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思想的向導”:中央蘇區團報《青年實話》簡史述評

2022-02-17 19:47王衛明
傳媒論壇 2022年9期
關鍵詞:通告中央蘇區團組織

曾 緋 王衛明

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通過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完成了創建工作。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于1925年1月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共青團在100年的歷史中創辦了許多報刊,這其中,各級團報在傳播黨的聲音、展示青年風貌、宣傳團的工作、凝聚組織力量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在眾多的團報之中,中央蘇區的《青年實話》屬于創辦較早、影響較大的一家團報。

一、《青年實話》刊印始末

《青年實話》創刊于91年前的中央蘇區,休刊于紅軍長征前。

土地革命時期根據地的共青團亦稱少年共產黨,簡稱“少共”。少共蘇區中央局書記顧作霖到達中央蘇區任職后,發現中央蘇區青年工作存在不足,所以少共蘇區中央局決心創辦一份面向廣大青年讀者的報紙。經過顧作霖、張愛萍、陸定一、王盛榮等人的努力籌辦,《青年實話》于1931年7月1日在江西省永豐縣龍崗創刊,這天正是蔣介石糾集30萬兵力發動第三次“圍剿”進攻中央蘇區的日子,可謂是在戰火中誕生的一份報紙。

由于反“圍剿”戰事的影響,1931年7月9日《青年實話》出版第二期后即休刊了,到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后1931年12月1日出版第3期,最后一期出版時間是1934年9月30日,此后不久的1934年10月10日,紅軍開始長征。在戰事頻仍的3年零3個月時間里,《青年實話》共出版了113期報紙(另有兩份增刊、1份畫刊),極為不易。

《青年實話》的開本,分為16開本和32開本兩種,出版周期不定,曾出版過旬刊、半月刊、周刊、五日刊。

《青年實話》總發行所、總編輯所、印刷所,因戰爭原因先后遷移?!肚嗄陮嵲挕穭摽蟮囊欢螘r間里,總編輯所設在江西于都,總發行所在福建長汀,但到1933年1月時,《青年實話》總編輯所已經遷至瑞金?!肚嗄陮嵲挕返?1期(1932年6月30日出版)有“汀州青年實話總發行所”字樣。而《青年實話》第二卷第一號(1933年1月15日出版)的第2頁,在啟事《本報大革新》之后,刊登如下文字:“總編輯所瑞金青年實話編輯委員會 總發行所 汀州青年實話總發行所”。1934年1月,少共蘇區中央局決定將《青年實話》雜志印刷所及其工作人員全部遷至瑞金?!肚嗄陮嵲挕返目偘l行所,開始是“汀州青年實話總發行所”。到第99期(1934年7月15日出版)時,《青年實話》的發行者已經變為“瑞金青年實話書店”。

從多期《青年實話》的目錄頁,可以看到該報的每期定價通常是“每份銅元四片”,紅軍與少共獨立師戰士若向政治部購買有特別優惠——每份銅元兩片?!肚嗄陮嵲挕?第三卷第十三號第1頁寫明其合訂本價格有兩種:全年48期大洋四角五分,半年24期大洋二角三分。1932年9月4日出版的《青年實話·國際青年節畫刊》因系特刊,價目比較特別:零售每份銅元六片,原來的訂戶不另收費。紅軍與少共獨立師戰士若向政治部購買有特別優惠——每份銅元三片。

二、《青年實話》的傳播定位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局(簡稱“少共中央局”)是全國共青團最高領導機關,1933年1月從上海遷駐瑞金沙洲壩下肖村,由團中央以及少共蘇區中央局合并組成。

1931年7月1日,少共蘇區中央局書記顧作霖在《青年實話》第一期發表《建立團報的領導作用》一文,其中談及通告的缺點、團報的重要作用、《青年實話》的定位。

文件是組織傳播的常見載體。顧作霖認為,團組織以往主要通過印發“通告” 這種文牘組織領導團的各項工作。但是“通告”存在明顯的缺點:“每個通告,必是各方面的工作都提到,弄得很長很長。但是空洞不實際,千篇一律。上級團部發一個通告,下級團部照例發一個,一樣的冗長、空洞,沒有一點具體性。如此,一種通告由上而下的發下去,到區委和支部同志手里,堆成很厚的一疊,他們一見就會頭痛,求其看一遍已不容易,真去執行的自然更難得了?!彼?,顧作霖認識到,靠通告領導團的工作是不青年化的、不實際的,必須采取新的領導方式。

