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博覽觀演建筑設計探析
——以常山縣慢城文化旅游博覽中心項目為例

2022-02-25 02:42劉任輝
福建建筑 2022年1期
關鍵詞:胡柚流線博覽

劉任輝

(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文化博覽觀演建筑核心價值,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沉、最根本、最持久的要素和力量,是當地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建設重點,承載記錄著當地文明歷史進步的精神追求。通過博覽觀演建筑的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構建民眾具有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當地文化博覽觀演建筑的宣傳就顯得尤為重要。

1 項目概況

常山縣慢城文化旅游博覽中心項目選址位于常山縣,為浙江省衢州市轄縣,東漢建安二十三年建縣,始稱定陽。其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西部、浙江母親河-錢塘江上游。項目基地總面積48 178 m2,基地北臨朱富線,南臨濱江路、西臨規劃經六路、東臨朝陽路?;卣w呈東北向長矩形,長邊長約 286 m,短邊長約 166 m。

2 設計構思

本項目規劃擬將檔案館、博物館、規劃館、文化中心及傳媒中心,形成一個文化博覽觀演建筑組合群“三館兩中心”,便于居民進行“一站式”參觀博覽服務,集中打造出一個為當地乃至全國市民參觀服務的文化博覽休閑旅游場所。在建筑的象征中,“形”與“意”是構成建筑象征核心的部分,“形”是客觀事物投射到我們眼中的形象,是客體所呈現的映像;而“意”可以理解為對客體做出的心理反應,如我們隨之產生的意向、意念、情感等[1]。通過對當地文化特色的調研,學習了解到“慢城”常山的胡柚是當地最具有特色的水果植物物種,當地流傳著:常山四月,常山胡柚開始吐蕾;進入五月,漫坡滿嶺的胡柚花盛開,淡淡的花香彌散開來,沁人心脾。設計靈感引自胡柚花,暗喻未來常山“慢城文化旅游博覽中心”,能夠像盛開的胡柚花一樣,不僅將賞心悅目的視覺形象呈現給市民,同時也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加新的美好體驗,如圖1所示。

3 整體構建與設計表達

方案整體上采用群組布局,為注入持續發展活力,以“胡柚花”為意向,將建筑以放射狀形式分為 5 個分區:文化中心、傳媒中心、檔案館、規劃展示館以及博物館。同時以平臺有機聯系,形成既相對獨立又整體相連的和諧整體,為市民文化生活增加新的美好體驗,如圖1所示。

圖1 設計構思與演變

3.1 建筑分區落位

設計整體構建完成后,依據設計任務書要求,將各單體建筑面積指標,結合周邊建筑及場地關系,依次進行排列組合,打開從三岔路口至常山港的一條主要流線。根據主要人行流線打開場地主要入口廣場,根據城市道路于場地的關系及建筑的功能性要求,打開場地內次要的入口廣場。綜合考慮場地性質和不同建筑的功能,對建筑進行總體分區落位,如圖2所示。

圖2 建筑總體分區落位

(1)文化中心為四層,以 1200 座大劇院為主體,內設舞臺區及舞臺后場區、觀眾區以及辦公區等配套功能。

(2)傳媒中心為七層,配備以專業的演播廳,包含全景演播廳、新聞演播室、虛擬演播室、融媒技術用房等專業用房。

(3)檔案館為四層,主要包含庫房、對外服務用房(包含對外服務區、查閱區、對外展覽區及公共配套組成)、業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包含辦公區、會議室、多功能廳、培訓教室)以及附屬用房和建筑設備等功能用房。

(4)規劃館三層,內設沙盤展示、多媒體展示、各專題展示、配套辦公服務以及大廳等功能空間。

(5)博物館三層,主要由綜合文物展區、非遺和“宋詩之河”主題展區、臨時展區、藏品庫房、文物保護技術區以及公共服務區組成。

地上5棟單體結合平面功能總體分區落位后,在南側主入口形成一個大的開放主入口空間,總體各開放空間依次通過中心共享大廳相互連接,整個總圖布局通過視線通廊形成5個對公眾完全開放的空間,如圖3所示。

圖3 建筑總體空間組織

3.2 整體構建策略

策略一:賦形切分場地,整合各個功能體塊,結合“胡柚花”意向,形成整體建筑。打開沿規劃經六路和朝陽路開口,形成疏散廣場,打開縱街角至濱江公園的人行路徑,同時形成主要廣場,結合在“三館兩中心”中部設置的架空公共開放的的共享大廳空間,形成一個觀眾疏散空間。

策略二:利用連接5棟單體建筑的架空共享大廳,局部弱化體量降低建筑中部屋頂,形成可上人屋頂游覽觀景平臺。從架空的一層中間共享大廳屋頂游覽平臺,可逐級到達各單體建筑最高層屋頂,使建筑群脫去沉重的觀感,形成富有韻律的空間外形,進而將人們引入場地中間的綠化廣場空間。

