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三學”課堂實踐,促進“教”“學”共慧共生

2022-03-24 22:36朱海霞
教育·讀寫生活 2022年1期
關鍵詞:三學童話小女孩

朱海霞

“教”與“學”不是單線的聯系,而是互促互融“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要具備教學能力,學生也要具備學習能力,兩者的正向促進,才是對“教·學雙能”理念的落實。依托“三學”,從學法、學材、學程三方面,把握“學法三結合、學材再建構、學程重表現”的核心要點,倡導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導學,構建充滿生機的活力課堂,讓學生獲得語文滋養,最終促進“教”“學”共慧共生。

一、樹立單元意識,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部編版教材在編排結構上以單元為序,教師在設置單元教學目標時,要兼顧單元學習目標和單篇教學目標,合理統籌安排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教師要運用建構主義理念,強調單元意識,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一)立足單元整體目標,靈活設置教學方法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該單元選文以童話為主。通過解讀童話知識,挖掘童話的寫作特點,讓學生體會童話閱讀的快樂。在童話主題下,對單元教學目標的設定,要結合具體學情來展開。三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童話閱讀基礎,但對童話的內涵缺乏深刻理解。教師在解讀童話文本時,要抓住童話的寫作特點,引領學生品味童話的關鍵詞句,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根據課標要求,要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在童話閱讀中,一方面,要讓學生自讀童話,感受童話語言富有詩意、活潑生動的特點。另一方面,要注重學生閱讀審美能力的提升,從童話閱讀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其感知童話的意蘊,特別是通過揣摩童話人物角色的情感、態度,增強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比如,在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該文選自《安徒生童話》,將幻想與現實相結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解讀其中蘊藏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小女孩在大年夜獨自賣火柴,每一次幻想,都體現出窮人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通過學生自讀課文,引領學生走進小女孩的內心世界,體會小女孩悲慘的生活境遇,真實地抨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殘酷與無情。教師在學生閱讀后,可對一些難句進行提問,文中寫道“小女孩從家中出來時,還穿了一雙拖鞋,但有什么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鞋,一向是媽媽穿的?!闭埻瑢W們思考,為什么小女孩要穿媽媽的鞋?顯然是小女孩根本就沒有鞋,反映出小女孩生活的困苦。在讀《在牛肚子里旅行》時,該文屬于科普童話,將科學知識與童話相結合,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語言妙趣橫生。在學生自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科普需要,指引學生通過細讀文本,找準關鍵詞,提煉故事脈絡,增加學生的科學知識儲備。在讀《一塊奶酪》時,該文主要講述了小螞蟻搬運奶酪的趣事。對該文的自讀,教師要指引學生去感知螞蟻隊長的形象,體會螞蟻隊長公平公正、愛護弱小、以身作則的優秀品質。

(二)抓住文本特點,促進學生“舉一反三”

在童話單元中,文本的特點是充滿想象。小學生在閱讀童話時,教師要抓住文本特征,指引學生從童話閱讀中開發想象力。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童話教學,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師可以配合音樂、語言、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激發學生的閱讀情感。比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閱讀中,我們引入哀怨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從文本閱讀中感知小女孩的憂傷,促進學生更好地走進人物角色,深化對故事的理解。同樣,童話閱讀要把握故事情節的變化。梳理童話的情節發展,鼓勵學生展開故事復述,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那一定會很好》的閱讀中,每一次,種子的愿望都不同。在種子被放入泥土時,它的愿望是能夠站起來;在種子長成大樹時,它的愿望是能夠行走;在大樹的不斷成長中,它體會到了快樂。我們指導學生深入文本,從“種子”到“大樹”,再到“不同變化”,厘清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并展開想象,體會其中的情感。接著,在故事情節的對比中,請同學思考《賣火柴的小女孩》與《那一定會很好》這兩個故事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思考,相同的地方兩者都是童話故事,不同的地方是結局。小女孩的結局是悲傷的,而大樹的愿望是美好的。由此,加深學生對童話文本內涵的理解,從整體上實現童話閱讀的內在關聯。另外,我們還可以引入角色表演活動,由學生扮演童話角色,體會童話故事。比如,在《一塊奶酪》的學習中,可以由學生扮演螞蟻隊長,讓學生在表演中感知角色情感,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創設合作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互助交流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布置學習任務,鼓勵學生以合作的方式互助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作為組織者,要營造適宜的合作氛圍,通過恰當地分組,促進生生互動、組間互動、組內互動。

