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尋常中見奇崛
——如何提高高三政治復習課的課堂實效

2022-03-17 23:39尚姣姣
陜西教育·教學 2022年10期
關鍵詞:重難點政治課板書

■文/尚姣姣

在高三政治課復習備考中,往往存在著教師一節課的知識漫灌、教學上的“一言堂”,學生不明確重難點內容、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做過的題反復錯,教與學“兩張皮”等問題,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疲累。究其根本,是因為政治課堂復習效率低下、質量不高。課堂上的一個知識點或問題如果沒有講透、講到位,教師就要進行二次“回爐”,但這種彌補性講解更易讓學生知識斷層、模糊重難點,收效甚微。學生課下也要花費很多時間與精力在同一個問題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因此高三政治復習課的關鍵,還在于課堂。

課堂是傳道、授業和解惑的最佳載體,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大本營和主陣地。抓住課堂,高效備考,于尋常中見奇崛,是高三政治課復習的制勝法寶。如何提高復習課的課堂實效呢?結合高三政治教學的經驗和體會,筆者從以下三個角度給出建議。

一、精心備課,突出實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三政治課的復習節奏快、時間緊、容量大、任務重,每一節課都是現場直播,每一分、每一秒都應該效用最大化,這就要求教師課前精心備課,突出實效,以此實現課堂教學的生動、鮮活。如果課前缺乏充分準備和預設,課堂內容重難點不明、形式單一死板、方向晦澀不明,則復習無章可循、張弛無度,更遑論效果。

復習課的備課,高考考情應放在首位。教師要認真細致研究《高考考試說明》,明確高考考查的總目標是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關鍵能力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的學科核心素養等。同時要掌握教材的高頻考點,熟悉近五年高考考查頻率、題型、試題特點等,找到其命題規律,大膽做出本年度考查預測。對每一個考點的考情要了然于胸,這是上好高三復習課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復習計劃開展和推進的旗幟和方向。

知識是主干。復習課不是新授課,教師在備課時要有效利用教材和教參,處理好整體與部分、體系與碎片、理論與實際的關系。高三政治的一輪復習旨在基礎知識的重構與深度理解,要講全、講準、講透每一個細節部分。教師要補充教材中不出現但高考考查的知識點,如必修一中“納稅人和負稅人”“外匯儲備”等基礎知識,“存款準備金率”“正逆回購”等拓展知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雙循環發展格局”等時政熱詞,豐富課堂容量,提高課堂密度。二輪復習要提升能力,著眼于整體單元,搭建學科知識脈絡,形成系統全面的知識體系。如必修二第三單元的內容,容量大且不易理解,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為切入口重構知識,既能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認同,也能更好地促使其理解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國與人民當家做主的統一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必修三從“文化作用、文化創新、中華民族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四個角度,引導學生樹立大單元復習思維,增強他們對不同知識點的理解,提高了復習效率。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高三政治的復習課堂要能上得去,緊跟高考方向與考情,更要能下得來,課堂的備考要始終扎根學生學情,明確課堂重難點內容,掌握學生的知識“最近發展區”,理清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缺口與銜接之處;課堂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和結構性,打通學生學習的“堵點”和“痛點”,增強課堂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的教學有的放矢,學生的學習才會游刃有余。

二、靈活教學,提高成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課堂是展現備課質量高低的“練武場”。學生在上高三政治復習課時,由于缺乏教學形式與知識內容的新鮮刺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在這種熟悉感的縈繞中很容易將重難點遺漏。因此,教師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實效。

首先,創新教學方式。高考通過真實情境的塑造,柔化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突出對學生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這種能力的提升和素養的形成光靠復習課堂上的講授是達不到的,因此高考考查方向的改變在呼喚復習課堂的調整。如何實現高三政治課復習的德育價值與知識價值的統一,議題式教學、會議模擬課堂、探究式教學等,都是教師可以參考使用的范式。在二輪復習時,筆者圍繞“企業”展開議題式教學課堂復習模式,以“企業如何從實現成功經營”的議題為引領,重構企業知識體系,讓學生在議題的探究中感受如何創業、創新,滲透法治意識。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課堂活動中有所思、有所悟,以此構建活動型學科課程,彰顯政治學科鑄魂育人的價值。

