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粉彩畫的美學內涵研究

2022-03-14 07:00邱嘉冀
陶瓷研究 2022年6期
關鍵詞:瓷畫彩瓷粉彩

邱嘉冀

(景德鎮學院,景德鎮, 333000)

0 前言

陶瓷是見證人類社會文明的器物,隨著人類不斷發展,陶瓷肩負生活藝術等職能作用,具有固定固定審美價值情趣,其自身工藝材料傳遞陶瓷藝術獨特魅力。陶瓷繪畫在陶瓷裝飾功能發展中遵循時代審美規律,當今陶瓷繪畫從陶瓷溫室桎梏中脫離,代表藝術家的審美觀。藝術家與陶瓷繪畫創作緊密聯系創造獨有的藝術價值。隨著陶瓷繪畫藝術的時代性特點不斷明朗,明確陶瓷繪畫形式時代性非常重要。改革開放帶來西方繪畫流派的吸收,陶瓷繪畫需要不斷變革發展,創作審美意識阻礙陶瓷繪畫藝術的發展。粉彩在中國陶瓷歷史上享譽盛名,粉彩瓷器具有色彩粉潤等特點,粉彩風格意境深遠?,F代粉彩繪畫風格追求清新典雅,陶瓷藝術者往往忽略粉彩繪畫與美學思想的聯系。研究陶瓷粉彩畫審美內涵具有重要理論價值。

1 陶瓷粉彩畫審美研究

陶瓷繪畫藝術自彩陶開始展現其獨特魅力,陶瓷繪畫陶冶陶瓷裝飾領域對人們的審美情趣產生很大影響。陶瓷藝術家積極探討陶瓷語言與裝飾手法,當代陶瓷繪畫對傳統陶瓷繪畫發出挑戰。陶瓷繪畫游離于現代陶瓷藝術外,固定的裝飾手法影響當下陶瓷繪畫藝術,市場化體制下淹沒藝術領域的清澈,陶瓷粉彩畫隨著審美觀念的轉移發生巨大變化。研究陶瓷繪畫審美意識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1 陶瓷藝術審美分析

美客觀存在于生活中,美是物質感性存在,具有社會意義內容。在人類早期體現在滿足人的生理與感官刺激,陶瓷藝術早期發展體現人類對美的理解與認識發展。陶器滿足實用功能后繪制圖案成為先民表達對生活的感悟[1]。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對美有不同的看法,陶瓷藝術在人與天地相互協調中概括中國藝術哲學體系。關于美的定義已有許多學者作出大量研究,中西方學者對美學有不同的看法,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說美是理念,俄國的車尼爾雪夫斯基說美是生活。我國思想教育家莊子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德國美學家保姆加登首次提出美學為感性學,規定美學學科邊界與標準,但缺少使之成為科學的配套方法。日常生活中到處蘊含美學的原理,陶瓷工藝詮釋美的內涵。

1.2 粉彩陶瓷繪畫工藝

粉彩瓷是在清廷誕生的著名彩瓷,是將顏色低溫固化的彩陶,釉上彩后出現青花瓷,粉彩瓷等彩瓷[2]。彩粉吸收五彩的優點,具有色彩豐富的特點。粉彩瓷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瓷制作工藝繁雜,經過彩料填色等多道工序。粉彩紋飾多繪團花,水仙靈芝等。雍正粉彩官窯器多數楷書款,民窯精品有圖案標記,乾隆期粉彩部分繼承雍正時期舒朗艷麗紋飾特點,部分在粉彩瓷內壁施綠彩。

粉彩是釉上彩瓷器品種,彩繪方法是在高溫燒成白瓷上勾畫出圖案輪廓。風格筆法具有傳統中國畫的特征,粉彩瓷器是景德鎮陶工的創舉??梢允共世L出現濃淡凹凸的變化,具有“東方藝術明珠”美稱。粉彩瓷裝飾畫洗染吸取姊妹藝術的營養,采用畫法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簡潔洗練的寫意畫。將水彩畫等姐妹藝術融匯運用,粉彩繪制經過打圖等工序,打圖到拍圖是用墨線起稿創作,做圖是將濃墨圖樣從瓷器上排印下[3]。粉彩描繪著色技法復雜細致,所用工具包括畫筆,彩筆等許多特制筆。