(一)找準合作學習點,激發學生主動性

對于合作學習,教師要做好課程活動的支持者和引領者。小學生年齡小,合作意識不強,如果缺少教師的有效參與,很可能會誘發爭執、打鬧等亂象,從而降低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宜合作學習,教師要結合學情和教學內容,找準合作學習的關鍵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一方面,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領小組合作學習。從教育心理學上看,小學階段學生的形象化思維占主導,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化情境,契合學生的心智發展規律。比如,在一年級上冊《口耳目》的識字教學中,本節有17個漢字,口、耳、目、手等字要求會寫,還要會認足、站、坐等字。根據這些字所對應的物,我們引入插圖觀察法。結合教材插圖,請學生觀察識讀這些漢字,并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展開小組互猜互學。接著,由一個學生拿出一個漢字,挑選另一個學生對照漢字,指出身體的某個部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將字形與字義建立直觀關聯,快速提高識字效率。另一方面,針對學生易產生爭議的內容,也可以引入合作學習。課堂上,對于教師的提問,如果學生在回答后,其他學生有不同的想法,這時,教師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可以將學生的不同觀點,以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解決,搭建民主、活潑的交流課堂。比如,在二年級上冊學習《霧在哪里》時,該文的寫作特色是采用“擬人”手法,將“霧”看作一個淘氣的孩子,賦予“霧”孩童的語言,讓整個課文讀起來既生動又有趣。在閱讀課文之前,我們圍繞“霧”設置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霧到底在哪里?結合課文閱讀,以小組的方式討論一下霧在哪里,并說出自己的依據。各組在交流中會提出各自的想法,也會產生不同的意見。教師通過適時的引領,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狀態,可以圍繞話題展開辯論,要保持小組的團結平等。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又增強了閱讀創新能力。

(二)把握合理分組,實現課堂民主

合作學習的關鍵是要確保小組內、小組間的有序交往。以小組的方式展開討論,作為教學策略,教師要結合班情、學情、教學內容科學展開分組。建議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促進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取長補短、相學相長。在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幾點要求:一是對小組人數的調控。小組合作,可以是兩人,可以是三人,也可以是多人。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優化小組人數。比如在二年級上冊學習《坐井觀天》時,該文的最大特點是青蛙和小鳥之間的對話。我們可以以四人為小組,分別扮演“青蛙”“小鳥”“旁白”和評價角色,共同展開互助學習。學生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在讀后展開交流,說一說青蛙和小鳥各自的位置,他們為什么要爭論?在合作學習中,指引學生從閱讀中展開想象,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知識。對于“大”展開探討,為什么青蛙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對于“無邊無際”展開討論,為什么小鳥認為“天空無邊無際”。通過交換人物角色,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中,通過聯系生活經驗,逐步感悟故事的寓意。當然,在分組合作時,教師還要考慮其他原則。如相對均衡原則,在組內,讓優等生與后進生交叉合作,促進學生間的互助、互促。自愿原則,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強調民主,鼓勵學生自己結成小組。動態調整原則,結合小組的學習需要,教師可以適度調整人員結構。另外,對組內成員要做到合理分工。為了提高合作學習質量,針對小組設置組長、組員、評價員、記錄員等。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安排分工內容。比如在生字學習中,由組長挑選組員講解生字,從生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偏旁、結構、造句等方面展開講解。組長做好組內學習紀律監督,一個成員在回答問題時,別的成員要認真傾聽,等別人回答完畢后,再由組長聽取其他學生的意見,實現組內學習的有效組織。

