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靈動的舞臺聆聽激蕩的音樂
——淺析音樂劇《新世界》舞臺時空觀

2022-02-25 04:44文/張
新世紀劇壇 2022年1期
關鍵詞:新世界音樂劇時空

文/張 婧

張婧:晉中信息學院講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王貴德少年入黨,結識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共赴戰場,一群年輕的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在抗日戰爭中,王貴德在山西太谷帶領戰士以“麻雀戰”一戰成名,用智慧與熱血書寫了共產黨人大義凜然、不畏犧牲、無限忠誠的偉大情懷。原創紅色搖滾音樂劇《新世界》以王貴德為原型,講述了他意氣風發的革命抗戰故事。這樣一個宏大題材的作品,包含著共產黨人堅定不移的信念、不畏犧牲的勇氣、英勇奮斗的決心,如此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充滿刺激性的搖滾樂映襯下,無時無刻不在激發觀眾腎上腺素的分泌,使得觀眾仿佛置身于舞臺之上,隨時可以釋放能量,表達情緒。這部作品強大的力量感離不開舞臺時空的作用。就舞臺呈現來看,本劇時間跨度大,故事線索多,如果本劇中規中矩地使用傳統音樂劇中的線性結構,那么,在有限的表演時空里,復雜的戲劇內容很難有頭有尾地講述清楚。音樂劇本身屬于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在演出過程中,它所持續的時間和表演舞臺所占據的空間是有限的。與此同時,由于音樂劇內容覆蓋的生活極廣,因此它所表現的舞臺時空又是無限的。因此在《新世界》中,創作者利用眾多元素創造了多層次兼具靈動感的戲劇時空。

一、時間結構

瑞士語言學家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提出了“共時”和“歷時”的理論,“共時”指語言在某一個相對時期的穩定狀態,“有關語言學的靜態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時的”;“歷時”指語言隨時間軸發生的演化,“有關演化的一切都是歷時的”。簡單來說,共時性是橫向層面的,歷時性是縱向層面的。

王貴德于1914年生于福建省上杭縣,少年時被革命同志解救于抓壯丁行動中,備受紅色思想感召的王貴德15歲加入中國共青團,成為一名工農紅軍并結識了幾位革命戰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們將建立新世界作為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土地革命時期,王貴德受共產主義思想啟迪,發奮學習。他在第四次反“圍剿”的幾場戰役中表現突出,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收獲愛情,也失去生死之交。在長征路上,克服困境浴血奮戰??谷諔馉幈l后,王貴德帶領八路軍在太行山英勇抗日,其中因“麻雀戰”的打法不斷對日軍造成重創,王貴德一戰成名,他真正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人打開并投身“新世界”的故事。本劇創作依托于王貴德的真實經歷,使得最為動人的人物形象在戲劇時間中得以呈現。比如,在此過程中,主創人員塑造了與主人公一同成長奮斗的兄弟、一起并肩作戰的戰友、一起約定生死相依的愛人及與正面主人公進行對抗的反面人物。但是架構這些人物關系的視角并非固定,創作者利用不同視角不僅擴寬了故事發展的敘事角度,還對主人公進行了多角度觀照,使得王貴德的人物形象更加豐富立體,輔助人物與之互動更為密切。如果借用“共時”理論,我們可以在橫向比較中,通過圍繞主人公建立起來的關系網看到戲劇人物、戲劇作品的光彩。

如果說人物關系及其性格在共時視角中得以多維呈現,那么歷時視角則展現了戲劇人物從過去到現在甚至是未來的變化情況??梢哉f,“共時”使人物從外部得到豐富,“歷時”使人物從內在得以升華。