粉彩瓷萌芽于康熙時期,雍正時期進入全盛時代??滴鹾笃诰暗骆偡鄄蚀蓡柺?,建國后粉彩瓷得到長足發展。粉彩瓷裝飾題材主要沿襲國畫風格,粉彩人物畫起源較早,是獨立成科最早的畫科,包括仕女畫、風俗畫等類型。魏晉時期佛教傳入興起,出現以顧愷之為代表的首批人物畫論。五代兩宋是中國人物畫深入發展時期,南宋受禪宗思想影響,中國人物畫中高士畫大量出現。中國人物畫可通過綜合想象創作類型化虛構人物形象,人物畫題材引入粉彩瓷表達可以融合瓷胎質感,達到獨有藝術氣質。

1.3 粉彩瓷畫審美分析

清代時期粉彩瓷繪畫是制瓷工藝發展的升華,審美歷程伴隨制瓷技術的發展。瓷畫是陶瓷繪畫結合的藝術形式,粉彩繪畫的人物花鳥等精美畫面形成陶瓷藝術的重要方面,粉彩陶次繪畫是綜合學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4]。陶瓷作畫不同于畫紙技法,繪畫技法有特殊要求。陶瓷經窯火煅燒,審美價值兼具陶瓷與繪畫藝術美學意味,遵循從復雜到本真的演變歷程。充分流露出材質美,展現深遠意境效果。粉彩瓷畫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其產生是復雜內外部因素作用。

隨著瓷胎繪畫工藝技術復雜,胎體潔白厚重,光潤透亮,表現形式有綠地粉彩等粉彩瓷,構成骨式有起伏連綿的纏枝,活潑的折紙紋等。圖案從自然界中選取素材,有動植物等畫面。粉彩瓷繪畫紋飾經歷簡單美到繁冗精致美,體現瓷畫美演變到本真美的階段。如一些粉彩瓷花鳥紋為自然界動物寫照,對荷葉等輔助紋飾細致描繪。清代粉彩瓷畫繼承現實主義傳統,呈現出渾厚妖嬈雅致的神韻[5]。瓷繪用平涂,山石無凹凸感?;ㄐ亩嘤昧硗忸伾畈?,有的紅花青心,或紅花綠心。粉彩瓷畫色彩艷麗,用色繪畫具有強烈的裝飾性。

山水畫原指水墨勾勒皺染基礎上敷設淡彩山水畫,陶瓷粉彩山水是用粉彩繪制山水工藝,色澤多為水綠等,粉彩中人物以侍女居多,常見畫面女子雙目露出無奈,畫面淡雅柔和。常見粉彩花卉主題有牡丹、菊花等,為適應陶瓷工藝特點,通常保留花鳥生動外形特征。構圖形式出現嚴格對稱形式,均衡構圖是運動形式,因富于變化顯得生動活潑[6]。創作瓷畫要有良好的繪畫功底,傳統瓷畫作品流程包括設計著色等,首先選定繪畫題材,然后打稿繪制細致作品,繪制寫意作品直接著色,主題內容完成后配景需要主次分明,圖案繪制后要落款。粉彩作品題材易經集中代表粉彩瓷畫的精神風貌,凸顯粉彩瓷畫獨特清幽雋永之美。

2 傳統陶瓷裝飾審美觀的形成

陶瓷繪畫與創作者品行有密切關系,陶瓷繪畫創作脈絡傳統是歷史沉淀[7]。傳統陶瓷裝飾以紋飾為主,明代具有民間滿構圖特點,總體是按照一定圖案模式結構經過變化組合表現出的紋飾。陶瓷裝飾紋樣千年審美觀念積淀演變為工藝技法,陶瓷裝飾演化反映華夏文明從原始到理性的美學追求。傳統陶瓷裝飾審美受到宗教政權,科學與工藝技術等因素影響。

