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兒童之家為依托的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構建*

2022-03-17 22:19李姍澤方銀葉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22年6期
關鍵詞:育兒嬰幼兒家庭

李姍澤 方銀葉,2

(1.西南大學教育學部 重慶 400715; 2.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貴州 都勻 558000)

完善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是落實我國“三孩生育政策”的重要支持性策略。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嬰幼兒與成人之間緊密的依附關系使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重要性與難度同步上升?!皬?949年至今,我國嬰幼兒照護服務主要經歷了從去家庭化到再家庭化,再到責任共擔的三個發展階段”[1]。兒童之家作為政府主導的社區公共服務平臺,是構建兒童教育與關愛保護體系的基礎。隨著這一實踐模式的不斷推進,我國社區兒童之家的建設在全國各省(區、市)已煥發出新的活力,例如,河北省甚至將兒童之家納入全省工作大局,政府部門堅持“五個納入”,即把社區兒童之家建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決策范疇、納入政府民生實事工程、納入省政府重點工作考核內容、納入財政預算[2]。隨著社區兒童之家數量的不斷增長和功能的逐步細化,如何構建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成為已開園及待開園社區兒童之家面臨的現實問題。已有研究多從宏觀維度對社區嬰幼兒托育及早期教育的現狀[3-4]、國家政策分析[5-6]、國際比較[7-9]、理論基礎[10-11]等進行探討,而社區兒童之家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構建的相關研究[12-14]明顯不足,亟待進一步探討。

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筆者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試點區重慶市兒童之家督導專家(省級)成員的身份參與了社區兒童之家建設的實地調研。由筆者帶領的兒童之家督導團運用觀察、訪談等實地考察的方式及專家咨詢、團體培訓的方法,對重慶市沙坪壩區的10個市級兒童之家及36個區級兒童之家的開園、活動、制度、檔案、人員等開展督導交流和培訓。社區嬰幼兒照護是家庭和機構照護形式的重要補充。當前兒童之家在社區兒童服務中具有較好的根基,故本文直接以社區兒童之家為主體進行闡述。本研究嘗試在已有文獻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構建以兒童之家為依托的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即在政府主導下,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參與,基于公平、公益、普惠價值追求,為全體公民提供的多樣化學前教育服務的制度安排和系統組合,包括價值理念體系、組織制度體系和服務實踐體系三大部分[15]。本研究圍繞社區兒童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挑戰、價值追求、角色定位、建設任務、服務內容五大板塊展開。文中的“照護服務”是指社區兒童之家面向嬰幼兒、家庭提供的促進嬰幼兒身心可持續發展的養育與教育(指導)活動及過程,區別于通常所說的托育托管服務。

一、社區兒童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面臨的挑戰

兒童之家在我國最早出現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用于兒童的災后援助。如今,兒童之家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兒童活動場所,而是依托城鄉社區資源建立,以保護兒童權利和促進兒童發展為宗旨,向兒童提供游戲活動、臨時照料、課后托管,衛生保健、生活技能、品德與行為指導,心理支持、家庭教育指導、兒童保護等服務的社區綜合服務體系[16]。作為社區兒童服務與活動平臺,社區兒童之家已逐漸發揮多重作用,然而社區兒童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建設方面起步晚、難度大。

(一)專業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總體供不應求

幾乎所有關于嬰幼兒照護現狀的研究都顯示,嬰幼兒照護服務在量和質方面具有極大的需求,且基于社區的專業普惠性服務缺口很大[5,17-18]。首先,專業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整體數量上缺口大,質量上參差不齊。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開放和實施,“沒人帶”與“帶不好”的問題引發公眾一致將目光聚焦到0~3歲嬰幼兒這一特殊群體?!皬娜珖鴣砜?,0~3歲早期教育發展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管理體制、投入機制、服務模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尚不健全,區域差異也很大”[4]4。2010年至今,在政策層面上,我國強調學前教育的社會公益性和普惠性,積極探索構建0~3歲早期教育服務體系[19],但是“無論是與家庭的迫切需要相比,還是與蓬勃發展的商業化服務相比,具有公共產品性質、公益性質的服務都顯得異常匱乏”[20]17。其次,已有服務便利性及普惠性低。目前,我國嬰幼兒照護主體為家庭,主要輔助為早教機構。然而早教機構一般收費較高,服務以小時計算,大多以滿足家長教育期望、達成顯性目標為追求,而且高消費的門檻將一般家庭拒之門外。實際上,目前我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市場供應不足,供需矛盾短時間難以有效緩解。2015年相關調查研究顯示,以社區為依托的早期兒童看護服務是支持0~3歲早期兒童家庭的最佳方式[21]??梢?,居民對專業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寄予了很大期望。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15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確定以家庭為主、機構和社區為輔的照護總基調。因此,社區兒童之家如何充分發揮嬰幼兒照護的輔助功能成為社區建設面前的難題。

