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群文閱讀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

2022-03-17 06:05黃祖光
課外語文 2022年3期
關鍵詞:批判性群文議題

黃祖光

(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批判性思維以其強大的實用性和廣泛且深遠的影響力聞名于世,眾多研究者探究它豐富的內涵,對其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羅伯特·恩尼斯的經典定義最為貼切,批判性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考,著重于決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批判性思維是2020年修訂的課程標準要求高中生應掌握的思維,也是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群文閱讀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師生按照一個或多個議題圍繞著多個文本進行系統性建構,并形成共識的過程”。通過群文閱讀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有助于形成學科核心素養。此刻開始,如非特別申明,本文所講的群文閱讀都是指普通高中群文閱讀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影響深遠,然而隨著時代變化,教育思想觀念迭代更新,傳統的課堂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人的發展需求。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教學理念一度成為我國教育界的主流思想,當時課堂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教科書上的知識點為主要方式,重教而輕學?!凹t領巾教學法”曾經風行全國,然而直接或間接造成這樣的“苦果”:教師忽視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學生缺乏主動參與探索;教學上重視固定知識、鞏固訓練,忽視學生的思辨;過于重視技能,忽視學生對生活的關注。這就造成現在的許多“高分低能者”或“書呆子”,即擁有較高的學歷,但面對工作和生活卻手足無措。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試圖扭轉這種局面,于是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整體素質,語文學科擔負著育人功能,在教學活動中,群文閱讀已經逐漸被教師所接受并實踐著,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也日漸增多。通過群文閱讀培養批判性思維,在當下具有相當大的教育意義。既符合語文核心素養的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的要求,也提升了學生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一舉多得,因此具有較強的教育價值。

二、利用群文閱讀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意義

當前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層出不窮,群文閱讀以其較高的教育價值備受矚目。利用群文閱讀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價值基礎是多方面的,首先,高質量的群文閱讀離不開批判性思維。新課改推動伊始,溫儒敏先生就指出群文閱讀將帶來教學上的新變化,并多次在全國教師培訓大會強調它的重要,還在核心學術刊物發文闡釋其優點。與此同時,新課改下的統編版教材在選文排列設計上,一改過去一課一文的風格,變成一課多文的群組形式,可見教材編寫組專家們是多么鼓勵教師們用好群文閱讀。

其次,批判性思維有利于開展群文閱讀。從教師角度出發,使用批判性思維設計群文閱讀,有意識地將批判性思維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來說,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從學生角度出發,帶著批判性思維進入群文閱讀的課堂,可加快閱讀速度,在反思和質疑中突破思維桎梏,發展批判性思維。

最后,二者兼容助力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群文閱讀和批判性思維具有較多共通之處,取其長處融合為一,以此培養學生,將有助于凝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合理利用群文閱讀培養批判性思維的策略

要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不擅長批判性閱讀和思考的現狀,教師應注重優化傳統的教學法,注重在閱讀文本中提出質疑,開展批判性閱讀活動,鼓勵學生主動思考,進行開放性討論并開展實踐活動。群文閱讀無疑是一劑良藥,將打破僵化教學法帶來的沉悶課堂。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學生應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自己、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批判性思維思考和認識,注重當代性和批判性解讀,不隨波逐流也不拾人牙慧。群文閱讀以可議性議題和異質化文本,非預設性討論的學習活動,在閱讀教學中獨樹一幟。尤其是群文閱讀以其獨特的討論辨識,進而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學習活動,從它一問世,就備受研究者關注。

(一)選擇異質化文本

教科書選用的課文大多數是相對獨立的文章,編者關注名家大作,重視思想積極、內容健康,也特別選用體裁和表達方法值得作為范例的作品列入教材。這就意味著單篇教學時,通過突破選文某一方面的難點,掌握其優點即達成編者所愿。然而群文閱讀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對課外資源進行多元化開發和多元化利用,選擇異質化文本以滿足教學之需。依據議題的特點,選擇一組乃至一系列異質化文本,把文章優化整合,在比較、質疑、討論、歸納中發現不同文本之間內在邏輯關系,這是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的必經之路。

