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的中學美術情境教學模式探索

2022-02-25 00:24黃秋瑩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模式中學美術核心素養

黃秋瑩

摘要:美術是中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學科,在實施新課改政策的過程中,廣大教師一定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前提開展教學活動。不過,該如何選擇合適的中學模式呢?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無法最大化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承受著考學壓力,對此,在這一背景下,必須要引入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一些學者認為:情境教學模式能夠讓廣大教師摒棄以往的角色定位,遵循“以生為本”原則,強化教學目標意識,為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學科興趣等帶來積極作用,并且這與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教學目標是相吻合的。接下來我們對這一教學模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學美術;情境教學模式

引言:這些年來,由于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中學美術學科的教學地位不斷提升。學習美術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其審美能力與感知能力等,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此,美術教師必須要運用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針對性地設計不同的教學流程,方可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指導,為實現因地制宜教學做鋪墊。根據2015年我國普通中學美術課程標準的內容來看,其明確指出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下,需要挖掘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其分別是: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研究、文化闡釋等。對此在教學中,必須要通過情景模式來幫助學生針對性地獲取知識,然后尋找問題的策略與方法,由此能夠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做鋪墊。接下來我們通過三個方面探討核心素養下的中學美術情境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一、創建美術課堂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

美術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不過從學習角度來看,大部分知識相對抽象且枯燥。假若教師直接向學生灌輸相關專業知識,不但無法使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科的魅力,而且也會由此產生一些枯燥、乏味等想法,這必然會減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廣大教師需要利用創建良好課堂教學情境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由于中學生通常具備較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等,廣大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喜好、心理特征等創建一個開放性、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把其中的美術知識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連,然后篩選出一些相對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索興趣,方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雕塑”知識期間,若教師直接向學生探討雕塑的分類及各個階段的特征等理論知識,則會使學生感到課堂內容是非??菰?、乏味的,并無任何興趣去學習,更不用提鑒賞與模仿了。此時教師需要通過“斷臂的維納斯”來導入這一新課堂,在學生對這一則歷史故事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則利用學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轉移到雕塑知識的學習上。具體來說,教師首先為學生介紹“維納斯女神的古希臘羅馬神話”,活躍課堂氛圍,接下來將“雕塑”知識引入到課堂中,方可最大化地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并且還需要通過向學生介紹各個階段的雕塑作品,由此能夠讓學生正確地理解一些作者的構思意義,然后感受到不同藝術時期的風格特征與演變趨勢。并且,教師也能夠借助于信息技術等,為學生創建一個多媒體課堂,借助于聲音、圖像、文字等來形象地說明教學內容,促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生動,由此能夠創設一個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最大化地增強學生的學科興趣,促使學生對美術知識愈發感興趣。

二、營造創作氛圍,增強學生的表達欲望

在美術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在欣賞到一些名家作品之后,內心都會有創作的欲望,不過,能夠真正付出行動的學生數量非常少。對于大部分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希望能夠表達情感的,教師必須要鼓勵學生多嘗試、多實踐,指導學生 以正確的方式進行表達,由此來增強其創作意識,為其營造一個創作情境,使其敢于下筆、敢于動手、敢于表達。在課后,教師也需要為學生安排一些合適的課后作業,然后在上課的時候將學生完成的作品收集上來,為大家進行展示與評論,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看到同齡人存在的優勢,能夠讓他們意識到,只要敢想、敢做,那么一樣能夠成功。

三、創設實踐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繪畫技巧

當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創作激情之后,那么在創作期間,還需要掌握繪畫的技巧與方法,此時教師是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自由創作的。因為任何一門藝術的形成與發展,不但需要投入更多的熱情,而且還需要選擇合適的技法。如果對學生完全放任不管,很有可能會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無法實現發展,則會導致學生的熱情白白浪費與消磨掉。此時教師必須要對學生介紹一些重要的技法與知識,例如:在創作的過程中如何進行結構布局,如何勾畫人物細節等。唯有使學生真正的掌握其中的創作技巧與實踐方法,才能夠讓他們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并最大化地感受到創作的樂趣。由此來看,學生敢想敢畫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地指導,促使其獲得更大地成功。在繪畫與創造的過程中,必須要鼓勵學生認真觀察與想象,此時教師還需要科學地設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特征與表達,確定最適宜的教學方法,由此來指導他們形成較強的觀察力與洞察力,引導他們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在學生進行繪畫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其塑造一些濃厚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能夠認真觀察 與臨摹。觀察是學生學好美術的一個重要基礎,在一開始學習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是通過臨摹去觀察名家的作品,接下來才能夠進行自我創作,這也是提升個人繪畫藝術的一個重要途徑。那么在培養學生觀察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不同的任務情境,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察與臨摹,由此來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與技巧,促使其繪畫能力大大提升。另外一個最理想的教學方法是寫生,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寫生情境,鼓勵學生在不斷積累素材的過程中,其基礎更加夯實。當然,在完成作品創作之后,教師也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多元化的鑒賞與評價氛圍,鼓勵學生站在不同角度進行鑒賞與評價,由此能夠使學生對作品的了解更加全面與具體,這是增強其鑒賞能力、審美能力的一個必要途徑。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中學美術學科地位的大大提升,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增強學科核心素養,則需要靈活地創建教學情境,借助于多元的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的學科興趣,鼓勵學生深入地探索美術領域,為逐步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增強學科素質等發揮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模式中學美術核心素養
情景教學模式下的日語會話課程改革
市場營銷策劃課程情境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情感豐富的美術教育
淺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音樂欣賞教學情境模式的探究
音樂欣賞教學情境模式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