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石家河

2022-02-10 23:15
福建文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先祖陶器

任 蒙

1

石家河文化遺址經過十多輪發掘,考古工作已經持續70 年,多半還是那些對歷史感興趣的人知道這個地方。

我對鄰座說,這里是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最大的一座都邑性古城,享有過1000 多年人聲鼎沸的熱鬧與輝煌,如果那會兒我們走進這里,就像是到了今天的武漢或荊州一樣??纱蠹衣牶蠖际枪恍?,都是一副似信非信的表情,因為時間太遙遠了,新石器時代遠沒有“唐宋元明清”這般可辨可感。

車輛在鄉間穿行,一路上都是村居、樹木、田野等常見的鄉村景物,我們就像是趕往某個村落。直到人們進入“景區”,還以為這里是某個村口的幾片野坡,一簇簇老槐斜柳守望著秋后的棉花地,到處空曠無人,偶有歡叫的野雀俯沖到草叢間覓食。

石家河遺址規模達120 萬平方米,也就是1800 畝,周邊附建有高大的城墻和全圍的護城河。這么一座專家眼中的“史前巨城”,卻悄然埋藏在這里的地表之下??脊殴ぷ髡咭绘@一鏟細心清理出來的泥墻城垣,向今天的人們展示史前文明中心當初的宏大氣象,還有他們用毛刷清理過的陶窯、黃土坑、洗泥池等文化遺存,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社會文明開步階段的腳印。

不過,石家河遺址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文物,還是這里成片散落的廢棄陶杯,有的地方堆積一米多高,幾千年來一直這么雜亂地堆積著,有專家推測其持續生產能力達到數千萬只,甚至上億只。我估計沒有那么大的產量,但可以肯定,那時石家河設有大型專業窯場,紅色陶杯是他們的主打產品,并且已經“產業化”。

那些陶杯全部呈現著比玫瑰色更深一點的鮮紅,色澤均勻。烈陽和寒冰總是那么殘酷,大地上有生命的綠色和沒有生命的顏色,出現多少次,就被它抹掉多少次,但這些經過窯火焚燒的陶杯被歲月深埋,無論是形體和顏色,都一如當初。

廢棄陶杯一堆堆,一片片,大小規格一致,比我們今天的一次性紙杯大得多,外形圓潤光潔,即使是現在的制陶工藝也不過如此,當是出自那時的專業窯工之手,我估計他們運用了手動旋轉的輪式制陶工具。

當年的工匠或許是技術不成熟,或許是疏忽大意,導致整窯的陶器燒制失敗,成千上萬的廢陶被拋棄在荒野,或稀疏,或密集,當時散亂的分布狀態也沒有改變。

此后,在河南舞陽縣賈湖出土的陶罐之類的陶器,距今8000 年;北京門頭溝東胡林人遺址出土的一些陶器殘片,距今9000 多年;而江西萬年縣仙人洞出土的陶片,經過考古部門與北京大學、哈佛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研究測定,距今約2 萬年,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陶器。仙人洞的發現讓人震驚,被評為2012 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

幾乎每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都有陶器出土。人類跨越式的文明進程,從制陶開始。

2

蹲在河邊用雙手捧水喝,一家八口人只有三只碗,老小輪流吃飯,銅釘補缸補碗的手藝人走村串巷,這些情景都是幾十年前的生活“常態”?!皼]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這句俗語還常常掛在人們口頭?!端疂G傳》里李逵為了拔下一個石香爐舀水送給母親喝而延誤時間,以致母親被老虎吃掉;到了現代,某個好酒者忽見街頭有人賣酒,他急中生智先買一個冬瓜,將其掏空做了盛酒容器。古人和今人經歷的這些生動情節,更能讓我們體味器皿的珍貴與重要。

也是一個黃昏,斜陽即將西下,一位年輕的母親坐在水邊給懷里的嬰兒喂水。開始,她用一只手掌窩起來為孩子舀水,可嬰兒的嘴太小,反而被灌了滿脖子水。這位聰明的母親從身后的桐樹上摘下一匹闊葉,將其窩成瓢狀,小心翼翼地將水送到嬰兒嘴邊,她終于成功了,臉上露出笑容??墒?,當她回到他們棲身的草棚取來那只泥碗舀水時,泥碗卻碎了。她習慣給孩子備一碗水過夜,漆黑的夜晚她根本沒有膽量抱著孩子靠近水源,也無法平息孩子的啼哭。想到這里,她先哭了。