策略三:多種維度綠化。為解決多層建筑占地面積較大,綠化不夠充足的情況下,在可上人屋頂平臺上進行屋頂綠化,各建筑結合功能層層退臺,形成階梯式豐富的立體綠化空間,同時結合沿江建筑體量設置觀江景平臺。建筑設計順應山水之勢,打造聯系山水和城市的可供市民休閑游覽的立體慢城休閑體驗空間,如圖4~圖5所示。

圖4 總平面布置圖

圖5 總體鳥瞰圖

3.3 建筑單體設計表達及空間組織

(1)場所空間:五大分區和諧整體,流線型空間的塑造,不僅滿足了功能需求,更提供了不同于傳統場館的空間體驗。同時,室內外空間的有機滲透,使整個建筑更為豐富多彩、富有生機;建筑單體采用動感進退的優美變化空間,傳遞出現代科學的美觀建筑體驗,如圖6所示。

圖6 建筑局部透視圖

(2)建筑風格:建筑風格現代簡約大氣,整體虛實分明,流暢的線條更烘托出慢城文化旅游博覽中心的純凈優雅,為市民營造出安靜優美綠色的文化氛圍。

(3)立面材料:采用 Low-E 玻璃、干掛石材和 GRC 材料,根據當地古民居的磚墻面肌理,做出現代流暢的建筑線條。主入口透視結合立面材料演繹出一個標志性的入口建筑空間,如圖7所示。

圖7 主入口透視圖

3.4 觀景平臺

為充分讓參觀者在觀演前后的等待空余時間,有更好體驗的室外休閑空間,在可上人屋頂平臺上設置觀景平臺及屋頂綠化,觀景平臺可到達建筑群最高處,觀景平臺及綠化同時,結合沿江建筑體量設置觀江景平臺。打造聯系山水和城市的可供市民休閑游覽的立體“慢城”空間,如圖8所示。

圖8 觀景平臺透視

該項目建筑整體構建與表達追求了和諧與統一。任何藝術創作都十分強調立意,有了美的藝術立意之后,還必須選擇適當的表現形式。設計者必須有熟練的技巧和良好的素養,否則還是無法把意圖化為具體的建筑形象。此外,還要考慮到社會上大多數群眾的欣賞能力。如果脫離群眾的接受能力,即使發出了信息,也不會引起共鳴[2]。

4 交通功能組織

本項目涉及建筑類型較多,交通流線相對較為復雜,涉及觀眾流線、藏品流線、后勤辦公流線、平時車行流線、消防流線、貴賓流線等。為避免各流線交叉,項目在交通流線組織上進行了重點分析。

(1)各主要出入口:整個建筑面向朝陽路設置總建筑群的主入口(結合入口一層架空共享大廳設置),主要服務于參觀人員;沿濱江路和文教東路設置場地的次要進入廣場。北面沿規劃經六路設置主要車行入口和各個場館的后勤入口及藏品流線,各流線相互聯系又不交叉,方便使用。

(2)步行系統:參觀人員主要由南面主入口進入,經由中央大廳即一層共享架空公共空間,前往各個場館,參觀人員也可以從二層主要綠化平臺進入各個場館。貴賓人員以及工作人員則有專門出入口,避免與主要參觀人員流線交叉。設計時,也考慮為博物館、規劃館、檔案館等有需求的場館配備展品、檔案入館出館的專屬流線,如圖9所示。

圖9 人流交通功能組織分析圖

(3)車行系統:對整個場地的交通系統進行梳理,將人車分流,合理安排各個出入口。在參觀主入口處設有港灣式停車位,在基地北部設置主要車行入口,并合理設置地下車庫出入口,滿足停車需求。建筑按照防火規范要求利用場地外環道路設置消防車道,并在本項目所有公共建筑的外墻,結合消防車道設置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3]。

(4)靜態系統:非機動車和機動車的停車集中于地下一層的車庫,地面設置少量機動車停車位以滿足臨時停車需求。非機動車出入口設有專門的通道,與機動車流線分開,避免交叉,如圖10所示。

圖10 車流交通功能組織分析圖

5 結語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文化博覽觀演建筑主要服務于群眾,以中華各地文化宣傳、展覽和觀演教育為主要功能,設計主要從觀眾親身體驗者角度出發,從方案構思、總圖整體功能構建、單體設計表達及交通功能組織方面對文化博覽觀演建筑進行了分析闡述。該類型建筑是向群眾及后代展示當地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不僅可使當地文化得到很好的保留傳承,同時提供了一個新時代服務于群眾休閑娛樂的健康教育新場所,更是提高城市知名度的一張靚麗名片。

猜你喜歡
胡柚流線博覽
幾何映射
任意夾角交叉封閉邊界內平面流線計算及應用
胡柚在枝頭“終身”已定下
常山胡柚
常山胡柚營養成分分析研究及其產業化應用前景
博覽
控制網_自動化博覽
控制網_自動化博覽
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流線組織設計
CO2混相驅五點井網流線模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