與通告的作用相比,團報的領導作用更被顧作霖看重。顧作霖認為,中國的共青團組織長期沒有認識到團報的重要作用,僅僅把團報當成單純對外部傳播的政治宣傳品,而忽視團報對共青團工作、群眾工作的領導功能。顧作霖主張,要實現團組織工作成效的轉變,首先就必須轉變團組織的領導方式,取消通告,代之以“發揮團報的領導作用”。

顧作霖在《建立團報的領導作用》這篇文章中界定了《青年實話》這份團報的性質定位、功能定位、角色定位。

在顧作霖看來,《青年實話》性質定位是“中央蘇區少共中央局的機關報,中央蘇區的最高級別團報”;《青年實話》的角色定位是“中央蘇區團組織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領導者,中央蘇區團組織在青年群眾中的政治宣傳者,組織青年群眾的大眾傳播者”?;凇肚嗄陮嵲挕返男再|定位和角色定位,顧作霖要求《青年實話》的傳播內容定位在三個方面:一是解釋青年運動的一般理論、青年政策的實際運用、團組織當下的口號和任務;二是指導團組織實際工作,闡明和指示團組織的任務;三是整理匯集團組織的各種斗爭經驗,在路線一致的前提下組織團組織的內部討論。

作為一份團報,《青年實話》為實現本報的定位,刊登了大量有關團務工作的文章。

例如,1932年10月30日出版的《青年實話》第1卷第28、29期刊登了顧作霖的《沖鋒季工作的總結》。這篇文章4558字,開頭便指出“這里是些寶貴的財產,全團同志拿去使用罷”,然后接論述了中央蘇區團組織在“沖鋒季”的工作成績:“動員青年群眾尤其是組織和領導模范隊參戰的工作,得到顯著的進步;白區工作開始建立;擴大紅軍工作,擁護蘇維埃和紅軍的工作,團的發展和改造以及組織青年工農的工作,都得到一些成績?!鳖欁髁亟又谖闹兄该髁藞F組織工作在五個方面的錯誤和缺點,“領導青工斗爭與建立工會工作,這是沖鋒季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環”。

類似的文章還有不少,其中包括:《加緊兩條戰線的斗爭 發展紅軍中的團和青年工作》(作者:肖華,1933年1月29日刊于《青年實話》第2卷第3號),《團在紅軍建設中的任務》(作者:凱豐,1933年5月14日刊于《青年實話》第2卷第15號),《團中央致少共國際師全體戰士書》(1934年2月11日刊于《青年實話》第3卷第10號),《團在紅軍中的工作》(作者:凱豐,1934年2月25日刊于《青年實話》第3卷第12期)。

三、《青年實話》的傳播效果

顧作霖對《青年實話》這份團報寄予極大期待:“所負的使命是很重大的。特別在目前蘇區團處在嚴重狀態的時候,它的產生更有重大的意義,它將是團轉變的最有力的斗爭武器,是團走向健全化的方針?!?/p>

實際上,《青年實話》最終如創辦者所愿,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青年實話》的發行量在中央蘇區排名第二,是一份影響力非凡的報紙?!肚嗄陮嵲挕返陌l行量,1932年12月27日以“發行6000份”為發行目標,1933年8月13日出版時有18000份(據《青年實話》 第二卷第廿四號第1頁目錄記載),三個月后的1933年11月13日增長到28000份(據《青年實話》第三卷第一號目錄記載)。

《青年實話》的內容定位、功能定位得到了實現。1932年7月10日,讀者李中在《青年實話》第22期刊登的《我們對青年實話應有的責任》 一文中稱,《青年實話》 確實是“我們的領導者”“無產階級青年的戰斗武器”“打擊機會主義的開火機”,因為《青年實話》介紹許多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揭露工作中的錯誤和缺點及一切不正確的傾向,“使我們的思想進步,工作興趣提高,幫助我們工作上的進步”,“已成為我們青年人唯一的讀本了”。

《青年實話》問世以后,逐漸得到廣大蘇區青年群眾的擁護和熱讀,也因此幫助青年讀者取得工作上的進步。作者“華民”在《青年實話》第16期第13~14頁刊登的稿件《慶?!扒嗄陮嵲挕薄分兄赋?,《青年實話》提供“許多戰斗方法”,已在廣大青年群眾中樹立“強固的威信”。李中、華民兩位讀者都認為,《青年實話》的確是“我們的領導者”,使青年“思想進步,工作興趣提高”,是“青年人唯一的讀本”。由此可見,《青年實話》的受歡迎程度、影響力和實際起到的作用,是比較好的。