2.1 政權的影響

金字塔式國家治理結構中,封建社會對經濟文化產生很大影響,皇帝是國家運行方向的決策者,前年的封建統治為皇權服務,制瓷業呈現出官民窯相互獨立影響的關系。官窯是朝廷監造的窯口,刑窯白瓷是唐代為政權供奉陶瓷精品,北宋時北方戰火連綿毀盡北方窯口,宋德景年間賜南鎮為景德鎮,南方瓷業得到繁榮發展。元朝官窯以燒制日用瓷為主,明清時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豐富的陶瓷裝飾隨著前年封建專制朝代變遷,宋代書畫院蓬勃發展,帶動名窯瓷器釉色沉穩大方。清代釉上裝飾體現統治思想對陶瓷裝飾的影響,乾隆時期陶瓷裝飾風格富麗堂皇。官窯與民窯相輔相成,為現今陶瓷繪畫創作留下寶貴題材。

2.2 工藝技術的演變

工藝技術隨著陶瓷的發明不斷演變,工藝是陶瓷物化的前提,由于科技的發展,陶瓷工匠利用陶瓷材料描繪出陶瓷藝術民族魅力[8]。陶瓷繪畫中呈現豐富的工藝技法。陶瓷裝飾工藝包括釉下與釉上裝飾,釉上裝置是利用礦物原料經高溫燒制瓷器白胎裝飾。古翠研制成功取代大明五彩中釉下青花,古彩裝飾方法使用珠明了勾線,經活爐低溫燒成。題材上表現中華民族中吉祥寓意,表現手法吸收民間年畫特點?;诠挪试诓AО卒秩緭P名的粉彩溫文爾雅,雍粉彩在琺瑯彩基礎上發展,人物故事題材多含吉祥寓意。

民國新粉擺脫傳統粉彩程式化裝飾方法,“珠山八友”創立落地粉彩等工藝拓展其表現力。當今粉彩不斷探索形式內容結合時代的語言,但囿于其保持百年前形式未能通變創新。新彩是經高溫燒制白胎繪制圖像經低溫燒成裝飾技法。清末新彩顏料需要進口,顏色品種多樣,色彩明快大多數可自由調配。先進新彩裝飾技法包括繪畫等多種裝飾手法,釉上裝飾以其文人情懷受到歷代陶工藝術家青睞,顯示出帝王不同時期對陶瓷裝飾審美壟斷?;B蟲草圖案預示國泰民安,工藝技法得益于科技的進步與陶工對陶瓷材料的創新。

3 粉彩陶瓷繪畫現代審美觀的發展

“珠山八友”繼承文人畫審美情趣,由于其共同追求拓寬陶瓷繪畫語言,在學習古代中國花技法同時結合當時社會生活創作符合時代的陶瓷畫藝術,后世繼承“珠山八友”基礎上受中國畫的影響,其陶瓷繪畫與現今繪畫材料無異,建國后由于題材阻礙陶瓷繪畫藝術家創作的自由。藝術家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探索不同工藝技法,現代陶瓷繪畫審美觀受到學院教育,現代藝術市場等因素影響。

3.1 學院教育的影響

19世紀末國人現代意識覺醒,追求言論自由的激情為中國現代美術運動造就時代背景。寫實主義為中國美術教育勾畫西方教育模式的圖畫,20世紀初湖南瓷業學堂創辦拉開中國近代陶瓷藝術職教序幕,中國陶冶學堂由培養陶瓷工人開始,1958年德鎮陶瓷學院成立為陶瓷藝術語言拓展作出巨大貢獻。上世紀40年代北平國立藝術??茖W校開設陶瓷科,出現大批陶瓷藝術教育家。祝大年主張陶瓷裝飾性,梅健鷹強調繪畫效果適應器皿造型。高莊指出現代工藝美學思想與工藝技術要融合。陶瓷藝術家開放思想為我國陶瓷藝術教育作出巨大貢獻,為陶瓷繪畫發展奠定基礎。