(二)社區兒童之家的模糊定位難以覆蓋嬰幼兒照護的多元需求

“兒童世紀”的到來為兒童早期照護服務創造了多元需求?!秲和瘷嗬s》①為兒童賦予了新的價值,認為兒童作為新一代公民享有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以及參與權。隨著生物科學、腦神經科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研究的不斷深入,一個充滿無限潛能和可能的兒童形象一次又一次被刷新。兒童由中世紀的“小大人”變成了當代“大寫的小人兒”;兒童不再是“一無所知”,而是“一切皆有可能”;兒童不再是一味順從大人,而是“一百種語言”的表達者:兒童的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豐富的童年價值為兒童(期)標榜了無限的權利和自由。兒童被“邀請”到各個領域,不僅被認為是個體人生成敗的領跑者,還被當作全球未來經濟增長、人力資本保障的最佳投資對象之一。隨之而來的是人們試圖通過教育去實現這種高價值的高期待,如今的養育需求早已超越傳統意義的日??醋o,而是走向專業的早期教育和培養。高價值、高期待與低干預能力的張力導致了嬰幼兒照護的多元需求(全托、半托、鐘點托育,智力開發、全腦開發、雙語啟蒙、情商培養,親子活動、隔代教養、多孩養育等)。而作為公共服務窗口,社區兒童之家面對家庭的多元需求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即應如何定位,目前十分模糊。調研發現,多數社區兒童之家只發揮了為親子自由活動提供場所的作用,也有部分社區兒童之家會在節假日面向0~3歲嬰幼兒組織活動,極個別的作為早教點定期開展早期教育活動??梢哉f,面對多元的嬰幼兒照護需求,社區兒童之家并未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

(三)社區兒童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建設中硬件與軟件失衡

在政策推動下,社區兒童之家的硬件投入力度大,建設迅速;但軟件關注和投入不足,建設緩慢。各地通過發布文件的方式,自上而下對兒童之家的建設數量、啟動資金、物資購買等硬件配置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調研發現,在政策支持下,社區兒童之家在場地確定、物資置辦、玩具教具采購、啟動資金等方面基本能如期配備到位,但在工作人員配備、專業人員技能提升及服務水平提高等軟件建設方面的關注和投入明顯不足。第一,管理人員的數量不足,管理隊伍穩定性欠佳。研究者對作為試驗點的重慶沙坪壩區2019年底社區兒童之家負責人統計發現,專兼職園長的比例約為1∶1,即一半以上的社區兒童之家沒有專人負責。人力不足導致社區兒童之家的活動組織與實施、檔案管理、人員培訓等事項難以落實。同時,兼職也意味著園長的更換頻率較高,半年到一年更換負責人是常態。第二,服務人員(主要由志愿者、社會工作者等組成)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如今,大多數社區兒童之家能夠做到每周對社區家庭開放5~7天,每天開放6~10小時,在大齡兒童的活動組織上已積累一定的經驗。然而,這些社區兒童之家在嬰幼兒照護活動的組織上尚處于較空白狀態,一般基于滑梯、木馬、圖書或鍛煉大小肌肉的玩具等硬件開展自由活動,缺乏教育和親子活動。部分能夠開展嬰幼兒照護活動的社區兒童之家,在教養觀念、室內外環境創設、活動組織與實施等方面缺乏兒童視角,忽略兒童需求,往往從成人視角組織與實施活動。

二、利國利家利童:社區兒童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的價值追求

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主體、以社會為補充、以社區為依托、以家庭為基礎的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福利性與公益性、市場化運作與家庭照料相結合的多層次服務模式,是未來我國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方向[22]。作為其中的一種公共服務模式,在提供服務之前,社區兒童之家需要確認自身在不同層面“應該如何”的價值追求。

