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RCS動機激勵模式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改革

2022-03-01 02:28王巍
高教學刊 2022年4期
關鍵詞:智慧課堂大學英語改革

王巍

摘? 要:《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鼓勵高校應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學生行為數據、教育教學活動數據,為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支持。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國家政策作依托,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但實踐中發現,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教學模式應用初始僅能短時間引起學生好奇,保持長時間的學習動力后勁不足。對此,文章將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為例,以ARCS動機模型出發,深化分析大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式及學習興趣的維持手段,從智慧課堂教學目標整體規劃、內容規劃及流程規劃三大方面綜合研討教學改革方式,旨在解決大學英語智慧課堂中“信息超載”“信息迷航”等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問題,提升教學成效。

關鍵詞:ARCS;動機激勵;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04-0140-04

Abstract: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ducation points out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big data technology to collect data of students' behavior and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promoting students' personalized learning.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supported by national policies, the smar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emerg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However, in practice, it i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only arouse students' curiosity for a short time at the beginning, and it is not enough to keep the motivation of learning for a long time.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will take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RCS motivation model, deepen the analysis of way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he means to maintain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comprehensively discuss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from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intelligent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ives, content planning and process planning. It aims to solve the "information overload", "information trek" and other problems affect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wisdom clas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ARCS; motivation incentive; College English; Wisdom Classroom; reform

我國正處于互聯網+教育模式迅猛發展的關鍵時期,標志著外語人才培養也邁入了全新發展階段。高校需以國家教育政策綱領為指引,推動教育手段與信息技術雙向創新與融合,提升外語教育成效。2018年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指出,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為載體,構建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新型信息化課堂模式,為智慧課堂開展的突破點與大方向。當前英語教學中如何保持學生在線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在線學習動機已成為國內外教育學者研究的重點問題[1]。ARCS動機激勵模式由美國學者約翰·科勒(John Keller)于20世紀80年代率先提出。其中分析了可能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四大影響因素:A(attention,關注)、R(relevance,關聯)、C(confidence,自信)、S(satisfaction,滿意)。動機設計為核心,是達到預期教育效果的關鍵。近年來ARCS理論廣泛應用于各級學校英語教學中,效果得到了充分驗證[2]。對此,本文將以本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為對象,探討在教學中融入ARCS動機激勵模式的改革方案,并列舉教學實例作為論據,對改革效果產生機制予以探討。

一、ARCS動機激勵模式要素分析

ARCS動機激勵模式中,John Keller認為,核心環節為動機設計,為達到與其教學目標,可通過如下流程激發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吸引學生對學習內容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自我認知(感知到學習內容與自身存在關聯)→正向持續強化(通過教學設計維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考核成績反饋(通過考核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就,獲得學習滿足感)。在上述開展流程中,ARCS動機激勵模式四要素需時刻貫穿于教學全程中,現分析如下。

(一)A-關注

關注要素開展核心。以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出發,作教學“事件”規劃,如設計多樣多元、新奇具備不確定性的教學活動,或列舉教學實例,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云端數據收集等形式尋求問題解決方案,使每位同學均能參與至問題探討環節中,潛移默化地將學生注意力轉移至教學內容中。

(二)R-關聯

相關性要素開展核心。以學生性格、學習目標、價值觀的個體化特點出發,提出學習內容與學生自身相關性的觀點及見解,感知學習對自身的利益[3]。通常而言,學生樂于集中注意力的教學內容,均是與其自身需求密切相關的,例如告知學生考試重點,考試題型變化等。上述內容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與維持效果甚至強于“關注”這一要素。實踐教學中,教師需從以下三方面出發以建立教學知識點與學生的關聯:(1)營造學生與學習內容的熟悉感。教學中,教師應借助學生所熟悉的語言講述,或是借助學生既往英語學習經驗、與其認知價值觀貼近的國際事件(例如東京奧運會全紅嬋奪金,外媒的英語報道方式)等舉例,用以長期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及注意力水平。(2)明確學生個體化的學習目標。教師可在課下師生相互交流中,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英語學習提升方案,及本次教學中所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內容等。(3)匹配。教學策略與英語學生學習動機一一對應,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三)C-自信

