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ICU臨床治療探究

2022-03-22 00:57許波劉俐雯
健康護理 2022年2期
關鍵詞: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治療對比

許波 劉俐雯

摘要:目的 對臨床不同類型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ICU治療過程中的效果方面情況有無明顯不同,分析臨床治療的風險和效果等情況。方法 在本院ICU所有所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群體中,選擇70例,按照其病因不同,將所有肺內源性患者設定為對照組,肺外源性患者設定為觀察組。人數完全一致的情況下,均采取相同的ICU治療干預方法,評價臨床相關方法的應用效果,對照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干預后發現,觀察組的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明顯要更短一些(P<0.05),產生了明顯的不同之處,意味著疾病兇險程度略有不同。結論 ICU所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群體中,其肺內源性和肺外源性病因差異會導致ICU臨床治療方法應用之后出現效果的不同,尤其是前者治療難度更高,病程相對更長一些,還需要選擇合適的治療干預方法加以干預。

關鍵詞: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ICU;臨床治療;治療效果;對比;對照;

引言: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臨床ICU常見的一類疾病,發生率較高,而且疾病進展迅速,相對較為兇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要積極采取針對性干預方法,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避免出現嚴重的不利影響,對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帶來威脅[1]。在進行干預的過程中,不同的病因也會導致ICU對此類疾病患者治療之后效果存在明顯不同,因此需要總結這樣的規律,從而為ICU的針對性治療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支持,才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促使對該類患者的臨床疾病治療更加具備目的性、目標性,有的放矢的進行治療。一般來說,肺內源性的急性呼吸窘迫往往治療周期更長,治療難度也明顯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需要對ICU治療方法進行總結,了解其疾病特點和患者的臨床特點,然后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更加滿意的干預效果,提升臨床干預的成效,降低患者病死率[2]?;诖?,本次研究對相關干預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對照有無積極的影響作用和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0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都是本院ICU所收治相關群體中選取,按照其病因不同,將肺內源性患者設定為對照組(n=35),其余均為觀察組(n=35)?;颊吣挲g41-69歲,平均(54.8±3.1)歲,其中對照組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包括了誤吸和肺部感染,觀察組則主要是創傷、膿毒血癥、重癥胰腺炎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患者無惡性腫瘤等疾病,彼此之間基礎情況高度接近(P>0.05),滿足了對照試驗的原則和標準要求,可以開展對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針對性的機械通氣進行治療,常規進行抗感染等方法進行干預,而在機械通氣方面,按照患者現有自主呼吸的情況合理進行參數的調整。在通氣量方面,一般每千克體重為7ml,呼氣末正壓通氣為8-17cmH2O,氣道峰壓為40cmH2O,氣道平均壓為35cmH2O[3]。密切監測全過程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等方面情況,并根據這樣的變化,調整呼吸機參數,著重觀察有無呼吸、心跳、尿量等方面異常。如病情穩定轉歸,可以根據其轉歸階段的差異,逐漸由機械通氣轉為面罩吸氧,或適當降低通氣時間,避免過度依賴呼吸機通氣,影響呼吸功能和預后的恢復。適當的進行呼吸肌方面的恢復訓練,盡可能讓患者早期恢復規律、勻速的呼吸。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經過臨床干預之后的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情況進行對比,從而評價臨床治療效果有無明顯差異。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之后可以發現,觀察組ICU住院時間和機械通氣時間都相對更短一些(P<0.05),發生了明顯的不同之處。兩組患者經過臨床干預之后的各項時間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的一類疾病,其發生率相對較高,可以分為肺內源性和肺外源性兩種,前者主要是由于感染或者是外物吸入導致肺部出現感染、梗阻,影響了肺部正常通氣功能,后者則主要是由于其他的非肺部直接因素所導致低氧血癥、呼吸窘迫[4]。由于病因不太相同,這也就容易導致其治療方法、措施應用之后,也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尤其是肺內源性的患者來說,其死亡率相對較高,而且治療之后周期相對更長一些,更加容易導致患者生命安全出現問題。在ICU治療的過程中也可以發現,肺內源性的患者周期更長,而且發生肺不張等方面的問題更加高發,因此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臨床治療干預方案。由此可見,在ICU治療時還需要結合這樣的特點,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縮短治療周期提升治療效果。

如上所述,在目前ICU所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群體中,肺內源性的患者往往周期更長,并且病情復雜、發展較快,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干預。

參考文獻:

[1] 曹芳芳, 宮婷, 劉琴,等. 對在ICU接受治療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進行分階段肺康復護理的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 2020, 018(006):231-233.

[2] 王龍.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ICU機械通氣治療的臨床探究[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0, 026(008):76-77,79.

[3] 劉冬銀. 探討ICU護理風險干預應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9, 019(065):355-356.

[4] 周媛. 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中選取ICU護理風險管理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 健康養生, 2019, 000(017):165.

猜你喜歡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治療對比
探討兒童重癥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綜合護理模式效果
探討43例胸部創傷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及護理措施
大劑量沐舒坦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損傷程度、血氣指標和血清SOD活力的影響
肺保護性通氣治療嚴重胸外傷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體會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的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進展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