(一)在國家層面以提高我國兒童的國民素養為本

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傳統上主要由家庭成員自行承擔的嬰幼兒照護模式正在面臨嚴峻挑戰。嬰幼兒照護問題上升到國家層面,是國家經濟實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之必然,也是時代背景下家庭與嬰幼兒關系發生變化所致。兒童早期發展不僅決定了個體自身的發展潛力,而且決定了國家層面人力資本的競爭力[23]。2019年以來,國家力爭多措并舉,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扎實推進,從資源配置、成本分擔、師資培育、管理規程及組織實施等層面探索其合理化路徑[24]。作為最接近嬰幼兒的基層平臺,社區兒童之家在提供照護服務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應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立足提高國民素養的價值追求,對兒童在人生最初階段提供關懷和支持,為社會后續“多出人才”做足準備,為“出好人才”創造條件。除此之外,構建幼有所育服務體系可以促使居民消費升級和準公共投資培育、勞動力均衡增長和人力資本充分積累,即產生“托育紅利”和“人口紅利”,對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0]。我們留下一個怎樣的世界給兒童,最終歸結到我們給世界留下怎樣的兒童。以人為本是我國長期以來的治國理念,嬰幼兒照護服務是以嬰幼兒為本,是治國理念在學前教育領域的落實。因此,在國家層面以提高兒童的國民素養為本是社區兒童之家首要的價值追求。

(二)在家庭層面以提升家庭育兒生活品質為要

父母是嬰幼兒生命開端的最重要參與者,家庭作為嬰幼兒成長的主要生活場所,其生活質量對嬰幼兒健康、全面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美國學者詹姆斯·赫克曼在早期兒童服務項目的經驗總結中指出,家庭環境在嬰幼兒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家庭生活質量是決定一個孩子是處于有利地位還是不利地位的首要因素,而父母人數、家庭收入和財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只占次要地位[25]。接受現代文化教育的家長在育兒道路上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從備孕到胎教,從早期教育到幼兒園選擇,都有規劃。然而“也許由于媒介控制的天地越來越大,許多家長對自己撫養孩子的能力喪失了信心,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在養育孩子方面的知識和直覺是不可靠的”[26]196。2020年4月,廣東汕頭發生的“3個月大的嬰兒解鎖趴睡致死事件”②就是此類令人心痛的案例。此外,由于信息過剩,價值觀多元的“80后”“90后”家長在育兒觀念上的變化,導致兒童進入過于“民主”而相對缺乏“規則”的成長環境,兒童和家長都面臨著“成長的煩惱”。調查顯示:城市家長最需要的育兒指導內容是孩子的生長發育知識和如何處理孩子情緒的方法。就育兒指導形式看,受訪者認為最需要增加和完善的是早教指導活動[21]。同時,城市高素養家長為自身職業發展而不懈奮斗和農村家長為家庭生存而背井離鄉,都往往與孩子的成長需求相沖突。在兒童發展特別依賴成人的0~3歲,尤其是“當父母雙方都走向社會時,兒童就變得有些累贅了,而且,人們越來越認為童年結束得越早越好”[26]197??梢?,家長把兒童作為家庭的中心,一邊想為兒童規劃最好的人生起點,一邊卻感覺“不知所措”“力不從心”。作為家庭中愛與愁的多重交織點,兒童教養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兒童家庭生活質量不高。面對時代帶來的挑戰,社區兒童之家面向家庭應秉承提升家庭育兒生活品質為要的價值追求,加強對家庭撫育的支持及嬰幼兒的照護,促進家庭養育功能的發揮與親子陪伴質量的提高。

(三)在嬰幼兒個體層面以關注精神生活為主

嬰幼兒時期是個體社會化的始點,是個體人格養成和品行塑造的關鍵期。應致力為嬰幼兒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訓練嬰幼兒處理同伴關系及互動合作,使嬰幼兒獲得歸屬感、安全感、穩定感和幸福感[27]。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層面得到了最佳體現。與任何一個時代比較,兒童在這個時代的物質生活需求往往得到了更好的滿足。從農村到城市,玩具角或玩具屋成為大多數家庭孩子的“標配”,以至于出現了“沒有玩具的幼兒園”的項目專家③?,F代的兒童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卻存在著欲望膨脹、消費過量的危險。盡管父母越來越重視和愛護孩子,但是孩子卻越來越孤獨;盡管孩子的玩具越來越多,但是他們卻感覺越來越無聊[28]。兒童與父母的互動和與同伴的互動也變得越來越少?!吨袊彝グl展報告2015》顯示,(3~15歲兒童的)父親在照料和教育兒童的過程中角色陪伴、教育不足;父母雙方共同照料兒童日常生活的只占7.5%,共同教育的只占11.7%;流動家庭與留守家庭成為常態家庭模式[29]。對0~3歲的嬰幼兒來說,大多數母親由于需要上班,親子交流減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60.60%④,核心家庭成為家庭類型主體,這意味著兒童成長空間的變化:家庭與家庭之間的聯系減少,兒童與外界的聯系減少,兒童與同伴的互動直線下降。更有甚者,發生了由于年輕父母外出旅游,老人和孩子病(餓)死于家中,卻無人知曉的慘?、?。在農村,大量兒童處于流動和留守之間,長期與父母分居??措娨?、玩電子產品、無聊成為兒童生活的常態。而與同伴一起的“兒童游戲(主要指民間游戲),言簡意賅地說,已成為瀕于滅絕的事物”[26]9?!皼]有一個真正的有機的游戲共同體,不僅意味著兒童文化岌岌可危,更意味著他們將面臨更為孤獨、貧乏的處境”[28]153??梢?,在物質生活豐富的同時,兒童的精神成長空間堪憂。關注兒童的精神生活應成為社區兒童之家的重要價值追求。