3.2 現代藝術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南巡講話后,西方意識流入中國對各行業產生影響,中國繪畫藝術擺脫紅色政治桎梏,羅中立的《父親》超級寫實等,昭示著西方藝術流派影響中國主流藝術,現代陶瓷藝術學院陶瓷藝術家努力探索陶瓷形式語言,陶瓷藝術散發無比的魅力光彩,陶瓷藝術在20世紀動蕩年月故步自封,陶瓷繪畫統治陶瓷裝飾的發展,現代藝術流派督促下陶瓷藝術發生巨大變革,當代陶瓷繪畫風靡全國,影響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西方陶藝發展由現代藝術大師參與出現雛形,現代藝術大師參與利用泥土創作開啟陶藝制作先河,畢加索使陶瓷藝術以全新面貌立足于藝術之林,為陶瓷藝術增添新的血液。

由于當代陶瓷繪畫批評理論研究缺少,大量藝術家為生存迎合市場失去審美意識的獨立,文化發展依賴于經濟狀況不利于文化的發展?,F代藝術發展為陶瓷藝術發展帶來更多的參考方向,現代藝術對陶瓷繪畫影響體現在技法與思潮中,陶瓷繪畫吸收國畫設色等表現方式,隨著西洋油畫由傳教士的引進,陶瓷繪畫出現三維立體等油畫技法,陶瓷繪畫在相互借鑒融合氛圍中不斷成長,拓寬繪畫工具的使用。上世紀80年代大量西方流派傳入中國,當代傷痕、鄉土等藝術思潮對陶瓷繪畫產生很大影響,藝術家創作陶瓷繪畫藝術時審美觀念停留于唯美基礎上,當代藝術家新文人畫家參與給予陶瓷繪畫更多啟示。

3.3 陶瓷繪畫審美觀的反思

藝術是對現實的延伸,當代藝術走進與社會公眾脫離的局面,程序與唯美構成景德鎮陶瓷繪畫的整體局面。全球一體化時代下,陶瓷藝術在20世紀40年代末像繪畫雕塑一樣創作,陶瓷是媒介物質,藝術家要了解陶瓷繪畫工具材料,陶瓷繪畫受到工藝的限制,當代藝術家創作中往往忽視對內心性情的關注。當下陶瓷媒介問題是如何獲得與當代生活方式匹配的語言形態。陶瓷繪畫家試圖將陶瓷繪畫藝術從民間工藝品中獨立,藝術家創作時審美觀是影響當代陶瓷繪畫藝術發展的潛在阻力因素。學院教育為陶瓷繪畫發展作出巨大貢獻,隨著附加實驗狀態促進陶瓷繪畫的發展。藝術家審美意識是藝術創作的內核,陶瓷繪畫經歷象征寓意等階段發展顯示審美意識的更替,科學進步為陶瓷繪畫提供技術支持,陶瓷繪畫歷史積淀為后代藝術家提供寶貴實踐經驗,要求藝術家對審美觀念現代性提出質疑,促進陶瓷繪畫藝術的不斷發展。

4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時代不斷崛起,創作人的審美觀可以使藝術成為藝術,人類對藝術的渴求不僅停留于技術泛濫的欣賞。人們必須回到藝術的本源,審美判斷標準是陶瓷繪畫創作人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藝術必須與人存在價值有關系,藝術不是追求附和和數字帶來的迷茫誘惑。陶瓷粉彩繪畫流傳至今大放異彩,外來藝人推動使得陶瓷繪畫藝術成為陶瓷語言藝術的主流。隨著時代的進步,要學習古人繪畫藝術精神,不斷增強美學理論,推動陶瓷繪畫藝術的興盛。陶瓷粉彩繪畫要注入更多美學思想,使人們觀賞粉彩作品中沉浸感受自然美好事物。

猜你喜歡
瓷畫彩瓷粉彩
敏行篇之窯變·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窯變·釉上粉彩作品2
鄒幸 陶瓷藝術
粉彩瓷板四條屏
《窯開全青》粉彩瓷瓶
當代瓷畫作品選登
與古代藝術大師畫粉彩瓷
蔣曉貝瓷畫藝術作品
瓷畫貓系列作品
淺絳彩瓷欣賞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