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22-03-18 16:30林林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11期
關鍵詞:青春期教育策略小學高年級

林林

【摘要】青春期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早期階段,由于受學習壓力、多媒體網絡、人際交往等影響,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親子關系與自我發展等各個方面都會遇到困惑?;诖?,學校應積極開展主題活動,普及青春期心理健康常識,同時,正確處理師生、生生關系,做好家校共建工作,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室的作用,引導青春期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青春期是指由兒童階段發展為成人階段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一般女孩10-18歲,男孩12-20歲。它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早期階段,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親子關系與自我發展等各個方面都會遇到困惑,由于其心理還不成熟,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緒變化。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在教學中或是與學生的相處中,都應該善于發現青春期孩子的細微變化,及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其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青春期存在的心理問題

第一,學習壓力問題。讀書學習是人發展成才、實現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徑,小學高年級學生面臨著學習任務、時間管理、父母期望、課業成績等多方面的影響,過多的壓力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有焦慮不安甚至抵觸的情緒,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

第二,多媒體網絡問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多媒體設備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和水平也相對較弱,他們對網絡信息的判斷能力較差,沒能發現并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和誘惑,進而會在心理上產生不良的問題。小學生對手機視頻、游戲沒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長期使用多媒體設備,對身體發育會造成嚴重影響,也會讓學生沉迷于網絡或虛擬世界,缺乏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影響心智發展。

第三,人際交往問題。一是家庭親子關系。當前的現實生活中,單親家庭、問題家庭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家長忽視對孩子的心理關注,與孩子缺乏溝通、親子關系緊張,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遇到事情、問題時沒能尋求家長開解、幫助,容易出現迷茫、不安的心理。同時,也有家長對孩子高要求,對孩子的掌控欲強,希望孩子按照家長設定的模式成長,這樣也導致學生在青春期產生叛逆心理,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二是師生關系。處于小學高年級青春期的學生,個人意識逐漸形成,容易與教師產生誤解,造成師生關系緊張、不和諧。而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師對學生缺乏理解和信任。當教師沒能用平和的心態、耐心的態度去傾聽學生時,簡單粗暴的語言和解決方式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抵觸心理甚至反抗情緒,這樣師生關系就惡化了。三是同學關系。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渴望與同學之間建立友好的關系,希望得到同學的理解和信任,但他們也極容易因為一件小事而與同學有摩擦、起沖突、鬧矛盾,使同學之間的關系變差,想與同學恢復關系卻不知道如何處理,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二、小學高年級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第一,開展主題活動,普及青春期心理健康常識。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青春期表現出的各種心理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班隊課、心理健康課、班級活動等向學生介紹青春期的常識和出現問題應對之策,引導學生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度過人生關鍵的青春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生會在五年級左右出現第二性特征,女生會開始來月經。學生因為沒有青春期常識而對自己的身體變化產生不安,有的學生因缺乏常識,會懷疑自己是否得了某種疾病,不敢告知父母或師長,自己更不懂得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學生會有嚴重的心理壓力?;趯W生的種種表現,學??梢越M織高年級的學生大會,邀請相關的醫務人員或心理健康專家,給學生上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普及學生青春期基本常識,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的自己,更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擺脫心理問題。教師也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課和班隊課,向男、女生分別上課,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變化是長大的正?,F象,幫助學生愉快度過青春期。

第二,正確處理師生、生生關系,引導青春期學生健康成長。一是改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苯處熤挥袨槿藥煴?、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示范者和知識的傳播者,只有心中對學生有愛,用平等的心看待、處理師與生之間的關系,才能與學生進行朋友式的溝通,并在交流的過程中給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學會傾聽并尊重學生的內心與想法,才能在面對學生犯錯誤時,能分析學生做出該言行的原因,進而采取恰當的解決措施。二是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溝通,構建良好班風。當今社會,在長輩溺愛中長大的小孩很多,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爭強好勝、不理解寬容他人的情況,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與同學起爭執;也會因為他們進入青春期,會產生異性吸引的情愫,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應先教與學生預防矛盾產生、化解矛盾的方法,并當問題產生時及時介入并給予一定的引導。教師可通過組織班級活動和心理輔導,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加了解、增進友誼,懂得異性間的好感屬于正常的現象,讓學生自己學會體諒,學會珍惜,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學會共處,讓師生共同營造團結、和諧的良好班集體。同時,讓青春期的學生認識到此時是人生中最美麗的時期,也是最好的學習和成長期。三是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家庭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青春期這個特殊年齡段的學生心理容易產生波動和情緒,這個階段,家校更應該充分合作,彼此信任,共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而努力。在信息社會,互聯網為教師和家長提供了更多溝通聯系的渠道。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家長群、微信群直播、電話、家長會等方式方法,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與家長主動溝通,加大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的力度,加強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同時也虛心詢問、聽取家長意見和想法,與家長在學生心理教育問題上形成一致認識,達成統一的教育方案,讓家庭教育成為培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沃土,讓它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與學校教育并駕齊驅。四是建設學校心理咨詢室,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重視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完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豐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建設學校心理咨詢室,多元化加強了學生心理教育工作。它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針對學生的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由心理輔導教師給予解答與幫助。學校建設心理健康咨詢室,能夠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尋找情緒發泄的地方、問題幫助解決的渠道,讓學生通過心理輔導重樹信心,正確對待自身的問題,重新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同時,學校也可通過開設心理輔導信箱、開設心理咨詢專線,讓學生可以不用直接面對心理咨詢教師,讓他們更加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問題,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拓寬學生心理教育的途徑,增強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小學高年級青春期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是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會存在一定的焦躁情緒和心理困惑,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問題,適時、全方位、多元化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引領,幫助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青春期價值觀,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3991501908237

猜你喜歡
青春期教育策略小學高年級
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經達英—35及媽富隆治療的效果觀察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對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滲透的思考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英語趣配音對小學高年級學習英語的影響
略論整體性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過青春期
微信也會走過“青春期”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