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采編策劃創新分析

2022-02-27 20:05盧妍盤錦市融媒體發展中心
環球首映 2022年12期
關鍵詞:新聞記者策劃受眾

盧妍 盤錦市融媒體發展中心

信息化發展下,相應提升了科技水平,科技產品、信息產品注重滿足人們的需求,并且提供多元的信息獲取渠道。新時代下,人們對文化娛樂、信息的需求提升,傳統媒體為了吸引受眾關注,必須轉變自我定位,提供新的信息獲取渠道。但電視新聞屬于傳統的傳播渠道,盡管面臨較多挑戰,但是在新聞采編策劃創新中,也要融入融媒體思維,加大創新力度。上述要求已經成為新聞記者的新挑戰,需要深入思考和實踐。

一、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采編策劃意義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要挖掘優質的、有價值的素材,以滿足時代發展要求,隨時掌握新聞輿論熱點。電視新聞是傳媒的代表,傳播渠道比較固定,所以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角色很難轉變,但是應用采編融合、5G直播、移動終端,都能夠創新新聞寫作、拍攝、剪輯等內容及形式。

電視屬于傳統的媒介,新聞信息發布、傳播,都會受到時空的限制,致使電視新聞采編與策劃單一。新聞記者應當具備采訪技巧、寫作功底,保證新聞工作開展的效果。長期以來,電視臺在培養新聞記者時,注重培養新聞挖掘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忽略了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下,有效彌補傳媒的缺陷,可以通過聲音、影像傳播新聞,提升受眾的認可度。

融媒體結合了傳統媒介、新興媒體,成了全新的媒體表達類型,可以滿足媒體行業的創新要求,加大新聞采編與報道的創新力度,促進媒體行業的發展。融媒體發展下,新聞記者轉變傳統思維、表達方式,獲得充足的創作時間。因此,新聞記者在選擇新聞題材、策劃報道時,要提升綜合素質能力。記者要加強采訪、編輯技巧,實現全方位發展,從而滿足融媒體發展要求,盡早成為綜合型人才。

二、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的發展困境

(一)觀念轉變難度大

針對電視新聞來說,新聞記者采用固定的采編、策劃方式,工作的保守特點明顯。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面臨較多困境,其一,在年齡影響下,無法突破新聞編輯的創新,也很難創作出有流量價值、文化價值的作品,影響了新聞記者的工作熱情。其二,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改變原有思維,追求意識、技術的突破,才可以找尋價值信息,靈活采編和策劃新聞。然而分析實際可知,新聞記者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思想觀念、新聞意識,相應增加了記者的從業難度。

(二)技能創新難度大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注重采編、策劃能力的創新,注重與其他媒體的交流,實現融會貫通,加大自己的技能創新,提升采編、策劃能力。傳統電視行業發展中,多數新聞記者遵循傳統觀念,很難對自身采編思維和技術進行創新。在新聞采編、策劃、傳播中,所擁有的業務技能低下,影響新聞傳播渠道、經營管理的融合效果。

(三)職業素養的提升難度大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要掌握職業技能,尤其是新聞采編、策劃創新、營銷能力,提升個人素質能力,建立優質的新聞品牌,從而吸引受眾關注。從上述分析可知,新聞記者為了提升專業技能、文化素養,從而和新聞受眾交流互動,挖掘價值線索,獲取多元化的新聞資源,還能夠豐富實踐經驗。

三、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采訪模式轉型

(一)加強融媒體認知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轉變傳統采訪模式。為了對新聞采編、策劃進行創新,必須正確認知融媒體。融媒體的核心在于“融”字,既包括傳統媒體,還涉及多元化的新興媒體。新媒體體系,得益于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多種信息獲取渠道,受眾通過新媒體平臺相互交流。所以在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如果沒有與核心媒體相互融合,就會降低市場競爭力。分析電視新聞的現狀可知,新聞記者的采編策劃能力獲得創新發展,添加網絡板塊后,將新媒體元素增加到采編、策劃、傳播等環節,充分發揮出網絡資源的優勢,實現電視新聞的創新發展。