當然,這是想象。在沒有陶器的漫長時代,先祖們除了幾塊經過打磨的石器,沒有任何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他們的日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艱難得多。

某次雷火之后,人們涌向燃燒過的森林,在灰燼中尋找動物殘骸,發現一些被燒過的泥塊格外堅硬,有人突發奇想,將其捏制的泥碗泥盆架火焚燒。后來的高溫陶冶,是他們面對被燒壞的泥坯疙瘩和半成品都算不上的碗盆陶器反復審視的收獲,是一代代先人從露天架火到筑窯封燒經歷了許多次失敗之后的成功。

江西仙人洞的第一只陶罐被人從尚未散溫的火堆里扒出來時,大家一眼就看出了成功,顧不得皮肉毛發被殘火灼傷,爭相伸手撫摩不停,一聲聲狂叫劃破山林。當然,大家不會意識到,他們手中的這只褐色的陶器,標志著人類的早期文明跨出了重大的一步。

后來,1 萬年之后的后來,石家河的第一批陶器燒制出來的那個傍晚,人們仍然是奔走相告,聚集在窯堆前舉火狂歡。

從仙人洞遺址的陶片算起,先民在“陶器時代”大約徘徊了160 個世紀,才叩開“青銅時代”的大門。而我們“就近”舉例,從盡人皆知的秦始皇到現在,也不過22 個世紀。

陶器多半不屬于生產工具,而是生活用具。

冶煉金屬需要掌握很多看不見的科學規律,比燒陶復雜得多,僅僅靠“眼面上”的觀察遠遠不夠。而冶銅技術的發明,帶來的是各種各樣的生產生活用具,使人類社會迅速告別石器時代,徹底走出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

如今,無論我們缺少哪一樣生活必需品,都會讓人無法忍受,而我們的先祖當初一樣“必需品”都沒有。多少代人都在渴望擺脫蒙昧,都在渴望生存的基本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一道道沉重的文明大門,被先祖漸次開啟,僅僅以走出黑暗看見初露曙光的喜悅去形容他們當時的心情,顯然遠遠不夠。文明道路上的一次次重大突破,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他們摸索的結果。

3

從仙人洞到石家河,先人走過了一座又一座文明的里程碑。站在石家河城垣邊沿,回望古遠的日子,回望漫漫來路,讓我思考更多的還是未來的“歸程”。

人類社會還能延續多久?至少到現在,移民其他星球的希望還極其渺茫,只能聽天由命。地球上的飛行器早已抵達火星,有人就嚷著移民火星。我一次次凝視從太空傳回的火星照片,那些山嶺溝壑似不陌生,那里也有山坡袒露著石質地面,清潔寧靜,好像是自己去過的某個景區的所在。若能夠去火星的山坡上閑坐半日倒也舒適,可那里任何生物都沒有,整個星球都找不出一滴水,誰相信那里能居住生存,誰去??!地球人或許到最后也未能找到宜居的星球,好不容易聯系上一個宇宙“鄰居”,卻距離對方50 億光年甚至更遠。

“地球村公民”如此短暫的生命時光,無法對應宇宙間的星際距離。我們所能預測的人類最后結局,就是與地球共存亡。

那么,地球還會存在多久呢?據說是40 億年。原來,地球不是永恒的,太陽系也不是永恒的,甚至連銀河系都可能消亡。天文學的黑洞理論告訴人們,別說一個小小星球,就是整個太陽系也能夠被吸進巨大的黑洞,并且是瞬間工夫,根據我們的“常規想象”,可能像地下暗河吸進流水和枯木敗草一樣,強勁的引力勢不可當,但不知道是否發出那種吱吱的恐怖響聲。

4

網上曾出現一個視頻,聲稱是從太空的某個角度拍攝的地球。遠遠地,看不清是什么顏色,小得不如一粒綠豆,有人笑言,可以用彈弓將其打下來。

在浩茫宇宙中,或許太陽系能夠算上一粒塵埃,小小地球連塵埃都不夠格。我們的星球,原來如此渺小,即使它脫離了自己的運行軌道,迷失在太空,或者徹底葬身太空,讓整個星球上的智慧生命消失殆盡,宇宙間也不會發出一聲嘆息,更稱不上是什么災難性事件。

