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及提升需求的調查研究

2022-02-11 10:35林永興朱穎李溫馨李娜
中國全科醫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社區衛生衛生應急

林永興,朱穎,李溫馨,李娜*

本文要點: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得分為(118.38±27.60)分,得分率為62.3%,總體處于中等偏下水平。(2)各維度得分率從高到低依次是預防能力(66.4%)、準備能力(63.7%)、救援能力(62.0%)。得分相對較高的條目依次是正確實施手衛生、正確處理醫療廢棄物和正確穿脫個人防護裝備,均為安全防護能力的范疇;得分較低的條目依次為病患尸體處理、關鍵信息的獲取及面對突發疫情如何確定并實施正確的干預措施等。(3)社區衛生應急人員學歷、身體素質勝任應急工作情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培訓次數、參加應急預案/技術方案編寫情況、參加應急拉練情況、參加現場流行病學培訓班情況、現場應急處置經驗及疫情防控工作參與項目數是社區衛生應急人員COVID-19核心應急能力的影響因素。

作為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公共衛生“健康網底”和疫情“吹哨人”作用[1],對疫情社區防控和關口前移有重要作用。社區衛生應急隊伍是我國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2]。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當下,社區防控更為關鍵[3],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為社區防控工作中的主力軍,其社區公共衛生應急隊伍應急能力和水平,將直接影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成效[4]。本研究旨在了解疫情防控下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隊伍核心應急能力,分析其影響因素和能力提升需求,為在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提升社區衛生應急隊伍的應急能力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0年9月,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將浙江省各地市按照2020年COVID-19報告發病人數劃分成嚴重、較嚴重、一般3層,選取溫州市甌海區、瑞安市作為嚴重地區,寧波市鄞州區、北侖區為較嚴重地區,嘉興市海寧市、嘉善縣為一般地區。將6個縣(市、區)所有10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衛生應急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的納入標準:(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社區衛生應急小分隊成員和從事社區衛生應急管理、衛生應急處置的工作人員;(2)正式聘用,且從事衛生應急相關工作時間>3個月;(3)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研究工具

1.2.1 人員基本情況和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問卷 在前期文獻回顧的基礎上,結合COVID-19疫情防控情況,通過研究小組反復討論后確定。人員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情況、專業、學歷、職稱、職務、參加工作時間、基礎性疾病、身體素質勝任應急工作情況,參加風險評估、應急預案/技術方案編寫、應急拉練、現場流行病學培訓班情況,應急處置經驗、地區疫情嚴重程度、從事應急工作時間,合計17個條目。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主要包括COVID-19知識培訓次數、24項疫情防控工作參與項目,共計25個條目。

1.2.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核心應急能力量表 采用闞庭等[5]編制的醫務人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核心應急能力量表,結合社區衛生應急人員工作特性和疫情形勢,適當調整原指標體系,將原先傳染病大范疇限于COVID-19,將生物恐怖襲擊事件、自然災害和國際救援等特定情形下的傳染病突發事件應對修改為COVID-19疫情的應對,分別為“能夠根據應急法規、技術規范,確定公共衛生干預措施”“能根據事件態勢向領導提出應急響應措施建議”“能夠在突發事件現場規范落實上述應急處置措施”。調整后量表包括預防能力、準備能力和救援能力3個維度38個條目,其中預防能力有3個條目,準備能力包括應急預案、法律法規、應急演練和培訓4個二級指標6個條目,救援能力包括監測、上報、醫療應對、公共衛生應對、風險溝通、COVID-19疫情應對6個二級指標29個條目。該量表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分別賦值1~5分,總分190分,得分越高,代表醫務人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核心應急能力越好。得分率=平均得分/總分×100%,得分率<60%為低等水平,60%~79%為中等水平,≥80%為高等水平[6]。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82,預防能力、準備能力、救援能力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922、0.906、0.976。

1.2.3 能力提升需求問卷 參考王臻等[7]編制的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隊伍能力培訓需求調查問卷,結合社區衛生應急人員工作特性適當調整培訓內容,具體包括衛生應急工作概述與相關理論、衛生應急管理的方法與技能、衛生應急響應與處理、衛生應急與媒體溝通、衛生應急心理因素分析5方面21個條目,應急拉練、現場指導、學術會議(講座)、桌面推演、案例討論與編寫、刊授(或函授)、遠程(網絡)教育、國內考察、出國(境)考察9類提升形式,短期集中培訓班、短期線上自學、半脫產培訓、脫產培訓、上級單位進修5種培訓方式,各選項根據不需要~十分需要分別賦值1~5分。另外還包括預期目標、培訓時間、師資、結業考核等條目。

