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一小時的故事》中露易絲 · 瑪爾拉德的女性意識

2022-03-22 17:43馮璐
今古文創 2022年11期
關鍵詞:女性意識肖邦凱特

【摘要】 19世紀,美國對于婦女的家庭角色以及社會身份提出諸多規定,女性的大部分權利因此飽受拘束。彼時,西方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民眾關于女性傳統觀念的蒙昧思想逐步覺醒,女性文學創作成為研究熱點。其中最著名的文學作家為同時關注女性的傳統思想和解放思想的凱特·肖邦,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小時的故事》廣受關注,人們對于作品中的女性主義思想褒貶不一。本文通過對作者經歷以及作品的研究,分析婚姻中以露易絲·瑪爾拉德為代表的女性的被動地位,以及其對于掙脫束縛追求自由的渴望,以期展現女性意識的變化軌跡。

【關鍵詞】 女性意識;凱特·肖邦;《一小時的故事》

【中圖分類號】I1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1-0007-03

一、引言

凱特·肖邦被譽為美國“20世紀女性解放運動先驅作家”,1951年出生于密蘇里的圣路易斯,具有法裔克里奧爾人血統,特殊的文化身份使其女性意識逐漸凸顯。四歲喪父,凱特·肖邦由受過良好教育的母親、外祖母和曾祖母三位女性撫養成人,期間一直受到曾祖母所講故事的影響,因此開始關注女性對傳統道德枷鎖的反抗與爭取自由的斗爭。在與奧斯卡·肖邦結合的婚后,她仍然保持著特立獨行的個性,對于吸煙、喝酒、騎馬、獨自散步的熱情與19世紀中產階級傳統女性的性情相悖。

塞耶斯特德曾指出:“肖邦同時關注傳統女性和解放了的女性。她常常創造出成對截然相反的女性形象,就在幾周的時間里,先寫傳統女性,緊接著就寫解放了的女性,而這表明,就女性的命運而言,肖邦一直和自己保持著對話?!奔幢闳绱?,觀其女性思潮追求的一生,肖邦從未公開支持婦女解放運動,也從未加入或支持過類似組織(肖邦曾加入圣路易斯周三女性俱樂部,但后來主動退出),因而并非為字典定義的女權主義者。

《一小時的故事》是凱特·肖邦最知名的短篇小說。描寫的是患有心臟病的露易絲·瑪爾拉德在一小時內,經歷丈夫失事喪生又再度出現的情感起伏。該文以女主人公為第一研究對象,從客廳到臥室再到客廳的三個視角出發,探討整個時代背景下女性意識的禁錮、追求與隕滅。

二、露易絲·瑪爾拉德傳統婚姻的桎梏

露易絲·瑪爾拉德夫人的婚姻在表面上看起來是和諧且幸福的。一方面,對于瑪爾拉德夫人本人而言,“她知道,當她見到丈夫那雙溫柔、親切的雙手變得僵硬,那張從來都不會對她吝嗇愛意的臉變得毫無表情、灰白如紙的時候,她肯定還會哭的?!闭煞驅λ膼鄣玫搅怂约撼姓J——這是一種溫柔的關愛,無微不至的照料。另一方面,對于小說中其他人物而言,即姐姐朱賽芬或是丈夫的朋友,后段中,姐姐約瑟芬因擔心她而跪在緊閉的門外,嘴唇對著鎖孔,苦苦地懇求著讓她進去:“露易絲,開開門!求求你了,把門打開——你這樣會得病的”,朋友理查茲的反應是立刻動身,趕在那些粗心大意、考慮不周的朋友之前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帶了回來。親朋好友關注到瑪爾拉德夫人的心臟病,為了顧全她的身體于是不得直言悲劇。通過這些語段,可以從側面看出,瑪爾拉德夫人的生活是令人艷羨的,在婚姻中享有丈夫的細心呵護,擁有親朋好友的體貼照顧,對于每一個社會女性而言,這樣的婚姻生活無疑是值得追求的。

然而,透過現象究其本質會發現其中的蜿蜒曲折。不需為生活操勞,有丈夫的疼愛,又有朋友關心愛護,在這樣一種完美幸福的環境中,瑪爾拉德夫人卻感受到婚姻生活的抑郁。事實上,正是這樣的寵愛才讓瑪爾拉德夫人內心痛苦無比。第一段中,“她的姐姐朱賽芬告訴她的,話都沒說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著。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邊?!睂τ诰哂猩鐣矸莸拿恳粋€人而言,男權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普遍情況下大眾會認為女性存在于男性的存在。類似此處瑪爾拉德夫人姐姐的勸導,無一不在宣示著,在婚姻生活中,女性是完全依靠男性而存在的“附屬品”,離開了所謂“頂梁柱”的丈夫,女性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等待著她們的必然是身體的日漸憔悴和心靈的干枯崩潰。

