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石廢棄地的生態修復與景觀再造探析
——寶蓋山峽谷旅游路兩側景觀提升工程設計實踐與探索

2022-02-25 02:42江納穎
福建建筑 2022年1期
關鍵詞:廢棄地礦坑實景

江納穎

(福建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廢棄地是人類文明進程的特殊產物?!爸饕赋鞘谢M程中因產業轉型或規劃變動而產生的生態退化、非經生態治理無法加以利用的棄置土地”[1],揭示其兩大特征:盤根錯雜的經濟歷史成因和脆弱的自我修復能力。因此,西方國家詼諧形象地把廢棄地稱為“Brownland”或者“Brownfield”,直譯為“褐地”或者“棕地”[2]。廢棄地類型包括采礦地、工業廢料以及垃圾場、工廠、碼頭等。本文中寶蓋山峽谷旅游路兩側景觀設計案例,主要涉及采石場與廢棄礦坑,也包括幾處垃圾傾倒場與一處廢棄工廠。

1 福建廢棄地概況

作為國內的砂石骨料大省,福建的石料開采加工產業曾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但其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多年的開采挖掘,使植被表層剝離、地勢劇變、巨型坑體涌現,整體生態環境支離破碎。早在2000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就提出:“任何形式的開發利用都必須以生態保護為前提,要使八閩大地的綠水青山得到永續利用[3]?!闭畬ι鷳B文明建設的前瞻性理念,促使“生態福建”的理念逐漸日益深入民心,并在全省各層面不斷落實環境保護舉措。如今在環保理念大旗下,礦山被陸續關停,隨之而來的是對生態修復工作的愈發重視,而采石廢棄地的“重生”也逐漸成為當前城市建設的熱點問題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

2 國內外的項目實踐與啟示

近年來,國內外涌現出許多廢棄礦坑改造的優秀案例,如:朱育帆設計的上海辰山礦坑花園、張唐景觀設計的南京湯山礦坑公園、英國阿特金斯建筑事務所設計的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以及杭州良渚礦坑探險公園、英國康沃爾郡植物園及加拿大布查德花園等。這些已成功落地的項目作為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再造”的良好范本,無論從環境的生態系統修復、保護和延續工業文化特色,還是發揮公眾娛樂價值以及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均為后續實踐者拓寬了視野,啟發設計思路之余,亦建立了改造成功的信心。在學術理論方面,俞孔堅教授所著的《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4],劉濱誼教授的《現代景觀規劃設計》[5],王向榮的《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6]《歐洲新景觀》[7],以及清華大學出版的《設計藝術的環境生態學:21 世紀中國藝術設計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8]等相關著作,都為景觀設計從業者對廢棄地的生態恢復策略和景觀再造方式提供了思考方向。

通過對各同類案例和相關理論的研究學習,筆者認為廢棄地的景觀設計關鍵信息可總結如下:

首先,生態“修復”不同于生態“恢復”。它立足于廢棄地現有的場地特點, 人為修復一個與區域環境相適應的生態系統,并在原生環境基礎上再次優化,目標是演變為原生環境的升級版。在這環境系統打造過程中,植被修復與水生態系統是關鍵環節,能共同為動物和微生物的繁盛重建良好的生境,最終形成良性自循環。

