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培養家國情懷“三策略”

2022-03-01 15:06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實驗小學王碧珍
學苑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三策略家國愛國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實驗小學 王碧珍

愛國是一種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扎根在每一個人心中的價值指引。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人們在價值觀念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不少學生缺乏“大家”意識,僅僅局限于“小我”的世界之中。在一個人的一生之中,其價值理念與價值取向決定著未來的發展,更可能影響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小學作為一個人思想價值觀念形成與確立的關鍵時期,如何在這一階段引導小學生建立民族文化認同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自新課改以來,學習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道德與法制教育,而家國情懷的培養作為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要求廣大教師既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的教學元素,又要立足于學生生活,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熏陶,避免灌輸式教育,對涉及家國情懷的內容進行創新性的教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學習之中,讓課堂充滿活力。

一、創設“家國情懷”教學情境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家國情懷”教學情境,這樣,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創設形象化情境。

適當的情境氛圍能夠激活學生情感。對于絕大部分小學生而言,“家國情懷”一詞過于抽象,并不好理解。對此,教師在開展家國情懷相關內容教學時,可以從優化教學情境著手,借助一些具體的案例或課堂互動,讓學生能夠通過一些具象化的事物理解什么是“家國情懷”,從而將抽象概念轉變為形象理解,進而達到認知上的升華。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歡歡喜喜慶國慶》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國慶,為何要“歡歡喜喜”慶祝國慶,就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了1949 年10 月1 日開國大典中令人震撼的經典片段,用一種直觀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家國情懷。隨后,圍繞著“生日”這一話題,師生們有如下對話:

師:我們在過生日的時候,是不是能聽到家人和朋友們給我們唱生日歌?

生:是的。(有學生小聲哼唱歌曲《生日快樂》)

師:那大家知不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

生:是10 月1 日。

師:沒錯!到了那一天,大家都要一起給祖國媽媽唱生日歌。

教師主動設置情境,圍繞學生所能理解的話題引導學生思考,在潛移默化中點燃他們的思維火花,讓他們對家國情懷有所共鳴。

2.創設動態化情境。

小學生現階段的認知水平仍處于待發展階段,再加上缺乏社會經驗,愛國主義對他們而言仍然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教師在開展愛國教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創設有關愛國主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氛圍中強化學習體驗。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這一單元時,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我國的國土,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選取了幾個極具代表性的地域或地區,通過視頻、紀錄片以及圖像等方式給學生進行展示。一方面,教師可以一邊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給學生直觀感受我國的不同風景面貌,另一方面,可以將課文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具充分的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地形、氣候。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進行適當的拓展,將民族文化方面的內容融合到一起,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自身的課外知識儲備。在教師的巧妙課堂設計下,學生能夠較為詳盡的認識我國領土的廣袤,認識我國地貌的多元,進而明白了我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彌足珍貴,每一寸土地都神圣而不可侵犯,愛國意識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強化。

二、優選“家國情懷”教學內容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但家國情懷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精神指引,應當予以重視。如果教師一味地堅持傳統教學模式向學生傳遞家國理念,極易讓學生陷入理解的困境,無法真正理解家國情懷的內涵。因此,教師可以將這部分教學內容同學生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讓學生以小見大,由淺至深地理解家國情懷。

1.優選紅色內容,激活家國情懷。

紅色教育是滲透愛國主義情懷的有效途徑之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適當地開展紅色教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抗戰時期的英雄事跡,能夠拉近學生與革命英雄們的距離,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愛國情懷培養時,首先給學生播放了紅色革命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精彩片段。接著,教師以主人公李俠為切入點,給學生們講述了其原型——優秀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李白的故事。李白在當時那個年代,為了向中央傳送國民黨的江防計劃,舍棄了自己的小家,用一種大無畏的犧牲奉獻換取了更多人的安全,他的奉獻精神讓人感動。學生們觀看完電影片段后,為之動容,逐漸認識到:我們當下所享受到的安寧與美好,是這些英勇的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也正是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愛國情懷被潛移默化的激活。

2.借助榜樣故事,激發家國情感。

教師要正確發揮英雄模范的榜樣作用,利用一些榜樣人物、榜樣故事來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愛國情懷。

例如,一位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校園里的號令》一課時,教材中有“升國旗了”一欄目。為了帶領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首先以學生們熟悉的奧運冠軍孫楊為榜樣,向他們講述了奧運冠軍孫楊在雅加達亞運會的頒獎儀式上的背后故事。當孫楊發現頒獎過程中五星國旗突然掉落,他立即要求主辦方要重新升起國旗,并且要重新播放國歌。聽完這一故事后,教師以此為話題,讓學生們在小組中進行討論,談談自己對孫楊行為的看法。如此一來,學生逐漸在討論中認識到“國旗作為祖國的象征,需要得到足夠的尊重”“祖國的榮譽和尊嚴需要堅決捍衛”等道理。