由心理環境建構以小見大,此處只言片語直接折射出了社會中已婚女性的處境。即使生存的外在條件看似備受推崇,但丈夫和朋友所給予的一切并非是當事人內心真正渴望得到的,而備受束縛的環境也讓她們絕無實現自己愿景的機會。在一個公共領域,即文中的“客廳”這樣一個眾目睽睽的場景里,一個接納外來者的地方。她們言行舉止都必須得盡其所能地符合已婚女性的形象,必須讓人直視已婚女性的身份標簽。她們完全受到社會綱常倫理的規范和約束。在美國,無論是宗教還是法律都對女性提出了諸多的要求,進行了嚴苛的規定,在政治上,她們無法享有選舉權,因而無法發表自己對于政界人士或者現狀的看法,甚至無法申訴女性應當具有的權利;在道德上,她們被要求成為一個完美的妻子,一方面無法接收到正規的教育,只能從事最基本的家庭活動,另一方面必須做到忠誠順從,時時寬容忍讓等等。甚至,美國許多州明文規定“已婚婦女無權簽訂合同,不能擁有自己的財產,甚至不能支配自己的收入。無論什么原因,如果夫妻雙方離婚,妻子無法獲得孩子的監護權”。那么,對于已婚女性而言,自己的真實想法,若無法奴顏婢膝地迎合,那么毋庸置疑會受到居于統治地位的男性的質疑與否定,不平等的話語權直接造成了兩性關系的不平衡。待情緒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對于女性而言,她們是傳統意義的金絲雀,而婚姻則是鐐銬,囚禁著她們最真實的訴求。

三、露易絲·瑪爾拉德女性意識的覺醒

露易絲·瑪爾拉德夫人的女性意識從第一部分的描述中便略有顯現,其中“要是別的婦女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是手足無措,無法接受現實,她可不是這樣。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懷里,放聲大哭起來?!边@一塊恰好說明了瑪爾拉德夫人與眾不同,她并非流露出和傳統女性一般的感情,或者做出與他們一般的舉動,此處為讀者留下了懸念,也昭示了具有女性意識的人物的多舛命運。

其中,瑪爾拉德夫人女性意識最為突出的部分則是發生在“房間”。與前文中人物角色直白敞開于外來者面前的“客廳”相對,“房間”是封閉的、排他的、放縱的、自由的,是一個能夠賦予人們獨立思考權利的空間。若說“門外”的“客廳”是公共世界,瑪爾拉德夫人佯裝哭泣,那么“門內”的“房間”則是私密世界,瑪爾拉德夫人真實哭泣。

在“房間”里,凱特·肖邦的寫作視角從敘事視角轉化為了人物視角,直戳瑪爾拉德夫人獨處時的女性意識覺醒過程中的掙扎、收斂與爆發,尤其是通過停滯時間的環境描寫——“窗”來充實了她的部分覺醒和對完全覺醒的渴求。文章中這一部分共出現三個“窗”,其一,“正對著打開的窗戶,放著一把舒適、寬大的安樂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靈深處,她一屁股坐了下來?!逼涠?,“她能看到房前場地上洋溢著初春活力的輕輕搖曳著的樹梢??諝饫锍錆M了陣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個小販在喝著他的貨色。遠處傳來了什么人的微弱歌聲;屋檐下,數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對著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間露出了這兒一片、那兒一片的藍天?!逼淙?,“她正透過那扇開著的窗子暢飲那真正的長生不老藥呢,在縱情地幻想未來的自由美好歲月,春天,還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種時光都將為她自己所有。她終于站了起來,在她姐姐的強求下,打開了門。她眼睛里充滿了勝利的激情,摟著姐姐的腰,一齊下樓去了?!边@三個窗無一不在昭示著瑪爾拉德夫人因女性意識覺醒而引發的興奮之情,而“當她放松自己時,從微弱的嘴唇間溜出了聲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語:‘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鋒利,她的脈搏加快了,循環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溫暖、松快”,這一句則直接宣示了瑪爾拉德夫人的興奮巔峰。

這也正好符合凱特·肖邦一貫作品對于生態女性主義思想的推崇,展示了另一種形式的女性意識覺醒。在肖邦的筆下,類似瑪爾拉德夫人,大多數女性在與大自然的接觸過程中實現覺醒,但是最后被迫或者自愿選擇在大自然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正好伴隨著19世紀中期的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歷種族矛盾、南北戰爭和廢除農奴制等一系列動蕩后的美國女性的思想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絕大部分人們,尤其是女性開始對自己的傳統身份提出質疑,以期沖破傳統女性社會地位的束縛,實現真正意義的女性意識覺醒。

四、露易絲·瑪爾拉德自由選擇的幻滅

露易絲·瑪爾拉德的女性意識的隕滅伴隨著她自己生命的隕滅,本來是一件令人無盡感傷的事情,按照作者的敘事視角應當對此加以描述,將讀者的情緒直接推到頂峰。但是,在此處,作者并沒有按套路寫作,而是筆鋒一轉,在文章中通過一種客觀的口吻對這樣一個場景進行敘述。 “醫生來后,他們說她是死于心臟病——說她是因為極度高興致死的?!边@種反諷的寫作手法直接立體化了整個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表面上來看,眾人必將為之長吁短嘆,或為瑪爾拉德夫人心臟不適造成的英年早逝而悲傷,或為瑪爾拉德夫人對于完好歸來丈夫的樂極生悲而遺憾,或為瑪爾拉德夫人對于丈夫深情厚誼而震懾。人們對于瑪爾拉德夫人的死因絕對不會多加思考,而是只會按照社會對于女性的要求進行合理化的解釋,使其能夠符合集體潛意識所要求的社會習俗和倫理道德。