(二)角色定位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為了轉變采訪模式,要準確定位自身角色。立足于新聞視角,防止定位的同質化。其一,新聞記者掌握媒體融合技能,快速融合各類媒體資源,提升媒體編輯技能的要求。其二,在整合媒體資源時,深入了解視音頻、圖文等內容,保證新聞編輯與策劃的靈活性。采編和策劃工作中,記者要保持新聞視角的獨特性,準確定位自身角色,改變傳統的思想理念。按照融媒體的輿情發展特點,創造出創新性、個性化的新聞作品,提升受眾的關注度。新聞記者為了保證采訪的立體化,必須創新采編、策劃工作,融合多種媒體形式,加大網絡技術、信息資源的融合度,進一步提升競爭實力。

(三)勇于打破傳統體系

第一,創新新聞采編途徑。融媒體時代下,拓寬新聞信息的獲取渠道。新聞記者利用多種方式,均能夠獲得新聞資源,不僅能夠在現場采集新聞線索,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獲取額外的新聞信息。

第二,轉變傳統的采編形式。新聞記者采用社交方式,可以加大與受眾的互動交流,從而獲得價值信息。記者注重采訪語言的創新,適當應用流行語言、網絡語言,可以縮短和受眾的距離。

第三,轉變新聞策劃角度。對于同一個新聞,要求記者通過新的角度進行策劃,以加強新聞的吸引力,提升受眾的興趣。

第四,改變采訪模式,轉變語言表達方式。新聞記者在采編策劃工作中,應當關注到受眾對語言的接受度。對于地方新聞,可以將地方特色元素加入語言表達中,提升新聞報道的親切度,獲得受眾的關注。

(四)加強媒體素質

第一,優化整合各類新聞資源,要求新聞記者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工具,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從而滿足融媒體新聞的要求,保證新聞內容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

第二,新聞記者加強文化素養,鞏固文化功底,了解各領域的基本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庫。在采編和策劃新聞時,可以抓住重點核心的內容。當記者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可以展示出個人魅力,形成新聞特色品牌。

第三,新聞記者的媒體素質,主要表現在職業素養、價值導向素養。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多元化發展特征明顯。采編、策劃新聞時,要正確引導輿論,合理反映出受眾的需求,以免出現錯誤輿論。

四、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采編策劃的創新策略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要創設新媒體平臺,比如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對于新聞記者而言,推進采編、策劃工作的開展,有助于轉變媒體融合意識。在創新采編、策劃工作時,要求記者立足于新聞傳播核心,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專業技術水平,緊抓融媒體時代的機遇。

(一)新聞捕捉能力的創新

新聞媒體開展采編和策劃工作時,必須立足于專業的新聞采訪。新聞傳播工作的持續推進,記者要探索多元化的信息交互機制,在傳播新聞信息時,能夠正確引導輿論。新聞采訪的形式比較多,記者要挖掘具備社會輿論、政治、價值導向的新聞,將報道重點放在國家、人民層面,保證新聞報道的全面性、真實性,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注重輿論導向的創新發展。

(二)融媒體視域的創新

媒體發展規劃中,應當以融媒體視域看待問題,重塑新聞采訪、策劃流程。在新聞采訪工作中,新聞記者要加大媒體融合的活力,熟練操作編輯工具,優化整合媒介信息資源。在視頻的網絡傳輸系統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要求比較多,新聞記者要了解視音頻、圖文編輯要點,加強新聞傳播的流通性、互動性。新聞記者根據輿論的發展趨勢,轉變傳統的思想認知,以全新視角創編新聞,可以提升受眾對新聞的認可度。新聞記者轉變采訪模式,加強新聞敏銳度,保證新聞加工的創新性,為受眾提供多元的新聞作品。為了保證新聞采訪的立體化,要創新媒體采編路徑。媒體融合發展的前提下,結合網絡信息技術、信息內容,持續提升新聞核心動力,實現媒體的融合發展。

(三)注重信息運營模式的創新

融媒體環境下,電視媒體注重品牌傳播,充分發揮出品牌優勢,確保用戶可以接受融媒體形式?;诿浇槿诤?,合理運用數字化技術,確保新聞記者能夠借助新興媒體,不斷促進電視新聞的發展。在現有技術支持下,新聞記者要優化配置技術資源,積極參與教育、培訓工作,制定新的技術處理方案。在新媒體傳播驅動、傳播方式上,都應當加大時間、精力的投入,成為新型采編人員。比如中央電視臺的信息運營工作中,策劃“新春送祝?;顒印?,采訪各崗位人員,將拍攝視頻制作為微電影,從而打造全新的媒體傳播模式。受眾掃描二維碼,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視頻。通過此種方式,加大了信息運營平臺的開放度,提升融媒體采編工作的靈活性。