自信要素開展核心。保持學生對新技能、新知識任務學習的完成信心。教學實踐中發現,若教師教學目標制定與學生實際實現可能性相差水平過于懸殊時,學生焦慮、抑郁、回避等負性情緒將被激發,產生即使努力了也沒有回報的錯誤心理活動,從而喪失對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4]。因此,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制定合理預期目標,強化學生學習自信為開展關鍵點??蓮囊韵氯矫骈_展:(1)明確任務。明確學生完全達成學習任務的條目及要求。(2)授人以漁。告知提升學習成效的詳細化時間方式。(3)提升學生認知。借助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幫助學生分析達成學習目標與自身能力、努力水平的關系[5]。

(四)S-滿意

滿意要素開展核心。確保學生努力后,自身的努力成果得到回報。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努力均能得到回報,這一點在各學科的學習中均有所體現。但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若經過努力后,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甚至學習退步,不論上述三大步驟開展的效果成效有多好,都能極大地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此時,可借助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對學生每一階段的學習成果進行正性強化[6]??蓮囊韵氯矫骈_展:(1)自然后果。提供多種模擬情景或真實情景中運用新習得知識的機會。(2)積極后果。若學生達成學習任務后,自身應得到哪些獎勵。(3)目標合理設定。設定適宜難度的學習目標,對學生是否完成學習任務設計明確標準。

二、ARCS動機激勵模式指引下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改革方式實踐

(一)教學目標整體規劃

1. 教學目標規劃

預習的重要性在學習初始階段至關重要,其可構建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大體思路,利于學生合理規劃學習目標,對預期學習目標進行預判,使學生對學習過程游刃有余,提升學習自信。而ARCS理論則借鑒了課前預習的核心思想,教學初始階段,通過明確告知學生學習的階段性目標與總體目標水平,學生自身將對學習內容予以架構,有效提升學習內容的明晰性。因此,教師可在智慧課堂的設計中,按照如下方式開展。(1)以智能設備為載體下發教學目標,例如可在云端(騰訊課堂)等投發課程進度表、學習說明、視頻介紹等資料,使學生預先對學習內容、學習標準建立整體架構。(2)設置云端可自行下載的自測試題。根據知識點所屬模塊不同,均安排適量的自測試題下載,并附習題解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目標整體規劃的目的在于,學生可根據教學目標主動思考自身能力水平及知識點掌握尚存在漏洞的環節,通過云端自行下載學習內容,激發學生自身努力水平,提升達到教學目標的可能性,逐步強化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度,保證最終學習質量。

2. 開展個體化學情分析,建立學習關聯

注意力機制(Attention Mechanism)理論中強調,將有限的信息處理資源給重要的部分,可提升人類的注意力水平。在大學英語課堂中也是如此,如何長時間引起學生的關注,需凸顯“重要性”這一要求。與學生成績相關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個體而言具備重要性。研究顯示,當學生學習目標與價值判斷相關程度、學習準備情況、學習期望的相關度越高,則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水平越強。根據上述調查研究指導教學,教師應在教學中對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都做到心中有數,建立起學生與知識目標及價值觀的關聯。教師可按照如下方式開展教學:(1)學情分析。課程開始階段,在信息平臺發放信息問卷,調查學生對課程學習準備情況、課程認識、學習期望等要素性內容。(2)學習情況分析。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學習難點、學習目標期望。(3)建立學習路徑。以學生成長規律及學習需求出發,輔助學生建立與自身匹配的學習路徑與學習期望,在明晰目標指引下,最大程度為學生提供智慧課堂所倡導的“個性化”學習方案。

但仍需強調的是,學情分析目標不僅在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關聯,也在于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目標的內在價值體現[7]。對于大學生而言,英語學習一方面是為了獲得學分,另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自身英語學習能力,便于日后就業。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初高中英語學習有所差異,學生從為了獲得考試成績中的高分,轉變為獲得高質量的就業資本,在認知思想方面產生了巨大的轉變。高校學生的就業需求,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故教師可按照如下方式強化自身的內在需求認知:(1)強化英語水平對一個人職業發展前景的重要作用。例如可列舉中國英才網2017年針對2016年度各行業薪酬待遇情況的調查研究結果,向學生強調外語水平可以提升一個人在職場上的個人競爭力。(2)學生價值觀的確立。學生將根據自身性格喜好,選擇相匹配的職位。當學生對預期就業方向明確時,可輔助學生樹立與專業、課程相匹配的價值觀,提升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認識水平,關聯自身未來就業,從而提升學習內在動力。學生可自主、自覺地架構知識系統,最終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二)智慧課堂內容規劃

