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與優化:讓語文要素“軟著陸”

2022-03-03 10:28江蘇南通市海安縣實驗小學226600王玉婷
小學教學參考 2022年16期
關鍵詞:壯士要素課文

江蘇南通市海安縣實驗小學(226600)王玉婷

統編語文教材為凸顯語文素養,明晰教學目標,采用“雙線”組織單元;同時,把語文要素分為若干個知識點或者能力訓練點,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分布在各冊教材的每個單元中,形成了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顯性線索。語文要素的系統編排有效地改變了語文教學訓練點模棱兩可的局面,是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對要素解讀不到位,出現了一些不利于學生關鍵能力發展的現象,明顯偏離了編者的意圖,不能真正發揮語文要素的教學價值。下面試分析小學語文課堂中語文要素落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優化落實的建議。

現象一:重要素,輕整體

語文要素是引導學生閱讀與寫作的主要目標,教師要予以充分地重視。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時眼中只有要素,僅僅從語文要素方面進行教學,忽視了語文知識之間的整體聯系,這就偏離了編者的意圖,不利于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例如,《秋天的雨》一文,是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教學時,有些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而忽視了對秋天的雨的美的整體感受與想象。這樣,用單一的詞語理解訓練取代了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使學生缺乏對秋天的雨的情感體驗,整個課堂顯得索然無味。

優化:注重整體觀照,與其他訓練相結合

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把語文要素當作唯一的教學目標,而要從課文整體出發,對語文要素進行整體分解與細化,把語文要素的落實與語言運用、思維發展、情感體驗、審美創造等方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升。例如,在《秋天的雨》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除了把“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作為重點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就文本中精彩的語句進行品味,學習語言運用。如,課文第二自然段采用總分的結構形式,描寫了秋天的雨的特點。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仔細閱讀,想一想這段話的關鍵句子與其他句子之間的關系;然后,讓學生以“春天的雨、冬天的雪”等為話題寫一段話。這樣,學生不僅能讀懂課文內容,而且能獲得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對這樣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師還要讓學生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感受作者筆下的秋雨之美,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

現象二:重要素,輕情感

統編語文教材的大多數課文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這是文章的靈魂,也是文章的精髓??墒?,在語文要素的落實過程中,有些教師卻只關注要素的落實而忽視學生對文本情感的體驗,致使整個語文課堂顯得知識有余而情感不足,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感受體驗較為膚淺。例如,《狼牙山五壯士》是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教學時,有位教師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后就把閱讀的重點聚焦在課文第二自然段上,讓學生說說作者是怎樣按照點面結合的方式進行表達的;讓學生仿照這樣的形式寫一段話。這樣的教學,雖然落實了語文要素,但是文本中五位壯士與敵人驚心動魄的戰斗情形、五位壯士對敵人的痛恨以及作者對五位壯士的敬佩與贊揚之情卻被忽略了。這樣,使語文要素的落實成為脫離情感體驗的枯燥的機械訓練。

優化:雙線目標融合,讓要素落實有溫度

落實語文要素雖然重要,但不能脫離文本的內容情感而進行機械訓練。教師要把語文要素與人文主題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語言建構隨著學生情感的體驗、熏陶同步進行,避免課堂教學顧此失彼現象的產生。例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通過對五位壯士英勇事跡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五位壯士的愛和對敵人的痛恨。教學時,為了在落實語文要素的同時,讓學生對文本情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與體會,教師可這樣進行教學。首先,教師讓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聚焦關鍵段落,找出描寫五位壯士與敵人周旋的句子,并進行品讀,感受五位壯士奮不顧身、與敵人頑強斗爭的英雄形象。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品讀描寫五位壯士言行的句子,感受他們對敵人的痛恨。如“狠狠地打”“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噴不完的滿腔怒火”“掄一個圈”“渾身的力氣”“瞄準敵人射擊”這些詞語,要讓學生通過讀把這種情感表現出來。這樣,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這五位壯士的高大形象就深深地刻在學生的心里了。最后,教師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能夠把五位壯士的英雄形象描寫得這么形象生動?這樣描寫的好處是什么?”這樣,使學生明白點面結合描寫方式的優勢:不僅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五位壯士整體上與敵人做斗爭的情況,還可以領略到每位壯士的風采。教學時,教師從文本語言入手引領學生細細品味,幫助學生獲得對文本內容的深刻體驗,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獨特的表達魅力,從而產生主動探究作者獨特表達方式的愿望。這樣,語文要素在課堂的落實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生獲得的語文知識才是有用的。