2020 年,對14 億中國人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一場無聲的疫情,國人的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而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教師在進行家國情懷教學時,不妨結合時下疫情故事,帶學生們走進抗疫一線,了解背后的故事,讓學生們明白,在我們居家隔離階段,仍有許多默默無聞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奮斗,他們舍小家而為大家,勇敢無畏地奔赴在抗疫前線,守護千千萬萬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群無名英雄們的勇敢奉獻,我們才能安安穩穩地進行居家隔離,安安心心的在家里學習、生活。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抗疫劇《在一起》的部分片段,帶領學生們更加直觀地感受疫情抗爭的艱難,感受劇中人物的大無畏精神。如此,才能有效點燃學生的愛國情懷,在潛移默化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三、優化“家國情懷”教學方法

1.進行滲透性教學。

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應當看到本學科的教育價值與影響,明確愛國主義教育教學目標,立足于教學實際,認真做好備課。在教學階段,應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創新教學方式,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活動形式向他們傳遞愛國主義理念,引導他們初步了解國家、認識愛國情懷,為今后的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鮮艷的紅領巾》時,首先以“紅領巾”為關鍵詞組織學生進行思考,討論紅領巾背后的含義,嘗試著解釋為什么要戴紅領巾。隨后,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紅領巾的由來,認識少先隊組織。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逐漸了解到了紅領巾所代表的深刻含義,認識到如今和諧、美滿的生活來之不易,同時,為自己是一名少先隊員而感到自豪。

2.進行形象化教學。

考慮到“愛國主義”這一概念抽象而范圍廣闊,小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難度。對此,教師有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優化,用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將復雜抽象的愛國主義理論展現到學生面前,方便他們理解和吸收。就當前的教學條件來看,多媒體技術便是一種便捷有效的教學輔助。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我是誰》一課時,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些人物在特定場合中的照片或者視頻。這些畫面中的場景,或是在商店里,或是在馬路上,或是在學校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隨后,教師組織話題討論,引導學生暢談畫面中不同角色,他們所應當承擔的責任。這樣一來,當教師結合圖文“我是誰?”引導學生思考時,學生自然能夠有所代入,理解了不同角色承擔的社會責任,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責任意識。

3.進行實踐性教學。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要提高的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光靠理論學習顯然是不夠的。對此,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時,應當有意識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結合到一起,為學生設計趣味性的實踐探究活動,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究加深認識,在實踐中促進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我們給自己定規則》一課時,該課程旨在讓學生感受規則的含義以及集體生活中規則的作用。對此,教師設計了一次規則制定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初步嘗試制定相關規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分組,由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共同制定規則。隨后,教師整合各小組的討論成果,組織全班學生進行民主投票,最終選出令全班學生信服的代表性意見投入實施。這樣以來,學生能夠通過親自經歷規則的形成過程,理解規則的含義,明白規則需要集體共同遵守,促使他們認識到社會規則和法律同樣需要遵守,引導他們做一個懂責任,敢于擔當的好公民。

開展愛國主義實踐活動,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通過參觀革命歷史遺跡等活動來加深認識,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

四、拓展“家國情懷”教學空間

1.借助積極方式引領。

社會的復雜性,讓學生面對的誘惑與日俱增。在我們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需要關注學生的思想發展,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特別是要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明白今日的和平環境來之不易。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講愛國主義教學同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相結合,適當的結合書本中的內容,將家國情懷的相關知識滲透其中,進而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愛國觀念,明白家國情懷真正的意義和內涵??紤]到思想教育的抽象性,教師可以適當地結合榜樣案例、生活小事向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民族的自豪感,引領他們升華自身的情感,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祖國。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一課時,為了將家國情懷滲透其中,教師首先對本課內容進行了梳理和補充,明確可以結合的知識點范圍。接著,教師圍繞著“中國文字”這一部分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探究。事實上,漢字作為中國文字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讓學生探究漢字的演變過程,了解漢字的書寫方式、呈現方式,極易調動起學生的探究熱情。也是在這樣的探究中,學生逐步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愛國情感油然而生。

2.結合社會生活展開。

要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除了基于現有的道德與法治教程外,教師還可以以學生的生活作為切入點,尋找有關教育資源。事實上,盡管學生生活經驗不夠豐富,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聽說過、接觸過一些有關愛國的故事、案例。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探究,幫助他們逐步形成愛國意識。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家鄉新變化”這一內容時,提前在備課階段搜集了本市周邊城市、鄉村在改革開放前后的變化,讓學生較為直觀地進行觀察,感受變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積極作用。接著,教師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他們談談自己的感想,說一說自己眼中家鄉的變化。由于該話題討論的都是學生十分熟悉的事物,自然有千言萬語想要表達,于是,他們紛紛舉手,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接著,教師又引導學生關注家鄉產生變化的原因、思考自己家鄉當下存在的不足、思考為了保護自己的家鄉,需要做哪些努力……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學生的情感不斷得到激活,對家國情懷的認知也在逐漸得到強化,進而讓家國情懷在其心中埋下種子,激勵著他們用當下的努力,腳踏實地的為自己的家鄉、為自己的祖國而進行奮斗,成為一名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總而言之,家國情懷教學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既符合新課改理念,也有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對此,廣大教師要開展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立足于教學現實,深挖掘有利教學資源,激活學生愛國情懷,幫助他們塑造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歡
三策略家國愛國
愛國擁軍矢志不渝 扶危濟困不遺余力
感愛國事,承愛國志
家國兩相依
家國情懷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三策略”
愛國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略談“家國情懷”
小學數學作業有效性“三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