1.3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星”在線平臺發布問卷,并將生成的鏈接和二維碼通過微信發給調查對象所在單位,由被調查單位統一組織,對符合納入標準的社區衛生應急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將所有條目設置為必答題,以保證問卷填寫的完整性;卷首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說明研究目的和注意事項以防偏倚。調查對象有疑問時,由研究者采用一致性語言進行解釋。問卷回收后由研究者對數據進行嚴格質量控制,剔除不符合納入標準、答題時間過短(<3 min)、規律性作答、極端數據的無效問卷,雙人核對后提取資料納入數據庫。本次研究共回收問卷749份,經質量控制剔除無效問卷50份,獲得有效問卷699份,有效率93.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服從正態分布采用(±s)描述,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定性資料采用相對數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人均參與疫情防控項目數(資料為近似正態分布)與核心應急能力得分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核心應急能力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模型。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人員基本情況和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699例調查對象中,女494例(70.7%),314例(44.9%)年齡為30~39歲,613例(87.7%)已婚,240例(34.3%)專業為臨床醫學,531例(76.0%)文化程度為本科,317例(45.4%)職稱為初級,480例(68.7%)職務為普通職工,421例(60.2%)參加工作時間>10年,655例(93.7%)自訴無慢性病/先天性疾病等基礎性疾病,606例(86.7%)自訴身體素質基本勝任/比較勝任/完全勝任高強度的應急工作情況,300例(42.9%)參加COVID-19知識培訓次數為4~5次,244例(34.9%)參加過衛生應急風險評估,153例(21.9%)參加過應急預案/技術方案編寫,524例(75.0%)參加過應急拉練,343例(49.1%)參加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H7N9/登革熱/食物中毒事件等疫情現場應急處置,271例(38.8%)從事應急工作時間<1年。

24項疫情防控工作中,參與人數最多的為社區健康教育,預檢分診,密切接觸者、外來高風險地區人員排查;參與人數最少的為病原檢測,入境人員檢疫,確診、疑似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標本采集(表1)。24項工作中,人均參與工作項目數(7.68±5.73)項,平均參與項目百分比(參與項目數/總項目數)為(32.02±23.9)%。

表1 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參與情況Table 1 Projects for containing COVID-19 participated by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ders in Zhejiang

2.2 核心應急能力得分情況 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平均得分為(118.38±27.60)分,95%CI為(116.33,120.43),得分率為62.3%。各維度得分率從高到低依次是預防能力(66.4%)、準備能力(63.7%)、救援能力(61.6%),處于中等偏下水平,見表2。

表2 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核心應急能力量表一級、二級指標得分Table 2 Scor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dicators of Core Competencies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s cored by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ders in Zhejiang

核心應急能力各條目得分中,救援能力中正確實施手衛生得分最高,為(3.83±0.93)分;救援能力中正確處理傳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的尸體得分最低,為(2.51±1.11)分。核心應急能力中較高得分及較低得分條目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核心應急能力量表各維度得分較高及較低的條目Table 3 Highest and lowest scored items in dimensions of Core Competencies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2.3 不同情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得分比較 不同性別、專業、學歷、職稱、職務、身體素質勝任應急工作情況、COVID-19知識培訓次數、參加風險評估情況、參加應急預案/技術方案編寫情況、參加應急拉練情況、參加現場流行病學培訓班情況、應急處置經驗、地區疫情嚴重程度、從事應急工作年限的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總分與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項目參與數呈正相關(r=0.429,P<0.05)。

表4 不同情況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得分比較(±s,分)Table 4 Univariate analysis of factor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re competencies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OVID-19 pandemic in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ders in Zhejiang

表4 不同情況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得分比較(±s,分)Table 4 Univariate analysis of factor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re competencies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OVID-19 pandemic in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ders in Zhejiang