其次,從采石廢棄地的自身特點出發,其“景觀再造”方式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

(1)維持現狀打造礦山遺址公園。在礦坑規模較大的區域,以大面積維持坑體現狀,結合考頓鋼、毛石荒料構建游賞路徑與相應設施,打造采石主題的后工業景觀。

(2)植物造景打造巖體植物園。平整坑體恢復植被,結合巖體植物打造特有的花園景觀。

(3)連片成湖打造景觀湖體。將集中坑體改造相連,擴大水域規模,抬高湖底。

(4)藝術雕刻打造石雕展示區。融入文化元素,將殘破崖壁進行雕刻藝術加工,打造有鮮明特色的主題雕塑。

(5)融入戶外運動打造巖體運動基地。布置球類場地及健身設施、兒童游戲設施、戶外攀巖等探險以及極限運動場地。

(6)構建別具一格的坑體建筑。利用場地特點與豎向條件建造特色酒店、主題場館、溫室花房等。

(7)藝術造園呈現不同風格的坑體園林景觀。融合文化、石雕、水體、景觀建構筑等造園技藝打造綜合性公園。

3 案例實踐——峽谷旅游路兩側景觀提升工程

3.1 項目背景

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石獅市,自建城后逐步擴大規模,與其毗鄰的寶蓋山不僅成為城池的靠山背景,也因城市的興盛相應成為名山勝地,并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海上航標,“姑嫂塔”即為其著名的地標景點。在經濟開發熱潮下,作為“城市綠肺”的寶蓋山雖有其獨特的景觀風貌,卻也因歷年的采石而遺留下不少于150處的大小不一的坑體,采石廢棄地仿佛大地的傷疤分布于景區各處(圖1)。生境、景觀、安全等多重問題的疊加,促使當地政府迫切需要對寶蓋山風景區進行改造提升,其中“峽谷旅游路兩側景觀提升工程”(圖2)就是近年風景區內最重要的建設項目之一。

圖1 寶蓋山采石廢棄地

圖2 《峽谷旅游路兩側景觀提升工程》設計范圍

3.2 原場地狀況

貫穿寶蓋山風景名勝區的峽谷旅游路于2018年新建完成。這條旅游路西接泉州晉江,東往黃金海岸,有著豐富且特色的自然景觀,成為領略石獅山海城美景的經典途徑。但因為道路施工的緣故,對自然山體和植被產生了一定的破壞,出現大面積裸地、陡坎、凹地等,暴露出多處的廢棄礦坑斷崖,采石廢棄的問題更為凸顯,急待生態修復與景觀提升。同時,因其位于城市中心的特殊地理區位,更有為民眾提供多元戶外活動空間的場地訴求。

該工程沿峽谷旅游路約3 km路段,共計約30 hm2的用地,根據場地現狀及項目定位,需要圍繞廢棄地改造、礦坑生態修復整治、沿路綠化景觀提升改造、營建戶外健身為主題的活力空間,以及完善慢行系統串聯山湖谷幾個方面,展開項目設計,如圖3所示。

圖3 局部段原狀、設計與建成實景對比圖

3.3 設計構思

秉承“極目所至,俗則屏之,嘉則收之”,“雖由人作,宛自天開”[9]的設計理念,項目力求將山體、濕地、水庫、景園與道路空間關聯、滲透、融合于自然,并通過慢行道串聯各園區,形成一條運動休閑與旅游觀光一體、具有濃厚山谷氣息的迷人風景帶。

3.4 難點與特色

針對場地廢棄地多、裸土面積大、土壤貧瘠、場地豎向復雜、生態脆弱等難點,該項目設計策略總結為以下4點:改造廢棄礦坑、生態修補、活化場地、突出石景。

3.4.1 改造廢棄礦坑

本次工程中,峽谷旅游路兩側有多處采石廢棄地,有些是垃圾土填坑;有些仍深坑積水;有的則異石突起。針對各處場地條件以及設計主題,提出具體的改造措施。

(1)平整石窟打造由老城區進入寶蓋山風景區的西入口。布置游客中心,入口廣場、停車場、公廁、亭廊等休憩配套設施,完善區域游憩步道,營造醒目大氣的門戶景觀,如圖4所示。

圖4 西入口設計與建成后對比圖

(2)在堆填坑體的基礎上打造“花坡”景點。利用場地坡降,新植花樹與觀賞草,突出季相變化。這里可遠望姑嫂塔,也是上山的入口集散空間,如圖5所示。

圖5 花坡景點建成實景照片

(3)利用崖壁巖體打造 “瀑布廣場”。設計將改造原有的大巖石,與硬質廣場一起構成休憩的活動平臺。臺階層級優化了場地豎向,銜接旅游路與廣場以及崖壁的層次關系,將溢流溝景觀處理,同時通過景觀水面與遠期的瀑布景觀做過渡銜接,如圖6所示。

圖6 瀑布廣場原狀、設計與建成實景對比圖

(4)利用廢棄礦坑布置停車場,既緩解了景區的停車壓力,同時此處也是將來上雙髻山的重要入口,如圖7所示。

圖7 礦坑停車場建成實景圖

(5)利用現有礦坑地形條件修建觀景挑臺,提供游人駐足眺望寶蓋山與山谷果林的場所。

3.4.2 生態修補

從寶蓋山“三庫兩山一湖多坑池”的生態格局入手,設計遵循“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低影響開發模式,指導生態修復。

