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農機化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2-03-15 02:44程海
江蘇農機化 2022年6期
關鍵詞:農機化機具全程

程海

0 引言

鹽城市鹽都區地處沿海開放地區,二、三產業較發達。近年來,該區農機部門緊緊圍繞農業農村中心工作,積極組織開展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和農業機械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行動,全力推進農機化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繼2019年成功創建成江蘇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縣之后,2021年以來,該區又以創建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為契機,統籌規劃、補齊短板、提升水平,著力做好重點機具推廣、服務主體培育、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基地打造等工作,不斷優化技術路線,探索建立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長效推進機制。力爭到2022年底,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5%,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96%,其中,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小麥機播水平、高效植保機械化水平、糧食烘干能力、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分別達90%、92%、90%、90%、98%。特色農機化水平在65%以上,其中,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果茶桑生產機械化水平、畜牧業養殖機械化水平、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分別達65%、65%、70%、65%、70%。到2023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6%,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97.5%。特色農機化水平在75%以上,其中,大棚蔬菜種植機械化水平、果樹施肥機械化水平、農產品保質處理機械化水平分別達70%、50%、80%。農機化推進措施與成效如下:

1 推廣智能綠色農機,提升農機裝備水平

優化更新稻麥生產機械,重點推廣具有自動導航/輔助駕駛、智能監測等功能的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植保機、無人植保飛機以及其他智能農機設備,逐步淘汰高能耗拖拉機、植保機、插秧機等老舊機具。新增高速插秧機20 臺、無人植保機20 臺,推廣配套插秧機的側深施肥機35 臺、生態犁50 臺。報廢更新大中型農業機械50 臺。建設1 個農機作業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區域內機械化生產、作業、服務等相關信息的統一管理和調度,智能農機入網率達80%。新建3 個“未來農場”,依托農機化項目建設,優選宜機良種、適用裝備、配套農藝及生產模式,建成農機農藝相融合的智能化信息化示范農場。

2 突出示范引領,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

在實現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加快推廣果蔬花卉、畜禽水產、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初加工等特色產業的農機裝備與技術。新增設施農業機械40 臺、林果類機械120 臺、畜牧業機械50 臺、水產養殖機械60 臺、農產品加工機械80 臺套,建成5 個特色農機示范基地,特色農機化水平達65%。

2.1 突出項目帶動

通過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項目建設,帶動特色農機具的推廣應用。結合試驗示范先進、適用農機具,打造農機化特色亮點,總結成功經驗,在蔬菜生產、林果生產、水產養殖、農產品初加工等領域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機械化作業技術路線、作業標準和機具配置方案。

2.2 強化基地建設

以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舉辦現場演示會和田間推廣示范活動,集中展示設施農業耕、種、管、收和產后處理機具,讓農民直觀了解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優勢。建立高效農業機械化示范園,加強典型宣傳,發揮示范園區的示范帶頭作用,促進設施農業機械化發展。

2.3 推進“宜機化”改造

積極組織開展“宜機化”改造,提升農機作業及轉移便利程度。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按照“一業一機”的原則,推進相關產業機械化配套設施建設。

2.4 提升農機綜合服務能力

引導新型農機經營主體采取訂單式、托管式等社會化服務模式,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斷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加強“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作業、農資統供、培訓咨詢、貯藏加工、產銷對接、金融對接等“一站式”服務。探索農機信息化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加強農機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

2.5 做好技術培訓和服務指導

充分利用職業技能鑒定、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項目資源,圍繞設施農業、漁業、畜牧業、林果產業、農產品初加工等特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加大對農機技術人員、農機手、種植大戶的培訓力度。圍繞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分產業舉辦機藝融合示范活動,將先進的農機裝備、配套農藝技術以現場作業演示的方式呈現出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組織涉農領域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政策咨詢、培訓交流、技術指導、驗收考核等工作。

3 堅守秸稈“雙禁”紅線,確保秸稈綜合利用效果

2022年,全區稻麥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8%,千畝以上規模種植主體夏季麥秸稈全量離田。

3.1 做好宣傳發動

加大秸稈禁燒相關法律法規和秸稈機械化還田、離田獎補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知曉率,為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雙禁”工作營造良好環境。

3.2 細化工作方案

按照“離還適度,生態優先”的原則,提前制定“規劃圖”“清冊表”。夏、秋大忙前協調資金、人力,將秸稈還田、離田任務分解到村組,落實到農戶,明確到地塊,將工作責任落實到位。

3.3 強化機械調度

將每個還田、離田匡口都對接到具體作業機手和作業機具,并逐一簽訂作業合同,繳納保證金,確保合同履行到位。

3.4 加強技術指導

組織開展農機操作手技能培訓,做好現場指導,不斷提高秸稈機械化還田質量和秸稈收集打捆質量。

3.5 強化跟蹤督查

在夏秋農忙時節,專門成立工作督查組,深入還田、離田匡口,檢查秸稈還田、離田工作開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確保秸稈綜合利用效果。

4 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打造科技服務品牌

按照江蘇省農機科技志愿者服務工作要求,積極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宣傳農機化新政策,普及推廣新技術、新裝備。

4.1 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

組織農機技術人員、農機維修人員和基層農機服務人員,入社、入戶指導機手保養、調試、檢修農機具,解決農機戶普遍反映的機具維修不及時、更換零配件不方便等問題。

4.2 開展現場培訓活動

在重要農時,結合農業生產需求,因地制宜開展農機化新技術及機具操作技能、機具維修保養技能培訓,面對面為農民講解農機化理論知識,手把手向農機手傳授機具操作要領。

4.3 開展農忙優質服務活動

“三夏”和“三秋”農忙期間,組織全區各大農機經銷商“三包”服務人員,深入各鎮村開展農機維修巡回服務活動,對全區的農機具尤其是過了“三包”期的農機具進行跟蹤服務,確保全區糧食生產平穩安全、顆粒歸倉。

4.4 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組織高級技師開展結對幫扶活動。以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為重點,培訓農機維修骨干,保證農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生產。向種田大戶傳授精準施藥施肥技術、側深施肥技術及生態犁耕秸稈還田技術,實現技術指導服務全覆蓋。

5 借助網絡媒體,強化農機化宣傳服務

采取傳統信息傳播與現代電子網絡信息傳播相結合的方式,做好農機化宣傳服務工作。

5.1 大力宣傳全程全面機械化技術

一方面,宣傳報道全區推進全程全面機械化的舉措以及農機與農藝、農機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創新的典型經驗;另一方面,宣傳推廣精量播種、精準施藥、高效施肥、秸稈還田離田、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綠色烘干、畜禽自動飼喂與糞污資源化利用、水產養殖水質調控和尾水處理等綠色高效機械裝備與技術。

5.2 選樹農機社會化服務先進典型

通過新聞媒體,深入報道農機社會化服務在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中的作用,積極宣傳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開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的創新做法,以點帶面,推進全區農機化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農機化機具全程
鄭州航空區炎黃不銹鋼蜂機具部
全程“錄像”,寫觀察日記
全程管控在機電工程設備安裝的實施
鄭州航空區炎黃不銹鋼蜂機具部
打造新亮點!山西將這個產業的7類機具全部納入補貼!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電務系統大型機具上道時的作業防護
《貴州農機化》2018年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