1. 智慧課堂內容規劃多元性

傳統滿堂灌式教學方式,教師與學生缺乏在課堂上的交流互動,教師難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水平,多數學生反映此種教學模式枯燥乏味,自身學習興趣難以激發。ARCS理論認為,保持學習內容的層次性與多樣性,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盡可能引入可調動學生多感官(視覺、聽覺、觸覺)機制,引入電子書、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以多種途徑展現知識,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水平。此外,保證教學內容的多層次性,可通過引入小組討論、任務驅動、情境創設、案例分析等形式來表達教學內容。例如運用一定的課堂組織方法與技巧,將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因素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同時也增加部分可提升學生參與度與體驗性的教學環節,例如discussion、role play、group presentation、communicative activity、class activity、pair work、group work等,讓每位學生均能參與至課堂中,強化自身對知識理解的水平,加強自身對預期學習內容的自信程度。

2. 智慧課堂內容規劃進階性

進階式學習內容其中含有多個階梯(也可理解為等級)式學習內容,更適用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借助前一階段學生學情評估內容與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預估后期課程學習中面臨的挑戰,擇取相應學習內容,階梯式提升教學難度。實踐中顯示,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及自信心水平意義顯著。仍以傳統教學作為對比,教師教學進程推進缺乏學生學習效果反饋,導致教學方式缺乏科學性,且應用手段缺乏適配性。教學方式看似“普適”,但卻難以將不同層次的學習內容準確傳遞至相應層次學生處[8]。因此,教師可按照如下方式開展教學:(1)課堂測試題結果匯總。借助云端系統整合學生課堂測試題測試成績,智能化分析各維度知識點掌握情況,由系統判定學生現有學習水平,借助大數據技術推送相應學習內容,提升教學內容推送精準性,可有效提供學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自信心。(2)群組分配。教師根據分析試題錯誤內容傾向性,對學生進行學習層次劃分,分別組建“培優組”“基礎組”和“拔高組”。(3)個性化教學信息發送與閱讀。教師可選擇私發或群發消息,若學生已閱讀,則會在消息框下方顯示已讀與未讀學生名字,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閱讀教師所發送內容。(4)多群聯播。也可集中多個班級,同一學習層次的學生統一線上輔導教學,匯聚優質教學資源,讓更多學生享受到分層輔導帶來的便利。

(三)智慧課堂流程設計

1. 開課前

分析學生學情特點,全面深入分析學生現有知識儲備及課程認知情況,根據學生學習狀態及學習能力水平,尋找知識學習薄弱環節,科學性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找準學習薄弱點,針對性干預。確保學生學習滿足感及自信心得以提升,從而強化ARCS理念中的學習動機要素。

2. 授課前

借助預習測評手段,全面檢測學生學習及預習質量。傳統教學方式缺乏師生間、學生與學生間預習交流體現,抑制學生學習積極性[9]。智慧課堂中,教師可借助超星學習通等平臺,課前發放預習測試題及預習導學視頻資料,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即可獲取到系統評分,教師可在后臺第一時間接收到學生評分情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超星學習通等平臺中也內置討論系統,教師與學生可進行線上交流,深化研討預習成果。

3. 授課時

旨在提升師生在課堂中交流的效率,而不是通過師生問答的方式促進師生交流。例如可選取熱點問題(同樣以東京奧運會全紅嬋跳水為例),授課前播放英國BBC所播報的新聞片段,供學生觀看。隨后教師提出問題:“報幕員一共在本節新聞播報中提及了多少個感嘆詞?”隨后引導學生對小視頻反復觀看,每個小組選派一名成員回答上述問題,由教師對問題回答的正確性進行講解。教師在視頻講解基礎上,延伸出更多表示感嘆程度的英語詞匯進行教學。當學生可靈活運用英語表達詞匯后,則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的自信心[10]。完成新知識的講授后,再次借助超星學習通等平臺,隨機發布課后測試試題,根據測試結果進一步樹立授課內容,針對薄弱環節,課下針對性查缺補漏。