選擇異質化文本,避開同質化帶來的重復低效學習。普通高中生的學習繞不開文言文。選擇相異體裁的文本組合,注重異中得法?!拔逅摹敝?,中國出現了以白話文入詩的潮流,為詩人表達情感開辟了自由的空間,然而傳統的詩詞仍為大家所喜愛。如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就屬于傳統詞作,而同時期聞一多先生創作的《死水》則屬于現代詩歌。兩篇體裁不同的詩詞放在一起進行群文閱讀,也會從中獲得益處。前者是抱著積極的心態,以昂揚熾烈的革命精神看待中國社會大變革;后者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諷刺揭露當時社會丑惡不堪的一面。這樣的文本組合,不禁激發學生去思考、質疑,為什么面對同樣的時代現象,詩人們還發出了不同的感慨。在辨析傳統詩詞與現代新詩的異同之時,異質化文本還能激發學生對詩歌創作的興趣。

(二)選取可議性議題

議題,顧名思義即一個或多個值得議論、分析的題目,常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可議性議題應根據新課標要求,可以從發展思維、建構語言、傳承文化和鑒賞審美入手。由于本文關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因此著力將批判性思維滲透到群文閱讀教學設計中,由此抉發具有批判性內涵且能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的議題為首選。

此前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語文教材,受單元編排及地域性等因素影響,多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圍繞一個鮮明主題編排文章,因此學生在學習該單元課文之前,對主題已經心知肚明,以先入為主的觀點進行學習。這種層層深入的學習方式因缺乏活力,一度讓語文課堂出現沉悶氣氛。新課標下的統編版教材一改之前的風格,每課引入多篇文章,其中存在思辨性的議題則恰如一道源頭活水,師生們圍繞一個議題展開討論,教師還可以將議題拆分成多個小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在閱讀文本過程中揣摩作者的意圖,在師生討論議題過程中換位思考。師生共讀不同風格的文章,加上實際生活這本“語文書”的補充,啟發學生跳出慣性思維的圈子,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強調反思,在面對問題時會獨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當下的高中生大多具有包容開放心態,在討論探究過程中,更傾向于分析自己的觀點與同學和教師觀點不同之處,以此涉足于新的領域探索新觀點。設立議題時,可以考慮批判性思維的這個特點。

當教師選擇與權威觀點不同的議題給學生思考、分析、質疑時,學生將打破思維的藩籬。且看《寶玉挨打》一文,傳統觀點認為寶玉挨打的原因是賈環使壞告狀,將金釧兒投井自殺的罪名扣在寶玉身上。加上寶玉在外流蕩優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業等,看起來似乎天衣無縫,如果沒有進行積極的反思和質疑,往往拾人牙慧,未能深解作者意趣。教師試設立這樣的議題:寶玉挨打難道僅僅是他自身的原因嗎?要從寶玉父親賈政入手,思考他打寶玉的動機還有什么。細讀文本,賈政曾說自祖宗以來,皆寬柔以待下人,沒想到現在竟然出現丫環跳井。注意《紅樓夢》設定的時代是清代,若沒有封建禮教的制度基礎與文化前提,就不可能有“公侯富貴之家”,而《紅樓夢》恰恰是唯一一部敘寫貴族世家成員的生活實況及其內心想象的小說。賈府實際上處于等級制的規范之下,形成“禮法傳家”與“優美門風”。就道德要求而言,賈府這樣的大家族有要求很高的道德標準,而賈政作為封建家族的代言人,當他聽聞金釧兒自殺,才會在盛怒之下重責寶玉。當教師引導學生,質疑寶玉挨打的原因時,借議題的推動,運用批判性思維思考,從賈政乃至封建禮法制度入手,或能批判性地看待寶玉挨打,而非浮于文字表面。如此設立議題,有助于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聯系實際,對比分析,為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打下基礎。