(1)對旅游路兩側綠化進行提升改造。先將周邊的棄土和砂石土進行有效改良,在保護現有植被的基礎上,增補適生樹種,加大雨水下滲量。營造有別于常規的市政道路綠化,兩側呈現非對稱的綠化斑塊,以低維護自然主義植物群落的營造方式,形成自然野趣的組團種植造景,如圖8所示。

圖8 旅游路兩側綠化提升改造原狀與建成實景對比圖

(2)打造青年水庫南側的“花海景點”,將裸地荒地植被修復,利用平整開闊的場地特點,以濃抹花草,簡化構筑的方式,種植應季草花突出季象景觀,圖9所示。

圖9 花海景點原狀與建成實景對比圖

(3)加強水庫坑池周邊綠化,通過雨水濕地、濕塘等調蓄空間,消納自身及周邊區域的徑流雨水。布設濱岸帶緩沖體系,建立健康的水體生態系統,如圖10所示。

圖10 雨水洼地建成實景

(4)路面多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沿路布置下凹式綠地,設置塊石草溝。

3.4.3 活化場地

尊重現狀場地空間,以就地平衡的原則,凹凸間因勢利導,布置健身步徑、體育場地以及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點。

(1)利用工廠廢棄地改造體育公園,在設計中遵循場地形態與豎向,將球類運動場消隱在林地中,并利用現有洼地改造生態停車場,園內布置足球場,門球、籃球場、兒童游憩場等運動場地,滿足民眾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目前該區域已然成為景區內最具人氣的活動場所,如圖11所示。

圖11 體育公園建成實景

(2)環梧園水庫合理布置親水漫游道,根據水庫水紋等相關信息,布置沿湖濱水步道,臨水棧道、環湖自行車道與消防園務車道。串聯起周邊地塊的路徑,更加完善了峽谷旅游路兩側的游線系統,為市民提供更為優質的戶外活動空間以及便捷舒適的游賞體驗,如圖12所示。

圖12 環梧園水庫親水漫游道建成實景

3.4.4 突出石景

濃郁的地域文化需要空間載體予以呈現。而形態特征明顯的實體空間是給人最直觀的場地印象??v觀寶蓋山風景區,會發現無論從場地資源、地貌特征與文化背景,無不透露著“石”的特點。如裸露的巖體石山、以姑嫂塔為代表的石房、大規模的石坑,閩南石雕文化等等。因此,在方案中意圖將“石”特征再延續再突出,如巖體石山的景觀利用(圖13);巖生植被的修復;將現狀遺留的大量碎塊石就地取材鋪設山路(圖14);堆置景觀花池(圖15);布置休憩小廣場(圖16);構建石砌服務建筑(圖17);打造石燈景觀小品;石雕藝術在巖體上的創作等。

圖13 巖體平臺建成實景

圖14 塊石山路建成實景

圖15 花池建成實景

圖16 休憩小廣場建成實景

圖17 石砌服務建筑建成實景

4 結語

隨著工程項目的陸續竣工并對外開放,峽谷旅游路的景觀風貌顯著提升,已成為石獅市的新城市名片。梧園水庫的沿湖運動圈的完善,實現詳規對該區塊“生活更新活力空間”的目標定位,并與寶蓋山、花海谷、學府公園對接,讓山、湖、谷通達,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活動場所,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與生態效益。

通過這個項目,更加印證了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再造方式的積極作用,對于城市發展、社會穩定、環境改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本文能夠對后續同類項目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幫助。

猜你喜歡
廢棄地礦坑實景
金湖縣創新“實景式”培訓 提升精準執法水平
數字博物館 線上實景游
金屬礦山廢棄地分析及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景觀都市主義理念下的工業廢棄地景觀再生研究
訪小龍潭煤礦
礦坑
礦山廢棄地分析及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論山水實景劇與山水實景演出的區別
預應力錨固技術在礦坑邊坡支護中的實踐研究
混凝沉淀法處理含鉛礦坑涌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