三、照護者、搭建者、教育者:社區兒童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中的角色定位

我國社區兒童之家通過十多年的探索,已發展成為一種有別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創新教育模式,成為新時代學校(機構)—家庭—社區三位一體育人的新模式、新陣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嬰幼兒照護服務方面,社區兒童之家作為政府組織,其專業普惠性的服務底色對“應該做什么、能夠做什么”這一角色定位問題作出了回答。

(一)作為直接的專業普惠性嬰幼兒照護者

社區兒童之家可作為嬰幼兒直接的照護者為社區家庭中的嬰幼兒提供照護服務。這一角色定位是由被服務主體需求和社區職責雙向決定的。首先,嬰幼兒在身心方面高度依賴成人的事實對照護服務的空間距離提出了要求?,F實經驗告訴我們,照護服務離家越近越有利于對嬰幼兒的照護?,F代城市以小區為基本單位組建,基于共同的區域——地緣關系,家庭與家庭之間、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可能性更大。與其他組織比較,社區兒童之家更能夠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更能夠推動社區育兒共同體的建設。正如調查所示,社區作為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提供方是居民的共同心聲。其次,社區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基層組織,其出發點和歸宿在于利國利民——傳達法令、政策,落實為人民服務。嬰幼兒照護服務本身即為民解憂的內容之一,同時與其他事務的順利開展相互關聯。嬰幼兒照護問題是廣大家庭關注的焦點,社區在為嬰幼兒提供相應服務的同時,也意味著為整個家庭排憂解難。這樣的服務拉近了政府與居民的距離,為“一個針頭千條線”的社區其他事項帶來良好的連鎖效益,所謂“小工程、大民生”。此外,對于經濟困境或有特殊需要的家庭來說,嬰幼兒早期接受專業護理的可能性更小,受保護權和受教育權難以得到保障,這就特別需要社區發揮關心弱勢群體、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服務功能??梢?,社區兒童之家作為嬰幼兒照護服務提供方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發揮這一優勢是居民共同的心聲。以社區兒童之家為依托的嬰幼兒照護者的角色定位是推動我國“幼有所育”理念落實的重要影響因素。

(二)作為家庭、社區、機構育兒共享資源平臺的搭建者

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內外環境現狀及社區組織的特殊性,要求社區兒童之家成為育兒共享資源平臺的搭建者。首先,嬰幼兒照護服務屬于綜合性事項。嬰幼兒照護服務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層次多樣,需要將各種資源充分挖掘運用,形成多維立體的照護系統。例如,嬰幼兒照護在服務對象上涉及年輕父母、祖輩、保姆與嬰幼兒,在服務內容方面涉及保育、教育及特殊干預,服務參與人員包括兒科醫生、早教教師、律師、行業專家、社區工作者等,時間跨度從母親受孕到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如此龐大的服務系統,無法通過單一主體完成,搭建育兒共享資源平臺,形成照護共同體是現實所需。社區為嬰幼兒提供照護服務,關鍵在于調動家庭力量和機構資源,為嬰幼兒全面發展服務。其次,從外部環境來看,嬰幼兒照護服務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隨著家庭對兒童早期發展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父母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育兒技能,解決育兒問題,為嬰幼兒進行早期潛能開發?;ヂ摼W的普及使父母隨手可得育兒信息,但良莠不齊的信息泥沙俱下,無形中增加了父母辨別知識、遇到問題不知“到底該怎么辦”的困惑。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早期干預的嬰幼兒家庭,通過什么途徑尋找合適的支持也是現實中亟待關注的問題?;趦韧猸h境的影響,育兒共享資源平臺的搭建顯得極為有意義。社區兒童之家成為這個共享資源平臺的搭建者也有其自身優勢。一方面,作為政府組織,社區兒童之家憑借其在公眾中的信任度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掌握搭建共享資源平臺所需的多方信息,包括嬰幼兒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各行業專家信息、教育機構信息,以及在此基礎上生成的有關嬰幼兒性別比例、月齡層次、營養、身心發育與衛生健康等方面的信息,以更好地了解個體及群體的基本照護需求。另一方面,社區能夠在了解嬰幼兒照護各類服務特色及范圍的基礎上,秉承公共、公益、普惠性原則,發揮聯絡家庭與社會、機構的作用,更好地調動平臺資源滿足嬰幼兒和家庭所需。同時,作為家庭、社區、機構的橫向交叉點及國家、地方、家庭的縱向交叉點,社區兒童之家這一平臺能夠在實踐層面將服務需求、服務與服務供給組織起來,在政策層面將國家法規、地方文件與家庭反饋進行串聯,共同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的完善。