注:a表示t值

項目 例數 核心應急能力得分 F(t)值 P值 項目 例數 核心應急能力得分 F(t)值 P值性別4.27a <0.001 基礎性疾病 -0.93a 0.353男205 125.21±27.14 有 44 114.64±25.96女494 115.54±27.32 無 655 118.63±27.71年齡(歲) 1.94 0.121 身體素質勝任應急工作 49.67 <0.001≤29 166 116.99±28.47 不符合 20 91.45±22.65 30~39 314 119.75±28.58 不太符合 73 99.64±21.73 40~49 194 118.87±25.49 基本符合 359 113.31±23.07≥50 25 106.6±22.82 比較符合 145 127.42±27.96婚姻情況 2.17 0.115 完全符合 102 142.05±25.67未婚 82 115.11±25.88 COVID-19知識培訓次數(次) 20.98 <0.001已婚 613 118.66±27.77 0 20 103.20±30.96離異 4 142.75±26.41 1~3 207 107.31±25.83專業 5.53 <0.001 4~5 300 119.98±26.87預防醫學 140 126.61±25.82 6~10 112 129.23±24.85臨床醫學 240 119.02±26.98 ≥11 60 133.35±24.09護理學 214 114.63±28.71 參加衛生應急風險評估 8.58a <0.001衛生檢驗 18 122.56±28.58 有 244 130.02±27.66其他醫學 77 114.06±25.02 無 455 112.14±25.49其他非醫學 10 93.80±29.23 參加應急預案/技術方案編寫 8.27a <0.001學歷 7.07 <0.001 有 153 133.96±28.42大專以下 21 106.71±23.25 無 546 114.01±25.75大專 143 112.31±24.93 參加應急拉練 9.72a <0.001本科 531 12.19±28.00 有 524 123.89±26.28研究生及以上 4 156.75±22.38 無 175 101.89±24.80職稱 3.55 0.014 參加現場流行病學培訓班 9.26a <0.001無63 111.94±31.12 有 344 127.65±25.77初級 317 116.19±26.58 無 355 109.40±26.34中級 257 121.56±28.07 應急處置經驗 1.05a <0.001高級 62 122.2±25.44 有 343 128.37±25.63職務 16.71 <0.001 無 356 108.75±26.00普通職工 480 115.39±27.79 地區疫情嚴重程度 6.10 0.002中層干部 179 121.65±25.11 嚴重 368 116.16±28.16中心管理者 40 139.68±25.38 較嚴重 168 124.80±24.86參加工作時間(年) 0.58 0.675 一般 163 116.77±28.15<1 6 127.17±22.92 從事應急工作時間(年) 16.61 <0.001 1~ 25 114.20±29.58 <1 271 108.87±25.96 2~ 86 116.93±27.35 1~ 95 119.21±25.72 5~ 161 116.98±26.06 2~ 100 121.94±27.05>10 421 119.33±28.20 5~ 119 125.64±27.38≥10 114 129.60±26.66

2.4 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得分(賦值:以實際值納入)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及相關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疫情防控工作參與項目數為自變量(賦值:性別為男=1,女=2;專業為預防醫學=1,臨床醫學=2,護理學=3,衛生檢驗=4,其他醫學=5,其他非醫學=6;學歷為大專以下=1,大專=2,本科=3,研究生及以上=4;職稱為無職稱=1,初級=2,中級=3,高級=4;職務為普通職工=1,中層干部=2,中心管理者=3;身體素質勝任應急工作情況為不符合=1,不太符合=2,基本符合=3,比較符合=4,完全符合=5;參加風險評估、參加應急預案/技術方案編寫、參加應急拉練、參加現場流行病學培訓班、現場應急處置經驗等變量均為無=0,有=1;地區疫情嚴重=1,較嚴重=2,一般=3;從事衛生應急工作時間<1年=1,1~2年=2,2~5年=3,>5年=4,≥10年=5;COVID-19知識培訓次數和疫情防控工作參與項目數以原值代入)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學歷(b=4.55)、身體素質勝任應急工作情況(b=9.26)、COVID-19知識培訓次數(b=4.29)、參加應急預案/技術方案編寫情況(b=6.43)、參加應急拉練情況(b=6.35)、參加現場流行病學培訓班情況(b=4.62)、現場應急處置經驗(b=5.32)及疫情防控工作參與項目數(b=1.16)是社區衛生應急人員COVID-19核心應急能力的影響因素(P<0.05),可解釋總變異的44.2%,見表5。

表5 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Table 5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factor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re competencies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OVID-19 pandemic in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ders in Zhejiang