宇宙不會在意它的“塵?!碧栂?,塵埃中的寰球更不在意它孕育的生物。我們總說地球母親博大而豐富,可它始終是冷漠的,更沒有母親疼兒那種骨肉連心的溫情與愛憐,它只是絲毫不偏地沿著既定的軌道圍繞恒星運行。

是的,它準備了海洋、陸地及其山川河流,包括液態水。然而,它準備這些,并不是為了地殼上的萬物生靈;每間隔一段時間,它都要如期進行地殼運動。我所在城市的這片土地,據說過去4 億年中發生過4 次滄海桑田的天翻地覆。至于恐龍滅絕了,猛犸象消亡了,猿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自己改變成了現代人,等等,“母親”一直無言以對。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但很多人并不在意地球,大家惦記的只是自己的“家園”。早年,身上毛發未褪的先祖翻越幾道山峰,也要在天黑之前趕回到山間的那棵大樹,樹上搭有他們的窩棚,有同伴在盼著他平安歸來。后來,石家河的某個先祖冒著黃昏的暴雪,踏著冰凌,也要艱難地回到這座泥墻茅草搭蓋的城里,因為這里的長方形茅屋中,有一間是他的家,火坑里的火苗歡跳著迎接他進屋。如今,我們要從千萬里之外趕回某個城市,因為那里某座蜂巢般的單元樓中,有一套房子是自己的溫馨之所,自己的妻兒等候在家中。所以,我們也像飛鴿一樣,能夠在百里大城的樓宇森林中準確尋覓到自己的窩巢。

作為生命個體,這就是人們在自己星球上的“一席之地”。

5

今天,現代科技的“聲光電”為我們展示的原始部落的生活場景,那些先祖大多身披獸皮、手執彎弓,一個個人高馬大,健康整潔,肌膚白凈,“團結活潑”地活躍在風和日麗的天際之下。這當然只是理想化的想象。真實情況是,他們幾乎赤裸著身體,蓬頭垢面,以獸群方式出沒于叢林,卻沒有動物那樣厚實的皮毛護體,也沒有能力抵御層出不窮的自然災害。即使是在陽光明麗的春日,天空一塵不染,大地鶯飛草長,萬物萌生,也容易捕捉到食物,但叢林里、湖水邊、河流中卻危機四伏,數不清的災難悄然威脅著他們,并且足以致命。

這里再做一次推想,沒有金屬工具的時代,越來越長的指甲和趾甲怎么修剪?可能會用石斧去砸,僅此一項可能導致許多人感染喪命。

原始先祖的歲月如此不堪回首,可以說他們每天都生活在絕望中。不要說每個人,每個部落都一無所有,沒有財物。那會兒的祖宗過著動物般的日子,像動物那樣獲取獵物,即捕即食,生吞活剝,捕獲與吞食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完成。那樣原始的日子,今天不會有一個人贊美。

再將時光拉近一些:先祖們在茅棚里席地而坐,分享著眼前陶盆里的食物,其情其境充滿溫馨和歡樂。這讓我們想到現代生活,大家相聚在燈火輝煌的樓宇里,面前自動旋轉的宴席桌擺滿美酒佳肴,一片歡歌笑語。從情感愉悅的角度看,這兩種場景沒有本質的不同,但可以斷定,如今沒有人愿意再回到“茅棚歲月”。雖然有些酒店在墻壁陳設方面做了些“復舊”的文章,或蓑草披墻,或殘磚壘灶,更常見的是在墻上掛上幾串紅辣椒和大蒜,但全是裝飾,他們要吸引顧客,必須配備現代廚具和食材,符合現代衛生條件。

人類的歷史從南方古猿進化到直立人,就是幾百萬年;接下來的智人時代,不過幾十萬年;而進入舊石器晚期,包括短暫的新石器時代,人類迎來文明的曙光,也就是幾萬年;而跨進有記載、有年譜、有故事的文明時代,不過幾千年;走進工業文明的歷史只有幾百年,而開始高科技的偉大時代,只有短短幾十年。

高科技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人類社會在器物文明方面已經挨過了最蒙昧、最黑暗的幾百萬年。

6

江西仙人洞出土的陶片,陶面布滿了繩紋,是當時條件下能夠做到的簡單美化,但夾雜著大量粗砂,品質粗糙,連大致平整的標準也沒達到,更沒有耳、足等附件,與其制陶初期的水準極為相符。石家河也出土了繩紋陶器,不但燒制純度高,也遠比仙人洞的繩紋精細,但兩者相隔著沒法形容的時光間距。