(三)作為新時代親職教育的重要參與者

親職教育是指對家長實施的,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理念、獲得足夠的育兒知識和技能,以使家長成為稱職家長的專門化教育。首先,新時代的家長自身需要接受教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新時代伴隨著國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的,還有國民對精神生活品質的要求。家庭是嬰幼兒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嬰幼兒的第一任老師,新時代家長對嬰幼兒的照護不僅僅要讓嬰幼兒吃飽穿暖,還要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隨著市場化的推進,家長特別是“城市家庭中的母職實踐突破了私領域內照料子女的傳統內涵,母親教育方面的職責陡增并呈現出一種‘經紀人化’的新特征”[30]79。受科學早教、教育知識專業化的影響,家長需要不斷學習有關嬰幼兒發展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其次,目前我國對家長進行教育的主體不足,項目質量不高。相關研究顯示,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在這方面不斷探索,產生了相當多的早期兒童家庭親職教育項目,較為優質的項目有家長管理培訓、幫助不聽話的孩子、3P正面教養等[31]。當前我國流行的“正面管教”是其舶來品之一。目前,我國親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家長自學、機構培訓及家長學校。自學對家長的學習能力、信息素養有較高的要求,機構培訓很難避免以營利為目標的劣勢,家長學校就目前來看影響力有待提高。而引進國外的親職教育理念,由于歷史、文化及經濟水平的差異,難免帶來水土不服的副作用。例如,從教育理念中的“自由”到實踐中的“放任”,其中的距離很大,不利影響很多?;诖?,我國親職教育需要更為專業、公益性的本土參與者,而社區是一個很好的主體。最后,作為親職教育的重要參與者,社區兒童之家具有政策、資金、人力等多重優勢。國際經驗表明,為了讓親職教育惠及最需要的家庭群體,政府在優質親職教育項目中都充分發揮了介入和干預作用。2021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多次提出社區在協助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第十九條涉及社區要密切配合,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第三十八條直接提出“可以依托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立社區家長學校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32]。除了政策、法律支持,隨著社區家長學校的設立,相關部門也有一定的經費資助。此外,社區不僅下接居民,可以動員有資歷的教育、心理、衛生工作者以志愿者的形式提供專業服務;而且上接政府、高校、科研基地,能夠聘請專家開展相關講座、培訓與咨詢。

四、創設友好空間、搭建資源平臺、優化理念技能:社區兒童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建設任務

明確服務需求、自身價值追求及角色定位即明白了需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及能夠做什么,在此基礎上,社區兒童之家可進一步確定建設任務。根據實際情況,社區兒童之家可從面向嬰幼兒的公共友好活動空間創設,面向家庭、機構的照護平臺搭建,面向家長的育兒指導三方面入手。

(一)創設支持嬰幼兒成長的公共友好活動空間

在城鎮化與市場經濟的推進下,城市建設實現成人社會利益最大化的建設行為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需求表現出諸多不友好。城鎮化的推進及現代化的工業生產方式使核心家庭成為現代家庭的主要存在樣式。在家中,嬰幼兒往往面對家長、電視、玩具,不僅活動空間狹小,而且缺乏玩伴,久而久之不利于他們的身體及社會性情感的健康發展。作為人生的起始階段,嬰幼兒時期是人的感官發育、動作協調能力培養及大腦神經元鏈接與發展的關鍵期。而嬰幼兒身心發展狀況主要受遺傳與外在環境的影響,且遺傳是前提,與環境的互動是保障??梢?,面向嬰幼兒成長的公共友好活動空間顯得尤為重要。這一空間既是嬰幼兒成長的第二個主要的物質活動空間,也是他們的精神成長空間。因此,成人對嬰幼兒群體心理需求的關注應通過創設適宜的環境來表達。兒童需要家庭的教育,需要教師的教育,也需要自由自主的同伴互動。兒童之家是社區兒童共同的家園,是其家庭和學校之外的活動場所。對大齡兒童來說,社區兒童之家起著整合家庭—學?!鐓^共育的作用;對嬰幼兒來說,社區兒童之家為他們提供專屬公共友好活動空間,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社區兒童之家以有利于組織教育活動、豐富同伴交往為公共友好空間的建設目標,是關愛和保護兒童、支持兒童成長、維護兒童權益的重要體現。共建兒童公共友好成長環境在彰顯兒童文化方面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家庭成員組成、家庭經濟條件、父母或其他照護者受教育水平等背景因素不同,嬰幼兒的具體需求也不一樣。在農村,嬰幼兒更需要有組織的活動空間;在移民搬遷社區,嬰幼兒需要過渡和適應新環境的技能;在城市,嬰幼兒更需要同伴自由互動的活動空間;對于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來說,他們需要一個能夠進行早期干預的幫扶空間,一個平等尊重的相處空間。