其次,課堂要有層次。一節復習課,不可能全部都是高潮部分。好的復習課,應該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即一節課應該有1~2個拐點,這個拐點既可以是重難點知識的強調,也可以是不同教學環節的起承轉合。研究證明,學生在課堂的前25分鐘注意力集中,聽課質量較高,教師可以將重難點內容前置,或者以其他不同的方式予以強化。在復習必修四“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一課時,筆者以“大山里的校長媽媽——張桂梅”為例探究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學生對她的事跡產生了強烈的關注度和求知欲。于是,我們即興開展了“張桂梅軍事化學校管理是否合理”的辯論賽,課堂不再沉默,真實的案例讓學生有話可說,知識的理解水到渠成。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段留白、一個教學環節……這些有心的預設或無意的創新,都可以像一粒石子投入湖中,打破課堂的沉靜,泛起知識和想象的漣漪,使復習課堂張弛有度、流暢自然。

最后,靈活借助道具。多媒體、板書和其他教學工具等載體,既可以輔助知識的呈現與講解,也能讓復習課堂更加生動。在復習課上,我們要正確處理多媒體與板書的關系,多媒體直觀、便捷,但易形成依賴,不利于學生深度思考和邏輯思維的形成;板書看似平常,但在知識體系構建和思維邏輯演繹方面,永遠不過時。相比于PPT,學生對于板書上的“只言片語”印象更加深刻。在二輪復習階段,筆者通過課堂的板書探究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訓練學生自主畫出知識框架,繪制“作業板書”,實踐證明,這樣的方法對于學生知識的深度理解和記憶,思維的邏輯化演繹和歸納,學習能力和素養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

三、提升素質,促成高效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指出:“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使學生可以多學?!睆土曊n是知識和能力的高度濃縮,而教師是主導復習課堂內容與節奏的“導演”,是實現“少教”之下學生“多學”的高效課堂的輸出者和組織者。因此,上好復習課,關鍵在課堂,而課堂的成效,重點在教師。

第一,教師要做課堂的“設計師”。復習課的教授,教師一定要做到“精”。精確掌握高考方向,精心構思教學環節,精挑細選教學資源,精準突破重難點知識,精確布置學習任務,精煉組織課堂語言,精湛呈現教學藝術,精致打磨每一堂課。一節高效的復習課堂,隨處可見設計者的精致巧思、恰到好處,沒有一句話是多余,沒有一個動作是浪費,必然就不會有隨心所欲的進度、嘮叨重復的用詞、主次模糊的知識。在這種“精”的匠心精神下,課堂的預設有理有據,課堂的生成自然無痕,于無聲處、于行云中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

第二,教師要做復習的“引路師”。從知識講解到能力拔高,教師在每一個環節都要精挑細選、精琢細磨。高三政治課的復習,一輪復習中明確高頻考點、突破考查難點、挖掘潛在信息、反復練習高考題、研究高考答案,在夯實基礎中鞏固知識;二輪復習梳理知識框架、題型專項訓練、能力素養培養、答案要點組織練習,于整合練習中提升能力;三輪復習時事熱點整理、自主命題預測等,逐層開展、循序漸進,由此構成一個有序、科學、高效的復習規劃。

第三,教師要做學生的“夢想師”。人生處處是考場,高考只是生命中一段難忘的寶貴歷練,是人生成人成才之路的開始。相比成績與名次,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復習備考中所形成的對自我的清晰認知和自信積極的人生態度。身教勝于言傳。教師的高度評價、課堂狀態、情緒語言、為人處世等,在無形中影響著每一個孩子。高三學生的復習生活辛苦疲憊,教師的言行舉止、表情動作無疑是課堂學習的調味劑,教師臉上的笑容與關心的言語能構成學生前進的動力,這也恰恰是政治課德育價值的生動體現。政治教師要與時俱進,克服本領恐慌,調整倦怠心理,摒棄經驗主義,提升綜合素質,如此才能提升復習備考工作的實效。

于尋常中見奇崛!上好高三政治的每一課,讓復習課堂真正地“活”起來。沒有高效的課堂教學,便沒有學生的高效復習。只有功在平時,才能有高考和人生戰場上的真正勝利!

猜你喜歡
重難點政治課板書
硬筆書法教學板書實錄(二)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課的“四維一體”法初探
誦讀100句,記考綱重難點詞匯(二)
好的板書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淺談高考政治課改革的幾點思考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課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藝術
語文課堂中的神來之筆——板書
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Units?。保持仉y點預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