《青年實話》的特殊作用,得到蘇區負責青年工作的干部的認可和重視。1932年8月20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長劉志堅在《青年實話》第24期第18頁刊登的《怎樣克服紅軍中團員不讀青年實話的壞現象》中稱:“青年實話是少共蘇區中央局的機關報,蘇區團的唯一工作指南針,每個共產青年團員,都應該熱烈的購買、閱讀與擁護?!?/p>

四、《青年實話》的作者隊伍

《青年實話》的作者主要是兩個群體:一是社內編輯團隊,二是社外作者隊伍。

《青年實話》的總編輯所是“青年實話編輯委員會”。

《青年實話》創刊時,少共蘇區中央局宣傳部長陸定一親自加入編輯團隊,兼任主編職務。1932年上半年,陸定一以《青年實話》主編身份在《青年實話》上發表文章,分析國際形勢是“世界革命形勢在高漲”,被王明集團打成“右傾機會主義”,罷官免職,1932年7月調回位于上海的團中央任組織部干事。少共蘇區中央局宣傳部工作由宣傳部副部長魏挺群(筆名:阿偽)主持,《青年實話》主編亦由魏挺群兼任。這是《青年實話》編輯團隊一次較大的人事變動。

與《紅星》報相比,《青年實話》較少獲得黨中央領導人的直接供稿,但得到團蘇區中央局成員的供稿支持。

少共蘇區中央局書記顧作霖,少共蘇區中央局組織部長胡均鶴,少共蘇區中央局宣傳部長陸定一,少共蘇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魏挺群,少共蘇區中央局青婦部長楊蘭英,中央蘇區少先隊總隊長王盛榮,少共蘇區中央局秘書長、少先隊副總隊長張愛萍,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中央總隊部執行委員羅華民,兒童局書記曾鏡冰及接任者陳丕顯等,都為《青年實話》撰稿。

以陳丕顯為例,僅《青年實話》第23期(1932年7月30日出版)一期,第18~19頁就刊登了作者署名為“丕顯”的兩篇文章:《汀州市兒童兒童團第二大》《說話很不差,工作趕不上,努力最要緊》。僅1933年,陳丕顯就在《青年實話》發表7篇文章。

《青年實話》也曾刊登秦邦憲(博古)、何克全(筆名:凱豐)、高傳遴(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長)、肖華(紅一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長)、劉志堅(紅三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長)、李才蓮(少共上猶中心縣委書記)、馮文彬(團中央巡視員)、張續之(團中央巡視員)等領導干部的文章。

通訊員是《青年實話》作者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中央蘇區各地都有。普通戰士也可以向《青年實話》投稿,并得到稿酬。這可以從《青年實話》刊登的征文啟事、通知得到印證。

《青年實話》的稿件來源包括“各地各軍”?!肚嗄陮嵲挕肪幬瘯诘?1期(1932年6月30日出版)刊登的啟事稱“最近各地各軍方面,來稿日多”?!肚嗄陮嵲挕返?6期就刊登了《三軍團二師團活動份子會盛況》《三師青年訓練隊成立》兩篇通訊員來稿,投稿者分別是二師政治部青年工作科周群、三師政治部汪國漢。

《青年實話》第二卷第九號(1933年3月26日出版)第15頁刊登征稿通知:“各地通訊員:我們此刻特別需要對各地進行春耕運動的狀況及工作經驗登載出來,來提高工農青年進行春耕的最大積極性?!?/p>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訊員給《青年實話》投稿,有額外的郵資優惠?!肚嗄陮嵲挕返诙淼谑咛枺?933年5月28日出版)第46~47頁刊登的《讀者·作者與編者》介紹了通訊員投稿的優惠信息:“我們和郵政局新訂立了條約,規定貼一分郵票剪角寄遞的權利,只屬于通訊員”。

五、結語

如前所述,《青年實話》是一份充滿活力、生動活潑的蘇區團報,其辦報經驗至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參考價值。在共青團建團100周年之際,重讀江西省檔案館的《青年實話》原始文本和中央檔案館的《青年實話》影印件合訂本,回顧《青年實話》的歷史原貌和光輝業績,發掘和重溫團報《青年實話》的創建歷程和宣傳歷史,對新時代開展青年教育和青年活動、賡續紅色精神血脈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通告中央蘇區團組織
國家藥監局關于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
湘西北第一個團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常德地方執行委員會
發揮群團組織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探析如何加強油田社區基層團組織建設
取消航行通告(NOTAMC)在航行通告(NOTAM)中的應用
新時期學習中央蘇區精神內涵的啟示
漳州: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于實行參考文獻新規范的通告
關于實行參考文獻新規范的通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