(二)搭建家庭—社區—機構(學校)“三位一體”的公共照護平臺

社區是社會有機體最基礎的公共單位,是宏觀社會的縮影,是連接家庭與社會的橋梁。努力建構以社區為平臺、家庭為主體、機構為補充的聯動布局,把家庭、社區、機構(學校)三方力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三位一體”互動、互補的公共照護平臺是社區兒童之家的重要任務。社區搭建公共照護平臺意味著:第一,社區作為嬰幼兒早期教育、家庭養育等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定期為社區嬰幼兒提供有質量的早期照護服務。社區作為居民活動的直接場所,日常生活中其工作者與家長接觸較多,且擁有比較接近的社區文化。因此與其他單位的人比較,社區工作者在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且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也是社區工作者的責任。第二,作為值得信賴的中介平臺,社區兒童之家運用社會各種機構、組織和個人等資源做好引薦、“轉介”(當社區工作者發現有嬰幼兒或家庭需要專業干預服務時,如自閉癥、腦癱兒童的早期治療,將其轉交給專門的合適的人員或機構)等嬰幼兒服務供需連接,其重點在于資源開發與整合。首先要開發的是社區公共資源。社區是民眾生活的大家庭,蘊含了豐富的資源,比如公園、幼兒園、大中小學、文化場所、兒童娛樂場所和相關人才等。這些資源的挖掘和開發并不是單獨的個體、家庭或者某個學校組織能夠勝任的,社區級別的組織最有可能完成這一任務。社區可通過資源調研摸底、居民需求回應、兒童之家平臺投放“三步走”展開資源開發與融合。其次要開發的是家庭資源。社區作為各個家庭的連接點,在家庭資源的挖掘、開發、整理與應用方面具有“轉多成一”與“轉一成多”的奇特功能?!稗D多成一”中的“多”指的是社區中許多的家庭及成員,“一”是由諸多整合而成且超越每一個原本含義的共同體??傊?,通過挖掘、整合社區內各共建單位和廣大居民群眾中蘊含的各種人力、物力資源及各種信息資源,搭建一個以兒童為中心的“三位一體”社區教育資源共享、雙向服務、多方協作互助、多重養育功能發揮的公共照護平臺,是兒童成長、親職教育、機構資源規范與運用的共同期盼。

(三)面向嬰幼兒照護者普及科學養育理念,提升育兒技能

在我國,眾多教育家、教育工作者提出,保障兒童教育質量的前提是對家長進行教育,成功教育項目的評價指標之一是父母養育能力的增強。在社區層面面向嬰幼兒照護者普及科學養育理念,提升育兒技能是關愛、保護嬰幼兒的核心舉措。第一,照護者的育兒理念與技能對嬰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根據國際經驗,高質量早期照顧與教育有助于嬰幼兒語言、認知、社會交往技能方面的提升以及有更好的學業表現。這一正向作用對貧困家庭的孩子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尤其明顯。近年來,社會對家長“無須考證即可上崗”進行了廣泛討論,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發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漸突出。第二,目前我國居民在科學育兒觀念及實踐方面還存在不少極端和誤區。極端的一頭是忽略嬰幼兒早期照護的重要性,表現為重物質輕精神、生而不養、養而不育、育而不教。極端的另一頭是過度保護與過度教育,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由于過度保護而想為孩子創造一個“真空”無雜質的成長環境,以愛之名剝奪了孩子自由成長的機會。此外,還有家長重言教輕身教,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重男輕女、隔代溺愛養育等育兒誤區普遍存在?,F實表明,亟須面向嬰幼兒照護者提供親職培訓、家庭教育等講座以及個性化教養咨詢等服務,以普及科學的養育理念,提升其育兒技能。第三,從家庭入手保障嬰幼兒早期成長機會的公平性。從理論上來說,父母才是嬰幼兒的最佳照護者,然而現代社會生活日漸復雜,社會更新速度加快,使“有一部分撫育作用不能不從家庭里移出來,交給特設的教育機關了”[33]。受市場經濟影響,家庭經濟狀況、家長育兒素養的差異正在成為影響嬰幼兒早期發展公平與質量的重要因素。貧困家庭的孩子(與富裕家庭的孩子比較)和農村地區的孩子(與城市地區的孩子比較),接受正式托幼機構照顧與早期教育的可能性較低[5]。某種程度上,貧困家庭及農村地區更需要科學的嬰幼兒早期照護服務。目前我國在無法直接給予經濟補助的情況下,對家長進行育兒方面的教育是保障嬰幼兒照護公平與質量的最有效措施。

