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大學協同育人促進高校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2022-02-27 05:56何建麗張可敏劉淑梅
科教導刊 2022年34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課程教學

何建麗,張可敏,劉淑梅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 上海 201620)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經濟結構及社會發展模式隨之發生變化,這要求社會具備創新型、應用型和技能型多元化人才,那么,高等教育與時俱進的發展是前提。目前,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難題,而企業卻招聘人才難,歸根結底,是高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快速發展,學生質量參差不齊,高校面臨教育質量與人才培養如何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因此,探討應用型高校協同育人促進多元化人才培養的模式,這是勢在必行的工作。

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相繼進行高等教育改革,使之建立與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高等教育體制與管理體制,主張全體卓越、全方位卓越和全面保障卓越的培養計劃。美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同時,美國的高等教育轉型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和技能型多元化人才。培養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保證學生獲得職業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養,同時掌握其工作所需要的實踐能力。德國高等院校注重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特色,提高高校的總體競爭力和特色,避免同質化。為此建立高等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關注學校本身的綜合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注重創造能力的發揮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英國高等院校擴招后,建立一系列教育質量與科研水平的有效評估體系,使得高等院校不僅需要改革入學條件與程序,也需要改革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以適應培養多元化人才。英國從精英教育到大眾化過程中,重視人格的培養,崇尚自由教育,教育模式多樣化,激發學生創新潛力,從而實現高等教育服務于社會。

借鑒國外經驗,筆者認為我國高等教育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進行變革,隨之教育理念、教育體制和教育方式都要與時俱進,讓高等教育接軌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使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同步。

1 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變革,推動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學校制訂課程主要以基礎性、通識性教育和專業知識教育為主,少量實踐課程為輔。其中,專業知識教育與市場脫節,而實踐課程中學生自主發揮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很少。為了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應減少專業基礎性課程和專業課程理論部分的教學時間,而應增加對學生的實踐訓練與相關專業的拓展訓練,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實習實踐,并強調校企合作,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科研活動中,增強動手能力,留有思考及學生自我發揮的空間,從而提高創新能力,獲取職業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養,同時掌握工作所需要的實踐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因此,培養方案的改革是必要的。專業課程的設置與專業的發展同步,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接軌,最終培養出社會所需求的人才。

1.1 基礎性和通識性課程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基礎性、通識性教育中的一些課程要改變教學模式及減少某些課程學分,使得教學模式多樣化,并增設一些人文與社會學課程。比如英語的教學模式可從全程講授模式改為:①情景設置,全員參與;②自行翻譯感興趣的書籍,學術期刊論文等;③提交階段性英文報告。三種授課內容相輔相成,且教師做階段性答疑解惑和總結及評價階段性學習情況;以這樣的模式使得學生學習自主性及興趣大大提高。大大減少課堂授課,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閱讀、思考、查資料、做項目和寫短論文,形成“學生自學思考+討論課(教師參與)+學生深入思考”的循環模式,從而把知識吸收,消化和應用。另外,學生可有充分時間進行人文、藝術、科技類等方面的學習。達到全方位培養學生并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1.2 推進“同伴合作教學法”,突出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豐富實踐教學形式

首先,實踐實習課程的變革,將第7學期的專業實習分兩階段完成。第一環節——認知環節,設于第二學期,主要進行參觀與專業相關的企業,了解生產工藝及設備,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進行鋪墊,也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及清晰化自己的人生目標。第二環節——實踐動手環節,設于第七學期,主要是進入與專業相關的企業,進行學徒式實習一個月,熟悉整個生產流程,能夠熟練操作某個車間設備等實踐性活動。最后將企業實踐性的與學校理論性的學習知識,歸納總結,并形成一份報告提交,報告審核由企業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同完成。其次,增設創新性實踐課,在實踐教學環節及第二課堂教學訓練中,大力推進“同伴教學法”,瞄準現代工業設計理念,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把教學工程當作科研過程,去研究,去探索,以書本為知識的載體,以知識為思想的載體,傳播學習方法、學術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一方面,全員參與,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科研,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等。另一方面,開設第二課堂,激勵及推動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競賽,組織學生自行組成團隊,團隊中有團長,團長負責項目制定、開展、溝通和協調工作,全程配有導師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2 持續更新“項目化”教學手段,以提高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為目標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生的創新意識,且需建設多模態師資隊伍及引入企業資源,形成協同育人創新能力培養模式。依托社會,依托行業,面向先進制造業,把生產實踐引入教學,把課堂轉移至實驗室、生產車間,科研反哺教學,大量的校企合作項目為“項目化”教學新模式的順利展開提供了可靠的項目來源、經費、人員、場地、實驗基地等各項保障,使項目化教學手段得以順利實施,拓展了學生的專業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學術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绊椖炕苯虒W手段將知識分解成若干模塊,將各個模塊作為階段性項目進行訓練,再進行綜合性項目案例設計,總結設計成果。實施中將訓練過程分解為一個個任務明確,目標相對單一的項目,使不同專業學生融合組隊,發揮各自所長,從項目制訂、錄像規劃、項目實施到最終組別之間的對戰對抗。立足于骨干教師教學團隊,全員導師制使“項目化”教學模式成為可能,從大一學生入校專業思想建設開始,以“項目化”為主導,鼓勵學生全程參與導師各類科研、創新、實驗、教學建設項目,可以展開全程式及階段式“項目化”教學。同時積極展開產學研合作項目,為產學一體式“項目化”教學新模式的順利展開提供各項保障?!绊椖炕苯虒W模式為學生開辟了學習過程中的立交通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立交橋”式培養。

