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作業有效性“三策略”

2015-03-17 09:40余智英
新課程·上旬 2014年12期
關鍵詞:三策略作業設計小學數學

余智英

摘 要: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就要加強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讓學生在有效、有趣、有限的作業練習中,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主要結合工作實踐從緊扣目標而設、實施因材而練、引發拓探而用等三個方面,闡述了對小學數學課堂作業練習設計的思考與

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緊扣目標

一、精準——緊扣目標而設

練習設計的內容要緊密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進行。因此,在課堂有限的時間中,練習內容要做到精準精練,教師就必須先加強對教材的研讀,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讀來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設計練習內容就可以做到有針對性,避免隨意性、盲目性。

例如:“筆算除法——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一課,知識目標是:理解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算理,探究筆算試商的一般方法,并會正確書寫商的位置。教學重、難點是: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的算理,試商的方法,確定商的位置?;谝陨夏繕?,我設計了以下練習內容。

1.基礎練習題:

(1)計算下面各題。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解決問題:一副乒乓球拍70元,用220元錢可以買幾副這樣的乒乓球拍?還剩多少元?

2.拓展延伸題:(略)

以上基礎練習題的題量少而精,所涉及的知識點全面,緊緊抓住所學內容的知識目標,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及時鞏固所學知識。第(1)題旨在鞏固除數是整十數的試商方法與商的正確書寫位置;第(2)題的辨析、改錯,則是為了強化學生對試商方法(每次試商要保證余數必須比除數?。┡c商的書寫位置的正確理解認

識;第(3)題的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熟悉、具體的情境中主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學以致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與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分層——實施因材而練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此,練習設計要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學習差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自主選擇力所能及的題目,減少對作業的畏懼感,讓每個孩子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例如:“乘法分配律”一課練習:

1.基礎練習:

(1)填一填,想一想。①(4+8)×25= ×25+ ×25 ②102×36-2×36=( - )× ③76×68+ ×68=( ○

)○ ④×48+ ×52= ○( ○ )

我發現:a×c+b×c=(□○□)×□或(a+b)×c=□○□+□○□

(2)判斷下面算式,在正確等式的括號里標上“√”,并改正錯誤。

①25×(34+66)=25×34+66( )

②125×((80+8)=(125×80)×(125×8)( )

③(40+4)×25=40×25+4×25( )

④72×99+72=72×(99+1)( )

基礎練習作為必做題,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正確理解與運用“乘法分配率”,及時鞏固和加深對數學模型的理解與認識。

2.挑戰自我。

比一比,想一想,你覺得怎樣計算更簡便?自選超市:(選一組完成)

第一組(☆☆):72×42+18×42+10×42第二組(☆☆☆):小馬虎粗心大意,把45×(□+3)錯誤地算成了45×□+3,小馬虎計算的結果和正確的結果相差多少?

本練習設計很好地體現了層次性,兼顧了不同程度學生的練習需求,在保證全體學生基礎練習的前提下,在提升題和拓展題中,均提供了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自主選擇習題,這樣既保證了面向全體,又滿足學有余力的孩子進一步探索的需要,因材施教也就可以落到實處。

三、實踐——引發拓探而用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課程除讓學生掌握必備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拓展練習有別于基礎練習,它具有靈活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特點,它是課堂學習內容的延伸與拓展,它的練習過程,則更多的需要學生觀察、思考、調查、實驗、小組討論等等實踐活動才能完成。所以,實踐拓展性練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及促進思維能力有深度的發展。

例如:“長方體表面積”的實踐性作業是:我是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個可以并排放6支筆的長方體文具盒,并計算出它的表面

積。要求:(1)獨立完成或與人合作;(2)美觀大方。由書面書寫的作業練習變為動手操作的實踐性作業,符合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特點,自然就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實踐活動。在制作過程中,學生會綜合運用所學的長方體知識,積極地動手、動眼、動腦設計心目中文具盒。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長方體有關知識的理解與認識,而且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學生也樂在其中,體驗設計、創造的樂趣。

作業練習是數學學習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它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把握好練習內容的度和質,可以有效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所以,教師應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精心編制作業練習,讓學生在精練、趣練中,鞏固知識,深化認識,加深理解,提升能力。

參考文獻:

王燦希.數學語言的塑造與培養分析[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

猜你喜歡
三策略作業設計小學數學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小學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文化“三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