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視域下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探析

2022-02-09 11:03何顯貴劉春玲
電影文學 2022年23期
關鍵詞:文化

何顯貴 劉春玲

(1.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2.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創作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生動實踐,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旋律電影通過影視藝術傳遞愛國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從而發揮藝術的教化作用,宣傳主流價值觀。國內市場,主旋律乘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東風不斷實現“飛躍”;國外市場,主旋律電影的傳播卻不甚理想。主旋律電影的海外傳播承擔著講述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展示中國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的歷史使命。因此,“走出去”參與海外市場競爭、“走進去”擴大中國影響力是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的重要途徑。

一、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的流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一段時間(指十七年電影),中國電影市場先后涌入了450部左右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影片多數以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為基礎,具有較強的歷史感和真實性,可以歸到主旋律電影之列。1987年,廣電部電影局首次提出了“主旋律”這一詞,隨后主旋律電影在國內迎來了四個較為重要的發展時期。第一階段,是發展初期(1987—2000),主旋律電影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占據了主要市場,受到國內觀眾的廣泛接受;第二階段,是發展瓶頸期(2000—2009),隨著經濟飛速發展和資本的涌入,商業片在電影市場嶄露頭角,大顯其道;第三階段,是融合恢復期(2009—2016),主旋律電影商業化轉型的成功案例使其在國內市場重獲新生;第四階段,是井噴涌現期(2017至今),在電影技術的帶動下,主旋律大片逐漸被國內觀眾認可,一批優秀主旋律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

主旋律電影的海外傳播也有較為明顯的時間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一段時間(指十七年電影),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國際市場主要面向蘇聯、南斯拉夫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現實主義的題材、相似的社會背景等原因不僅引發了中國電影的海外輿論熱潮,也讓國際社會重新認識了中國。由于社會制度差異,中國主旋律電影缺少歐美市場,并未出現在具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中。有學者指出,“從電影市場角度看,這一時期主旋律電影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的有機部分,沒有票房壓力,對外也只是承擔文化交流的任務,嚴格來說沒有海外發行”[1]。改革開放后,經濟體制改革帶動了電影產業改革,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等中國第五代導演執導的“藝術電影”首批進入歐美市場,橫掃國際各大獎項,為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的對話在黑暗中鑿開了一條隧道。至此,海外學術界才真正開始研究中國電影。199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以《中國新電影:形式、身份與政治》的論文集,隨著海外對中國電影研究的深入,中西方電影開始了較為平等的對話與交流。

進入21世紀,中國電影呈“指數型”發展趨勢,影片的數量與質量大幅提升。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主旋律電影蓬勃發展,不僅謳歌了新時代,也將文化自信充分演繹?!朵毓有袆印?2016)、《戰狼2》(2017)、《紅海行動》(2018)等動作大戲更是成為主旋律電影發展里程碑式的存在,它們是中國參與國際事務、展現大國風采的濃縮與寫照。與國內大熱相反,主旋律電影的海外傳播稍顯冷清,以上述三部影片海外票房為例:《湄公河行動》海外票房約為136萬美元,不足國內票房的1%;《戰狼2》海外票房約為1607萬美元,不足國內票房的2%;《紅海行動》海外票房約為348萬美元,只是國內票房的0.6%(以上數據均來自IMDb網站)。海內外票房的巨大差異暴露出中國主旋律電影的海外傳播面臨困難與挑戰。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影片創作者應該深入分析當前主旋律電影的發展趨勢與海外傳播現狀,讓優秀的中國故事參與到國際電影市場的競爭中,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貢獻力量。

二、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的現狀

2017年,《戰狼2》的橫空出世實現了主旋律電影的新跨越,片尾結語更是讓國內觀眾和海外華人熱血沸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諸如此類的新主流大片通常以真實社會事件為基礎,憑借其堅定的政治語境、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世界舞臺輸出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其能吸引海外觀眾,原因有三:一是影片通常依據有社會影響力的事件改編而成,《湄公河行動》改編自“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紅海行動》改編自“也門撤僑”事件,這些事件在國際社會上具有較大輿論熱度和影響力,較高的國際關注度對票房十分有益;二是中國電影技術不斷提升,《戰狼2》中的水下長鏡頭在影片開頭就緊緊抓住觀眾眼球、場面的調度和設計也是一氣呵成,《紅海行動》中耗資5億元打造震撼的視覺效果、多國融合式的創作團隊賦予豐富的藝術審美等吸引了海外一些“技術流”觀眾;三是近年來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讓海外電影觀眾對中國產生好奇,他們期待通過影片觀察中國、了解中國,有代入感的劇情、精良的制作、若隱若現的中國符號為影片在海外傳播增色不少。