三、突出教師導學,促進師生多向互動融合

在“三學”的實施中,對教材的整合、對學程的優化關鍵在于教師的導學。教師要從教材解讀、課堂組織、教學評價等方面促進學生多向互動,使學習活動串聯得當,融為一體。領會教材的編排意圖,挖掘語文要素,精心組織教學設計,促進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解讀教材特點,增強教學效果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載體,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前,要全面深入解讀教材特點。部編版語文教材采用雙線結構,將“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進行統合。教師要結合學習目標和任務,重視課程設計的可操作性,便于學生深刻領會文本內容。同時,教師還要結合教材模塊,做好統籌銜接,優化教學過程,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開國大典》時,該文主要展示了開國大典的盛況,要結合各段落內容,讓學生梳理“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場面。從開國大典的閱讀中,讓學生感知會場的熱烈氛圍,激發學生的愛黨、愛國意識,體會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在教學組織中,先結合自讀提示,安排學生自讀課文,預習本節的主要內容,包括生字、詞語、排比句等。接著,根據課文,讓學生歸納文章主要描寫了哪些場景?這些場景展現了怎樣的節日氛圍?學生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對全文脈絡進行梳理。教師再結合“語文要素”“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指引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提升閱讀速度。最后,對本文的重點字詞和語言表達方法進行學習。同樣,結合教材文本的不同特征,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法,實現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該文為科普小品文,著重介紹了地球的相關知識,明晰了“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讓更多的人從中體會到保護地球、珍惜資源的重要性。對該文的教學設計,我們可先引入相關材料,從趣味展示地球的相關知識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接著,引入小組探究法,圍繞第三、四段展開交流,“從哪些地方能夠讀出‘地球太容易破碎’?”同時,要重視對說明方法的學習,結合課文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以及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增強說明文的生動性。最后,引入“問答法”對最后一段進行提問:我們應該如何做?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趣味的學習情境更能喚醒學生的閱讀體驗,提高其文本理解能力。教師在導學設計時,要立足課文,契合學生的心智特點需要,營造輕松活潑的語文課堂。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將相和》時,該文的主要人物有藺相如、廉頗,圍繞秦、趙兩國的矛盾,分別寫了三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展現了將與相由“失和”到“和好”的過程,體現了人物的性格品行。在教學情境上,我們可以先組織學生閱讀文本,了解故事梗概和人物。接著,引入角色扮演,由學生飾演“藺相如”“廉頗”“趙王”“秦王”等人物,進行課堂情景劇表演,讓學生體會“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從中品讀“將”“相”“和”三字的意義,從最初的“不和”到“和”,學生能夠從表演中深刻感知到其中的內涵。比如,藺相如挺身而出,與秦王針鋒相對,展現出機智勇敢的品格。再結合“負荊請罪”,從故事中讓學生感知藺相如對敵寸步不讓,對朋友寬宏大量的特點,由此滲透團結、愛國的人文意義。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等描寫,讓學生明白文章表面上在敘事,實質上在塑人。從人物的性格對比中,對廉頗直率、豪爽、知錯就改的品格進行充分展現,對藺相如顧全大局、臨危不懼、足智多謀的品質進行生動呈現。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積極領會“三學”的內涵,關注師生、生生多向的交流與合作,既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還要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充分研讀教材,靈活優化教法,激活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師生共同獲得成長。

猜你喜歡
三學童話小女孩
初中數學線上教學“三學一練一輔”模式探究
大掃除
可愛的小女孩
童話鎮
小女孩的三、六、九
午夜童話鎮
“導學—自學—助學”教學模式與《漢語修辭學》的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要注重培育學生“三學”素養
人物描寫“三學”寫作法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