由此,無人會猜中,瑪爾拉德夫人是因獲得自由后的狂喜和現實的嚴重反差形成的強烈刺激而亡故,面臨再度降臨的恐懼,她直接受驚嚇而死。原本,當她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時,即使在人前表現出了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但是內心對于自由的渴望已經溢出。當她想要面向未來重新開啟只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的時候,當她想要融入窗外的世界,永遠與擁有的丈夫的生涯告別時,她的丈夫破門而入,正如文中所說“進來的是布蘭特雷·瑪爾拉德,略顯旅途勞頓,但泰然自若地提著他的大旅行包和傘。他不但沒有在發生事故的地方待過,而且連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一切又回到了既定的軌跡,而她又要重新回歸婚姻繼續所謂的令人艷羨的幸福生活。于是,在一切希望幻滅的時刻,絕望的情緒直接吞噬了她的內心,而唯一等待著她的就是死亡。

這正如弗洛伊德關于自我和超我理論的解釋,即“當本我和超我出現嚴重沖突的時候,自我如果不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人就會失控混亂?!闭两凇伴T內”“房間內”“窗邊”的“本我”世界中的瑪爾拉德夫人,在面對“超我”對于“本我”的再次壓制,“自我”的意識失控,直接造就了自由選擇的幻滅。其中,文章中共出現了六次“門”的蹤影,最后一部分的“門”,和前面五次隔絕“客廳”與“房間”的門不同,指的是丈夫打開的大門。這是那個本來傳遞自由消息的“希望之門”,但無奈轉變成了真相水落石出的“絕望之門”,而象征著本我世界的“門”以及美好愿景的“窗”則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無論是在婚姻生活中的“單身自由”,還是在社會體系內的“權利自由”,對于處于彼時社會的女性而言,實現美好愿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五、結語

文章中女主人公在一個小時內的三個階段的變化,暗示了女權主義運動的發展走向。18世紀以前,社會對女性卑微的傳統地位存在固化看法。1789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英美法婦女先后獲得了選舉權,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潮為當時的婦女帶來平權的曙光。19、20世紀,由于家庭、婚姻和男權的壓迫,女性權利再次受到控制。本文立足于西方傳統女性角色的轉化以及蒙昧意識的覺醒,通過講述基于故事情節展開的場景變化,分析女主人公的行為邏輯,呈現女性思想在覺醒過程中的變化軌跡,對豐富女性意識的研究方向以及指導女性作品的創作邏輯具有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於曉丹.美國女性主義文學對女性文化的影響[J].芒種,2016,(02):97-98.

[2]張沛.凱特·肖邦作品的敘事文本與美學意義[J].作家,2015,(22):70-71.

[3]熊蕾.婚姻與枷鎖淺析《一個小時的故事》[J].語文學刊,2013,(2):59.

[4]蘇秀玲.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凱特·肖邦作品分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5):59.

[5]柳欣.面具下的陰影:痛苦與死亡中覺醒——以榮格原型理論分析《一小時的故事》[J].名作欣賞,2015,(24):59-60.

[6]田園.《一個小時的故事》雙重主題闡釋[J].語文學刊,2015,(3):12.

[7]胡月.《一個小時的故事》中的女性意識及社會背景[J].史苑雜談,2014,(18):23.

[8]董雪飛,田靜.舊南方的新主體——凱特·肖邦內戰小說的創傷書寫[J].外國語文,2020,36(01):85-91.

[9]張勝男.十九世紀美國中產階級女性意識覺醒的根源探究——以凱特·肖邦本人及其作品中的女性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3):72-73.

[10]曹晨.尼采哲學下的凱特·肖邦[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7):160-161.

[11]王亞萍.凱特·肖邦短篇小說中的雙重種族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

[12]王慶勇,張梅.從婚姻看凱特·肖邦的女性意識——以《一小時的故事》和《暴風雨》為例[J].名作欣賞,2017,(36):77+79.

[13]王海莉.探析凱特·肖邦筆下新女性覺醒的社會根源[J].現代交際,2017,(23):78+77.

[14]秦圣潔.凱特·肖邦短篇小說的功能文體分析[D].江蘇大學,2016.

[15]李新梅,張謖過.論肖邦短篇小說女性意識的矛盾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2016,(12):78.

[16]王哲.凱特·肖邦的女權主義文學創作探究——從《一雙長絲襪》談起[J].出版廣角,2018,(04):82-84.

作者簡介:

馮璐,女,漢族,上海人,東華大學,翻譯碩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和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女性意識肖邦凱特
勤奮學習的小肖邦
A Caterpillar Wants to Fly
快樂如風
肖邦的魔法
《紅樓夢》寶黛詩詞與女性意識研究
從女性主義視角比較研究《名利場》兩個漢譯本中女性意識的體現
凱特王妃最愛高街時尚
小狗圓舞曲
一夜肖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