2.5 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提升需求 5方面培訓內容中,需求由高到低排列為衛生應急響應與處理、衛生應急心理因素分析、衛生應急管理的方法與技能、衛生應急與媒體溝通、衛生應急工作概述與相關理論。從21項具體培訓內容需求來看,平均得分≥4分的需求有11項,需求較高的前4項依次為現場人員防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與報告,現場調查處置,突發事件風險評估;需求最低的是衛生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編制與管理?,F場指導和應急拉練是較受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歡迎的培訓形式;最受歡迎的培訓方式是短期集中培訓,脫產培訓的需求最低(表6)。

表6 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提升需求(±s,分)Table 6 Areas about core competencies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public healthemergenciesin demand for improvement in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ders in Zhejiang

表6 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提升需求(±s,分)Table 6 Areas about core competencies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public healthemergenciesin demand for improvement in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ders in Zhejiang

提升類別 內容 需求得分培訓內容 衛生應急工作概述與相關理論 3.85±0.88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概念與特征 3.90±0.89衛生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 3.86±0.89衛生應急組織體系的功能與職責 3.86±0.92衛生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編制與管理 3.80±0.97國內外衛生應急的特點與趨勢 3.82±0.93衛生應急監測體系 3.88±0.94風險管理與危機管理理論 3.86±0.94衛生應急管理的方法與技能 4.01±0.89衛生應急隊伍的建設、培訓與管理 4.03±0.89衛生應急現場指揮、協調與控制 4.04±0.90衛生應急裝備與物資儲備的管理與銜接 4.02±0.90桌面推演技術在衛生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3.98±0.92應急處置評價的內容、方法與相關理論 3.99±0.92衛生應急響應與處理 4.09±0.86現場調查處置 4.07±0.89應急現場衛生組織與指揮的開展流程與方法 4.06±0.90現場人員防護 4.16±0.8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與報告 4.08±0.89突發事件風險評估 4.07±0.90衛生應急與媒體溝通 3.99±0.97衛生應急事件發生后與媒體的溝通 3.96±1.01實際案例分析 4.03±0.97衛生應急心理因素分析 4.02±0.94衛生應急中公眾的心理特點 4.01±0.94公眾心理干預的主要方法與特點 4.02±0.95培訓形式 應急拉練 4.13±0.88現場指導 4.17±0.84國內考察 3.68±1.07出國(境)考察 3.16±1.24學術會議(講座) 3.84±0.97刊授(或函授) 3.68±1.03遠程(網絡)教育 3.84±0.96桌面推演 3.82±0.98案例討論與編寫 3.74±1.02培訓方式 短期集中培訓班 3.93±0.92短期線上自學 3.77±0.99半脫產培訓 3.53±1.08脫產培訓 3.36±1.17上級單位進修 3.67±1.06

培訓預期目標選項中,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提高衛生應急能力〔415例(59.4%)〕、增強衛生應急意識〔126例(18.0%)〕、學習衛生應急知識〔108例(15.5%)〕、更新衛生應急觀念〔29例(4.1%)〕、成為本省應急培訓師資〔21例(3.0%)〕;期望集中培訓的頻率為每年(2.54±1.92)次;分別有19例(2.7%)、393例(56.2%)、222例(31.8%)、65例(9.3%)認為每次培訓的最佳時間為<1、1~2、3~5、≥6 d;師資方面,分別有551例(78.8%)、546例(78.1%)、269例(38.5%)、149例(21.3%)、44例(6.3%)選擇衛生應急管理干部、國內專家、高校教授、國外專家、其他;分別有107例(15.3%)、232例(33.2%)、315例(45.1%)、628例(89.8%)社區衛生應急人員認為適合衛生應急管理人員的考核方式為論文、報告、考試、模擬問題處理;對于結業方式的選擇,分別有554例(79.3%)、549例(78.5%)、49例(7.0%)選擇頒發證書、授予學分、其他。