音樂劇《新世界》劇照

在劇中,少年時期的王貴德是有著“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有志兒郎,加入紅軍初期他是“為了自己活著算不上夢想,為天下活著才是夢想”的革命者,初遇愛情他是“意托于紙筆,情藏于心底”的男人,戰友犧牲他是帶著戰友心愿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英勇戰士,當愛人犧牲時他是舉辦一人婚禮的有情人,戰火紛飛時他是奮力殺敵,讓敵人無處躲藏的猛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王貴德無所畏懼、無所顧忌的一面,也看到了他歷經失敗和挫折,痛苦難耐的一面。通過歷時視角,主人公王貴德與敵對勢力的矛盾逐步尖銳,于此產生的革命情感則逐步熱烈,作者就是在共時視角多維度的敘述中,加入綿延流動的歷時視角,將原本貼近神壇“高大上”的英雄人物刻畫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讓消散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模糊的人物刻畫為在當下可以近距離感知的真實人物。

音樂劇《新世界》劇照

“共時”和“歷時”的角度是展示人物形象強有力的途徑,然而其作用絕不僅限于此。本劇講述的是過去發生的故事,而這一切不是出現在過去,是要在當下的舞臺表演中發生??梢哉f本劇的時間架構是“在現在時態的劇情時間中構建過去時態的故事時間;在現實的觀演時間中構建虛構的劇情時間”。因此,倘若過去、現在和虛擬的未來都只能在舞臺上出現,那么戲劇空間必將出現靈活多樣的轉換。

二、空間結構

舞臺的固定空間使戲劇藝術的空間容量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使得藝術家們在反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時,具有一定局限性?!缎率澜纭废群笊涎萦跁x中信息學院烏馬河劇院、山西太原龍城實驗藝術劇場。以上兩個劇院均屬于中小型劇場,因此主創人員在充分利用劇場空間的前提下,通過多重手段創造并拓寬相對固定的空間,使其藝術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示。

(一)意象化舞臺設計使得有限變無限

《新世界》的舞臺中央是一個發散型的不規則圓形階梯,在階梯后面掛著一幅不可辨別地點且描繪著未知地形的掛幕,舞臺兩側則擺放著金屬色的三層鋼架。這三部分是本劇最為核心的舞臺構成,看似寫實卻蘊含著寫意的風采。

發散型的不規則圓形階梯是本劇演員進行表演的中心舞臺,但它絕不僅僅是展現演員魅力的核心所在,它與金屬色的三層鋼架相呼應,成為詮釋《新世界》內容和主題的重要一環。上文已提到,本劇圍繞主人公開國少將王貴德展開,不僅王貴德本人經歷充滿艱辛坎坷,圍繞主人公所建構的人物身上也都充滿苦辣辛酸。然而,他們并未因艱難困苦而退縮,他們用鋼鐵意志、血肉身軀往高處攀登,同時也鑄造了祖國的復興強盛。這種曲折性、圓滿性正是發散型的不規則圓形階梯所暗含的蘊意。與此同時,金屬色的三層鋼架還象征著王貴德由一個不懂革命的少年成長為一個投身革命,立志建設“光明已播種,薪火亮夜空”的新世界共產黨人。然而,在建設“新世界”的道路上不僅有王貴德,還有無數像他這樣一步一步又一步進行“三步走”革命戰略的人。

然而,革命道路并不是風平浪靜的,階梯后面那幅不可辨別地點且描繪著未知地形的掛幕,隨著劇情的變化它可以成為硝煙彌漫的戰場,它可以成為指揮作戰的地形圖,他還可以成為人人心中所祈盼的新世界。

所以說,《新世界》的舞臺設計弱化了相對寫實的舞臺布景,采用了滲透著寫意觀念的布景,這樣的表現方法,使得音樂劇內容及其人物表演在有限的舞臺上展現出更為飽滿的情感、更為豐富的故事以及更為廣闊的戲劇空間。

(二)光與色變化連結心理情感

舞臺燈光是在舞臺時空中得以呈現的藝術。它借助于自身的時空喻義性、再現性、功能性來體現客觀世界的時間與空間,舞臺燈光作為舞臺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既有與整個舞臺相統一的共性,又有其與眾不同的個性。