五、親子共育、“普”“殊”結合、“幫”“持”兼顧:社區兒童之家照護服務體系的服務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考察深圳某社區時指出:社區情況復雜多樣,群眾需求多種多樣,要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要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34]。促進所有兒童全面發展已成為近年世界銀行教育項目的主要價值訴求。有別于傳統以關注兒童的生理及生活起居為主的托育服務,也不同于以知識和能力教育為主的早教,社區兒童之家提供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內容可表達為兼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培育性照護。

(一)日常開放與主題活動并舉的親子共育活動

1.常規開放活動。社區兒童之家一般每周開放5~7天,具體可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而定(經驗表明,固定的開放時間更容易促進家園良好互動)。在開放期間,可基于活動場地的設施設備而展開親子自由活動,比如發展大小肌肉的活動、繪本閱讀、游戲盒子(由社區兒童之家項目專家團隊專門研發、投放的游戲材料包)等專職人員組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早教活動。調查顯示:就各種育兒指導形式而言,受訪者最希望增加和完善的就是早教指導活動??筛鶕胗變簲盗考吧硇陌l展水平將活動固定下來,形成活動計劃表,定時定量開展,以混齡或分齡的方式進行。重慶市山洞社區兒童之家通過與曙光幼兒園、重慶光華女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周邊機構合作,打造了每月一主題、每課一特色的早教課堂。該早教活動每周2次,每次3堂課。據統計,該活動在2021年初已累計開課500余次。每次活動信息發出不到1小時,活動名額就被“搶光”,出現了“學位”供不應求的搶課現象。該社區正在設法增加公益服務次數。一方面,這類活動直接促進嬰幼兒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家長從這類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學會了“理解兒童,與兒童良性互動,自己以身作則”等科學的養育觀念。同樣重要的是,將嬰幼兒和家長從單個的家庭空間聚集到公共的社區空間,擴展了嬰幼兒養育空間,也使社區兒童之家發展成為兒童文化、親子文化的“孵化”基地。開展常規開放活動需要注意的事項有:每次活動要控制參加人數,注重活動質量;注意活動期間的安全保障工作,最好與家長簽訂安全協議書,確定安全責任人;組織者在活動過程中要學會觀察兒童,引導家長。

2.定期主題親子活動。相對于常規開放活動,主題親子活動的規模更大,活動內容更豐富,活動意義更綜合。該類活動的主題主要來源于傳統節假日、地方節慶風俗、社會時事熱點。根據這些來源,可以開展迎中秋做月餅、慶國慶親子運動會、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垃圾分類、社區關愛行等主題親子活動。主題親子活動的價值在于:超越日常生活,讓孩子和家長感受地方文化風俗、習慣;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向家長傳遞科學育兒觀念;擴大各家庭之間的深度交流,建構更加有“鏈接”感的家庭互動;搭建公共資源平臺,建構兒童友好活動空間?;顒咏M織包括活動前、活動中及活動后的各項工作,即從活動策劃、活動方案制定和活動通知開始,到活動中的組織與實施,再到活動后的反饋意見收集、活動總結、活動簡報等形成完整系統。由于主題活動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也可以聯合多個部門(婦聯、老年協會、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等)開展,這樣可以既聚集資源又減輕社區工作負擔。雖然這類活動的過程較為復雜,但是它已成為推動社區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建構新時代社區養育共同體的有力舉措。經驗顯示,在宣傳和組織合理的前提下,主題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往往對家庭很有吸引力,常常出現參與人數“爆滿”的現象。由于嬰幼兒年齡較小,在組織這類活動時,除了要注意常規事項,還要在活動方案中提前對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估。當然,由于活動參與人數較多,對場地要求較高。