2019年以來,中國主旋律電影開始轉型,電影不再聚焦“某個人物、獨立事件”,轉向“一組平凡人、系列普通事”,以此來體現大時代下的小人物;電影不再暗含“英雄主義”,宣傳“集體主義”,以此完成影片在精神內涵中集體主義的回歸;電影不再唯“巨資論”,鼓勵明星“零片酬”或者“低片酬”參演主旋律電影,保證既形成明星效應,又可以將資金更多地投入制作之中。這種轉型也為其海外傳播帶來了不小的困境。沒有較為有影響力的國際事件為依托,影片的輿論熱度明顯減小,海外觀眾很難與影片的事件共情。更為細膩的故事情節勢必與震撼的視覺效果在大多數情況下無法融合,轉型后的主旋律電影少了技術的加持,敘事視角的平民化有時也無法做到既滿足國內觀眾“家國一體”,又與國外觀眾“情感共鳴”。因此,《戰狼2》《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等主旋律電影雖然在海外評分都在6分以上,但從評分人數對比的懸殊差距可以看出,后面兩部影片在海外獲得關注度遠不及前兩者。海外觀眾對于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共鳴從某種角度上還停留在“英雄(們)力挽狂瀾”“影片效果震撼亮眼”等方面。因此中國主旋律電影“要下力氣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扭轉我國在國際網絡場域中的‘失語’情況”[2],需要用高質量的選材凸顯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展現大國風范,用高水準的制作展示中國電影技術飛速發展的成果,用高效率的宣傳在海外市場競爭中持續發力,讓多品類的中國主旋律電影在國際舞臺獲得關注。

三、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的文化自信啟示

后疫情時代,中國主旋律電影的海外傳播將成為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叭蚧尘跋?,文化的交流互動日益頻繁,中國價值觀念傳播范圍不僅局限在國內,更體現為中國文藝創作對中國價值觀的內涵闡釋和國際傳播?!盵3]主旋律電影不僅要在為國民確立精神標桿、價值遵循道德范例和提供健康娛樂方面發揮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還要立足文化自信,在世界舞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創新中國影像表達。[4]因此,還應在民族內容國際化、營銷模式市場化、人才培養專業化、影片制作體系化進行深耕細作,完成主旋律電影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轉變。

民族內容國際化是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的重要基石。一是要使影片文本關注到海外觀眾生長環境、教育環境、價值觀念基礎,文本創作時盡可能契合國際競爭環境;二是影片傳播過程中,針對輸出國家文化環境進行調研,字幕翻譯、配音選擇上減少文化過濾與文學誤讀的現象,提升海外觀眾對中國主旋律內容選材與內容理解的接受度。有學者指出,主旋律電影未來的發展路徑在于以更加歷史化的角度去還原歷史,多借鑒當下獲得的新成就擴充編劇與導演的視野,要將具體時間放在國際視野上去考察,也要在電影敘事形式上做出創新。[5]民族元素和民族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代表,主旋律電影將民族內容國際化要遵守一個原則:國際化是趨勢,民族性是根本,要立足國際視野,融入民族文化精髓,構建真實中國形象,自信地迎接世界文化的影響。

營銷模式市場化是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的主要手段。中國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宣傳難、發行難、上映難、排片難的重要原因就是受本土文化保護影響,想擺脫“外冷內熱”,就要不斷拓寬有效的海外發行渠道。一是聚集“名導演、腕演員”,甚至可以邀請國際知名導演、演員參與到主旋律電影制作中,產生“暈輪效應”吸引一批海外觀眾;二是參股、收購海外院線擴大主旋律影片營銷市場,例如,華誼兄弟與博納影業共同參股北美華獅電影發行公司,萬達集團接連收購全球第二大院線美國AMC院線與澳大利亞第二大運營商Hoyts集團,通過文化并購拓寬主旋律電影發行渠道。

人才培養專業化是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的創新源泉。當前,主旋律電影的創作團隊平均年齡偏高,吸收專業電影創作人才是發展的迫切需求。一是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選拔專業院校優秀學子赴海外交流學習,正視中國電影制作與國際頂級電影制作之間的差距,在學習中提升制作技術、了解國外市場,助推中國主旋律電影在世界舞臺競爭力的提升;二是要向“復合型”人才邁進,培養更多“熱愛電影制作、具有國際視野、熟悉領先技術、掌握多國語言、了解國際市場”兼具的新時代電影人。

影片制作體系化是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的發展趨勢。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崛起意味著必須構建其規?;a和標準化流程的電影工業體系,使中國從“電影大國”逐漸成為“電影強國”。因此,主旋律電影的海外傳播不能一味依靠營銷與造勢,更應該明確目標人群與核心賣點。有專家指出,在電影預算、制片流程、時間管理上與國際接軌,在文化內核、精神內涵上保留中國特色,在硬核技術上不斷突破上限,將會為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建設中的海外傳播涂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主旋律電影的海外傳播承擔著塑造中國國際形象、展示中國國家實力、傳播中國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責任。新時代下,主旋律電影海外傳播作為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主戰場”,更要立足文化自信與國際視野,在把握市場規律的基礎上,豐富選材、創新技術、提升審美,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安全治理與國際事務做好“宣傳兵”。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窺探文化
繁榮現代文化
構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和文化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