中的宣傳作用

大眾傳媒的迅速發展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也同樣受大眾傳媒的影響,當今社會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大眾傳媒。在推動傳統節日與鄉村振興融合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技術以及互聯網,符合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文化傳播的創新。

1.運用大眾傳媒創新“四月八”節日的傳播途徑

推動傳統節日的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不僅要有學校的教育、政府的引導,也要充分運用現代傳媒技術,通過大眾傳媒對節日的創新傳播,提高傳統節日文化的影響力。由于智能時代的到來以及現代傳媒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智能電視以及互聯網即時獲取信息,新媒介的普及為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渠道?;ヂ摼W數字媒體的到來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加快捷的傳播方式,例如,“四月八”節日活動舉辦的當天,要舉行上刀梯、下火海、儺戲、打花鼓、吹嗩吶、舞獅子、吹木葉、打秋躚、武術、茶燈等優秀的民間文藝表演。媒體可以通過視頻直播即時發布到網絡上,未到活動現場的觀眾同樣可以通過手機等媒介即時獲取活動信息,另外,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視頻流媒體同樣成了傳播節日活動的主要媒介,所以通過大眾傳媒的多種傳播途徑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表演,讓更多的人了解“四月八”。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媒體的傳播并不是單方面的,更能實現雙向的互動,在傳播的過程中,推動民眾之間的互相傳播,豐富了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形式,給個體帶來了獨特的視聽體驗和心靈觸動。

2.利用互聯網提升“四月八”節日的影響力

隨著新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運用范圍的擴大,使用互聯網的人群越來越普遍,所以不論城市還是農村使用電子智能產品的人群越來越普及,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智能手機或者其他智能電子產品,不管是青少年還是老年人群都能通過各種媒體每天獲取不同的信息,隨著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型媒介的出現更是加持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范圍,人們幾乎每天都能通過智能產品獲取新聞信息。所以,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來提升“四月八”節日的影響力,增強“四月八”節日的傳播力。更應注意的是,互聯網影響下的“四月八”節日的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傳播所帶來的優勢,也要注意防范傳播過程中的粗制濫造。著力打造傳統文化的節日價值,融合多方面資源,深化“四月八”節日的文化內涵,提倡“四月八”節日文化的國際化輸出,讓更多的國外游客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提升“四月八”節日的影響力。

(四)推動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的生產性保護

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已經逐漸成為湘西地區的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并且形成了特色旅游品牌,對于推動湘西地區旅游業及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的生產性保護,應該依據其節日文化內涵,通過內容豐富、參與性強的節慶活動,展示民族服飾、民族歌舞、音樂、宗教信仰、節日儀式等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推動“四月八”節日生產性保護的同時,既要保護“四月八”節日的文化內涵又要與時俱進,豐富節慶活動的娛樂性,鼓勵人們積極參與。

綜上所述,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文化價值,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大力發展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文化,緊扣黨和政府的文化保護與傳承新政策,善于利用好戰略支持下豐富的資源及力量,必將促進鄉村振興與“四月八”節日的發展,在文化意義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文化振興。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王文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文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3] 《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9.

[5]王志平.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產業發展研究[D].南昌大學,2013.

[6]張軍.鄉村價值定位與鄉村振興[J].中國農村經濟,

2018,(01).

[7]安學斌.民族文化傳承人的歷史價值與當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6).

[8]陳連山.重新審視五四與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命運——以20世紀對于傳統節日的批判為例[J].民俗研究,2012,(1):28-34.

作者簡介:

歹凡,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非遺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融合
美勞與共融合綻放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