《新世界》第三幕講述了紅軍戰斗史中最為悲壯的一頁——湘江之戰。在這場戰斗中,國民黨軍隊對中央紅軍發動猛烈進攻,紅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在險象環生的困境中堵住了數十萬國民黨官兵的圍攻,保障了紅軍大部隊順利渡過湘江。該段落正是上述舞臺燈光作用的最好說明。

大幕開啟,舞臺被包裹在陰郁的藍色燈光中,這種藍色是戰場的飛揚戰火,也是敵我雙方戰況膠著的呈現。然而,隨著燈光的變化,多重復雜的戲劇時空漸漸顯現,這一切的變化恰恰是舞臺燈光的渲染為這種流動時空提供了基礎。在之后“誓與湘江共存亡”的場景中,拼盡全力的紅軍戰士淹沒在敵人的炮火中?;鸸?、血色、嘶吼混合交織……槍炮聲越來越猛烈,紅軍士兵一個接一個倒下,此刻的燈光漸漸變紅,這紅色是紅軍英勇不屈的精神,也是為國家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身軀,更是被鮮血染紅的祖國山河。隨著紅色燈光逐漸變暗,藍色燈光開始出現,觀眾很容易感受到這場戰役的慘烈悲壯。當主舞臺的燈光變暗,在三層空間里出現了隱隱的人群,他們是戰斗中倒下的戰士,也是為國捐軀的英雄。與此同時側方金屬色的三層鋼架舞臺亮起了暗紅色的燈光,這象征著紅軍隊伍不滅的精神。

這個極具代表性的段落,舞臺時空本身并沒有出現特別大的變化,但是觀眾借助燈光的變化,他們所感受到的除了舞臺時空營造的客觀氛圍之外,更多是燈光帶給他們想象力的激發——槍炮不可怕,敵人不可怕,犧牲不可怕,沒有任何艱難險阻可以阻擋共產黨人對“新世界”的建立。不論共產黨經歷了什么挫折,千錘百煉后必定淬火成鋼,火熱的力量也將永遠散發著光芒。

(三)多空間并置獲得多維度感知

戲劇空間是由動作空間、審美空間、知覺空間、交往空間構成的多層次結構?!缎率澜纭穼⒍喾N空間并置,使得表演、劇情、情感一同融入戲劇空間,從而將激蕩的劇情以及飽滿的情感傳遞給觀眾。

開場時,創作者安排了包括配角在內的演員進行敘事,他們具有音樂劇《漢密爾頓》開場段落里演員超時空的視角。有的演員在對主人公王貴德的過往經歷進行介紹,有的演員則向觀眾提前揭示了主人公的命運軌跡,有的演員說明了他的性格特點,還有的演員則總結了他的赫赫功績……這樣的藝術手法配合快節奏的說唱,不僅在短時間內向觀眾傳達了眾多信息,而且使得劇中除主人公外的其他角色具備了歷史敘事者的視角。上述空間表現方式極具震撼力,但這種感覺不僅是停留在演員表演和審美層面,它更多的是依靠觀眾感覺形成感知。因為在觀眾觀賞中,他們會一直思考沒有出現在舞臺上的劇中人,想象這些人物的思維行動、命運軌跡。所以說,在《新世界》時空編排中,戲劇信息得到呈現,作品和觀眾也實現了互動交流。