(三)開展非預設討論

群文閱讀并非群生閱讀,它需要在課堂上開展非預設性的討論,這是群文閱讀的關鍵步驟,也是激發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思考的重要環節。每個學生對生活的敏銳體驗和真實感受各不相同,在閱讀文本時,學生會產生個性化理解,對文本意義進行自主建構。當師生共讀文本時,對同一篇文章會從不同角度形成不同層次的理解。這種不同深度的理解在群文閱讀課堂上都應該予以包容、允許,當個性化理解在互相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形成集體意義上的文本建構,才能達成共識。故而需注重探究文本的邏輯,以及創設真實的情境環環相扣。

首先,探究文本內在邏輯。通過教師的前期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文本后,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課堂交流時間,通過學生獨立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學生新發現的問題進行探索思考,進而質疑、探究其中的邏輯。例如,如果以“秦國滅亡”為議題,對杜牧的《阿房宮賦》和賈誼的《過秦論》進行群文閱讀,在文本建構過程中,細心的學生會發現杜牧通過舉例論證,認為六國破滅和秦國的滅亡有內在的共同點,這些君王不愛惜百姓,加上荒淫無度的享受才是滅國的導火線。后者賈誼通過重大歷史事件對比,卻得出秦國滅亡是君王不行仁義之道,沒有走儒家治國路線導致的。在文本建構時,學生又站在現代人的角度思考,更能深入探究文本內在邏輯,也能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其次,創設真實情境。受限于學校紀律,盡管學生較少擁有走出課堂去戶外進行情景式課堂教學,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不能通過其他方式創設真實情境。大多數選入統編版教材的作品是歷代作者經典之作,滲透著他們對社會、歷史、人生以及世界的敏銳感悟,有的作品蘊含著詩情畫意,也飽含哲學理性思考。這些經典作品在陶冶情操、提升思維能力等方面起著推動作用。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設真實情境,學生對文本和實際生活的關系有更密切的認識,對文本有更深層的領悟,成為文本建構中舉足輕重的一步。如群文閱讀設計選擇余光中《聽聽那冷雨》、汪國真《雨的隨想》和余秋雨的《夜雨詩意》三篇散文,三位作者對雨的感悟各不一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教師不妨選擇一個雨天授課,在聽雨、觀雨、賞雨和讀雨的過程中,將文本中滲透的人文詩意加以品鑒。在這種真實情境中,或能更清晰地體味作品的雨中詩意;如果天朗氣清,也不妨礙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雨的印記》《云門夜雨》之類的音樂,創設細雨微霏潤物無聲的情境,營造美的體驗,學生沉浸于這樣的氛圍中閱讀文章,以期形成共鳴,或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啟迪非一尊認識

教師在教學中過于強調標準答案的唯一性將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而集體建構文本,共同討論之后,允許非“一言堂”和“唯我獨尊”的認知存在,才是群文閱讀期待達到的目的。群文閱讀擺脫單篇閱讀一元化結論,以多元化、差異化的聆聽、溝通和理解,在同頻共振中對文本傳遞的知識或對文本的理解達到相互認可。然而這種認可,并不是最初設定的標準答案,而是運用批判性思維對文本進行質疑、思考和討論之后,經過集體建構而形成的共同認知。

滲透著批判性思維的群文閱讀教學,毫無疑問充滿著多元化的思考和質疑。傳統標準考核評價中的“標準答案”“一言堂”在群文閱讀課堂上,將失去立足之地,取而代之的是“參考答案”,分組合作探究學習并提出小組研究成果。這樣的變化意味著對文本的解讀以及對議題的思考,將呈現多維度的局面。教師在課堂上,面對意見領袖保持寬容態度,面對與自己意見不同的觀點保持平和心態進行商榷,面對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熱情予以鼓勵和支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源頭活水不僅會帶來思想火花的精彩碰撞,還能更順利達成教學期望,甚至帶來教學驚喜。群文閱讀不僅要讀,更要思考,課堂辯論活動將有力促進學生閱讀邁向更深的層次,同時推動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猜你喜歡
批判性群文議題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探討樋口一葉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馬》為例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群文活動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環保議題
例談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把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