4. 授課后

旨在確保每位學生均可得到針對性教學指導。授課后傳統教學方式獲取學生學習成果的方式是通過作業,雖然也有著一定的成效,但所反饋信息存在著較強的滯后性特點,學生難以接受到個性化的輔導[11]。智慧課堂的應用則以學生學習成果層次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向學生發布課后任務與擴展內容。學生完成目標任務后,點擊提交可對試題結果立即反饋,例如選擇題等。主觀題如作文寫作等,則由教師線上批改,線上輔導。此外,當學生仍難以理解部分知識點時,可在討論群組中與同學,老師實時化交流,獲取到線上的實時幫助。教師也可實時化分析學生整體的學習數據,將大多數人尚未掌握的重難點知識輔導內容,發送至公共群中,自行下載。智慧課堂相較于傳統課堂最顯著的優勢即為統計分析,教師通過對學習進行分析,也可及時識別自身教學中不足的環節,從而不斷改進與優化,提升遠期教學效果。

5. 結課后

結課階段重點為整個教學環節的分析、整改與反思。傳統教學中,即使教師仔細批改了學生的作業,但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多是通過自身感受及考試成績急性總結,缺乏過程性考核機制,因此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12]。而智慧課堂理念下,學生學習數據、答題數據、視頻回看數據等均是實時收集,實時分析的。這類數據雖然海量,但其中蘊含的價值卻是傳統教學評價方式難以比擬的,類似于大數據的數據處理方式[13]。教師可通過分析反饋數據與反思授課內容難易度、進度安排的科學性水平,從而不斷優化教學方式,課程結構、教學內容與教學進程。學生在此階段中也可獲得強烈的學習滿足感及學習動機,利于學習興趣的長期保持[14]。

三、結束語

綜上,在大學英語教學智慧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時,可依照以下三大要點開展教學:(1)根據ARCS模型從教學目標整體規劃出發,保持學生學習動機,設置與學生關聯緊密、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2)教學內容設計應具備專業性、科學性,教學內容進階性及呈現方式的多元性;(3)教學流程設計中準確分析學生學情,以預習測評為抓手,以師生互動為核心,以個性化學習為焦點,以分析反思為重心對智慧課堂流程全面優化。仍需注意的是,基于ARCS動機理論的智慧課堂教學改革開展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廣大教師在不斷實踐中探討最適配于本校學生的方式。

參考文獻:

[1]張福榮.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構建[J].新一代,2021,25(16):15+17.

[2]竇文娜.智慧課堂背景下提升線上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下),2020,3(12):7-9.

[3]田曉娟.智慧課堂助力高職英語課堂改革[J].科技視界,2021(24):146-147.

[4]孟范英.智慧學習環境下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策略探析[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9,5(9):102-105.

[5]劉雅萍.智慧課堂助力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才智,2020,5(4):204.

[6]林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智慧課堂建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1,37(8):51-54.

[7]張秀霞.智慧課堂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理論與實踐——以北京四中網校定西分校平臺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31):36-37.

[8]歐光安,李蓉.ARCS動機模型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21,31(1):73-77.

[9]董玲,宋雅靜.ARCS動機模型視角下小學英語微課教學設計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1,5(22):93-96.

[10]費小桉.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ARCS動機模式的運用探究——以譯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下冊Unt5的寫作教學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1,7(4):58-61.

[11]朱茂琳.基于ARCS的高職行業英語教學策略設計探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9,24(4):114-118.

[12]袁笑文.基于ARCS動機模式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初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3(8):129-130.

[13]徐康佳.ARCS學習動機模型在初中英語聽說課中的運用策略研

究[J].海外英語(下),2020,5(7):196-197.

[14]馬賢卓.基于ARCS學習動機模式的英語閱讀教學——以繪本Wewanttobesupermen一課的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20,6(2):65-66+69.

猜你喜歡
智慧課堂大學英語改革
淺談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探究數學奧秘,創生智慧課堂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