(四)創建規范技術的媒體小組

分析我國新聞行業發展可知,新聞人才對行業發展的影響非常大。為了促進新聞采編的創新,必須擁有優質的人才資源。傳統新聞采編與策劃問題較多,為了適應新時代發展,應當轉變傳統媒體的格局,引入新思想、新技術。比如引入專業技術人才,可以創建優質的新聞采編策劃團隊,具備新媒體技術優勢,熟練操作新媒體設備。通過小組團隊合作,可以優化采編、策劃流程。所以,傳統媒體應當創建技術規范的媒體小組,注入新鮮血液,提升新聞發展活力。面對新聞記者薪資待遇低下的問題,要提升薪資水平,落實激勵機制,提升新聞記者的工作熱情,推動傳統媒體行業的發展。此外,由于部分新聞記者的素質能力低,缺乏個人責任意識,嚴重影響新聞內容質量。因此,針對新聞記者,要實行監督管理機制,做好新聞采編與策劃的管理,劃分不同采編人員的職責。同時,建設科學激勵制度,給予采編人員獎勵。當采編人員能力較差時,則應當激發工作積極性,不斷提升新聞采編效率與質量。

(五)完善融媒體介質的技術平臺

融媒體環境下,出現了多種新聞生產方式、傳播途徑,因此要完善融媒體介質的技術平臺,保證平臺的優質性,優化整合新聞信息,統一管理信息的發布與管控。利用該技術平臺,媒體可通過短信、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全面采集新聞信息;借助新媒體技術,可以編輯信息;利用網站傳播信息。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提升信息傳播速度,確保受眾及時了解信息內容,既可以確保信息時效性,還可以擴大新聞傳播的覆蓋面積。

(六)新聞采訪風格的創新

在新聞采編和策劃工作中,新聞采訪屬于重要內容,要創新新聞采訪風格。新聞采訪工作對新聞內容質量的影響明顯。我國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群眾對文化建設的要求非常高,新聞記者要融合融媒體技術,創新新聞采訪方式,形成獨特的采訪特點,從而提升受眾的吸引力,創新新聞采編與策劃技術。傳統媒體改變單一的新聞采訪模式,可以凸顯出記者的個人魅力,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傳播新聞,能夠改變新聞報道的嚴肅性、枯燥感,使受眾主動去了解新聞事件的全過程,辨別信息的真偽。

(七)新聞傳播節目的創新

融媒體時代下,加大了傳統媒體、新媒體的融合力度,豐富了傳媒的信息內容,加快傳播速度,獲得準確的傳播內容。傳統媒體的受眾互動性不足,所以要做好特色互動節目的創新,加大節目和受眾的互動力度,擴展新聞傳播的覆蓋范圍。例如建立微信公眾號,通過留言區與受眾互動,也可以隨時掌握受眾的反饋,加強媒體和受眾的互動效果。

(八)注重新聞采編后期處理

記者采集新聞素材之后,需要做好分類篩選、重組、加工處理,利用專業軟件處理圖文、視音頻內容。在處理過程中,記者要把控好細節問題,減少失誤率,比如文字錯誤、聲畫不同步、字幕錯誤等。記者完成初級采編后,需要復查成品,及時調整、修改不良問題,確認無誤后才可以展播。如果新聞后期處理不到位,則會出現畫面質感不佳、新聞內容層次不合理、色彩柔和度不適宜等問題,影響受眾對新聞節目的印象,容易流失觀眾。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注重加強新聞記者的創新能力,比如轉變傳統理念、擴展新聞視野等,要求新聞記者建立和完善知識庫,提升自己對各行業知識的了解度,促進角色定位、業務能力、綜合素質的轉型。新聞記者還要聯合融媒體思維、技術方法,做好新聞捕捉能力、融媒體視域、信息運營模式、新聞采訪風格、新聞傳播節目的創新,建立規范技術的媒體小組、融媒體介質的技術平臺,重視新聞采編的后期處理,與新媒體發展融合在一起,從而加快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

猜你喜歡
新聞記者策劃受眾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2019 新版新聞記者證公示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全新登場
新版新聞記者證式樣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淺析新聞炒作下受眾逆反心理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