石家河遺址是個陶器世界,這里有彩繪陶盆和刻有不同圖案的陶器,也有各種造型憨拙的人體俑,以及豬、羊、象、馬、鳥等動物陶俑,雖然說不上精致,但也有幾分靈動,能將我們帶進史前先人的生活場景。還有蓄水缸和王者墓坑中堆積的陶罐,尤其是祭臺上的幾十口陶缸,每口需一人抱起,將它們倒放在地上,首尾相扣,連接成龍,其用途令人費解。這種大型陶器隨處可見,顯示出新石器時代后期陶制品在古城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重要地位。

從考古的視角看,專家們更看中的是石家河遺址出土的400 多件各種玉器,形形色色的玉人、玉龍、玉鳳、玉虎、玉鷹、玉蟬等,小巧精致,大多是作為殉葬物出土的。雖然,這些寶貝屬于佩飾,屬于玩物,與社會生產力不直接掛鉤,但其數量之多,讓人想到這座遠離玉料產地的南方古城的殷實。特別是玉器制作,根據造型設計多半需要打孔穿鑿,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沒有金屬工具,怎么完成玉器的切割鉆孔?我在現場曾擅自走進他們的工作區,就這個問題請教過一位考古人員,他說古人可能從一種飛鳥身上抽取韌性很強的筋,用于玉材料的切割。他的這種解釋,我仍然將其看作是一種猜測。

石家河各種玉飾的加工過程,可謂未解之謎,更讓人驚異。誠然,無論古人的原始工藝怎樣神奇,都與今天的科技有著天壤之別。

學校要上珠算課,每個同學都會斜挎著一只算盤上學,現在的年長者都有過這種經歷,可短短幾年,靈便之極的各類計算器便讓算盤銷聲匿跡。經典計算機的功能已讓人不可思議,而它需要6 億年計算的某個算題,現在的“九章”量子計算機只需200 秒就能夠完成。還有,仿真機器人呼之欲出,不但外形和動作逼近真人,而且其智能和口才也讓人難以置信,甚至可以和人類“談情說愛”??萍忌衿娴米屛覀兊南胂罅υ絹碓缴n白。今天的科學奇跡,在當初捏泥燒陶的先人看來,只能是神話。

高科技不斷為我們創造出陌生的世界,我們越來越沒有理由認為世界無趣,越來越沒有理由懷疑世界對生命的厚贈和賜予,也越來越沒有理由否認我們生命的意義。

7

像石家河這種史前文化遺址,多半都具有四五千年甚至更久的歷史。說是文化遺存,但除了零零星星的幾件石斧或陶片,很多遺址幾乎沒有什么文物可看,所以一般旅游線路都不安排游客來看這種太古老的地方。

石家河也不例外,并且尚在發掘中,很多出土文物早已不在現場。然而,當年先祖在這里建造的房屋,還留有排列整齊的屋基,方方正正,挖掘得很深,與今天南方鄉村普通磚瓦房的規模大體相似,一經專家介紹,更是讓人吃驚不已:史前先人修建石家河古城,至少挖土100 萬立方米,而他們只有石鏟等極其簡陋的勞作工具,假定1000 人持續不斷地參與建房,也需要10 年才能完成。

石家河文化遺址屬于今天的湖北省天門市,地處江漢平原與大洪山麓相連接的山前地帶,北臨群山,南接遼闊平原。這里的山山嶺嶺都留著先祖的足跡,還有這暮秋的習習微風,也來自那個遙遠的史前時代,一個曾經喧囂了十多個世紀的史前文明中心更顯得荒涼寂靜。

此刻,站在這瑟瑟秋風里,面對先祖們夯土搭屋的城垣,深切地感受生命的悲壯,感嘆人世的匆忙,感悟到我們降生人間的來由和意義。

猜你喜歡
先祖陶器
三星堆遺址出土陶器成分與夾雜物研究
大河村奇遇記
淅川縣雙河鎮遺址M19及出土陶器組合
三門峽市印染廠唐墓陶器研究
懷念親人,不忘先祖
草 命
新砦期 豬首形陶器蓋
新砦期 陶器蓋
靜寂的故宮博物館
楚先祖年代考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