3 師資隊伍多樣化的建設

以能力培養和現代技術為支撐,建設跨學科、實踐能力強的高水平、高素養的師資隊伍。整合校內外優秀教學力量及企業優秀專業人才的實踐經驗,激發教師積極性,互學互動,共同發展,達到多方協同育人模式,培養多元化人才。以本校學術帶頭人、校外企業專家和政府組成的委員會擔任負責所有團隊的定位、發展及考核工作。師資隊伍的建設以團隊為單元,團隊應當年齡結構恰當,老中青結合,既有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也有年富力強、經驗知識俱佳的中年骨干教師,還有精力充沛、把握學科前沿的青年教師;團隊知識結構合理,研究方向、知識技能互補,教學效果好,科研效率高。且隊伍的建設不局限于本專業教師的組合,可根據團隊自身發展定位,進行跨專業或跨學科的團隊建設。團隊不僅僅在科研方向有成果,且在教學方面有成果。

秉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聘請兄弟院校優秀教師參與本校教學,與本校教師同開展一門課,開展教學計劃制訂,授課方式和課程教案的討論,豐富教學風格,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另外,聘請合作企業優秀專業人才擔任客座教授,與教師共同承擔實踐課,并形成理論與經驗的相互交流,一方面提高教師實踐水平,培養“雙創”型教師,另一方面,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并拓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4 建立多學科資源共享平臺,協同育人促進創新能力

新工科建設的著力點在于工程人才知識體系的更新、工程教育方式與手段的創新、各學科各專業交叉融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這樣的新工科背景下,加強各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與科學規劃整合,通過學校、企業和政府相互協作,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創新實踐平臺和社會實踐平臺組成的綜合平臺體系。通過平臺建設,實現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的空間,讓學生自由學習和無限學習,從而使學生獲取先進的、前沿的、交叉性的、綜合的知識、方法和技術;同時,也推動高校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改革?;谝陨限k學理念,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立足上海,主動服務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為汽車、機械、電子、航空、航海等行業培養材料與化工領域的高水平工程應用人才。建設了上海市第Ⅲ類高峰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上海市激光先進制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學科資源共享平臺,實驗室獲得CMA、CNAS雙認證。近五年來承擔了省部級以上項目50余項,科研經費累計5000余萬元,申請及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0余項。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杯金獎、香港桑麻紡織科技獎等省部級獎20余項,這些都為新工科建設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學科物質基礎。

另外,通過建立多學科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了學校、企業和政府三方協同育人,實現了多元化人才培養目標,滿足了企業應用型人才需求。調查統計表明,近五年學院畢業生對所從事工作滿意占到82%。用人單位普遍反饋本專業畢業生綜合素質較高,專業知識扎實,自主學習能力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工程項目管理能力,能很好地適應企業和社會發展。從薪酬水平來看,與上海地區其它同類學校學生相比,畢業生薪酬處于中上水平。

綜上所述,新工科建設離不開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適應性改革,就是需要基本培養單位充分發揮學科學術優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對標“十四五”發展規劃,聚焦高端產業、建設一流水平的應用型本科專業,優化學科專業方向及育人平臺的多樣性,提升工程協同創新培養意識,提高工科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促進中國的新工科建設,為碳達峰碳中和新方案貢獻智力,全面激活高質量科技發展新動力。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課程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