現象三:重要素,輕文體

根據文體特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是語文課堂的基本原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會出現教師過分注重要素落實而忽視文體特征,違背課堂教學原則等現象。這樣的教學不僅偏離了教學重點,而且嚴重影響了課文整體價值的發揮。例如,《延安,我把你追尋》這首詩,統編語文教材安排在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這一語文要素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這兩篇課文中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但在這首詩中主要人物體現得不是很明顯。在《延安,我把你追尋》一課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是依據閱讀提示,讓學生從詩中多次提到的“追尋”來把握主要內容。當學生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后,教學就止步于此了,這顯然不符合詩歌學習的要求,學習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優化:關注文體特征,要素落實因需施教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文要素的落實,這是教學的目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標。教師只有依據學情與教材文體特點,因需施教,才能最大化地實現閱讀教學的效益?!堆影?,我把你追尋》一文,雖然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詩歌的特點,教師可以這樣展開教學。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結合查找的相關資料理解“南泥灣開荒”“楊家嶺講話”這些事件背后的具體內容。然后,讓學生通讀全文,找出作者“追尋”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學習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后,在學生把握這首詩主要內容后,教師引導他們采取多種形式朗讀詩歌,可以是個人讀、對讀、齊讀等,讓學生領會延安精神,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凸顯詩歌的教學價值,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現象四:重要素,輕關聯

語文要素把若干個知識點或者能力訓練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編排在各個單元中,它們之間有內在的聯系性、層次性。在進行教學時,一些教師往往會忽視語文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只著眼于“這個”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實,忽視單元語文要素之間的聯系與發展,無法體現出語文要素之間的層次關系,這樣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有序發展。例如,統編語文教材在小學階段是這樣編排“觀察”這一語文要素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過程寫清楚”(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進行連續觀察,學寫觀察日記”(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在“觀察”習作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是著眼于“這一次”的訓練,而不注重觀察要素之間的整體關聯,這樣不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整體提升。

優化:加強要素前后關聯,形成整體合力

統編語文教材統籌規劃語文要素,引導學生建立語文能力體系。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語文要素教學的上下勾連,明確“本次”語文要素與其他要素之間的聯系,找到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培養的適切訓練點,關注語文要素的發展性等特點,在此基礎上展開教學,學生的語文能力就自然得到提升。例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進行連續觀察,學寫觀察日記”。教學本單元的《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這兩篇課文的時候,首先,教師就要緊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讓學生閱讀課文,并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經過連續觀察后進行描寫的。其次,教師提出問題:“連續觀察一種事物就能把觀察到的事物的特點寫清楚嗎?從這兩篇課文來看,作者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語言表達準確生動)這就表明了觀察事物不僅要具有連續性,還要細致,要從不同的方面進行了解。怎樣才能進行細致觀察呢?請大家結合學過的觀察要素說一說?!痹趯W過的觀察要素的回顧中,學生明白了觀察時不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可以用手摸、用鼻子聞,有時還可以嘗一嘗等,同時觀察要注意事物的變化等。在這過程中,學生對如何進行細致、連續觀察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找到連續觀察與細致觀察之間的關聯點,把“觀察”這一語文要素整合聯系在一起,形成了教學合力,促進了學生觀察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現象五:重要素,輕實踐

語文要素是指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學習內容和學習習慣等。在語文教學中,有一部分教師把語文要素等同于語文知識,引領學生對語文要素進行操練,導致了要素窄化現象的產生。例如,《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是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文章。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在這一課的課題下面,編者明確提出“借助關鍵詞句,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的閱讀要求。這一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要求學生掌握的閱讀策略是“快速閱讀”。在這一課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有些教師一遍又一遍地讓學生進行提高閱讀速度的訓練,這樣不僅違背了編者的初衷,而且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優化:注重實踐訓練,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語文要素在課堂中的落實要重實踐、輕訓練,切忌把語文要素當作語文知識向學生強行進行灌輸,或進行機械訓練,只有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才能讓語文要素自然地落地生根。如,教學《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一文,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落實語文要素,教師可以設計以下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學習。第一步,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說說自己從題目中獲取到哪些信息,這樣為學生梳理閱讀內容做好鋪墊。第二步,運用“借助關鍵詞句快速默讀”的策略閱讀課文。第三步,閱讀匯報展示,讓學生說說自己閱讀課文用了多少時間、閱讀的方法是什么。第四步,教師大屏幕出示一段話,讓學生運用學到的快速閱讀的策略進行閱讀,比一比誰用的時間最短。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經歷了自主質疑→閱讀探究→分享交流→拓展提升幾個過程,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得到調動,這樣不僅落實了語文要素,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快速閱讀意識,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語文要素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帶來了便利,但在具體的教學中,出現了一些偏離編者初衷的現象。作為語文教師,要正視語文要素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這樣才能讓語文要素在語文課堂“軟著陸”,真正使學生的語文關鍵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歡
壯士要素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八佰》壯士英雄歸來
背課文的小偷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壯士出川
戍邊壯士歌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背課文
也談做人的要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