在“戰地婚禮”這一場中,本劇的空間設置極為巧妙。作為敘事者的王貴德站在舞臺前方,此時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悲傷、滿含思念之情的男性,而觀眾之所以產生這種體驗,是因為上述情景建立在最容易被理解的表層戲劇空間。在充斥著悲情的氛圍中,身著紅裙的曼秋,緩緩登上舞臺。此刻觀劇的觀眾通過想象不難察覺,這位紅裙曼秋已經不是活在人世間的曼秋。這個曼秋是王貴德深深的念想,同時也是逝者對人世間的牽掛與惦念。盡管本段落演出地點是在現實生活,演出時間即是舞臺演出呈現的時間,但是觀眾在觀看演出的同時,透過個人體會和想象重新建構了新的空間。觀眾在審美層面的感知得益于通過演出建立在視覺、聽覺之上的豐富體驗。隨著這種體驗的層層遞進,舞臺側前方出現的青年男女親密并肩的場景又成為觀眾感知中王貴德與曼秋過往經歷的投射。然而,這場所呈現的一個人的婚禮沒有鞭炮齊鳴,沒有夫妻對拜,有的只是生者滿心的悲情。到此時,本場展現出的強烈戲劇性在生者濃烈的思念下逐步達到高潮。在之后的表演中,隨著人物情緒的變化,舞臺上又幻化出無數個曼秋的身影。若將此時曼秋的形象單一理解為王貴德的幻想、幻覺,那么大眾看到的僅僅是王貴德視角中,思念中、期待中的愛人,這里的曼秋僅僅作為一個符號出現。然而,隨著觀眾體驗的深入,觀眾和作品本身的交流也在加強,觀眾可以感知出無數個曼秋,這也是這個人物曾經在世界上最美好的影像。而這樣的曼秋,是作為活生生的人物出現在舞臺之上。本場中,曼秋與王貴德并不存在于同一個時空,他們二者被阻隔于生死兩端,這種呈現蘊含著人物內心深層次的情感。因此,這種舞臺情形又構成了更為深層的戲劇時空。然而,不論是上文所提到的表層戲劇空間還是深層戲劇空間,均是由演員表演為主體構成的動作空間、各方認知水平構成的審美空間、觀眾解讀構成的知覺空間、作品和觀眾互動交流的交往空間互相作用構成的多層次結構。

(四)畫外音擴充舞臺時空

在戲劇演出的舞臺上,戲劇時間和戲劇空間往往會呈現出一種矛盾性:戲劇時間要在流動中呈現世界的萬千變化,但是戲劇空間是相對固定的存在、相對緩慢的變化。因此,為了打破戲劇空間和戲劇時間充滿矛盾的局限性,《新世界》在每幕戲之間安排了畫外音,以此來擴充原本固定狹小的戲劇空間。

比如在開場時,畫外音提示到,百年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而歷史的航道上,總有一些重要事、重要的人,猶如高高聳立的燈塔,指引著歷史前行的方向。此類畫外音不僅為觀眾補充了戲劇故事的背景信息,描摹出了時代畫卷,還極大程度將虛擬化的舞臺空間實體化,讓觀眾通過聲音的作用迅速感受到革命年代的鏗鏘。

除此之外,當觀眾聽到“農民運動熱情日益高漲,工農革命影響著四鄰八舍,革命的火種也埋在了參加過數次農民運動的少年王貴德的心間”。畫外音迅速將觀眾帶入人物心理空間和戲劇審美空間,觀眾在這一刻不僅知曉了人物思想,還期待劇中人物參與到劇情發展之后的表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是畫外音擴展時空的表現。

在本劇中,還存在以下一類畫外音使用: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好男兒志在遠方!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經歷讓幾位年輕人打成一片,這就是共產主義的宣言,這就是共產黨信仰的力量。這類畫外音更多的則是將戲劇時空延展到觀眾心中,他們可以想象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奮進向上的姿態,同時他們被少年們的熱情打動,澎湃的激情油然而生。

音樂劇《新世界》劇照

綜上所述,《新世界》創作技巧所表現出的戲劇時空的自由流動,在打破了戲劇舞臺虛幻與真實的界限的同時,也將靈動的舞臺時空通過澎湃的音樂浸潤到觀眾的心間。而這一切就是音樂劇《新世界》最為豐富、動人的藝術呈現。

猜你喜歡
新世界音樂劇時空
跨越時空的相遇
《來自遠方》電影版9月上線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神話新世界
玩一次時空大“穿越”
看音樂劇
“P”出個新世界
時空守護者之宇宙空間站
時空之門
2015上半年中國音樂劇演出情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