3 討論

近年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頻繁發生,社區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前哨”,被認為是“抗擊疫情的兩大陣地之一”。作為社區防控工作的主力軍,社區衛生應急隊伍的核心應急能力對保障公眾健康、社會穩定有著重大的意義[4]。本次調查發現,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以較高學歷的中青年為主,超過2/3為40歲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參加過應急培訓或應急演練、能夠勝任高強度應急工作者。進一步與2019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人員構成情況比較發現,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性別、年齡、工作年限等構成情況與全國基層衛生人員隊伍構成基本一致,但本研究中社區應急人員本科學歷和中/高級職稱占比更高[8],這與北京市社區公共衛生人才隊伍結構相似[9]。但也發現,社區衛生應急隊伍中男性比例較低、預防醫學專業占比不高、高級職稱人員偏少,超過1/3的人員從事應急工作<1年,提示社區衛生應急人員隊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相關崗位“招人難、留人難”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基層疫情防控應急工作任務驟增,應急隊伍人員從其他科室臨時進行了增補。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分析結果顯示,浙江省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得分總體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低于四川[10]、重慶[11]、山東[6]等以三級甲等醫院醫務人員為主要調查對象的核心應急能力得分。得分相對較高的條目依次是正確實施手衛生、正確處理醫療廢棄物和正確穿脫個人防護裝備,均為安全防護能力的范疇,這也間接說明在COVID-19疫情高流行態勢下,社區衛生應急人員對個人防護意識的重視。得分較低的條目依次為病患尸體處理、關鍵信息的獲取及面對突發疫情如何確定并實施正確的干預措施等。分析原因,這可能與社區衛生應急人員在疫情防控中的職責分工和工作重點密切相關,從疫情防控參與項目來分析,個人安全防護、社區健康教育、預檢分診和密切接觸者、外來高風險地區人員排查參與比例較高,而病原檢測、入境人員檢疫、病例標本采集的參與比例較少,這與相關報道基本一致[12]。應急救援能力是核心應急能力指標體系的主體內容[5],其側重于技能操作,3個維度的能力中應急救援能力得分率最低,暴露了當前社區衛生應急隊伍的能力“短板”。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各單位針對COVID-19知識培訓雖頻次高、覆蓋面廣,但以有效應對當前應急任務為培訓目標的“點”的常規培訓模式很難滿足能力培養的全面要求[13],這也是多年來公共衛生系統全能實踐型專業應急人才稀缺的重要原因[14]。

本研究還對核心應急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顯示學歷、身體素質勝任應急工作情況、培訓次數及衛生應急實踐工作經驗對社區衛生應急人員核心應急能力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學歷越高,接受專業知識的教育質量越好,其專業能力也越強。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應對突發疫情時高負荷應急工作的重要基礎,糟糕的身體素質無法應對高負荷的應急工作強度,則會阻礙應急能力的提升。知識培訓頻次越高,其對專業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也越深刻,相應專業能力也會越強。另外,參加應急預案/技術方案編寫、應急拉練、現場流行病學培訓班及疫情應急處置等參與式衛生應急工作實訓和實踐,能有效提升應急能力,這也證明充足的實踐經驗是應對突發疫情時高負荷應急工作的重要基礎,這與KIM[15]和YAO等[16]研究結論相似,醫務人員缺乏經驗是阻礙傳染病突發事件有效應對的主要因素,而充足的經驗能促進其有效應對傳染病突發事件。因此,在社區衛生應急人員能力建設過程中,要兼具理論培訓的系統性和現場實踐性[17-18]。

進一步的能力提升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社區衛生應急人員對于能力提升的需求比較迫切,其培訓需求主要側重于衛生應急現場響應和現場處置的實踐技能,而現場培訓班等參與式現場實踐培訓形式更受歡迎。這也提示管理者在制訂應急能力提升方案時應結合受訓者的實際需求,在優化培訓模式、強化培訓效果上“下功夫”,宜更多地結合現場實例,注重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和桌面推演等方法的使用,采用啟發式、互動式培訓方式和實踐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和更新其知識體系和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提升社區衛生應急隊伍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的核心應急能力[6,19-20]。

本研究局限性:一方面,本研究根據2020年COVID-19病例發病數進行了全省分層抽樣,僅調查6個縣(區),對象未覆蓋更大人群,樣本的代表性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本研究采用對象在線自評的方式對能力進行評價,結果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在本研究探索的社區衛生應急能力評估方法基礎上,未來建議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完善評估機制,開展實時評價,為優化人員配置、評估能力提升需求奠定科學基礎。

作者貢獻:林永興、李娜負責文章的構思與設計、結果的分析與解釋、論文的修訂;朱穎、李娜負責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并對文章整體負責,監督管理;朱穎、李溫馨負責數據收集;林永興、李溫馨負責數據整理、統計學處理;林永興撰寫論文。

本文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社區衛生衛生應急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醫、防、養結合”服務模式的探索
智取紅領巾
社區衛生服務應再上層樓
情景構建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應急救援要訣“少 快 短”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
衛生歌
上海推“1+1+1”基層醫療
講衛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