(二)普遍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家庭教育講座與咨詢活動

《指導意見》指出,“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重點是為家庭提供科學養育指導,并對確有照護困難的家庭或嬰幼兒提供必要的服務”[35]。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無論人們對把婦女看作專門的養育者有什么樣的批評,事實上,正是婦女,也只有婦女,才是童年的監督人,她們始終在塑造童年和保護童年?!盵26]197隨著女性要求平等呼聲的增大,以及女性參與社會機遇的增加,嬰幼兒階段出現的照護問題也隨之復雜起來。由于每個孩子的身心狀況不同,家庭人員組成不同,環境因素各異,每個家庭在育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家庭教育的需求及側重點也不一。因此,社區兒童之家需要多與家長接觸,采用訪談、問卷、觀察等多種方式了解家長的育兒困難,發現嬰幼兒的成長困境。在此基礎上,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特色育兒沙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組織上門服務,開展定期家訪、結對幫扶。要綜合運用地方專家資源庫平臺,開發個別干預、線上咨詢等多種形式的家庭教育服務項目。重慶市某社區針對嬰幼兒祖輩照護者較多的情況,成立了專門的祖輩照護者交流和互助群,合理改進祖輩的傳統育兒觀,促進三代人在育兒問題上形成更多的共識??傊?,社區兒童之家可充分運用各類資源,將普遍性與個性化教育相結合,建立家庭與家庭、家庭與社區、社區與機構之間的社會支持網絡,在提升家長養育技能的同時,實現兒童、父母以及其他社會系統之間的良性互動,并在服務中實現自我的提升與創新發展。

(三)面向特殊需要嬰幼兒及家庭的社區幫扶與專業支持服務

社區由多元的人群組成,其中不乏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嬰幼兒和家庭。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和家庭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家庭正常,孩子有特殊情況需要特殊治療。這些家長要么沒有意識到、要么信息溝通不暢,導致嬰幼兒錯失最佳干預期。這需要社區兒童之家運用專業知識,了解和記錄孩子詳情,尋找專業平臺進行幫扶。目前,在我國對特殊兒童關愛制度有待健全的情況下,社區兒童之家對家庭的幫扶特別有必要。另一類可以總括為困難兒童,例如,由于家長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單親、離異、不良行為等導致的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無法實現,而需要救助的棄嬰、留守嬰幼兒、流動嬰幼兒、困境嬰幼兒等。事實上,這類嬰幼兒在社區兒童之家的關愛案例中數量居多,他們是最需要被關注的社區群體之一。對這類嬰幼兒的幫扶需要長期性、追蹤式服務,要求社區兒童之家從信息錄入、調查訪談、檔案記錄、專業“轉介”等過程步步深入,起到知情、同情和用心的關鍵作用。優先關注處境不利地區和處境不利嬰幼兒的早期發展問題,按照補償原則為他們提供專門的支持,是促進社會公平、彰顯社會公共服務價值的重要體現。某些困難或苦難放在一個家庭或一個孩子身上,可能會給其造成致命的傷害;然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就往往會給這一類孩子的一生帶去幸福的轉機。社區兒童之家能夠與嬰幼兒及其家庭保持日常廣泛的接觸,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有效預防嬰幼兒保護方面的問題發生,并及時發現和報告有關問題,在問題的處置中也可扮演重要的協助角色[16]。社區兒童之家通過對特殊群體的嬰幼兒提供個別化的照顧、關懷與服務,關注其特殊需求并提供針對性服務,確保身處困境的嬰幼兒及家庭在特殊時期不被忽視,獲得有效保護與關愛[36]。

注釋:

①《兒童權利公約》是1989年第44屆聯合國大會第25號決議通過的第一部有關保障18歲以下兒童權利且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性約定。我國于1991年批準加入。

②詳見四川在線(scol.com.cn)2020年4月23日發布:2020年4月16日下午,廣東汕頭一名新手媽媽在讓3個月大的嬰兒“解鎖趴睡”時,面對孩子的哭聲,不懂分辨,不是立即查看孩子,而是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中尋求幫助。約兩小時后,這位媽媽在群內表示孩子嘴唇發紫,最終孩子不幸身亡。

③“沒有玩具的幼兒園”項目于1992年由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預防成癮工作組提出,它的初衷是為了預防幼兒成癮。詳見:胡億軍.德國預防幼兒成癮項目——沒有玩具的幼兒園[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7年第2期。

④詳見中國經濟網(ce.cn)2020年1月17日發布:《統計局:至2019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60.60%》。

⑤詳見人民網(edu.people.com.cn)2016年1月13日發布:《留守祖孫之死》。

猜你喜歡
育兒嬰幼兒家庭
偷偷摸摸育兒
家庭“煮”夫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一個教育工作者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圖解嬰幼兒窒息緊急處理
戀練有詞
逆境商 從嬰幼兒開始培養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育兒神器
隔姜灸治療嬰幼兒嘔吐6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